芜菁甘蓝子
芜菁甘蓝子 Wú Jīnɡ Gān Lán Zǐ | |
---|---|
别名 | 大头菜子 |
功效作用 | 清湿热;散热毒;消食下气。主湿热黄疸;便秘腹胀;热毒乳痈;小儿头疮;无名肿毒;骨疽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脾经、肝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辛、甘、苦 |
【拼音名】 Wú Jīnɡ Gān Lán Zǐ
【别名】 大头菜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甘蓝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napobrassica(L.)Mill.[B.oleracea Lvar.napobrassica L.]
采收和储藏:于6-7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即得。
【原形态】 芜菁甘蓝 二年生粗壮草本。植株光滑无毛,灰蓝绿色,被白粉。根部肉质膨大,卵圆形或圆锥形,重可达1.5-2kg,一半埋于土中,一半露于地面,块根外皮光滑,上部淡紫红色,下部白色或淡黄色,无辛辣味,其两侧各具1条纵沟,沟中着生多数须根。茎于次年抽出,高可达1m以上,直立,粗壮,具纵棱,有分枝。基生叶大头羽状分裂,长15-20cm,宽10-12cm,边缘具细锯齿或微呈波状,侧裂片2-3对,向下逐渐变小,裂片在叶柄上交错排列,叶柄基部扩大成圆耳状,抱茎;茎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近全缘,无柄,略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可延长至60cm;花大;萼片4;花瓣4,乳黄色,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15mm,基部具爪;雄蕊6,2枚稍短,长雄蕊长8-8.5mm,短雄蕊长6-6.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头状。长角果细圆柱形,先端具细椽,喙长1-1.2cm;种子近球形,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 根含蛋白质,粗纤维,磷,硫胺素(thiamine),核黄素(riboflavine),烟酸(nicotinic acid),维生素(vitamin)C等。还含脂肪油,内有二十碳-11-烯酸甲酯(methyl eicos-11-enate)。
【性味】 辛;甘、苦;平
【功效与作用】 清湿热;散热毒;消食下气。主湿热黄疸;便秘腹胀;热毒乳痈;小儿头疮;无名肿毒;骨疽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或入丸剂,6-9g。
【摘录】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