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中药列表/11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艳山姜
艳山姜

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

味性:味辛;涩;性温。

主治: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疟疾。艳山姜

雁来红
雁来红

别名:后庭花、老少年、老来红、蛮须、红苋菜、青香苋

味性:味甜微涩,性凉。

主治:治痢疾,吐血,血崩,目翳。雁来红

羊耳蒜

别名:鸡心七、算盘七、珍珠七、借母怀胎

味性:涩,平。

归经:脾;肝;胆经。

主治:止血止痛。用于崩漏,白带,产后腹痛。羊耳蒜

羊奶子

别名:四月子、牛奶子、木半夏

味性:酸、涩,平。

主治:平喘,活血,止痢。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羊奶子

羊屎果树皮

味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泄泻;痢疾。羊屎果树皮

羊屎条根

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治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羊屎条根

羊蹄甲

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

味性:根:微涩,微凉;树皮:苦、涩,平;叶:淡,平;花:淡,凉。

主治:根:止血,健脾。用于咯血,消化不良。;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羊蹄甲

阳桃根

味性:味酸;涩;性平。

归经:膀胱;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主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阳桃根

阳桃叶

味性:味涩;苦;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利小便,散热毒。治小便不利,血热瘙痒,痈肿,疥癣。阳桃叶

杨梅树

别名:大树杨梅、野杨梅

味性:涩,平。

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上血,止痛,治痢疾,肠炎,崩漏,胃痛。杨梅树

杨梅树皮

别名:杨梅皮

味性:苦;辛;微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杨梅树皮

仰天钟

味性:味甘;涩;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肾;肝经。

主治:敛肺益肾;活血止血。主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仰天钟

仰天钟根

别名:朝天罐根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归脾;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主热痢;水泻;淋痛;水肿;肝炎;胆囊炎;风湿痛;咳喘;劳嗽;咯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疮疡;痔疮。仰天钟根

野槟榔

别名:山水槟榔

味性:微苦涩,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顺气消食,健胃,杀虫。治食积膜胀,虫积不化。野槟榔

野茶子

味性:凉;苦;涩。

归经:大肠经。

主治:止渴,醒脑。治暑热口渴,小便不利,肠炎泻痢及头昏目眩。野茶子

野丁香根

味性:涩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感染。野丁香根

野冬青果

别名:麻里果、麻栗果、山蒲桃、羊屎果、十年果

味性:苦、涩,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寒性咳嗽;哮喘。野冬青果

野冬青皮

味性:性凉,味苦涩。

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野冬青皮

野饭豆

别名:山豆根[云南]、烟蒸果、知子藤棵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祛风,消炎,止痛,截疟。主治疟疾。野饭豆

野火绳

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止血;接骨;生肌;解毒。主外伤出血;刀枪损伤;骨折;疮疖红肿。野火绳

野苦荬菜

别名:苦荬菜[江苏.福建]、秋苦荬菜、墓头回[江苏]、牛舌菜、稀须菜、盘儿草、山林水火草

味性:苦、微酸、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止带。用于子宫颈糜烂,白带过多,子宫出血,下腿淋巴管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痈疖肿,烧烫伤,阴道滴虫病。野苦荬菜

野荔枝
野荔枝

别名:尖叶四照花、山荔枝

味性: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外伤出血;骨折。野荔枝

野牡丹
野牡丹

别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杆、红暴牙狼、炸腰果、山石榴[福建]、猪母稔、夻口巴、痢疾罐、赤牙郎、高脚稔、猪姆草、山石榴、咂口巴、地茄、豹牙郎木、杏口巴、毡子杆、老虎杆、小毛香、毛张口、活血丹、高脚山落苏、野石榴、金石榴、金鸡腿、猪母草、吞口巴、猪乸稔、牛乸稔、红爆牙狼、埔笔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桥、水外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

味性:酸涩,凉。

归经:归脾;胃;肺;肝经。

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乳汁不行。野牡丹

野牡丹根

别名:王不留、痢疾罐

味性:味酸;涩;性平。

主治:健脾止泻,止血和瘀。治消化不良,胃痛,写痢,便血,衄血,月经过多,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野牡丹根

野漆树
野漆树

别名:染山红、臭毛漆树、山漆、山贼仔、漆树、痒漆树、擦子树、漆木

味性:苦、涩,平。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咳血;吐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野漆树

野山茶

别名:山茶花、茶花、红山茶花、四棱标

味性:微辛;苦;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收敛止泻;解毒敛疮。主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肠风下血;鼻衄;吐血;急性胃肠炎;痢疾;脱肛;白带;遗精;风湿痹痛;烧伤;烫伤。野山茶

野柿花

别名:山柿子

味性:苦、涩,凉。

主治:解毒消炎,收敛。主治食物中毒,腹泻,赤白痢疾;外用治水红烫伤。野柿花

野梧桐

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赤芽楸、赤芽槲、白肉白匏仔、竹桐、黄条子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血尿带下;疮疡;外伤出血。野梧桐

野罂粟
野罂粟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味性:酸;微苦;涩;凉。

归经:肺;肾;胃;大肠经。

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野罂粟

野棕

别名:山棕

味性:酸涩,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凉血止血;收敛固脱。主月经过多,崩漏;咯血;子宫下垂。野棕

叶上花

别名:叶上珠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胃痛,痢疾,月经不调;外用治烧烫伤,疮疖痈肿,毒蛇咬伤。叶上花

叶象花
叶象花

别名:草本一品红、一品红、箭叶叶上花、细叶叶上花、叶上花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骨折。叶象花

叶子花

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三角花、紫三角、紫亚兰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化温止带。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叶子花

一口红

别名:一口血

味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一口红

一品红
一品红

别名:叶象花

味性:苦、涩,寒。

主治:调经止血,止咳,接骨,消肿。主治月经过多,风寒咳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一品红

一味药

别名:野槐树、野蓝枝子、狼牙草、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山皂角、铁皂角、山绿豆、紫花地料梢、马料梢、野槐树山皂角、一味药、紫花料梢、夜闭草、绿豆柴、苦处喜、豆瓣木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一味药

一味药根

味性:性温;味苦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解毒。主咳喘;喉蛾;疗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一味药根

一枝旗

别名:东南星蕨、石韦、灯火草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黄疸。一枝旗

宜昌荚蒾

别名:糯米条子

味性: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宜昌荚蒾

宜昌荚蒾叶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解毒;庋显;止痒。主口腔炎;脚丫湿烂;湿疹。宜昌荚蒾叶

栘依

别名:酸多李皮、多衣

味性:酸涩,凉。

主治:消炎,收敛,接骨。栘依

椬梧

别名:福建胡颓子、锅底刺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肾虚腰痛。椬梧

异穗卷柏

味性:微涩;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蛇咬伤;外伤出血。异穗卷柏

异叶米口袋

别名:喜马拉雅米口袋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水肿,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等症。异叶米口袋

银粉背蕨

别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味性:淡、微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虚止咳。用于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肺结核咳嗽,咯血。银粉背蕨

银花子

别名:金银花子

味性:味苦涩,凉。

主治:清血,化湿热。治肠风,赤痢。银花子

银毛委陵菜

别名:管仲[云南]、白地榆、地槟榔、翻白叶、翻白草、西南委陵菜

味性:苦、涩,寒。

主治:凉血止血,收敛止泻。用于鼻衄,肺结核咯血,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红崩,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银毛委陵菜

银杏叶
银杏叶银杏叶

别名:飞蛾叶、鸭脚子

味性:甘、苦、涩,平。

归经:归心、肺经。

主治: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银杏叶

银叶树

别名:大白叶仔

味性:甘;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腹泻;痢疾。银叶树

樱额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味性: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樱额

鹦哥花藤

别名:老鸦花藤

味性:涩,微温。

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鹦哥花藤

楹树

别名:牛尾木

味性:淡、涩,平。

主治:固涩止泻,收敛生肌。;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树皮0.5~1两,加白米2钱,炒至米焦黄,加水一碗半,煎取一碗服。;外伤出血:树皮研粉撒患处。;疮疡溃烂久不收口:用树皮适量,水煎外洗,并有树皮研粉撒患处。楹树

蝇子草

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鹤草、洒线花、沙参、粘蝇花、苍蝇花、土桔梗、银柴胡、蚊子草、白接骨丹、水白参、白花壶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消浮参、白花石竹、瘰疬根、本瞿麦、旧麦

味性:辛、涩,凉。

归经: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肠炎;外用治蝮蛇咬伤,扭挫伤,关节肌肉酸痛。蝇子草

硬枝黑锁梅

别名:锁梅、钻地风、疏风草、黑锁梅、红刺泡、紫茵

味性:涩微苦,平。

主治:洗疥颊疮。硬枝黑锁梅

余甘子
余甘子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橄榄

味性:甘、酸、涩、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余甘子

鱼尾葵

别名:长穗鱼尾葵、董棕、鸡榔、假恍榔

味性:微甘、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强筋骨。;吐血,咳血,便血,血崩:叶鞘纤维炭3~5钱,水煎服。;肝、肾虚,筋骨痿软:根3~5钱,炖猪骨服。鱼尾葵

鱼尾葵根

别名:棕木

味性:味微甘;涩;性平。

主治:强筋壮骨。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鱼尾葵根

鱼尾葵叶

味性:味微甘;涩;性平。

主治:收敛止血。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鱼尾葵叶

羽裂星蕨

别名:观音莲、海草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祛湿;解毒。主关节痛;跌打损伤;疝气;无名肿毒。羽裂星蕨

玉带根

别名:珊瑚枝、拖鞋花、洋珊瑚、百足草、扭曲草、止血草

味性:酸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镇痛,止血。治疮疡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火眼。玉带根

圆柏叶

别名:柴达木圆柏、陇东圆柏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止血,镇咳。圆柏叶

圆叶白杨树

别名:响叶杨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杀虫。;主治肾炎,感冒,蛔虫病。用量1~2钱。;治牙痛:鲜树皮1块,放在牙痛处。圆叶白杨树

越橘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

味性:叶:苦、涩,温;果:酸、甘,平。

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越橘

云南柴桂

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

味性:辛、涩,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寒止痛,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外用治外伤出血。云南柴桂

云南冻青叶

别名:冻青叶[云南]

味性:苦、涩,凉。

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跌打骨折,烧烫伤,腮腺炎,疮毒。云南冻青叶

云支花

味性:酸;涩;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云支花

枣槟榔

别名:枣儿槟榔、槟榔干、枣儿槟、壳槟榔

味性:甘微苦涩。

主治:消食,醒酒,宽胸腹,止呕恶。枣槟榔

枣树皮

味性:苦;涩;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镇咳止血。主泄泻;痢疾;咳嗽;崩漏;外伤出血;烧烫伤。枣树皮

皂柳

别名:毛狗条、山杨柳

味性:辛、酸、涩,凉。

主治:驱风解热,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痛。并可治头风疼痛。皂柳

皂柳根

别名:毛狗条根

味性:辛;苦;涩;性凉。

主治: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主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皂柳根

樝子

别名:和圆子、西南木瓜、樝、木挑、狭叶木瓜、木瓜海棠

味性:酸涩;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主呕吐腹泻,腰膝酸痛,脚气肿痛,腓肠肌痉挛。樝子

炸腰果

别名:镰叶解宝树、镰叶解宝叶

味性:苦;涩;寒。

主治:收涩止血。主外伤出血;刀枪损伤。炸腰果

痄腮树

味性:淡;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痄腮树

粘人花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瓦子草、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泻火,活血祛瘀,敛疮。主风热目赤,胞衣不下,血瘀经闭,烧伤。粘人花

粘人花根

味性:涩苦;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润肺止咳,驱虫。主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粘人花根

珍珠菜
珍珠菜

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扯根菜、矮桃、狗尾巴草、山高梁、山地榆、山酸汤秆、黄参草、大红袍、山马尾、通筋草、白花蓼草、蓼子草、野荷子、荷树草、金鸡土下黄、红头绳、水荷子、矮脚荷、高脚酸味草、大酸米草、酸罐罐、狼尾草、山高粱、山地梅、寥子草、珍珠草、调经草、劳伤药、伸筋散、九节莲

味性:辛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水肿,痢疾,跌打损伤,喉痛,乳痈。珍珠菜

真藓

别名: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

味性:甘;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细菌性痢疾;黄疸;鼻窦炎;痈疮肿毒;烫火伤;衄血;咳血。真藓

支柱蓼

别名:九牛造[湖北、四川]、螺丝三七、算盘七、鸡血七、九龙盘[贵州]、蓼子七、红三七、赶山鞭[陕西]

味性:苦、涩,凉。

主治:收敛止血,止痛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脱肛。支柱蓼

栀子叶
栀子叶

别名:黄枝叶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疔毒;痔疮;下疳。栀子叶

止咳草

别名:水芙蓉、麻雀草、紫苏草、水薄荷、通关草、水管草

味性:辛、微涩,凉。

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咳嗽,百日咳,毒蛇咬伤,痈疮肿毒。止咳草

枳椇根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止血;解酒。主风湿筋骨痛;劳伤咳嗽;咯血;小儿惊风;醉酒。枳椇根

制何首乌

味性:苦、甘、涩,温。

归经:归肝、心、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制何首乌

中华短肠蕨
中华短肠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祛湿。主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等。中华短肠蕨

中华里白
中华里白

味性:微苦;微涩;凉。

主治:止血;接骨。主鼻衄;骨折。中华里白

肿足蕨

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毒,外伤出血。肿足蕨

皱杓兰

别名:兜兰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附件炎;膀胱炎;疝气。皱杓兰

朱唇

别名:小红花、三叶青、香茶菜、丹参

味性:辛、微苦、涩,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血崩;高热;腹痛不适。朱唇

朱砂菌

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

味性:微辛;涩;性温。

主治:解毒除湿;止血。主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痒疹;伤口出血。朱砂菌

朱砂七

别名:黄药子、荞馒头、朱砂莲[西北]、红药子[北京]、雄黄连[湖北、湖南]、猴血七、血三七[陕西]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调经。用于扁桃体炎,胃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吐血,衄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朱砂七

珠果黄紫堇

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角膜充血。珠果黄紫堇

珠芽半支

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

味性:酸;涩;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截疟。主热毒痈肿;牙龈肿痛;毒蛇咬伤;血热出血;外伤出血;疟疾。珠芽半支

珠芽半枝

别名:马屎花、珠芽佛甲草、小箭草

味性:辛、涩,温。

主治:散寒,理气,止痛,截疟。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珠芽半枝

珠芽蓼
珠芽蓼

别名:猴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

味性:苦、涩,凉。

主治:止泻,健胃,调经。治胃病,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崩漏等。珠芽蓼

猪骨
猪骨

味性:味涩;性平。

归经:肺;肾;大肠经。

主治:昌渴;解毒;杀虫止痢。主消褐;肺结核;下痢;疮癣。猪骨

猪毛

味性:味涩;性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止血;敛疮。主崩漏;烧烫伤。猪毛

猪毛草

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

味性:性凉,味苦涩。

主治: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猪毛草

猪毛蕨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骨碎补、爬岩龙、爬山虎、土元参、指掌蕨、青碎补、青飞龙、石生姜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消肿;续骨。主无名肿毒;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猪毛蕨

槠子

别名:株子、苦槠子

味性:甘;苦;涩;性平。

主治:涩肠止泻;生津止渴。主泄泻;痢疾;津伤口渴;伤酒。槠子

竹柏根

味性:淡;涩;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竹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