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凉性中药列表/2
|
- 朝鲜一枝黄花
- 撑篙竹
- 秤钩风
- 匙叶黄杨
- 齿叶草
- 赤地榆
- 赤火绳
- 赤芍药
- 赤扬
- 赤杨
- 翅柄铁线蕨
- 冲天果
- 虫实
- 崇澍蕨
- 臭常山
- 臭黄荆
- 臭黄荆根
- 臭黄荆叶
- 臭李子
- 臭山牛蒡
- 臭山羊
- 臭菘
- 樗叶
- 除虫菊
- 川贝母
- 川滇桤木
- 川明参
- 川山橙根
- 穿鱼藤
- 串珠耳叶苔
- 春不见
- 椿白皮
- 慈菇
- 慈乌胆
- 刺齿凤尾蕨
- 刺瓜米草
- 刺果苏木
- 刺蓬花
- 刺三甲
- 刺沙蓬
- 刺天茄叶
- 刺竹茹
- 莿(木冬)
- 楤叶悬钩子
- 粗糠柴
- 粗毛蹄盖蕨
- 粗叶耳草
- 寸节七
- 寸金草
- 打破碗花花
- 大白药
- 大半边旗
- 大苞芹
- 大报春花
- 大串连果
- 大唇香科科
- 大刺儿菜
- 大地柏枝
- 大果巴戟
- 大果臭椿皮
- 大黑头草
- 大红青菜
- 大花糙苏
- 大黄草
- 大黄花
- 大金刀
- 大金香炉
- 大九股牛
- 大马蓼
- 大钱麻
- 大荃麻
- 大山玄参
- 大蛇药
- 大田基黄
- 大瓦韦
- 大乌泡
- 大蝎子草
- 大羊角瓢
- 大阳关
- 大叶白头翁
- 大叶白纸扇
- 大叶钩藤
- 大叶钩藤根
- 大叶鸡菊花
- 大叶接骨藤
- 大叶金锦香
- 大叶狼豆柴
- 大叶狼豆柴叶
- 大叶南苏
- 大叶青木香
- 大叶树萝卜
- 大叶熊巴掌
- 大籽蒿
- 戴星草
- 单根木
- 单根木叶
- 单花山竹子
- 单条草
- 单头紫菀
- 单头紫菀根
- 下一页
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追骨风、华防己、湘防己、穿山藤、杜藤、过山龙、花防己
味性:苦;凉。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用于风湿骨痛,胆囊炎,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秤钩风



别名:隔山消、紫地榆、红地榆、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赤地榆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别名:五加皮、白竻根、白茨根、山五甲、苦竻蔃、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土三加皮、三加皮
味性:苦辛,凉。
归经:入肺、肾。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刺三甲

别名:节节花、莺哥利、光天化戟、细茜草、大号杉刺癀、小号大角荚、茜草节节花、锅老根、杀虫草
味性:苦;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小儿麻痹症,风湿痹痛,感冒发热;咽喉痛;胃肠炎;蛇虫咬伤;疔疮疖肿。粗叶耳草

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野棉花根、大头翁、山棉花、秋芍药
味性:苦辛,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消肿散瘀。主痢疾;泄泻;疟疾;蛔虫病;疮疖痈肿;瘰疬;跌打损伤。打破碗花花
别名:黄药、大黄药、一号黄药、吊吊黄、小香薷、一号黄红、吊黄、野苏子棵、野芝麻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肺止咳;清热解毒。主流感;肺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扁桃体炎;乳腺炎;炭疽;外伤感染。大黑头草
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青卷莲、肺经草、青竹标、梳子草、水石韦、银茶匙、牌坊草、肺甲、阿加参、岩豆草、七星凤尾草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窍,散瘀止血。治吐血,血淋,痈毒,跌打损伤,烫伤。大金刀

别名:假豆稔、豹牙郎、石老虎、白爆牙郎、天红地白、开口枣、马缨花、茶罐叶、打破碗花树、羊开口、满拉、老虎杆、黑口莲、猪如稔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治泄痢,崩漏带下,内外伤出血。大金香炉
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祛风除痰;利湿解毒。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疼痛;头痛;皮肤瘙痒;水肿疮毒;蛇咬伤。大钱麻
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红丝毛根、假辣寥、泥鳅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娃霓草、黄鳅草、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麻雀利、珍珠菜、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田岸柴、定经草、水柯、红根仔、矮荷子、红杆草、红根排草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大田基黄

别名:大红黄袍、乌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味性:苦,凉。
归经:脾;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接骨。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大乌泡
别名:黐花、大叶靛青、山膏药、惊风草、鸡母樵、铁尺树、白纸扇、臭叶树、合叶通草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解暑利湿。主感冒;中暑高热;咽喉肿痛;痢疾;泄泻;小便不利;无名肿毒;毒蛇咬伤。大叶白纸扇
别名:小南苏、金竹标、青竹标、小过山龙、爬树龙、过江龙、爬山虎、大青竹标、小石芝藤、万年青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主治: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润肺止咳。主心绞痛;跌打肿痛;骨折;风湿疼痛;肢体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大叶南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