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的温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淡菜
淡菜

别名:厚壳贻贝[壳菜]、贻贝[壳菜紫贻贝]、翡翠贻贝、扁顶蛤、菲律宾偏顶蛤、壳菜、海蜌、红蛤、珠菜、东海夫人、海红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主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瘿瘤。淡菜(图)

当归
当归当归

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当归(图)

荡皮参
荡皮参

别名:乌虫参、乌参、红参

味性:味甘;咸;性温。

主治:补肾养血;催乳;止血。主虚弱劳怯;产后乳少;肠燥便秘;外伤出血。荡皮参

刀豆
刀豆刀豆

别名: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坝豆、大刀豆、刀豆角、刀鞘豆、刀豆子、大弋豆、关刀豆、刀巴豆、马刀豆、刀培豆、大戈豆、刀凤豆、刀板仁豆、卡肖

味性:甘,温。

归经:归胃、肾经。

主治: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刀豆(图)

倒卵叶五加

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阳痿;失眠多梦;健忘;风寒湿痹。倒卵叶五加

稻芽
稻芽稻芽

别名:谷芽

味性: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和中消食,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稻芽

滴血根

别名:小血藤、接骨草、女金丹

味性:甘、温。

主治:补肾;养血;通络。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滴血根

地蜂子

别名:蜂子芪、山蜂子、软梗蛇扭、毛猴子、独脚伞、独脚委陵菜、三爪金、地蜘蛛、铁枕头、三叶翻白草、狼牙委陵菜、铁秤砣、铁钮子、播丝草、白里金梅、三片风、地风子、三叶蛇子草、三叶翻白菜、三叶薄扇、三叶蛇莓、大花假蛇莓、三张叶、蜂子七、土蜂子、大救驾、地骨造、独立金蛋

味性:甘;温。

归经:肺;大肠;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牙痛,胃痛,腰痛,胃肠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出血过多,骨髓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骨结核,烧烫伤,毒蛇咬伤。地蜂子

地花生

别名:翻转红、猪大肠

味性:甘,温。

主治:补心安神,祛痰。治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咳嗽痰少。地花生

地锦(图)
地锦

别名:地噤、常春藤、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爬山虎、大风藤、过风藤、三角枫藤、蝙蝠藤、爬岩虎、野枫藤、日光子、枫藤、爬龙藤、野葡萄、腹水藤、三叶茄、风藤、石壁藤、土鼓藤、假葡萄藤、走游藤、飞天蜈蚣、大叶山天蓼、爬树龙、红风藤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祛风,止痛。治产后血瘀,腹中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地锦

地菍果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归肾;肝;脾经。

主治: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主肾虚精专;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地菍果

地笋
地笋

别名:地瓜儿、地瓜、地笋子、地蚕子、地藕、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泽兰根

味性:甘、辛,温。

主治:活血,益气,消水。治吐血,衄血,产后腹痛,带下。地笋(图)

地仙桃

别名:小紫草、墨飞、猫舌头草、接骨仙桃草、马非

味性:甘辛;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治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地仙桃

滇池海棠

别名:云南海棠、云南山楂

味性:酸、甘;微温。

归经:脾;胃、肝三经。

主治:健胃消积,行瘀定痛。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痢疾,泄泻,疝气,产妇儿枕作痛。滇池海棠

滇列当

味性:味甘;性微温。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主肢体瘦弱;小儿麻痹后逞症;肾虚阳痿;贵精。滇列当

滇南杭子梢

别名:干枝柳、三叶豆

味性:性温,味甘。

主治:祛瘀止痛,清热利湿。滇南杭子梢

滇五味

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

味性:酸;甘;性温。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镇咳,滋养,强壮,止泻,止汗。滇五味

滇竹根七

别名:格脉黄精、竹根七、金不换

味性:甘,温。

主治:舒筋络,祛风湿,补虚。主治虚弱头昏,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滇竹根七

点头菊

味性:性温,味甘苦。

主治:祛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点头菊

雕骨

别名:鹰骨、鹑、鹫、洁白雕、红头雕、鹫雕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肾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扑骨折。雕骨

吊吊果

别名:山花椒、云南五味子、吊山花椒、白五味子

味性:酸;甘;性温。

主治:敛肺健胃;益肾强壮。主久咳;自汗;盗汗;食欲不振;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吊吊果

东当归

别名:当归、延边当早归、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肠燥便秘。东当归

东方狗脊

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凤凰尾、贯众、老龙骨、狗脊、大叶路基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补肝肾;强腰膝;解毒;杀虫。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痢疾;崩漏;白带;小儿疳积;症瘕;蛇伤。东方狗脊

冬葵

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

味性:茎、叶:甘,寒。

主治:根:甘,温。茎、叶: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型肝炎。;根: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腰膝酸软,体虚自汗,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糖尿病。冬葵(图)

都拉

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卜肚拉、土洋参、双香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温肾益气;活血止血。主体虚头昏;虚劳久咳;脾虚食积;肾虚腰痛;带下;阳痿;不孕;风湿性心脏病;外伤出血。都拉

豆黄

别名:大豆黄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益气。主湿痹;关节疹痛;脾虚食少;胃脘妨闷;阴囊湿痒。豆黄

豆油
豆油

味性:辛;甘;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驱虫,润肠。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豆油

毒芹

别名:走马芹、野芹菜花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外用拔毒,祛瘀。用于化脓性骨髓炎。并可用于灭臭虫。毒芹

毒芹根

别名:走马芹

味性:味辛;微甘;性温。

主治:拔毒;祛瘀;止痛。主急;慢性骨髓炎;痛风;风湿痛。毒芹根

杜父鱼
杜父鱼

别名:四鲶鲈、渡父鱼、舩矴鱼、伏念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儿疳积。杜父鱼

杜鹃花
杜鹃花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杜鹃、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味性:酸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杜鹃花

杜鹃花根

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映山红根

味性:酸甘,温。

主治:和血,止血,祛风,止痛,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肠风下血,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杜鹃花根

杜鹃花果实

别名:映山红子

味性:甘;辛;性温。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肿痛。杜鹃花果实

肚拉

别名:都拉参、都拉、对对参、双参、萝卜参、土败酱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肺、脾二经。

主治:补气壮阳,养心止血。治阳痿,白带,风湿性心脏病,虚劳久咳,刀伤出血。肚拉

断节参

别名:对节参、青洋参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主肾虚腰痛;足膝无力;跌打损任;骨折;狂犬咬伤。断节参

椴叶独活
椴叶独活

别名:独活、前胡

味性:味辛;微甘;性温。

主治:祛风;胜湿;止痛。主感冒;头痛;腰背痛。椴叶独活

对叉疔药

别名:飞蛾草、半边风、燕尾草、羊蹄草、半截叶、四方台、叉痔草、燕子尾、老鼠铃、蝴蝶暗消、马蹄暗消、锅铲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主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对叉疔药

对虾
对虾

别名:朋虾、大虾、黄虾[♂]、海虾、明虾

味性:甘,温。

主治:补肾8兴阳;滋阴熄风。主肾虚阳痿;阴虚风动;手足搐搦;中风半身不遂;乳疮;溃疡日久不敛。对虾

多花八角莲

味性:甘,温。

主治:一说苦辛。散结活瘀,消肿止痛,解毒清热。多花八角莲

峨参
峨参

别名:土田七[四川]、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

味性:甘、辛、微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峨参

鹅管石
鹅管石

别名:滴乳石、钟乳鹅管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肺;肾;胃经。

主治:温肺,壮阳,通乳。治肺痨咳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鹅管石

鹅脚板根

味性:辛甘,微温。

主治:散瘀,消肿,解毒。治毒蛇咬伤,蜂螫伤。鹅脚板根

鹅首马先蒿

味性:甘涩,温。

主治:利水消肿;用不着喘;益阴。主水肿;尿少;气喘;营养不良。鹅首马先蒿

饭团藤

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十八症、臭饭团、过山龙藤、大饭团藤、血藤、大叶钻骨风、鸡肠风、绯红南五味子、酒饭团

味性:酸甘,微温。

主治:接骨,散瘀,消肿,解毒。治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饭团藤

梵天花根

味性:甘苦,温。

归经:心;肝;肺;胃;脾;肾经。

主治: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劳倦乏力;肝炎;疟疾;水肿;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梵天花根

防风
防风防风

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回云、回草、百种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防风(图)

肥皂核

别名:肥皂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肺;心;大肠经。

主治:吐顽痰,治风秘,下痢,疮,癣。肥皂核

榧根皮

味性:甘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肿痛。榧根皮

枫荷梨
枫荷梨原生态枫荷梨

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半枫荷[广东]、鸭脚木、梨枫桃、木荷枫、五加皮、疯气树、鸭脚板、半边枫、鸭掌柴、白山鸡骨、金鸡趾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脉。治风湿痹痛,偏瘫,偏头痛,月经不调。枫荷梨

蜂蜡

别名:蜜蜡、蜡、蜜跖、黄蜡、白蜡、黄占

味性:甘,微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收涩,敛疮,生肌,止痛。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蜂蜡

凤凰衣

别名:鸡卵中白皮、鸡子白皮、凤凰退、鸡蛋膜衣、鸡蛋衣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经。

主治:补肺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久咳,盗汗。凤凰衣

凤尾参
凤尾参

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补气血,活络。治头晕耳鸣,心慌心跳,筋骨疼痛,虚烧不退。凤尾参

凤尾蕉花

别名:铁树花、梭罗花

味性:甘微温。

主治:活血去瘀。治吐血,咳血,跌打损伤,遗精,带下。凤尾蕉花

凤尾蕉叶

味性:甘酸,微温。

归经:入肝、胃二经。

主治:理气、活血。治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凤尾蕉叶

凤尾七
凤尾七

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小丛红景天

味性:甘涩微苦,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益肾养肝;调经活血。主劳热骨蒸;干血痨;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凤尾七

凤仙花
凤仙花凤仙花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凤仙花(图)

扶芳藤
扶芳藤

别名:换骨筋、小藤仲、爬行卫矛、滂藤、岩青杠、岩青藤、万年青、卫生草、千斤藤、山百足、抬络藤、白对叶肾、对叶肾、白垟络、土杜仲、藤卫矛、尖叶爬行卫矛、攀缘丝棉木、坐转藤、爬墙虎、铁草鞋、过墙风、攀援丝棉木、绿皮杜仲、棉花杜仲、惊风草

味性:苦、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舒筋活络,止血消瘀。治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创伤出血。扶芳藤

浮尸草
浮尸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血崩。浮尸草

福参

别名:建参、福建参、建人参、土当归、土人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温中益气。主脾虚泄泻;虚寒咳嗽;蛇伤。福参

蝮蛇
蝮蛇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虺、反鼻、土虺蛇、反鼻蛇、碧飞、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狗屙蝮、烂肚蝮、地扁蛇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蝮蛇

蝮蛇骨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主赤痢。蝮蛇骨

蝮蛇脂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解毒。主耳聋、肿毒。蝮蛇脂

伽喃香

别名:奇南香、琪喃、奇楠

味性:辛甘,温。

主治:理气,止痛,通窍。治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伽喃香

干贝
干贝

别名:江瑶柱、扇贝柱

味性:味甘;咸;性微温。

主治:滋阴;养血;补肾;调中。主消渴;肾虚尿频;食欲不振。干贝

干饧糟

别名:干糖糟

味性:甘,温。

主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干饧糟

甘草节

别名:粉草节

味性:甘;性;生凉;炙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利咽;和中。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甘草节

赶黄草
赶黄草

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

味性:甘,温。

主治: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用于黄疸,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赶黄草

橄榄核
橄榄核

别名:青果核

味性:甘;涩;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橄榄核

鳡鱼

别名:黄颊、生母鱼、鳏鱼、黄颊鱼、竹鱼、竿鱼、杆条鱼、黄鱄、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鳡鱼

隔山消
隔山消

别名:隔山撬、隔山锹、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隔山消

狗肝

别名:

味性: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狗肝

狗骨

别名:犬骨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狗骨

狗筋蔓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狗心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安神;祛风;止血;解毒。主气郁不舒;风痹;鼻衄;下部疮。狗心

狗爪豆

别名:狗踭豆、白黎豆、龙爪豆、猫爪豆、猫豆

味性:性温,味甘微苦。

主治:温中益气。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两,炖猪腰子服。狗爪豆

关白附子

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肝、胃、肺经。

主治:祛见,化痰,燥湿。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外治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关白附子

光叶密花豆

别名:大样荔枝藤

味性:苦;微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舒筋活血。主跌打损伤;陈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光叶密花豆

贵州远志

味性:微苦;甘;温。

主治:止咳化痰;宁心安神。主咳嗽多痰;失眠。贵州远志

桂丁
桂丁

别名: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主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桂丁

桂花枝

别名:土桂枝

味性:辛;微甘;性温。

主治:发表散寒;祛风止痒。主风寒感冒;皮肤瘙痒;漆疮。桂花枝

桂花子

别名:桂花树子、四季桂子

味性:甘;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胃寒疼痛;肝胃气痛。桂花子

桂木

别名: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

味性:果:甘、酸,平;根:辛,微温。

主治: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肿痛。;根:健胃行气,活血祛风。用于胃炎,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桂木

桂树根

别名:桂根、桂花根

味性:辛甘,温。

主治:治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桂树根

桂子
桂子

别名:天竺桂实

味性:辛甘,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和胃。主胃脘痛;哕逆。桂子

海龙
海龙

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水雁、海蛇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壮阳;散结消肿。主阳痿;遗精;不育;肾虚作喘;症瘕积聚;瘰疬瘿瘤;跌打损伤;痈肿疔疮。海龙

海马
海马海马

别名:水马、对海马、海蛆[幼小海马]、虾姑、龙落子、马头鱼、龙落子鱼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疔疮肿毒。海马(图)

海茄子

别名:野海椒

味性:甘、辛,温。

主治:消积,利膈,下热毒。主治风湿麻痹,湿热痒疮。海茄子

海鳝

别名:海黄鳝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止血。主痔疮;无名肿毒;胸痛;坐骨神经痛;外伤出血。海鳝

海虾

别名:大红虾

味性:甘咸,温。

归经:入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主治:补肾壮阳,开胃化痰。海虾

别名:魁陆、魁蛤、复累、瓦屋子、蚶子、伏老、血蚶、毛蛤

味性: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补气养血;温中健胃。主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

蒿雀

别名:青头鹀、青头雀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壮阳;解毒。主阳痿;酒中毒。蒿雀

禾虫

别名:沙虫、沙蚕、海蝗蚓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贫血;水肿。禾虫

何首乌
何首乌何首乌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地精、亦敛、陈知白、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赤敛、疮帚、山奴、山哥、山伯、山翁、山精、夜交藤根、黄花污根、血娃娃、田猪头、铁称陀、山首乌、药首乌、何相公

味性:苦甘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何首乌(图)

河豚
河豚

别名:赤鲑、鯸鮧鱼、鯸鲐、鲑鱼、鹕夷鱼、嗔鱼、规鱼、鰄鱼、吹肚鱼、鰗鮧、河鲀鱼、气泡鱼、胡夷鱼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补肝肾;祛湿止痛。主阳痿;遗尿;眩晕;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皮肝瘙痒。河豚

河豚目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解毒疗疮。主鸡眼。河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