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中药列表/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断线蕨

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

味性:淡;涩;凉。

归经:膀胱、肾二经。

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断线蕨

断血流
断血流

别名:灯笼草、山藿香、走马灯笼草、荫风轮、脚癣草、绣球草、楼台草[云南]、蜂窝草、节节草[贵州]、土荆芥[江苏]、漫胆草、大叶藿香[植物名实图考]、大叶香薷、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多头风轮菜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归肝经。

主治: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断血流

煅石膏
煅石膏原生态煅石膏

味性:甘、辛、涩,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煅石膏

对叉疔药

别名:飞蛾草、半边风、燕尾草、羊蹄草、半截叶、四方台、叉痔草、燕子尾、老鼠铃、蝴蝶暗消、马蹄暗消、锅铲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主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对叉疔药

对生耳蕨

别名:蜈蚣草、灰贯众

味性:酸、涩,微寒。

主治:活血止痛,消肿,利尿,预防感冒;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对生耳蕨

对叶散花

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

味性:平,涩。

主治:祛风散寒,祛湿止痒。对叶散花

盾翅藤

别名:吼盖贯

味性:涩,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祛风通络。主热淋;石淋;风湿热痹。盾翅藤

多花胡枝子

别名:铁鞭草、米汤草

味性:涩,凉。

主治:消积散瘀。主治疳积。多花胡枝子

多花猕猴桃根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除湿;消肿解毒。主腰痛;筋骨疼痛;乳痈;疮疥。多花猕猴桃根

多花猕猴桃茎叶

别名:红蒂砣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烧烫伤;泄泻。多花猕猴桃茎叶

多花野牡丹

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野广石榴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多花野牡丹

多穗石柯

别名:甜茶

味性:叶:甘、苦,平;根:甘、涩,平。

主治:叶:清热利湿。用于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根:补肾益阴。用于虚损病。多穗石柯

多穗石柯根

别名:甜茶根

味性:甘;涩;性平。

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多穗石柯根

多穗石柯果

别名:甜茶果

味性:甘;涩;性平。

主治:和胃降逆。主呃逆;噎膈。多穗石柯果

峨眉蕨贯众
峨眉蕨贯众

别名:贯众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主痢疾;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崩漏;便血;流感。峨眉蕨贯众

鹅内金

味性:甘;平;涩。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泻痢;疳积;遗精遗尿;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症瘕经闭。鹅内金

鹅首马先蒿

味性:甘涩,温。

主治:利水消肿;用不着喘;益阴。主水肿;尿少;气喘;营养不良。鹅首马先蒿

儿茶
儿茶儿茶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归肺经。

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儿茶

耳叶排草

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

味性:苦、涩,平。

主治: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耳叶排草

二色内风消

别名:两色五味子、香苏子、北五味子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二色内风消

番荔枝叶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心经。

主治:收敛涩肠;清热解毒。主赤痢;小儿脱肛;恶疮肿痛。番荔枝叶

番石榴

别名:鸡矢果、拔子、番稔、花稔、番桃树、缅桃、胶子果

味性:甘、涩,平。

主治:收敛止泻,消炎止血。叶、果: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鲜叶: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臁疮久不愈合。番石榴

番石榴干
番石榴干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收敛止泻;止血。主泻痢无度;崩漏。番石榴干

番石榴根

别名:那拔根

味性:味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涩止泻;止痛敛疮。主泻痢;脘腹疼痛;脱肛;牙痛;糖尿病;疮疡;蛇咬伤。番石榴根

番石榴果

别名:拿果、嗽叭果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健脾消积;涩肠止泻。主食积饱胀;疳积;腹泻;痢疾;脱肛;血崩。番石榴果

番石榴树皮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番石榴树皮

番石榴叶

别名:鸡矢茶、番桃叶、麻里杆、吗桂香拉、那拔叶、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燥湿健脾;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番石榴叶

番石榴子
番石榴子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主治:止痛;止泻。主腹痛;泻痢。番石榴子

番薯藤

别名:红苕藤、番苕藤

味性:性微凉,味甘涩。

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番薯藤

翻白叶

别名:小管仲、地皮风、小天青

味性:涩微苦,平。

归经:胃、肝、大肠经。

主治:消食,行气。治食积胃痛,痢疾。翻白叶

翻背白草

别名:白头翁

味性:涩,凉。

主治:利湿,解毒,镇痛。主治痢疾,风湿痛。外用治疔疮。翻背白草

方儿茶

别名:棕儿茶

味性:苦;涩;凉。

主治: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痰热咳嗽。方儿茶

方榄

别名:三角榄

味性:酸;甘、涩;平。

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主咽痛;咳嗽;烦渴。方榄

肥荚红豆

别名:鸭公青、青竹蛇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损伤,肿痛,风火牙痛,烧烫伤。肥荚红豆

分心木
分心木分心木

别名:核桃种隔、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核桃隔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分心木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风叶藤

别名:毛叶白粉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拔脓消肿,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配方用尚可治骨髓炎。亦可作滋补剂。风叶藤

凤尾贯众

别名:贯众耳蕨

味性:性平,味辛微苦涩。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治便血,鼻衄,妇女崩漏。凤尾贯众

凤尾七
凤尾七

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小丛红景天

味性:甘涩微苦,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益肾养肝;调经活血。主劳热骨蒸;干血痨;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凤尾七

凤尾搜山虎

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爬山虎、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

味性:苦、微涩,微寒。

主治: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凤尾搜山虎

扶桑根

味性:甘;涩;性平。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治月经不调,血崩,白浊,白带。扶桑根

腐卑

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用于痢疾,阑尾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烧烫伤,淋巴结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腐卑

复叶耳蕨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痢疾;烧烫伤。复叶耳蕨

复叶葡萄叶

别名:止血灵;甜茶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主治:止血;清热解暑。主外伤出血;预防中暑。复叶葡萄叶

干蕨鸡

别名:金鸡尾

味性:辛;涩;凉。

主治:散瘀止痛;凉血止血。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干蕨鸡

干檀香叶

味性:涩;微苦;性凉。

主治:祛瘀血;解疮毒。主痈疮;疥癣;刀伤;骨折。干檀香叶

疳积药

别名:食疙瘩

味性:涩,温。

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疳积药

赶风柴
赶风柴原生态赶风柴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赶风柴

橄榄核
橄榄核

别名:青果核

味性:甘;涩;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橄榄核

橄榄露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主咽喉肿痛;咳嗽;咳血;泄泻;痢疾;烦渴。橄榄露

高山栲

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

味性:辛、涩、微苦,平。

主治:收敛,止泻,解毒,消炎。;根或茎皮主治肠炎,腹泻。;果实主治心悸,耳鸣,腰痛。高山栲

高山瓦韦

别名:石豇豆、石小豆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用于风湿疼痛,腰痛,小便不利,白带,崩漏,鼻衄。高山瓦韦

葛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葛叶

公母草

别名:四方草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痢疾;腹泻;乳痈;肠前程;疮疖肿毒。公母草

公英叶风毛菊

味性:味辛;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食物中毒。公英叶风毛菊

勾儿茶

别名:枪子柴、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

味性:味微涩,性平。

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止咳化痰,健脾益气。治风湿关节痛,腰痛,痛经,肺结核,瘰疬,小儿疳积,肝炎,胆道蛔虫,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勾儿茶

钩藤根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经。

主治: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钩藤根

狗骨节

味性:味涩微酸。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狗骨节

狗尾花

别名:细叶假花生、大叶青、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

味性:甘涩,平。

主治:根:健胃,消痰止咳;治虚寒性咳嗽及小儿疳积。叶:同醋捣烂外敷,治容疮及埋口生肌。狗尾花

枸骨子

别名:功劳子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固涩下焦。用于白带过多,慢性腹泻。枸骨子

古柯

味性:涩、微苦,温。

主治: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古柯

牿岭勾儿茶

别名:勾儿茶、紫青藤

味性:微涩,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腹痛,通经,小儿疳积,骨髓炎。牿岭勾儿茶

管仲
管仲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摈榔、白地榆、槟榔仁、地槟榔、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味性: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管仲

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

别名:小汗淋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过路黄、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贯叶连翘

光决明
光决明

别名:平滑决明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肝明目,通便。主感冒发热,肝热目赤,云翳障目,大便秘结。光决明

光里白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行气;止血;接骨。主胃脘胀痛;跌打骨折;鼻衄。光里白

光亮密网蕨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猪毛蕨、青竹标

味性:涩,温。

主治:活血,止痛,接骨,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光亮密网蕨

广枝仁

别名:芭豆、崖花子、土连翘、山枝仁、榨木仁、公栀子、五牛子、为龙子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咽;止泻。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泄泻;痢疾。广枝仁

鬼点灯
鬼点灯

别名:小马耳朵、细叠子草、雀灵草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止血。主咳嗽;吐血。鬼点灯

桂花岩陀

别名:桂花矮陀陀、构皮岩陀、小鼠皮、铜牛皮、金腰带、野瑞香、月月绿、山皮条、黄山皮条

味性:微辛、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痛。桂花岩陀

过岗龙

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

味性:藤:微苦、涩,平。

主治:种仁:微甘、涩,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种仁:利湿消肿。用于黄疸,脚气,水肿。过岗龙

孩儿茶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西谢、儿茶、粉儿茶、儿茶膏、黑儿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肺。

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孩儿茶

海南粗榧

味性:苦;涩;性温。

主治:抗癌。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海南粗榧

海南虎皮楠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海南虎皮楠

含羞草根

味性:味涩;微苦;性温。

主治: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含羞草根

旱冬瓜

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蒙自赤杨、冬瓜树皮、水冬瓜树、桤木树

味性:苦、涩,平。

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旱冬瓜

诃子叶

味性: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隆气化痰,止泻痢。主痰咳不止;外泻;外痢。诃子叶

合掌草

别名:合叶、午时合、对时接骨草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合掌草

何首乌
何首乌何首乌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地精、亦敛、陈知白、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赤敛、疮帚、山奴、山哥、山伯、山翁、山精、夜交藤根、黄花污根、血娃娃、田猪头、铁称陀、山首乌、药首乌、何相公

味性:苦甘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何首乌(图)

河口莲座蕨

别名:河口观音座莲

味性:味微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痄腮;瘰疬;痈疖;骨折;毒蛇咬伤。河口莲座蕨

核桃青龙皮

别名:青龙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消肿,止痒。用于慢性气管炎;外用治头癣,牛皮癣,痈肿疮疡。核桃青龙皮

核桃叶

别名:胡桃叶

味性:苦、涩,平。

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白带过多,疥癣。核桃叶

荷叶蒂

别名:荷鼻、莲蒂、荷蒂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暑去湿,和血安胎。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荷叶蒂

鹤草芽
鹤草芽原生态鹤草芽鹤草芽

味性:苦、涩、平。

主治:驱虫。用药绦虫病。鹤草芽

黑顶卷柏

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

味性:淡;涩;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主治: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黑顶卷柏

黑果

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

味性: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黑果

黑汉条

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

味性:酸、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黑汉条

黑龙串筋

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

味性:涩微辛,平。

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痛经,淋巴结核,肾炎水肿。黑龙串筋

黑葡萄液汁

别名:野葡萄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胃;肝经。

主治:消食,清热;凉血。治胃肠实热,头痛发烧,骨蒸痨热,红眼,鼻衄。黑葡萄液汁

黑塔子

别名:金弹子[果]、野油柿子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除湿。主治痔疮,肠风下血,风火牙痛,肺热咳嗽。外用治疖肿,烫火伤。黑塔子

黑塔子根

别名:油柿根

味性:苦;涩;性微寒。

主治:清热,凉血,通经,利水。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经停,臌胀。黑塔子根

黑细辛

别名:四块瓦、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和瘀消肿,止痛。治感冒,风湿痛,淋巴腺炎,疮痈,跌打损伤,骨折。黑细辛

黑心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入膀胱、肝二经。

主治:清热利尿;止血。主淋证;外伤出血。黑心蕨

黑血藤

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老鸦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龙

味性:涩,凉。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黑血藤

横经席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横经席叶

红半边莲

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鬼边榜、大半边莲、肉半边莲、红叶子

味性:味酸;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温热病下血,咽喉肿痛,疮肿疥癣。红半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