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凉性中药列表/10
|
- 山黄菊
- 山黄杨子
- 山尖菜
- 山腊梅
- 山柳菊
- 山萝卜
- 山萝花
- 山马鞭草
- 山莓
- 山葡萄
- 山砂姜
- 山石榴
- 山苏子根
- 山甜茶
- 山辛夷
- 山羊参
- 山杨柳
- 山一笼鸡
- 山芝麻
- 山枝根
- 山竹子
- 杉叶藻
- 扇蕨
- 伤寒草
- 伤寒头
- 上山虎
- 上石田螺
- 烧伤藤
- 蛇白蔹
- 蛇胆
- 蛇附子
- 蛇根木
- 蛇葡萄
- 蛇葡萄根
- 蛇王藤
- 蛇眼草
- 深山黄堇
- 神黄豆
- 肾炎草
- 升登
- 升麻
- 生等
- 虱草花
- 石壁莲
- 石茶
- 石吊兰
- 石豆瓣
- 石防风
- 石瓜子莲
- 石蝴蝶
- 石椒草
- 石腊红
- 石蜡红
- 石凉伞
- 石龙刍
- 石萝藦
- 石萝藤
- 石蔓藤
- 石青菜
- 石通
- 石头菜
- 石韦
- 石蜈蚣
- 石芫茜
- 石羊菜
- 石枣子
- 石珠
- 柿
- 瘦风轮
- 书带蕨
- 鼠李
- 薯莨
- 树葱
- 树五加
- 刷把草根
- 水案板
- 水白蜡
- 水百合
- 水朝阳
- 水丁香
- 水冬瓜
- 水冬瓜叶
- 水飞蓟
- 水贯众
- 水韩信草
- 水红木根
- 水红木花
- 水葫芦七
- 水黄杨木
- 水鸡油
- 水龙骨
- 水麻叶
- 水马齿苋
- 水毛花
- 水毛花根
- 水毛射
- 水枇杷
- 水枇杷叶
- 水前草
- 水茄冬
- 下一页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味性:根:苦、涩,平;叶:苦,凉。
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山莓

别名: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坡油麻、岗油麻、岗脂麻、田油麻、仙桃草、野芝麻、狗屎树、假芝麻;山麻、假油麻、芝麻头、牛釜尾、山野麻、白头公、油麻甲、野麻甲、假麻甲、假芝麻、山麻、苦麻、山脂麻、被油麻、坡片公
味性:苦;性凉。
归经: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痄腮;肠炎;痢疾;痈肿;瘰疮;毒蛇咬伤。山芝麻
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寄色草、返魂香、消山虎、假咸虾、枝香草、红花一枝香、四眼草、天红草、拐棍参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外感发热,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疔疮肿毒。伤寒草
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
味性:苦、微辛,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伤寒头
别名:金耳环、打不死、石钱、上树田螺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风湿疼痛;牙痛;痢疾;风疹;皮肤湿痒;恶疮肿疖;梅毒。上石田螺
别名:石猴子、石抱子、土经丸、金线吊葫芦、三叶对、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雷胆子、石老鼠、搜夹风、丝线吊金钟、金线吊马铃薯、阴灵子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消热解毒;祛风活血。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肾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疔疮疖;湿疹;蛇伤。蛇附子
别名:蛇白蔹、假葡萄、野葡萄、山葡萄、绿葡萄、见毒消、酸藤、爬山虎、烟火藤、山天萝、过山龙、母苦藤、见肿消、梦中消、内红消、外红消、酸古藤、禾黄藤、禾稼子藤、山刺瓜、大叶岩益、狗葡萄、山胡烂、水葡萄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利尿,消炎,止血。治慢性肾炎,肝炎,小便涩痛,胃热呕吐,风疹块,疮毒,外伤出血。蛇葡萄




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
味性:甘辛微苦,凉。
归经:入肺、脾、胃经。
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升麻(图)
- 《中国药典》升麻
- 《中药大辞典》升麻
- 《中华本草》升麻
- 《本草纲目》升麻
- 《本草备要》升麻
- 《本草便读》升麻
- 《本草乘雅半偈》升麻
- 《本草崇原》升麻
- 《本草从新》升麻
- 《本草撮要》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害利》升麻
- 《本草经解》升麻
- 《本草经集注》升麻
- 《本草蒙筌》升麻
- 《本草求真》升麻
- 《本草图经》升麻
- 《本草新编》升麻
- 《本草易读》升麻
- 《本草择要纲目》升麻
- 《本经逢原》升麻
- 《长沙药解》升麻
- 《得配本草》升麻
- 《滇南本草》升麻
- 《雷公炮炙论》升麻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升麻
- 《名医别录》升麻
- 《神农本草经》升麻
- 《中药炮制》升麻
- 《汤液本草》升麻
- 《吴普本草》升麻
- 《新修本草》升麻
- 《药鉴》升麻
- 《药笼小品》升麻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升麻
- 《证类本草》升麻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升麻
- 《中药学》升麻
- 《千金翼方》升麻
- 《外科全生集》升麻
- 《冯氏锦囊秘录》升麻
- 《顾松园医镜》升麻
- 《医学入门》升麻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生等膏
味性:微苦,凉。
主治:凉血,消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水病,高山多血病。
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黑乌骨、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岩豇豆、岩茶、岩石兰、巴岩草、肺红草、蜂子花、瓜子草、石花、接骨生、山泽兰、千锤打、产后茶、岩石茶、石三七、石虎、岩参、石杨梅、岩头三七、岩条子、竹勿刺、员兰、地楷杷
味性:苦,凉。
主治: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祛瘀通经。主风湿痹痛;咳喘痰多;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石吊兰
别名:猫舌草、活血丹、蟑螂头、红叶脚趾草、脚趾叶、大青、五里香、岩竹、岩脚趾、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疗草、省头草、紫花景天、尖叶脚疔草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挫伤;腰肌劳损;烫伤;毒蛇咬伤;带状疱疹;消化不良。石蝴蝶

别名:九牛二虎草、铜脚一枝蒿、白虎草、羊膻草、石椒、石交、石胡椒、千里马、羊不吃、铁扫把、石椒草、铜脚地枝蒿、小锒毒、臭草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石椒草(图)
别名:龙须、草续断、龙珠、龙蒭、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龙须草、缙云草、龙修、悬莞、方宾、席草、草龙蒭、胡须草、野席草、草龙zou
味性:苦;凉。
归经:心;小肠经。
主治: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石龙刍



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石樜、石苇、金星草、生扯拢、虹霓剑草、潭剑、金汤匙、石背柳、石zhe、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
味性:苦甘,凉。
归经:归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喘咳。石韦(图)

别名:柿子、朱果
味性: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酸、涩,凉。
主治:果:润肺生津,降压止血。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肠出血,高血压病。;根:清热凉血。用于吐血,痔疮出血,血痢。;叶:降压。用于高血压病。柿

别名:晒不死、木莲金、九根索、马尾七、卷槽还阳、柳叶苇、树韭菜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疏风清热;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主小儿急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书带蕨

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牛李、鼠梓、稗、赵李、皂李、山李子、乌巢子、女儿茶、牛筋子、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绿子、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羊史子、牛李子、乌搓子、牛消子、红冻、鹿梨、油葫芦子、大脑头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积通便。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疮疡;便秘。鼠李(图)

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薯莨
别名:八仙贺寿草、山丹草、山丹、荞麦叶贝母、心叶百合、大叶百合、洋兜铃、山芋艿、苦百合、喇叭、菠萝头、百合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感冒;肺热咳嗽;咯血;鼻渊;聍耳;乳痈;无名肿毒。水百合

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草石蚕、铁打粗、青竹标、岩鸡尾、人头发、倒水莲、青莲、骨碎补、石倒水莲、青倒水莲、骟鸡尾、青豆梗、绿脚代骨丹、拐枣金钗、石龙、青石蚕、跌打粗、爬岩姜、青筋、鸡尾天麻、九连环、岩尾七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痧小便淋浊;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水龙骨
别名: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
味性:根:淡、微苦,凉;全草:苦、辛,凉。
主治:根:清热,利尿。主治热症牙痛,淋症,白带等症。用量1~2两。;全草:清热解表,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恶寒,发热咳嗽。用量0.3~1两。水毛花根
别名:毛水珍珠草、毛射草、蛇尾草、牛触臭、狐狸尾、狗仔尾、水凉粉草、毛鼠尾、老鼠癀
味性:味微苦、辛;性凉。
主治:散风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惊风;风湿痛;肠伤寒;疝气;疮肿湿烂;湿疹;小儿胎毒;毒蛇咬伤。水毛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