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的温性中药列表/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莓叶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

别名: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味性:性温,味甘、微苦平。

主治:补阴虚,止血。用于治疝气、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莓叶委陵菜

蒙莸

别名:蒙古莸、蓝花菜、白沙蒿、山狼毒

味性:甘,温。

主治:消食理气,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治消化不良,腹胀;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蒙莸

麋骨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虚。主虚劳内伤;赢瘦面黄。麋骨

麋角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麋角

麋茸

别名:麋、麈、四不象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壮阳,补精,强筋,益血。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男子阳痿,女子不孕。麋茸

麋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益气,强筋。治虚劳不足,腰脚软弱。麋肉

米皮糠

别名:春杵头细糠、谷白皮、细糠、杵头糠、米秕、米糠、舂杵头细糠

味性:甘;辛;温。

归经:大肠;胃经。

主治:开胃;下气。主噎膈;反胃;脚气。米皮糠

棉花
棉花

别名:棉花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止血。主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棉花

棉花根
棉花根

别名:土黄芪、草棉根皮、蜜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止咳平喘;通经止痛。主咳嗽;气喘;有经不调;崩漏。棉花根

茉莉花
茉莉花茉莉花

别名:小南强、柰花、鬘华、木梨花、白末利;小南强;奈花;鬘华、末梨花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茉莉花

牡蒿根

别名:齐头蒿根

味性:性温,味苦微甘。

主治:祛风;补虚;杀虫栽疟。主产后伤风感冒;风湿痹痛;劳伤乏力;虚肿;疟疾。牡蒿根

牡荆
牡荆

别名:黄荆、小荆、楚

味性:实:苦、温;叶:苦、寒;根:甘、若、平;茎:甘、平。

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叶:;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荆沥:;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6、疮癣。用荆沥涂搽。牡荆(图)

木半夏叶
木半夏叶

味性:涩;微甘;温。

主治:平喘;活血。主哮喘;跌打损伤。木半夏叶

木本远志
木本远志

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

味性:辛;甘;温。

主治:解毒;散瘀。主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木本远志

木槿皮

别名:川槿皮、槿皮、白槿皮、芦树皮、槿树皮、碗盖花皮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白带;外用治阴囊湿疹体癣,脚癣。木槿皮

木兰寄生

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

味性: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木兰寄生

木通七叶莲

别名:假荔枝、鸭脚莲、土牛藤、七叶莲[广东、广西]

味性:甘、温。

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各种神经性疼痛,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木通七叶莲

牧马豆

别名:黄花苦豆子、野决明、枪叶野决明、苦豆、LAO豆子

味性:甘;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主咳嗽痰喘;大便干结。牧马豆

奶浆参

别名:万丈深、马尾参、还阳参、天竹参

味性:味苦;甘;性温。

主治: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奶浆参

奶浆果

别名: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山枇杷、天枇杷、野枇杷、金樱子

味性:甘、酸,温。

主治:补血;下乳。主脾胃虚弱;缺乳。奶浆果

奶椎

味性:性微温,味甘辛。

主治:催乳。奶椎

耐冬果

别名: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

味性:酸、甘、涩,温。

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耐冬果

南瓜
南瓜

别名:麦瓜、番南瓜、番瓜、倭瓜、北瓜、金冬瓜、冬瓜、伏瓜、金瓜、饭瓜、老缅瓜、窝瓜、番蒲、瘌瓜、阴瓜

味性: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南瓜(图)

南瓜子
南瓜子南瓜子

别名:北瓜子、窝瓜子、南瓜仁、白瓜子、金瓜米、倭瓜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大肠经。

主治: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南瓜子(图)

南牡蒿

别名:牡蒿

味性:苦、微甘,温。

主治:疏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风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南牡蒿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

味性:酸、甘,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主治: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南五味子

柠檬叶
柠檬叶

别名:黎檬、洋柠檬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化痰止咳,理气,开胃。治咳喘,腹胀,泄泻。柠檬叶

柠条
柠条

别名:马集柴、老虎刺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补血,活血。主月经不调。柠条

柠条花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养阴,平肝。主头晕,高血压病。柠条花

牛肚
牛肚

别名:牛百叶、牛膍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牛肚

牛肝菌
牛肝菌牛肝菌

别名:见手青

味性:微甘;性温。

主治:消食和中;祛风寒;舒筋络。主食少腹胀;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牛肝菌

牛骨

别名:牛、水牛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心;肾;大肠经。

主治:蠲痹;截疟;敛疮。主关节炎;泻痢;疟疾;疳疮。牛骨

牛马藤

别名:牛麻藤、老鸦藤、黎豆藤、过山龙、乌通[四川]、常春油麻藤、油麻血藤、牛肠藤、鸡血藤、老鸦枕头、绵麻藤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贫血,月经不调。牛马藤

牛奶柴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主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牛奶柴

牛奶浆根

别名:毛天仙果根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健脾益气,活血,祛风除湿。治劳倦乏力,食少,乳难,月经本调,脾虚白带,脱肛,风湿。牛奶浆根

牛脑
牛脑

别名:牛、水牛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补脑祛风;止渴消痞。主头风眩晕;脑漏;消渴;痞气。牛脑

牛脾

别名:牛连贴

味性:味甘;微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积。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牛脾

牛髓

别名:牛、水牛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心;脾经。

主治: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牛髓

牛蹄甲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定惊安神;敛疮。主癫痫;小儿夜啼;臁疮。牛蹄甲

牛靥

别名:牛食系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利咽消瘿。主喉痹;气瘿。牛靥

牛脂

别名:牛、水牛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润燥止渴;止血;解毒。主消渴;黄疸;七窍出血;疮疡疮癣。牛脂

钮子七

别名:珠子参、大叶三七、竹节人参、扣子七、疙瘩七、盘七

味性:苦、微甘,温。

主治:祛瘀生新,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钮子七

欧当归
欧当归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主治:活血调经;利尿。主经闭;痛经;头晕;头痛;肢麻;水肿。欧当归

爬山虎
爬山虎

别名:假葡萄藤、走游藤、飞天蜈蚣、枫藤、爬墙虎、地锦、假葡萄糖、捆石龙

味性:甘、涩,温。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爬山虎

爬藤榕
爬藤榕

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长叶铁牛、枇杷藤、抓石榕、山牛奶、风藤、小木莲、小叶风藤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爬藤榕

盘肠草

别名:南瓜阴芽

味性:性温,味甘淡。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治小儿盘肠气痛及惊风,感冒,风湿热。盘肠草

盘羊睾丸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壮阳。主肾虚阳痿。盘羊睾丸

螃蟹七

别名:少穗鹿药、少穗花、铁拐子[西藏]、虎掌南星、天南星、狗爪南星、白南星、红南星、狼毒

味性:甘,温。

主治:温阳补肾,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用于阳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螃蟹七

狍茸

别名:狍子、狍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虚劳赢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狍茸

泡囊草根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温中祛痰定喘。主虚寒泄泻;咳喘多痰。泡囊草根

蓬蘽

别名: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藨、覆盆、寒莓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缩小便。治多尿,头目眩晕。蓬蘽

蓬子菜
蓬子菜

别名:刘芙蓉草、疔毒草、鸡肠草、黄米花、刘蒿绒、铁尺草、月经草、黄牛尾、柳夫绒蒿、疔毒蒿、黄牛衣、喇嘛黄、土苗草白茜草

味性:苦、甘,温。

主治:解毒,利湿,止痒。用于急性荨麻疹,水田皮炎,静脉炎,痈疖疔疮。蓬子菜

苹婆

别名: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

味性:甘,温。

主治:止痢。主治痢疾。苹婆

蒲桃壳

味性:味甘;微酸;性温。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暖胃健脾;温肺止咳;破血消肿。主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寒嗽;疽瘤。蒲桃壳

七鳃鳗
七鳃鳗

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通经活络;明目。主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七鳃鳗

蕲蛇
蕲蛇蕲蛇

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味性:甘、咸,温。

归经:归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蕲蛇

千解草

别名:小常山

味性:味微苦;甘;性微温。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健脾消食。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泄泻;疮疡肿毒。千解草

千斤拔
千斤拔千斤拔

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土黄鸡、金鸡落地、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千斤吊、钉根藜、土黄耆、大力黄、牛尾荡、土黄昏、千尾荡、三股丝、千金坠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千斤拔

钱针万线草

别名:麦参、筋骨草[云南]

味性:甘,温。

主治:健脾补肾。用于病后体虚,贫血,头晕,耳鸣,腰酸,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钱针万线草

黔羊蹄甲

别名:马蹄叶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理气止痛,利尿化瘀。黔羊蹄甲

琴叶榕
琴叶榕

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山甘草、山沉香、过山香、牛根子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理湿,和瘀通乳。治黄疸,疟疾,痛经,乳痈,腰背酸痛,跌打损伤。琴叶榕

青海防风

别名: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破伤风。青海防风

青灰叶下珠
青灰叶下珠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青灰叶下珠

青鳞鱼
青鳞鱼

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

味性:味甘;淡;性温。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主海蛇咬伤;缠腰火丹。青鳞鱼

青羊参

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白石参、毒狗药、地藕、小白蔹、小绿羊角藤、断节参、白药、白芪、青洋参、牛尾七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肾,镇痉,祛风湿。治腰痛,头晕,耳呜,癫痫,风湿骨痛,荨麻疹。青羊参

球花紫云英

别名:色拉[藏名]、地八角

味性:甘、苦,温。

主治:镇咳止痢,解毒利尿。球花紫云英

屈头鸡根

味性:甘;苦;温。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屈头鸡根

别名:嘉宾、家雀、瓦雀、宾雀、麻禾雀、树麻雀、老家贼、只只、查母塞刀姆

味性:甘,温。

归经:肾;肺;膀胱经。

主治: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阳虚羸瘦,阴痿,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雀(图)

鹊豆

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

味性:甘、微辛,温。

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风遗尿,四肢酸痛。鹊豆

蚺蛇肉
蚺蛇肉

别名:蟒蛇、蟒、王蛇、南蛇、埋头蛇、王字蛇、琴蛇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杀虫。治风痹,瘫痪,疠风,疥癣。蚺蛇肉

人参
人参原生态人参人参

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人街、玉精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入脾、肺经。

主治: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人参(图)

人参果

别名:人头七、开口箭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人参果

人参芦
人参芦

别名:竹节参、参芦

味性:甘苦,温。

归经:归胃;脾;肺经。

主治:升阳举陷。主脾虚气陷;久泻;脱肛。人参芦

人头七

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补肾健脾;调经活血;解毒。主头昏失眠;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毒蛇咬伤。人头七

别名:金线狨、猱、仰鼻猴

味性:味甘;酸;性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消肿。主痔疾;疥疮。

肉苁蓉
肉苁蓉肉苁蓉

别名: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大芸、黑司令、马足、马芝、寸芸

味性:甘、咸,温。

归经:归肾;大肠经。

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肉苁蓉(图)

肉连环

别名:九子连环草、竹叶石风丹、马牙七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散结。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瘰疬;疮毒。肉连环

乳花

别名:石花

味性:甘;温。

主治:温肾;壮骨;助阳。主筋骨痿软;腰脚冷痛;阳痿早泄。乳花

软皮树
软皮树

别名:一朵云、白瑞香、纸用瑞香、小枸皮、雪花皮、雪花构、小拘皮、空花构、细叶密、鸡蛋树皮、麻皮树、小黑构、大八爪金龙、山辣子皮、开花矮陀陀、臭皮

味性:甘;辛;微温。

主治:祛风止痛;活血调经。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疔疮疖肿。软皮树

瑞香

别名:雪冻花、雪花皮、对雪开、雪地开花、雪冬花、金腰带、铁牛皮、山棉皮、暖骨凤、红总管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损伤。瑞香

三对叶丹参

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

味性: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肝;心;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益肾安神。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肾虚腰痛;阳痿;失眠;多梦;跌打损伤。三对叶丹参

三角叶风毛菊
三角叶风毛菊

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猪蹄叉、白紫菀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健脾消疳。主风湿痹痛;白带过多;腹泻;痢疾;小儿疳积;胃寒疼痛。三角叶风毛菊

三条筋

别名:柴桂、小华草、香叶子树

味性:甘辛,温。

主治:止血,接骨,通经活络。治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三条筋

伞花绢毛菊
伞花绢毛菊

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条参

味性:苦、甘,温。

主治:补气血。主治身体虚弱,四肢无力。伞花绢毛菊

桑蠹虫

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蝎、桑蠹、蛣崛、桑虫、蛀虫、桑蚕、老母虫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桑蠹虫

桑鳸

别名:桑扈、青雀、窃脂、蜡嘴雀、蜡嘴

味性:甘,温。

主治:治虚损羸瘦。桑鳸

涩梨

别名:山楂、山楂果、台湾苹果、山仙查

味性:味甘;酸;涩;性微温。

主治: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主食积停滞;脘腹胀育;泄泻。涩梨

沙红柳

别名:喇嘛棍、胖柳、喇嘛杆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发表透疹。主麻疹不透。沙红柳

沙柳
沙柳

别名:筐柳、降马[藏名]、降马

味性:辛、甘,温。

主治:解表祛风。主治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慢性风湿。沙柳

沙苑子
沙苑子

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沙蒺藜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沙苑子(图)

沙枣花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久咳;气喘。沙枣花

莎木面

别名:莎而、沙孤米、西国米

味性:甘,温。

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莎木面

鲨鱼肝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健脾补气;养肝明目;解毒敛疮。主眼结膜干燥症;夜盲症;软骨病;烫火伤;皮肤溃疡;外伤创面久不愈。鲨鱼肝

鲨鱼心

味性:味甘;性微温。

主治:健脾益胃。主脾胃虚弱。鲨鱼心

山峰西番莲
山峰西番莲

别名:石山南星、燕子尾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健胃消食;祛湿止痛;补肾调经。主食欲不振;风湿腰痛;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妇科杂症。山峰西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