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苦味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胃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胃经的苦味中药列表 > 第1页
白骨走马

别名:茸骨鹧鸪花、绒果海木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杀虫;燥湿;止痒;止血。主蛔虫腹痛;下肢溃疡;疥疮;湿疹瘙痒;外伤出血。白骨走马

白花射干

别名:冷水丹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治咽喉肿痛,肝炎,胃痛,乳腺炎,牙龈肿痛。白花射干

白苣

别名:生菜、石苣、千层剥

味性:苦,寒。

归经:归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渴。主热毒疮肿;口渴。白苣

白蓝翠雀花

味性:苦;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主痢疾;肠炎。白蓝翠雀花

白牛胆
白牛胆

别名: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白叶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风、白头翁、飞扬药、观音茶、羊仔耳、白面猫子骨、壮牛浪、八面风、蜡毛香、羊耳风

味性:味辛;甘;微苦;性温。

归经:入肝、肺、脾、胃诸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白牛胆

白山苔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白山苔

白首乌
白首乌

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味性:味苦;薇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安神、补血。用于体虚失眠,健忘多梦,皮肤搔痒。白首乌

白头翁茎叶

别名:白头翁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治腰膝肢节风痛,浮肿及心脏病。白头翁茎叶

白鲜皮
白鲜皮原生态白鲜皮白鲜皮白鲜皮

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

味性:苦,寒。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白鲜皮(图)

白线薯

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主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痈疖肿毒;湿疹。白线薯

白英
白英白英

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味性:苦,微寒。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白英(图)

白颖苔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三焦;脾;胃;肾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白颖苔草

败酱草
败酱草败酱草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

板蓝根
板蓝根板蓝根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靛青根、蓝靛根、靛根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板蓝根(图)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

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唐松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赤白痢疾,痈肿疮疖,浸淫疮。瓣蕊唐松草

榜嘎

别名:藏名:榜阿嘎保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肝炎;胆囊炎;肺炎;感冒发热;咽喉炎;胃肠炎。榜嘎

报春花
报春花

别名:橡只玛尔布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脾;胃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治小儿高热抽风,急性胃肠炎,痢疾。报春花

豹皮樟

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

味性:辛;苦;温。

归经:胃;脾经。

主治: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豹皮樟

北豆根
北豆根原生态北豆根北豆根

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蝙蝠葛根、北山豆根、马串铃、狗骨头、野豆根、山豆根、黄条香苦豆根、山豆秧根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北豆根

北鹤虱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北鹤虱

笔筒草
笔筒草

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锁眉草、节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草麻黄、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

味性:甘苦,平。

归经:心;肝;胃;膀胱经。

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笔筒草

萆薢

别名:百枝、竹木、赤节、白菝葜、粉萆薢、金刚、硬饭团、山田薯、土薯蓣、麻甲头、川萆薢

味性:苦;平。

归经:肝;胃;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萆薢

辟汗草

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铁扫把、散血草、省头草、野长生果、鸡头花草、鸡虱子草、黄花草木犀、臭苜蓿、败毒草、香马料、真东刹里、蛇退草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辟汗草

扁秆藨草

别名:水莎草、三棱草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祛瘀通经;行气消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积聚;胸腹胁痛;消化不良。扁秆藨草

槟榔
槟榔原生态槟榔槟榔槟榔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仁频、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马金南、槟榔玉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槟榔(图)

博落回
博落回

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落回、号筒草、勃勒回、号简秆、号筒青、滚地龙、山号筒、山麻骨、猢狲竹、空洞草、角罗吹、号角斗竹、亚麻筒、山火筒、山梧桐、通大海、边天蒿、通天大黄、土霸王、号桐树、号筒杆、山号简、翻牛白、狮子爪、喇叭简、吹火简、蛇罗麻、野麻秆、哈哈简、菠萝简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消肿,解毒,杀虫。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博落回(图)

参须
参须

别名:人参须

味性:味甘;苦;性平。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益气;生津;止渴。主咳嗽吐血;口渴;呕逆。参须

苍蝇草

别名:马鞭草

味性:苦微涩,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祛风;泻火;止痛。主齿龈肿痛;跌打损伤;麻风。苍蝇草

藏青果
藏青果

别名:西青果、西藏青果

味性:苦、微甘、涩,凉。

归经:入肺、胃等经。

主治: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藏青果

草果药

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豆蔻、小草果、草果子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草果药

草灵芝

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铁刷把、万年青、水灵芝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草灵芝

茶膏
茶膏

味性:苦;甘;凉。

归经:心;胃;肺经。

主治: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主烦热口渴;舌糜;口臭;喉痹。茶膏

茶叶
茶叶

别名:苦茶、槚、荼、茗、荈、苦梌、蔎)、腊茶、茶芽、芽茶、细茶、酪奴、苦荼、郭璞注、苦瑹、蔎

味性:苦甘,凉。

归经:入心、肺、胃经。

主治: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茶叶

茶油粑

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味性:辛;苦;涩;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茶油粑

蟾头

味性:味辛;苦;性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疳散积。主小儿疳积。蟾头

长尾复叶耳蕨
长尾复叶耳蕨

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稀羽复叶耳蕨

味性:苦;寒。

归经:胃;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内热腹痛。长尾复叶耳蕨

澄茄子

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澄茄子

齿瓣延胡索
齿瓣延胡索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齿瓣延胡索

赤地榆
赤地榆原生态赤地榆赤地榆

别名:隔山消、紫地榆、红地榆、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赤地榆

赤铜屑

别名:热铜末、铜末、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红铜未、铜屑、熟铜末、红铜末

味性:苦;平。

归经:心;肝;肾;胃经。

主治:治筋骨折伤,外伤出血,烂弦风眼,狐臭。赤铜屑

翅果唐松草

别名:猫爪子、红莲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峡炎。翅果唐松草

臭黄荆根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久痢,虚肿,痔疮,脱肛,牙痛。臭黄荆根

臭山羊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樗白皮
樗白皮

别名:樗皮、臭椿皮、苦椿皮

味性:苦涩,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主治: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樗白皮

川明参
川明参原生态川明参川明参

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养阴清肺;健脾肋运。主热病伤阴;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弱。川明参

川木香
川木香

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胃;磊肠经。

主治: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川木香(图)

穿石藤
穿石藤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穿石藤

穿心草
穿心草

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穿心莲、狮子草

味性:微甘、微苦,平。

归经:肺;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胃痛,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穿心草

椿白皮

别名:香椿皮、春颠皮、椿皮

味性:苦涩,凉。

归经:大肠;胃经。

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椿白皮

椿皮
椿皮原生态椿皮椿皮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味性:苦、涩,寒。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椿皮(图)

刺黄连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刺黄连

刺玫果
刺玫果

别名:刺莓果、刺木果

味性:酸;苦;温。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刺玫果

刺楸树皮

别名:丁桐皮、钉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

味性:苦辛,平。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刺楸树皮

刺桐叶

别名:鹦哥叶

味性:苦;平。

归经:胃;肠经。

主治:消积驱蛔。主小儿疳积;蛔虫症。刺桐叶

刺猬皮
刺猬皮刺猬皮

别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仙人衣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肾经。

主治: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刺猬皮(图)

打破碗花花
打破碗花花

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野棉花根、大头翁、山棉花、秋芍药

味性:苦辛,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消肿散瘀。主痢疾;泄泻;疟疾;蛔虫病;疮疖痈肿;瘰疬;跌打损伤。打破碗花花

大百解薯

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

味性:苦;寒。

归经:心;胃;大肠经。

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主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外伤出血;蛇咬伤;骨结核。大百解薯

大黄
大黄大黄

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峻、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

味性: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主治: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用于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大黄(图)

大黄连刺

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小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热淋;咽喉肿痛;口疮龈肿;火眼目赤肿痛;痄腮;乳痈;疖肿;烫伤。大黄连刺

大毛桐子根

别名:姜桐子树根、圆鞋、粗糠根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大毛桐子根

大青叶
大青叶原生态大青叶大青叶大青叶

别名:大青、蓝叶、蓝菜、蓝腚叶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大青叶(图)

单根木

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鸡爪花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降压;消肿止痛。主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单根木

单花山竹子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主湿疹;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溃疡;烧伤;烫伤。单花山竹子

淡花当药

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主骨髓炎;咽喉炎;扁机体炎;结膜炎;肝炎;消化不良;痢疾;疮痈疥癣;毒蛇咬伤。淡花当药

灯盏细辛
灯盏细辛

别名:灯盏花、短茎飞蓬、灯盏草、地顶草、地朝阳、双葵花、东菊、灯盏花地朝阳、牙陷药、罐儿草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胃;肚经。

主治: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灯盏细辛

地不容
地不容原生态地不容地不容

别名:山乌龟[云南]、地乌龟、白地胆、荷叶暗消、解毒子、地不荣、地芙蓉、乌龟梢、金丝荷叶、金线吊乌龟、山乌龟、地胆、抱母鸡、一文钱、乌龟抱蛋、金不换

味性:苦,寒。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涌吐痰食品店;截疟;解疮痛。主疟疾;食积腹痛;痈肿疔毒。地不容(图)

地下明珠

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散结解毒。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疟疾;瘰疬;肿毒;目赤;翳障;疥疮;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肺炎;感冒。地下明珠

地血香

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红吹风、南蛇风、过山龙藤、海风藤、大叶过山龙、大通血香、大红袍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地血香

地羊鹊

别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黄花草、黄瓜草、金花菜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利湿消痞。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胃脘痞满疼痛;疔疮;无名肿毒;湿疹;痢疾;痔疮便血。地羊鹊

棣棠花
棣棠花

别名:蜂棠花、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园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团花、金钱花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棣棠花

滇白芷

别名:白芷、香白芷、水白芷、山白芷、野当归、云南牛防风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祛风发表;散寒燥湿。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滇白芷

滇山茶
滇山茶

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

味性:苦;凉。

归经:胃;大肠;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痢疾;汤火伤。滇山茶

迭裂黄堇
迭裂黄堇

别名:厚翅紫堇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热病高热;黄疸型肝炎;肠炎;外伤出血;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迭裂黄堇

东北延胡索
东北延胡索

别名:土元胡、延胡索、蓝花菜、蓝花豆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崩漏;瘤瘤;跌打损伤。东北延胡索

冻绿刺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冻绿刺

独行千里

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黑皮蛇、尖破石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祛风止痛。主跌打瘀肿;闭经;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独行千里

短柱梅花草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肺、胃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发热;内伤出血。短柱梅花草

多齿蹄盖蕨
多齿蹄盖蕨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胃;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虫积腹痛;预防流感;麻疹。多齿蹄盖蕨

峨参
峨参

别名:土田七[四川]、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

味性:甘、辛、微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峨参

峨眉耳蕨
峨眉耳蕨

别名:万年青、树林株

味性:苦;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泻火;利尿。主肺胃热盛之鼻肿;小便短赤;便秘;疮疖久不收口。峨眉耳蕨

鹅脚板
鹅脚板

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铁铲头、大叶半边莲、三脚蛤蟆、犁头草、香草、金锁匙、白花仔、蛇咬革、羊膻草、骚羊古、瘙疡股、蛇倒退、羊膻七、小六月寒、野当归、虎羊丁、山当归、白花草、老蛇草、犁头尖、蛇咬草、毛升苋、百路通三十六好、土人参、苦爸菜、野芎、土细辛、白花香、肝寒药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散寒,化积,祛瘀,消肿。治感冒风寒,痢疾,小儿疳积,皮肤瘙痒。鹅脚板

鄂报春

别名:岩丸子[湖北、利川]、四季报春

味性:苦;性凉。

归经:脾、胃二经。

主治:解酒毒;止腹痛。主嗜酒无度;酒毒伤脾;腹痛便泄。鄂报春

二色内风消

别名:两色五味子、香苏子、北五味子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二色内风消

翻白叶

别名:小管仲、地皮风、小天青

味性:涩微苦,平。

归经:胃、肝、大肠经。

主治:消食,行气。治食积胃痛,痢疾。翻白叶

梵天花根

味性:甘苦,温。

归经:心;肝;肺;胃;脾;肾经。

主治: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劳倦乏力;肝炎;疟疾;水肿;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梵天花根

飞燕草
飞燕草

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彩雀

味性:苦,温。

归经:肺;心;胃经。

主治:泻火止痛,杀虫。根:牙痛。全草:灭虱。飞燕草

榧花

别名:棑华

味性:苦;性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利水;杀虫。主水气肿满;蛔虫病。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