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中药列表/5
|
- 假耧斗菜
- 假山皮条
- 尖萼厚皮香
- 尖叶铁扫帚
- 尖子木
- 见血住
- 箭叶蓼
- 江珧壳
- 姜炭
- 绛梨木叶
- 绛梨木子
- 酱头
- 交翅木
- 胶质鼠尾草
- 蛟龙木
- 角花胡颓子
- 接骨风
- 金刀菜
- 金合欢
- 金花菜
- 金花茶花
- 金花茶叶
- 金鸡尾
- 金老梅枝
- 金缕半枫荷叶
- 金毛七
- 金荞麦
- 金雀花
- 金丝李
- 金丝莲
- 金乌贼(海螵蛸)
- 金线包
- 金线草根
- 金叶柃
- 金叶子
- 金银花子
- 金樱根
- 金樱子
- 九倒生
- 九节风
- 酒瓶花
- 锯齿王
- 蕨菜
- 蕨萁
- 君迁子
- 咖啡
- 栲栗果壳
- 栲栗叶
- 棵麻
- 榼藤
- 榼藤子
- 刻裂紫堇
- 空心泡
- 苦绳
- 库页悬钩子
- 库页悬钩子根
- 宽瓣红景天
- 宽穗兔耳风
- 宽叶独行菜
- 宽羽线蕨
- 昆明鸡血藤
- 蝲蛄石
- 蓝树
- 澜沧扁担杆
- 榄仁树子
- 狼牙委陵菜
- 老白花树皮
- 老米酒树
- 老蜗生
- 雷公橘
- 棱萼母草
- 冷饭果
- 冷饭果叶
- 梨果榕
- 梨木皮
- 梨皮
- 梨叶
- 梨枝
- 里白
- 鳢鱼肠
- 丽春花
- 荔枝根
- 荔枝核
- 荔枝藤
- 栗
- 栗荴
- 栗花
- 栗壳
- 栗毛球
- 栗树皮
- 莲房
- 莲须
- 莲衣
- 莲子
- 莲座叶通泉草
- 凉三七
- 亮叶茉莉
- 辽东栎
- 辽东栎壳斗
- 鳞瓦韦
- 下一页
别名:羊母奶子、吊中子藤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叶:平喘止咳。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根: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河豚中毒,狂犬咬伤,跌打肿痛。;果:收敛止泻。主治泄泻。角花胡颓子
别名:消息花、金钱梅、绒祖刺、鸭皂树、牛角花、洋梅花、刺根、刺球花
味性:微酸、涩,平。
主治:消痈排脓,收敛止血。;主治肺结核,冷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5~8钱。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肉炖服。;此外可治疟疾。3~5钱,水煎服,每日1剂。金合欢
别名:野荞麦、荞麦三七、金锁银开、赤地利、赤薛荔、天荞麦根、开金锁、贼骨头、透骨消、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养头、野荞麦根、苦养麦根、荞当归、铁拳头
味性:微辛、涩,凉。
归经:归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脓疡,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金荞麦
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坝齿花、金鹊花、黄雀花、阳雀花、猪蹄花、斧头花、甲鱼嘴花、阳鹊花
味性:酸、涩,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金雀花
味性:咸、涩,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1)收敛止血:用于吐血、便血、崩漏。配茜草、棕榈炭、五倍子治子宫出血。;(2)制酸止带:用于胃酸过多、赤白带下。金乌贼(海螵蛸)
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刺兰棵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图)
- 《中国药典》金樱子
- 《中药大辞典》金樱子
- 《中华本草》金樱子
- 《本草纲目》金樱子
- 《本草备要》金樱子
- 《本草便读》金樱子
- 《本草乘雅半偈》金樱子
- 《本草从新》金樱子
- 《本草撮要》金樱子
- 《本草分经》金樱子
- 《本草经解》金樱子
- 《本草蒙筌》金樱子
- 《本草求真》金樱子
- 《本草图经》金樱子
- 《本草新编》金樱子
- 《本草衍义》金樱子
- 《本草易读》金樱子
- 《本草择要纲目》金樱子
- 《本经逢原》金樱子
- 《得配本草》金樱子
- 《滇南本草》金樱子
- 《雷公炮炙论》金樱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金樱子
- 《中药炮制》金樱子
- 《药笼小品》金樱子
- 《药性切用》金樱子
- 《玉楸药解》金樱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金樱子
- 《证类本草》金樱子
- 《中药学》金樱子
- 《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
- 《顾松园医镜》金樱子
- 《医学入门》金樱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大痧木、飞天锯、大苦灯茶、天云锯、铁锯齿、鼻子王、蛇通关、假山桃、百二齿
味性:微甘、涩,凉。
主治:清热解暑;活血消肿;止血。主感冒发热;暑热口渴;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锯齿王
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味性:苦、甘、涩,凉。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空心泡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别名:米木、大蓝靛、木蓝、木靛、板蓝根[广西、博白、南宁]、大青叶[广西、邕宁]、大青叶、板蓝根、山蓝树、滞良、蓝木、岭刀把、七星树、大蓝木、野蓝靛树、羊角汁
味性:微苦;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痒腮;毒蛇咬伤;刀伤出血;湿疹;疮疡溃烂。蓝树
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
味性:果:酸、涩,平;根、叶:甘、微苦,微涩,平。
主治:果: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用于咳嗽,肺炎,百日咳。;根、叶: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血止泻。根:用于肠炎,痢疾,血崩,先兆流产,荨麻疹。叶:外用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刀伤。老米酒树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
味性:果实:甘,温;花序:涩;根皮:甘、淡,平。
主治:果实:滋阴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每服2~4两。;花序:止泻。主治腹泻,红白痢疾,久泻不止,小儿消化不良。瘰疬瘿瘤。;壳斗:治丹毒、红肿。;树皮:主治疮毒漆疮。;根皮:主治疝气。;叶:主治百日咳。用量3~5钱,水煎冲糖服。栗(图)
别名:青冈、杠木、小叶青冈、青冈柳、柴树
味性:果:苦,微温;壳斗:涩,温;树皮及根皮:苦,平。
主治:果:健脾止泻,收敛止血。;壳斗:收敛,止血,止泻。;树皮及根皮:收敛,止泻。;主治脾虚腹泻,久痢,痔疮出血,脱肛便血,子宫出血,白带,恶疮,痈肿。辽东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