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
对虾 Duì Xiā | |
---|---|
别名 | 朋虾、大虾、黄虾[♂]、海虾、明虾 |
功效作用 | 补肾8兴阳;滋阴熄风。主肾虚阳痿;阴虚风动;手足搐搦;中风半身不遂;乳疮;溃疡日久不敛。 |
英文名 | Prawn |
始载于 | 《中国药用动物志》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甘 |
对虾 :
duì xiā
俗称 大虾 明虾 青虾(雌) 黄虾(雄)
拉文种名 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英文种名 Prawn
分布区域 主要在黄、渤海区,东、南海也有少量分布。
资源量 近30年来,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对虾的资源量大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善。但也发生过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现象, 因而影响到后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渔获量的下降。据调查,秋汛对虾资源数量和它们的亲体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不低于5%置信的相关关系。
濒危等级: 名贵
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对虾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全世界共有28种,美洲大西洋岸有7种,太平洋岸6种,印度-西太平洋共14种,太平洋及地中海1种,西非1种。中国有10种,栖于热带、亚热带浅海。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中国北方常成对出售,故称对虾。根据生态习性,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性交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
真正的美味。对虾大小均有,用大蒜、柠檬油或者peri-peri腌泡汁加工。对虾价格低廉,在游玩的过程中至少要品尝一次。南非大多数对虾都从北边的邻国莫桑比克进口。莫桑比克从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农业部发布的NY/T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
一、苗种培育
1培育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2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50平方米,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
3培育密度: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立方米为宜。
4培育管理:①水质,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②投饲,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8次。③病害防治,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
5苗种出池: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
二、养成设施
1选址: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
2水环境: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
3设施:①养成池。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7公顷,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1公顷,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25米,池中央设排污孔。②养成池配套设施。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一般情况下堤高应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米以上,堤顶宽度应在6米以上,迎海面坡度宜为1∶3~5,内坡度宜为1∶2~3。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1/3以上。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成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入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蓄水池。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成后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后,方可排放。在集中的对虾养成区,需要建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成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底30厘米以上。对高密度精养和蓄水养殖的养虾方式,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应在养成池堤围置30~40厘米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离墙。
三、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公顷左右。
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2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4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②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③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四、放苗要点
1放苗环境: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苗种规格:南美白对虾苗07厘米以上,中国对虾苗1厘米以上,斑节对虾苗13~15厘米以上。
3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4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5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相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
五、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病害防治
1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2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3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4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①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②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七、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
对虾 营养分析:
1.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2.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3. 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4.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对虾 相关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适合孕妇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瘙弱无力之人食用。
2.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
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对虾 食疗作用:
中医认为,海水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对虾 食物相克:
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对虾 制作指导:
1.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虾饺、虾丸;
2.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美味菜式
干烤大虾
主料:对虾1000克
调料:姜25克 小葱25克 料酒15克 味精2克 盐10克 胡椒粉3克 香油35克 白砂糖30克
1. 葱去根须,洗净,切丝;
2. 姜洗净,切丝;
3. 将大虾去头须划水,去掉沙肠;
4. 取煸锅上火烧热,注入少许香油,将大虾下锅两面煎红;
5. 投入葱姜丝一半,放料酒、盐、胡椒粉、味精、少许白糖、清水;
6. 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烤7~8 分钟,将大虾摆入盘中;
7. 原汁上火,收汁再放入少许白糖,投入另一半葱,姜丝,烧煮;
8. 汁收浓时淋少许香油,浇在大虾上即可。
芪枣大虾
主料:对虾500克
调料:盐2克 黄酒5克 大葱5克 姜5克
1. 黄芪、酸枣熬成药液。
2. 虾去须、爪,放入盛器内,加入芪枣药液、盐、料酒、葱段、姜片,蒸熟即可。
煎烹大虾
主料:对虾600克
调料:大葱10克 姜8克 盐6克 大蒜(白皮)7克 白砂糖25克 料酒25克 猪油(炼制)50克 胡麻油20克
1. 大虾洗净,去掉爪、须及虾枪,去掉沙包、沙线,洗净;2. 炒勺加入热猪油,烧热后将6 只大虾并排放入,一边用热油煎,一边用手勺偏,让虾身直接接触到勺底;3. 先后将两面虾身皮煎出黄嘎,头部用手勺压出虾黄;4. 再将葱丝、姜丝、蒜片放入,煎出香味;5. 烹入调料,添高汤,加盖慢火煨;6. 待大虾将入味,汤汁浓后,改用旺火收汁;7. 将主料摆放盘中。余汁淋花椒油,浇在虾身上即成。
白炒虾球
主料:对虾500克
配料:竹笋10克 香菇(鲜)10克 番茄50克 青椒50克
调料:大蒜(白皮)5克 大葱5克 鸡蛋清10克 油皮5克 白砂糖5克 料酒5克 淀粉(豌豆)5克 味精1克 植物油70克
1. 虾剥去头、壳、尾,洗净,用干毛巾压干水份,用刀从虾背中间片一刀(不要片断)取出汤泥,在二侧再各片一刀,待用;
2. 竹笋、香菇、西红柿、青椒切菱形片,葱白切马蹄形,大蒜头剁末;
3. 蛋清和干淀粉调蛋清浆,将虾上浆;
4. 精盐、白糖、料酒、味精、湿淀粉、上汤调匀成卤汁待用;
5. 锅置旺火上,下油烧五成热时,将上浆的虾倒入,用筷子扒散,虾肉卷成球并变色后用漏勺捞起,沥干;
6. 锅留余油,再置旺火上,倒入香菇、竹笋等配料,翻炒几下,注入调好的卤汁,倒入过油的虾球,翻炒几下即成。
目录 |
对虾知识介绍:
对虾(Prawn)属甲壳尖动物,虾体小者称为虾钱。主要产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的西部沿海。世界各地海洋中所产品种甚多,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等。我国产的对虾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对虾为最好。捕捞旺季为4~5月和9~10月。
对虾虾壳薄,光滑透明,体长而侧扁,整个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外面衩有坚韧的头胸甲,腹侧有五对细长的步足。腹部被有甲壳,各自分离成节,前面一节压住后面一节,雌虾甲壳为青蓝色,雄虾棕黄色且体型小于雌虾,腹部腹侧有五对片状游泳足,尾部有扇状尾肢。
对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高蛋白营养水产品,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的制作。
对虾营养分析:
1.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2.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3. 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4. 对虾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1]。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对虾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适合孕妇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瘙弱无力之人食用。
2.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
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对虾食疗作用:
中医认为,海水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对虾食物相克:
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对虾做法指导:
1.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虾饺、虾丸;
2.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常见的对虾如何区别: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亦称“中国对虾”、“明虾”、“东方对虾”、“对虾”。软甲纲,对虾科。体形较大,体长达13-24cm。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综黄色。额角平直,齿式为7-9/3-5。额角侧脊不超过头胸甲中部。头胸甲无额胃脊和肝脊。第一触角上鞭约等于头胸甲长的4/3。第三步足伸不到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端。雄性第三颚足指节与掌节约等长。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中国沿海均产,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虾类。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亦称“日本对虾”、“竹节虾”、“斑竹虾”、“车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10 cm。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主要摄食底栖生物。中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均有分布。日本、朝鲜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斐济等沿海也有分布。生命力较强,出水后能经较长时间不死,耐运输。是人工养殖的对象,经济价值较高。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亦称草虾。软甲纲,对虾科。额角齿式为7-8/2-3。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及胃上齿,无额胃脊,肝脊明显而平直。额角侧沟短,向后超不过头胸甲中部。第五步足无外肢。体由暗绿、深棕和浅黄横斑相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的斑纹。生命力强,肉味鲜美,个体大,是对虾属中最大的一种,最大的雌虾长达33cm,体重超过500g。杂食性。是目前东南亚一带最主要的养殖种类,中国广东、台湾大量养殖。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亦称“基围虾”、“沙虾”、“独角新对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沿海也有分布。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亦称“南美白对虾”、“白对虾”、“太平洋白对虾”等。软甲纲,对虾科。额角具一或二腹缘齿,后齿位于背齿处或在其前;胃上齿前的齿式常为8-9/1-2。额角侧沟和侧脊短,止于胃上齿处或稍超出。头胸甲无额胃脊。雌性交接器为开放型,在第八胸节腹甲前部有1对斜锐脊,脊的中部向腹面突出成锐耳;第七胸节腹甲有大的半圆形至亚方形中央突。雄交接器无末中突,侧叶游离部分长,显著超出中央叶,亚椭圆形。该虾对盐度适应范围广,中国引进后已在南方大量人工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