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中药列表/3
|
- 断线蕨
- 断血流
- 煅石膏
- 对叉疔药
- 对生耳蕨
- 对叶散花
- 盾翅藤
- 多花胡枝子
- 多花猕猴桃根
- 多花猕猴桃茎叶
- 多花野牡丹
- 多穗石柯
- 多穗石柯根
- 多穗石柯果
- 峨眉蕨贯众
- 鹅内金
- 鹅首马先蒿
- 儿茶
- 耳叶排草
- 二色内风消
- 番荔枝叶
- 番石榴
- 番石榴干
- 番石榴根
- 番石榴果
- 番石榴树皮
- 番石榴叶
- 番石榴子
- 番薯藤
- 翻白叶
- 翻背白草
- 方儿茶
- 方榄
- 肥荚红豆
- 分心木
- 粉背蕨
- 风叶藤
- 凤尾贯众
- 凤尾七
- 凤尾搜山虎
- 扶桑根
- 福建胡颓子叶
- 腐卑
- 复叶耳蕨
- 复叶葡萄叶
- 干蕨鸡
- 干檀香叶
- 甘蕉根
- 疳积药
- 赶风柴
- 橄榄
- 橄榄核
- 橄榄露
- 高山栲
- 高山瓦韦
- 葛叶
- 公母草
- 公英叶风毛菊
- 勾儿茶
- 钩藤根
- 狗骨节
- 狗尾花
- 枸骨子
- 古柯
- 牿岭勾儿茶
- 管仲
- 贯叶连翘
- 光决明
- 光里白
- 光亮密网蕨
- 广枝仁
- 鬼点灯
- 桂花岩陀
- 过岗龙
- 孩儿茶
- 海南粗榧
- 海南虎皮楠
- 含羞草根
- 旱冬瓜
- 诃子
- 诃子叶
- 合掌草
- 何首乌
- 河口莲座蕨
- 核桃青龙皮
- 核桃叶
- 荷叶蒂
- 鹤草芽
- 黑顶卷柏
- 黑果
- 黑汉条
- 黑龙串筋
- 黑葡萄液汁
- 黑塔子
- 黑塔子根
- 黑细辛
- 黑心蕨
- 黑血藤
- 横经席叶
- 红半边莲
- 下一页
别名:灯笼草、山藿香、走马灯笼草、荫风轮、脚癣草、绣球草、楼台草[云南]、蜂窝草、节节草[贵州]、土荆芥[江苏]、漫胆草、大叶藿香[植物名实图考]、大叶香薷、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多头风轮菜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归肝经。
主治: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断血流
别名:飞蛾草、半边风、燕尾草、羊蹄草、半截叶、四方台、叉痔草、燕子尾、老鼠铃、蝴蝶暗消、马蹄暗消、锅铲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主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对叉疔药
别名:鸡矢茶、番桃叶、麻里杆、吗桂香拉、那拔叶、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燥湿健脾;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番石榴叶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爬山虎、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
味性:苦、微涩,微寒。
主治: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凤尾搜山虎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赶风柴
别名:橄榄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余甘子
味性:甘涩酸,平。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主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橄榄(图)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摈榔、白地榆、槟榔仁、地槟榔、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味性: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管仲
别名:小汗淋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过路黄、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贯叶连翘
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
味性:藤:微苦、涩,平。
主治:种仁:微甘、涩,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种仁:利湿消肿。用于黄疸,脚气,水肿。过岗龙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西谢、儿茶、粉儿茶、儿茶膏、黑儿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肺。
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孩儿茶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地精、亦敛、陈知白、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赤敛、疮帚、山奴、山哥、山伯、山翁、山精、夜交藤根、黄花污根、血娃娃、田猪头、铁称陀、山首乌、药首乌、何相公
味性:苦甘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何首乌(图)
- 《中国药典》何首乌
- 《中药大辞典》何首乌
- 《中华本草》何首乌
- 《本草纲目》何首乌
- 《本草备要》何首乌
- 《本草便读》何首乌
- 《本草乘雅半偈》何首乌
- 《本草撮要》何首乌
- 《本草分经》何首乌
- 《本草分经》何首乌
- 《本草害利》何首乌
- 《本草害利》何首乌
- 《本草经解》何首乌
- 《本草蒙筌》何首乌
- 《本草求真》何首乌
- 《本草思辨录》何首乌
- 《本草图经》何首乌
- 《本草新编》何首乌
- 《本草衍义》何首乌
- 《本草易读》何首乌
- 《本草择要纲目》何首乌
- 《本经逢原》何首乌
- 《得配本草》何首乌
- 《滇南本草》何首乌
- 《雷公炮制药性解》何首乌
- 《中药炮制》何首乌
- 《药鉴》何首乌
- 《药笼小品》何首乌
- 《药性切用》何首乌
- 《玉楸药解》何首乌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何首乌
- 《证类本草》何首乌
- 《中药学》何首乌
- 《冯氏锦囊秘录》何首乌
- 《顾松园医镜》何首乌
- 《医学入门》何首乌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
味性: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黑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