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凉性中药列表/14
|
- 异野芝麻
- 异株百里香
- 益母草
- 益母草花
- 翼梗獐牙菜
- 阴地蕨
- 茵陈蒿
- 银背藤
- 银边吊兰
- 银花子
- 硬骨藤
- 油柑根
- 油柑叶
- 油棕根
- 柚树寄生
- 鱼肠草
- 鱼胆草
- 羽裂盾蕨
- 羽叶山蚂蝗
- 玉带海雕
- 郁金
- 郁李根
- 元宝草
- 圆果罗伞
- 圆节山蚂蝗
- 圆叶白杨树
- 圆叶乌桕
- 月光花
- 粤瓦韦
- 云南丹参
- 云南地黄连
- 云南冻青叶
- 云南鸡矢藤
- 云南莲座蕨
- 云南仙人掌
- 芸香
- 芸香草
- 皂柳根
- 泽漆
- 泽珍珠菜
- 粘毛鼠尾草
- 斩妖剑
- 掌叶蓼
- 掌羽凤尾蕨
- 柘树茎叶
- 震天雷
- 支柱蓼
- 知风草
- 直萼黄芩
- 直杆蓝桉叶
- 止泻木皮
- 指甲兰
- 枳椇叶
- 枳壳
- 雉肝
- 中华短肠蕨
- 中华里白
- 中华石龙尾
- 中华蹄盖蕨
- 钟花草
- 肿柄菊叶
- 重叶莲
- 皱叶南蛇藤
- 皱叶鼠李
- 皱叶子
- 朱唇
- 朱砂根
- 朱砂七
- 珠芽蓼
- 猪毛参
- 猪毛草
- 猪毛针
- 猪母柴根
- 猪殃殃
- 猪鬃刚
- 竹林标
- 竹荪
- 竹叶参
- 竹叶莲
- 竹叶马豆
- 竹叶心
- 装饰卷柏
- 追骨风
- 仔榄树
- 姊妹树
- 紫背绿
- 紫花堇菜
- 紫花景天
- 紫花卫矛
- 紫花一炷香
- 紫金龙
- 紫堇
- 紫茎
- 紫茎牙痛草
- 紫色翼萼
- 紫筒草根
- 紫油木
- 紫油木叶
- 棕榈根
- 棕叶七
- 下一页

别名: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范、萑、益母、益明、大札、臭秽、贞蔚、苦低草、郁臭草、夏枯草、土质汗、野天麻、火枚、负担、辣母藤、郁臭苗、猪麻、扒骨风、枯草、苦草、田芝麻棵、小暑草、陀螺艾、蓷、火炊、地落艾、红花益母草、月母草、旋风草、油耙菜、野油麻、四棱草、铁麻干、红梗玉米膏、地母草草
味性:辛苦,凉。
归经:归肝、心包经。
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益母草(图)

别名:一朵云、花蕨、独立金鸡、独脚蒿、冬草、郎萁细辛、背蛇生、破天云、散血叶、小春花、蛇不见、吊竹良枝、良枝草、独脚金鸡、丹桂移星草、黄连七、鸡爪莲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平肝,清热,镇咳。治头晕头痛,咳血,惊痫,火眼、目翳,疮疡肿毒。阴地蕨


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
味性:苦辛,凉。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一利;湿疮瘙痒。茵陈蒿
别名:绿花崖豆藤、白跌打、水苦楝、羊药头、老京藤
味性:苦,凉。
主治:凉血散瘀,祛风消肿。;主治跌打扭伤,风湿关节痛:鲜根皮捣烂,酒炒外敷,或用根皮浸酒外搽。;面神经麻痹:鲜根捣烂,调醋外搽患侧。硬骨藤
别名:柚寄生、禄柚寄生、柚子寄生、缘柚寄生、大柚寄生、黄皮寄生、橘子寄生、蛤凹木寄生、柿寄生、山橘寄生、无患子寄生、羊奶寄生、克李寄生、杂寄生、东方槲寄生、瘦果槲寄生
味性:苦辛,凉。
归经:归肝;肺经。
主治: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湿脚肿,咳嗽,麻疹,烂眼。柚树寄生



别名:玉金、白丝郁金、马蒁、黄郁、五帝足、乌头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肝;胆经。
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郁金(图)
- 《中国药典》郁金
- 《中药大辞典》郁金
- 《中华本草》郁金
- 《本草纲目》郁金
- 《本草备要》郁金
- 《本草便读》郁金
- 《本草乘雅半偈》郁金
- 《本草从新》郁金
- 《本草撮要》郁金
- 《本草分经》郁金
- 《本草分经》郁金
- 《本草分经》郁金
- 《本草分经》郁金
- 《本草害利》郁金
- 《本草经解》郁金
- 《本草蒙筌》郁金
- 《本草求真》郁金
- 《本草思辨录》郁金
- 《本草图经》郁金
- 《本草新编》郁金
- 《本草衍义》郁金
- 《本草易读》郁金
- 《本草择要纲目》郁金
- 《本经逢原》郁金
- 《得配本草》郁金
- 《雷公炮制药性解》郁金
- 《中药炮制》郁金
- 《汤液本草》郁金
- 《新修本草》郁金
- 《药笼小品》郁金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郁金
- 《证类本草》郁金
- 《中药学》郁金
- 《千金翼方》郁金
- 《冯氏锦囊秘录》郁金
- 《顾松园医镜》郁金
- 《医学入门》郁金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茅草香子、灯台、双合合、对叶草、小黄心草、宝心草、瓦心草、叫叫草、排草、红旱莲、宝塔草、佛心草、穿心箭、蜻蜓草、对莲、离根香、当归草、小连翘、蛇开口、养子草、野旱烟、叫珠草、翳子草、烂肠草、蛇喳口、相思、对口莲、刘寄奴、铃香、红无宝、尖金花、王不留行、大甲母猪香、莽子草、晴蜓草、大刘寄奴、哨子草、散血丹、黄叶连翘、蜡烛灯台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元宝草(图)
别名:小金刀、叶下子、大茅镰、骨牌伸筋、独立枝生、剑丹、一枝枪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粤瓦韦
别名:思茅地黄连、矮陀陀、千年矮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全株0.5~1两,水煎冲酒服。;咽喉炎:全株5钱,水煎分2~3次服。;痈肿疔毒:全株0.5~1两,水煎服,并用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调油外敷。云南地黄连

别名: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茅草筋骨、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石灰草、黄柏草
味性:辛苦,凉。
主治: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芸香草

别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桼茎、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凉伞草、五盏灯、白种乳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漆茎、五风灵枝、五风草、九头狮子草、癣草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大、小肠,脾。
主治: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泽漆(图)
别名:九牛造[湖北、四川]、螺丝三七、算盘七、鸡血七、九龙盘[贵州]、蓼子七、红三七、赶山鞭[陕西]
味性:苦、涩,凉。
主治:收敛止血,止痛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脱肛。支柱蓼



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老鼠尾、平地木、石青子、凉伞遮金珠、山豆根、地杨梅、散血丹、浪伞根、金鸡爪、高脚罗伞、小罗伞、土丹皮、金锁匙、三条根、三两金、高茶风、雪里开花、金鸡凉伞、凤凰翔、红铜盘、高脚铜盘、青红草、硬脚金鸡、桂笃油、真珠凉伞、紫金牛、铁伞、士丹皮、八爪龙、郎伞树、龙山子、八爪金龙、万龙、万两金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风湿热痹;黄疸;痢疾;跌打损伤;流火;乳腺炎;睾丸炎。朱砂根
别名:黄药子、荞馒头、朱砂莲[西北]、红药子[北京]、雄黄连[湖北、湖南]、猴血七、血三七[陕西]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调经。用于扁桃体炎,胃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吐血,衄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朱砂七

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
味性:辛、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感冒,牙龈出血,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水肿,痛经,崩漏,白带,癌症,白血病;外用治乳腺炎初起,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猪殃殃(图)

别名:黄竹参、白龙须、竹叶七、獆猪七、白毛七、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豪猪七、百尾笋、竹林消、倒竹伞
味性:苦辛,凉。
主治:补肺肾,镇咳,健胃止血。主治气虚头晕,耳鸣虚咳,病后食欲不振,吐血。竹叶参

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赤芹、紫芹、起贫草、断肠草、野花生、闷头花、麦黄草、山黄连、水黄连、羊不吃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肾;脾经。
主治:治肺结核咳血,遗精,疮毒,顽癣。紫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