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的温性中药列表/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河豚鱼肝油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消肿解毒;散结镇痛;杀虫。主瘰疬;疮疖;无名肿毒;皮肤慢性溃疡。河豚鱼肝油

河豚子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消肿;镇痛。主乳癌;疮疖;疥癣。河豚子

核桃楸

别名:山核桃、胡桃楸

味性:种仁:甘,温;青果:辛,平;树皮:苦、辛,平。

主治:种仁:敛肺定喘,温肾润肠。用于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肾虚腰痛,便秘,遗精,阳痿,尿路结石,乳汁缺少。;青果:止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树皮:清热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骨结核,麦粒肿。核桃楸

核桃楸果仁

味性:甘;性温。

主治:敛肺平喘;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主肺虚咳喘;肾虚腰痛;遗精阳痿;大便秘结。核桃楸果仁

核桃仁
核桃仁

别名:胡桃仁、胡桃肉、核桃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肾、肺、大肠经。

主治: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核桃仁

荷花

别名:莲花

味性:苦、甘,温。

主治:祛湿,止血。用于跌损呕血,天疱疮。荷花

黑萼棘豆

味性:甘谈;温。

归经:肾;脾;膀胱经。

主治:排毒疗疮;利尿消肿;退烧镇痛。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黑萼棘豆

黑风藤

别名:通气香、黑皮跌打、石拢藤、拉公藤、多花瓜馥木、埋罕[傣]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调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黑风藤

黑骨头

别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小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黑骨藤、青风藤、西南杠柳、滇杠柳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痈。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闭经;乳痈;骨折。黑骨头

黑果拨毒散

味性:味辛;甘;性微温。

主治:活血通经。主瘀滞经闭;子宫下垂。黑果拨毒散

黑皮跌打

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牛耳风、黑风藤、拉藤公、酒饼子公、石头子、雷公根、石拢藤、牛利藤、石指酸藤、槟榔木、九蛇风、野辣椒、麻哈哈

味性:温;甘。

归经:肝;肾经。

主治:通经络;强筋骨;健脾温中。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感冒;月经不调。黑皮跌打

黑升麻

味性:辛甘,温。

主治:发表散寒。治风寒感冒。黑升麻

衡州乌药

别名:矮脚樟、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

味性:辛;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高血压,头痛,疝气,腹痛,风湿腿痛。衡州乌药

红参
红参红参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脾、肺、心经。

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

红椽木子

味性:甘;性温。

主治:健胃消食。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红椽木子

红枫荷

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化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红枫荷

红梗草

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

味性: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红梗草

红花青藤

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

味性:甘;辛;温。

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性关节疼痛;跌打肿痛;蛇虫咬伤;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红花青藤

红花雪莲花

别名:峨山雪连花

味性:甘;性温。

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崩漏;白带;风湿痹痛;咳嗽痰多。红花雪莲花

红花岩黄芪
红花岩黄芪

别名:红黄芪、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红花岩黄芪

红鸡踢香

别名:金背藤、红面将军、金耳环、羊奶奶

味性:甘;性温。

归经:膀胱;肺;肝经。

主治:散瘀消肿;接骨止痛;平喘止咳。主跌打肿痛;骨折;风湿骨痛;哮喘。红鸡踢香

红毛鸡
红毛鸡

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茅笼中鸟、绿结鸡、黄蜂、大毛鸡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红毛鸡

红牛毛刺

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

味性:甘、涩,温。

主治:和血调气,止痛,止痢。主治痨伤疼痛,吐血,痢疾,疝气。;叶外用治黄水疮。红牛毛刺

红芪
红芪原生态红芪红芪红芪

别名:岩黄芪、黑芪、纳洼善马、真盘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红芪

红橡木子

味性:甘,温。

主治:滋养强壮,健胃,消食。治食欲不振,脾虚泄泻。红橡木子

红血藤

别名:华密花豆、血格龙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补血;活血。主贫血;闭经;有经不调;筋骨疼痛。红血藤

红叶藤

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

味性:微辛、甘,温。

主治:活血通经,止血止痛。;主治闭经:根3~5钱,水煎服。;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红叶藤

红走马胎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止咳化痰;活血止痛。主风寒咳嗽;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红走马胎

厚朴果

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

味性:甘;性温。

主治:消食;理气;散结。主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厚朴果

厚朴子

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厚朴果

味性:甘,温。

主治:理气,温中,消食。厚朴子

狐肉

别名:南狐、狐、狐狸

味性:甘,温。

归经:心;脾;胃;肾经。

主治:补虚温中。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狐肉

胡桃花

味性:甘;微苦;性温。

主治:软坚散结;除疣。主赘疣。胡桃花

胡桃仁

别名:虾蟆、胡桃肉、核桃仁、胡桃穰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肾、肺经。

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胡桃仁

胡桃油

味性:辛;甘;性温。

主治: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聤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胡桃油

葫芦七

别名:大救驾、荷叶七、山紫菀

味性:甘辛,温。

主治:理气活血,止痛,止咳祛痰。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咳嗽气喘,百日咳,肺痈咯血。葫芦七

虎肉

味性:甘酸,温。

主治:补脾胃,益气力,壮筋骨。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虎肉

虎尾轮根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胃、肾三经。

主治:行气止痛;逐饮化痰。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虎尾轮根

花血藤

别名:南五味、粉叶内风消、灰五味子

味性:甘;苦;性微温。

主治:果:清肺,补虚。;藤:治劳伤及甲状腺肿。花血藤

桦桃树

别名:花皮木、吾处处树

味性:甘、辛,温。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主治感冒,胃酸痛,风湿骨痛。桦桃树

鲩鱼
鲩鱼

别名:鯶鱼、鰀鱼、混子、混鱼、草魭、草青、、草根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平肝祛风;温中和办。主虚劳;肝风头痛;久疟;食后饱胀;呕吐泄泻。鲩鱼

黄背草
黄背草

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金丝茅、山红草、屈针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经闭;风湿痹痛。黄背草

黄颔蛇

别名:黄喉蛇、黄长虫、慈鳗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杀虫;解毒;退翳。主疠风;恶疮;疥癣;漏疮;目翳。黄颔蛇

黄颔蛇骨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截疟。主久疟;劳疟。黄颔蛇骨

黄颔蛇头

味性:甘;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截疟;解毒消肿。主久疟;痈肿;痔疮。黄颔蛇头

黄花堇菜
黄花堇菜

别名:土细辛、踏膀药、黄花细辛、黄花地丁、小黄药

味性:酸甘,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消疳健脾。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黄花堇菜

黄花远志

别名:黄金卵、吊吊黄、黄花鸡骨、鸡根、小荷苞、鸡肚子果、荷苞山桂花

味性:甘,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补虚消肿,调经活血,治感冒,风湿疼痛,肺痨,水肿,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黄花远志

黄茅

别名:地筋、毛针子草、风气草、毛锥子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咳。;风寒咳嗽:根1两,水煎服。;风湿关节疼痛:配方用,泡酒服。黄茅

黄囊杓兰

味性:甘,温。

主治:强心利尿,活血调经。用于心力衰竭,月经不调。黄囊杓兰

黄皮果
黄皮果

别名:黄皮子、黄檀子、黄弹子、金弹子、黄弹子黄弹、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理气。治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黄皮果

黄皮血藤

别名:气藤、血藤、红香血藤、紫金血藤、大伸筋、西五味、药五味、红九股牛

味性:根、藤:微辛,微温;果:甘、酸,温。

主治:根、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脉管炎,跌打损伤,胃痛,骨折。;果:敛肺止咳,止汗涩精。用于肺虚喘咳,自汗,盗汗,遗精。黄皮血藤

黄芪
黄芪黄芪

别名:绵芪、绵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黄芪(图)

黄耆

别名: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芪、箭芪、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耆

黄鳝

别名:鳝鱼

味性:甘、咸,温。

主治:补五脏。主治虚劳,身体消瘦,湿热,身痒,臁疮及肠风痔漏。黄鳝

黄羊肉
黄羊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中益气。主脾胃虚寒;虚劳赢瘦。黄羊肉

黄羊油

味性:味甘;微温。

归经:脾经。

主治:疗痔;。主痔疮。黄羊油

茴香根
茴香根

味性:辛甘,温。

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茴香根

茴香茎叶
茴香茎叶

别名:茴香菜、草蘹香、香丝菜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驱风,顺气,止痛。治痧气,疝气,痈肿。茴香茎叶

蕙兰

别名:化气兰、土百部[陕西]、线兰、九子兰、九节兰

味性:苦、甘,温。

主治:润肺止咳,杀虫。;常年咳嗽:根皮2钱,水煎服,白酒为引。;蛔虫症:根皮1两,研细粉,加面做馍吃,3日吃完。;头虱:根皮适量,煎水洗。蕙兰

火赤链蛇

别名:大赤链、赤链蛇、红斑蛇、赤练蛇

味性:甘,温。

主治:袪风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火赤链蛇

火腿

别名:熏蹄、兰熏、南腿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牌开胃,生津益血。治虚劳怔忡,胃口不开,虚痢,久泻。火腿

鸡蛋参
鸡蛋参

别名:山鸡蛋、金线吊葫芦、牛尾参、补血草、尼哇、金线壶卢、金线吊壶芦、鸡嗉子、鸡腰子

味性:甘苦,微温。

主治:补肺益肾。治肺虚咳嗽,体虚自汗,疝气,偏坠。鸡蛋参

鸡肝
鸡肝

味性:甘,微温。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鸡肝

鸡根

别名:黄花远志、鸡肚子果、荷包山桂花、小荷包、桂花岩陀、白糯消、金不换[云南]、黄金卵、吊吊黄、黄花鸡骨、桂花岩托、金不换、观音倒座、土黄芪、鸡根远志、树参、包苏莲、阳雀花、花岩陀、小公鸡树、黄杨参、小鸡花、小鸡脚花、老母鸡咀、鸡肚子根、辣树、树人参

味性:甘,温。

主治:补气活血,祛风利湿。用于肺结核,产后虚弱,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鸡根

鸡翮羽

别名:鸡翮、鸡翮翎、鸡翅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破瘀消肿。治血闭,小便不禁,痈疽,阴肿,骨哽。鸡翮羽

鸡肉
鸡肉

别名:家鸡、烛夜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主虚劳赢瘦;病后体虚;食少纳呆;反胃;腹泻下痢;消渴;水肿;小便频数;崩漏带下;产后乳少。鸡肉

鸡肉参

别名:角蒿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治产后少乳,久病虚弱,头晕,贫血。鸡肉参

鸡肾参

别名:对对参、双肾参、厚瓣玉凤花、双合草、昆明二叶兰、鸡蛋七、大叶白及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肾经。

主治:壮腰补肾。治肾虚腰痛,神经官能症,肾炎。鸡肾参

鸡肾草

别名:鸡肾子、腰子草、双仁、肾经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补肾壮阳。主阳萎;疝气。鸡肾草

鸡头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宣阳通络。主小儿痘浆不起;时疹疮毒;蛊毒。鸡头

鸡血藤
鸡血藤鸡血藤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红藤、活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味性:苦甘,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鸡血藤(图)

鸡掌七

味性:微甘;涩;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益气补血;续溺接骨;止血。主气血虚弱;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筋伤骨折;外伤出血;痢疾。鸡掌七

鸡爪参

别名:野参须

味性:甘;温。

主治:补脾和胃;镇痛。主虚劳;脾胃不和;气短乏力;筋骨疼痛。鸡爪参

鸡爪草
鸡爪草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消结。主外感风寒;风湿麻木;瘰疬。鸡爪草

鸡爪芋
鸡爪芋

别名:鞋板芋、南星头、南芋

味性:味辛;甘;性微温。

主治:疏肝健脾;解毒散结。主慢性迁延性肝炎。鸡爪芋

吉利子树

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圪柏麻葛荆麻、版筒柴

味性:味甘;苦;性温。

主治:健脾益气;祛风除湿。主小儿疳积;脘腹4胀满;脱肛;妇妇崩漏;带下;风湿痹痛。吉利子树

寄居蟹
寄居蟹

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寄居、巢螺、白住房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消肿。主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淋巴结肿。寄居蟹

鲚鱼

别名:鮤、鱴刀、、刀鱼、望鱼、鰽鱼、江鲚、麻鲚、子鱼、凤尾鱼、毛花鱼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补气;泻火解毒。主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疮疖痈疽。鲚鱼

鲫鱼脑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滋阴补肾。主《药性考》:“滴聋耳。”。鲫鱼脑

鲫鱼头
鲫鱼头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鲫鱼头

檵木
檵木檵木

别名:桎木柴、[檵花]继花、坚漆、鱼骨柴、[檵]继树、刺木花、满山白

味性:叶:苦、涩,平;花:甘、涩,平;根:苦,温。

主治:叶:止血,止泻,止痛,生肌。用于子宫出血,腹泻;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花:清热,止血。用于鼻出血,外伤出血。;根:行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慢性关节炎,外伤出血。檵木

家白蚁

别名:白蚁、螱、飞蚁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主久病或年老体弱;气血两虚。家白蚁

假百合

味性:味辛微甘苦,性温。

主治: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治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小儿惊风。假百合

假连翘
假连翘

别名:番子刺、洋刺、花墙刺、篱笆树、番仔刺、桐青、白解

味性:甘微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截疟;活血止痛。主疟疾;跌打伤痛。假连翘

假连翘叶

别名:番仔刺、篱笆树、洋刺、花墙刺、桐青、白解

味性:甘微辛,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散瘀;解毒。主跌打瘀肿,痈肿。假连翘叶

假木通

别名:假土木通、两广千金子藤、花叶空心草、木全大补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血,通经活络。治产后血虚,乳汁不足,月经不调,痛经。假木通

尖齿耳蕨

别名:岩山鸡

味性:甘;温。

归经:胃经。

主治: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尖齿耳蕨

尖连蕊茶根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消食;补虚。主脾虚食少;病后体弱。尖连蕊茶根

菅茅根

别名:蚂蚱草根、菅根、地筋、土筋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菅茅根

碱花

别名:浦多

味性:甘、咸,温。

主治:消滞。用于胃寒,消化不良。碱花

剑叶铁角蕨
剑叶铁角蕨

别名:阿西得、铁郎鸡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止痛。主闭经;跌打损伤;腰痛;风湿麻木。剑叶铁角蕨

将军树

别名:将军木

味性:甘、淡,温。

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软,胃痛,黄疸。将军树

胶质鼠尾草

味性:味甘;涩;性微温。

主治:收敛止血。主吐血;咯血;便血。胶质鼠尾草

角蒿
角蒿

别名:乌曲玛保、羊角草、羊角蒿、羊羝角棵、乌确玛尔布、落豆秧、透骨草、草藤、大力草、野芝麻、老鹳嘴棵、鳖肚草、独角虎、羊犄角、鸡嘴儿、猪牙菜

味性:温,苦、甘。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治产后乳少,久病虚弱,头晕,贫血。角蒿(图)

角盘兰

别名:人头七、人参果

味性:甘,温。

主治:滋阴补肾,养胃,调经。用于神经衰弱,头晕失眠,烦躁口渴食欲不振,须发早白,月经不调。角盘兰

结香

别名:野蒙花、新蒙花

味性:甘,温。

主治:根: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花:祛风明目。用于目赤疼痛,夜盲。结香

金顶蘑

别名:榆蘑、黄树窝、榆黄蘑

味性:甘;性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滋补强壮;止痢。主虚弱萎症;肺气肿;痢疾。金顶蘑

金橘(图)

别名:金枣、牛奶橘、卢橘、山橘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肺经。

主治:理气,解郁,化痰,醒酒。治胸闷郁结,伤酒口渴,食滞胃呆。金橘

金橘露

味性:甘;辛;微苦;温。

主治:舒肝理气;化痰和中。主气滞胃痛;食积呕吐;咳嗽痰多。金橘露

金缕半枫荷

别名:半枫荷[广东]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金缕半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