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花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刺槐花
Cì Huái Huā
刺槐花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
功效作用止血。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英文名Flower of Black Locust
始载于贵州民间方药集
毒性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植物

刺槐花豆科植物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 的花,又名洋槐花。花

色深自可炒、做馅等多种食用方法。

刺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刀豆酸、

黄酮类等。所含的花粉营养成分更佳。

《贵州民间方药集》载“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血。  

中药材

【药名】刺槐花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

【汉语拼音】ci huai hua

【英文名】Flower of Black Locus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归经】肝经

【功效】止血

【考证】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科属分类】豆科

【主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生态环境】生于公路旁及村舍附近。

【采收和储藏】6-7月盛开时采收花序,摘下花,晾干。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动植物形态】刺槐 落叶乔木,通常高约15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暗褐色,具刺针,无毛;冬芽小,在落叶前藏于叶柄基部内。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浅沟,基部膨大;小叶7-19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圆形或微凹,时有小尖刺,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幼时背面微有细毛;小叶柄长约2mm,具刺状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长10-20cm,花轴有毛,花梗长7mm,有密毛;花萼钟状,先端浅裂成5齿,微呈二唇形,具柔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有爪,基都有2黄色斑点,翼瓣弯曲,龙骨瓣向内弯,下部连合;雄蕊10,二体,上部分离或半分离;花柱头状,先端具柔毛。荚果条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10cm,宽l-1.5cm,赤褐色,腹缝线上有窄翅,种子间不具横隔膜。种子3-10颗,肾形,黑褐色,有微小黑斑。花期4-6月,果期7-8月。

性味】味甘;性平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茶饮。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