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中药列表/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柑皮

别名:广陈皮、新会皮、陈柑皮

味性:辛;甘;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下气;调中;化痰;醒酒。主饮食失调;上气烦满;伤酒口渴渴。柑皮

柑叶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宽胸;疏肝和胃;解毒消痈。主胸隔满闷;胁肋胀痛;经行不畅;膈痈;乳痈;乳岩。柑叶

橄榄仁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润燥;醒酒;解毒。主口唇燥痛;醉酒;鱼、蟹中毒。橄榄仁

鳡鱼

别名:黄颊、生母鱼、鳏鱼、黄颊鱼、竹鱼、竿鱼、杆条鱼、黄鱄、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鳡鱼

岗松根

别名:扫把枝根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脾;肚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利尿。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胃痛;肠炎;黄疸;小便淋痛;脚气;湿疹;虫蛇咬伤。岗松根

杠香藤

别名:木贼枫藤、万刺藤、犁头枫、黄豆树、倒挂金钩、倒金钩、干香藤、岩桐麻、青倒钩、犁头柴、舒力起、万子藤、倒钩柴、小金杠藤、青钩藤、闹钩、大力王、桶交藤、加吊藤、狂狗藤、马面草、木本蕹菜癀、木梗犁头尖、大叶牛奶香、六角枫藤

味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主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口眼(wai)斜;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杠香藤

高粱
高粱

别名:蜀黍、木稷、藋粱、芦穄、蜀秫、芦粟、获粱、番黍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高粱

高山大戟
高山大戟

味性:味微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湿;止痒;生肌。主癣疾;黄水疮。高山大戟

鸽卵

别名:家鸽卵、鸽蛋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脾;胃;肾经。

主治:补肾益气;解疮痘毒。主疮疥痘疹。鸽卵

葛根
葛根葛根

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甘葛、葛麻茹、葛于根、黄葛根、葛条根、葛葛根、葛子根、鸡齐根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葛根(图)

葛藟汁

别名:千岁 SUO汁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生津;活血舒筋。主乏力;口渴;哕逆;跌打损伤。葛藟汁

隔山消
隔山消

别名:隔山撬、隔山锹、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隔山消

弓果藤

别名:牛茶藤、牛角藤、小羊角拗、小羊角藤、波水柳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主痈肿疮毒;跌打瘀痛。弓果藤

功劳子

味性:苦;凉。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理湿。治潮热骨蒸,泄泻,崩带淋浊。功劳子

狗肝

别名:

味性: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狗肝

狗狗秧

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马剌楷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肝热;滋阴;利小便。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小便不利。狗狗秧

狗骨

别名:犬骨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狗骨

狗爪樟皮

别名:臭樟、白香樟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脘腹胀痛;暑湿呕吐;泄泻。狗爪樟皮

枸杞叶
枸杞叶

别名:地仙苗、甜菜、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头

味性:苦甘,凉。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主治:补虚益精;清热明目。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枸杞叶

古羊藤

别名:苦羊藤、南苦参、老鸦咀、毛青才、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有毛老鸦嘴、老鸦嘴、鱼藤、苦参、小暗消

味性:苦微甘;凉。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胃痛,淋浊。古羊藤

刮筋板

别名:刮金板、刮金械、走马胎、云南土沉香、刮金槭、小霸王、岩石榴、水银茶、土沉香、红人太岁、红刮筋板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脾;胃;肝;胆经。

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抗疟。主症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刮筋板

管仲
管仲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摈榔、白地榆、槟榔仁、地槟榔、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味性: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管仲

鹳骨
鹳骨

别名:原动物白鹳、冠雀、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鹤、老鹳、捞鱼鹳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肺;脾经。

主治:解毒;止痛。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鹳骨

光板猫叶草

别名:大叶火焰草、石苋菜、龙鳞草、毛舌辣草

味性:苦;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咳血;外伤出血;肺热咳嗽。光板猫叶草

光叶地不容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行水;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小肿;疮肠肿毒。光叶地不容

广藿香
广藿香广藿香

别名:藿香、排香草、刺蕊草、海藿香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广藿香(图)

广西九里香根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行气健胃。主胃脘痛。广西九里香根

广枝仁

别名:芭豆、崖花子、土连翘、山枝仁、榨木仁、公栀子、五牛子、为龙子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咽;止泻。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泄泻;痢疾。广枝仁

鬼箭锦鸡儿
鬼箭锦鸡儿

别名:着母香、鬼见愁、狼麻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降压。主乳痈,疮疖肿痛,高血压病。鬼箭锦鸡儿

桂丁
桂丁

别名: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主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桂丁

桂皮
桂皮

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肾。

主治: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桂皮

桂竹糖芥

别名:打水水花、金盏盏花、希和日-赫其、糖芥、苦葶苈、野菜子

味性:酸苦,平。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强心利尿,健脾和胃,消食。治心悸,浮肿,消化不良。桂竹糖芥

孩儿草

别名:蓝色草、明萼草、甴曱草、黄蜂草、积药草、土夏枯草、由甲草、黄峰草、子哥利、红鼻王、火炭草、四方梗、鱼尾草、土夏顶替草、疳积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肝明目,消积止痢。治肝炎,急性结合膜炎,小儿食积,痢疾,颈淋巴结结核。孩儿草

海龟胶

味性:甘;咸;寒。

归经:肝;脾;心;胃经。

主治:滋阴潜阳;养血止血。主久病体虚;形瘦乏力;盗汗自汗吐血;衄血;崩漏;白细胞减少。海龟胶

海红豆

别名:红豆、大红扁豆、相思子、孔雀豆、相思格

味性:微苦、辛;微寒。

归经:肺;心;脾经。

主治: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主面部黑斑,痤疮,皶鼻,头面游风,花斑癣。海红豆

海蝰

别名:海蛇、黑尾海蛇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清湿热。主皮肤湿疹;疮疖。海蝰

海萝

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

味性:咸;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主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海萝

海虾

别名:大红虾

味性:甘咸,温。

归经:入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主治:补肾壮阳,开胃化痰。海虾

海月

别名:镜鱼、以下鱼、海镜、膏叶盘、蛎镜、石镜、窗贝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调中利膈。主痰结食积;黄疸;消渴。海月

别名:魁陆、魁蛤、复累、瓦屋子、蚶子、伏老、血蚶、毛蛤

味性: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补气养血;温中健胃。主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

汉中防己

别名:青木香、防己、青木香香、解离、木防己、解燕、石解

味性:苦;辛;寒。

归经:膀胱;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汉中防己

蒿雀

别名:青头鹀、青头雀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壮阳;解毒。主阳痿;酒中毒。蒿雀

豪猪毛刺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心胃气痛;乳蛾;疮肿;皮肤过敏。豪猪毛刺

禾虫

别名:沙虫、沙蚕、海蝗蚓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贫血;水肿。禾虫

禾叶墨斛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胃阴;生津液。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胃酸缺乏。禾叶墨斛

合欢花
合欢花

别名:夜合花、乌绒

味性:甘,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合欢花

合掌消

别名:土胆草、合掌草、神仙对坐草、硬皮草、合同硝、神仙对座草、肿三消、牛皮消、扶地龙、水马尾、抱茎白前、野豆蕉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痛;月经不调;乳痈;痈肿疔毒。合掌消

荷苞花

别名:赖桐花、贞桐花、百日红、洋海棠、合包花、状元红、抽须红、龙穿花、香盏花、香带花、香斗花、龙船花、真珠花、红龙船花、赪桐花、香袋花、珍珠花、珍珠梧桐、大叶红花倒水莲、木通莲、宾亮

味性:甘;平。

归经:脾经。

主治:安神;止血。主心悸失眠;痔疮出血。荷苞花

荷梗

别名:藕杆、莲蓬杆、荷叶梗

味性:苦;性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清暑,宽中理气。用于中暑头昏,胸闷,气滞。荷梗

荷叶蒂

别名:荷鼻、莲蒂、荷蒂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暑去湿,和血安胎。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荷叶蒂

貉肉

别名:貉、狸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健脾消疳。主虚劳;疳积。貉肉

鹤骨

味性:味辛;咸;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益;壮骨;除痹;解毒。主久病体虚;筋骨痿弱;风湿痹痛;痔疮。鹤骨

鹤肉

别名:丹顶鹤、鹤、白鹤、仙鹤、仙禽、胎禽

味性: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益气;解热。主消渴。鹤肉

黑大豆

别名:乌豆、黑豆、冬豆子、大豆、菽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肾经。

主治: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黑大豆

黑大豆皮

别名:黑豆衣、黑豆皮

味性:微甘;凉。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养血疏风。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黑大豆皮

黑萼棘豆

味性:甘谈;温。

归经:肾;脾;膀胱经。

主治:排毒疗疮;利尿消肿;退烧镇痛。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黑萼棘豆

黑皮根

别名:陵水暗罗、落坎薯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补脾健胃,补肾固精。主治慢性胃炎,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遗精。黑皮根

黑三棱

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三棱、泡三棱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瘀肿;腹中包块;食积腹痛。黑三棱

黑水鸡

别名:鷭、江鸡、红骨顶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入脾、肾、胃三经。

主治:滋补强壮;开胃。主脾胃虚弱;泄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黑水鸡

黑芝麻
黑芝麻

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胡麻子、狗虱、乌麻、乌麻子、油麻子、黑油麻、巨胜子、黑脂麻、乌芝麻、小胡麻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黑芝麻

横经席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横经席叶

衡州乌药

别名:矮脚樟、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

味性:辛;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高血压,头痛,疝气,腹痛,风湿腿痛。衡州乌药

红参
红参红参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脾、肺、心经。

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

红大戟
红大戟红大戟

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红芽大戟、云南大戟、红其根、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土人参

味性:苦,寒。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散结。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红大戟

红地榆

别名:长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

味性:涩,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涩汤止痢,止带。主痢疾,白带。红地榆

红豆
红豆

别名:鄂西红豆树、江阴红豆树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主心胃气痛;疝气疼痛;血滞经闭;无名肿毒;疔疮。红豆

红果冬青

别名:野白蜡叶

味性:凉;甘。

归经: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烫伤、火伤,小儿头疮。红果冬青

红花锦鸡儿
红花锦鸡儿

味性:甘微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强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经。治虚损劳热,阴虚喘咳,淋浊白带。红花锦鸡儿

红花岩黄芪
红花岩黄芪

别名:红黄芪、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红花岩黄芪

红马蹄乌

别名:金边莲、马蹄草、红马蹄窝、酸猪草、蓼子七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腿痛。红马蹄乌

红木香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广福藤、冷饭包、大活血、小血藤、大红袍、小钻、钻骨风、紫金藤、香藤根、过山龙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红木香

红楠皮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肝;胃经。

主治:温中顺气;舒经活血;消肿止痛。主呕吐腹泻;小儿吐乳;胃呆食少;扭挫伤;转筋;足肿。红楠皮

红芪
红芪原生态红芪红芪红芪

别名:岩黄芪、黑芪、纳洼善马、真盘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红芪

红三七

别名:扭子七、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螺丝三七、血三七、算盘七、九龙盘、九牛、荞叶七、钻山狗、荞莲、蜈蚣草、盘龙七、牡蒙、荞麦三七、散血丹、紫参七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血,止血,行气,调经。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红三七

红升丹
红升丹

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

味性:辛;热。

归经:脾;肺经。

主治: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红升丹

红树皮

别名:五梨跤、五脚里

味性:味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主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红树皮

红泽兰

别名:山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水灵山、水连召、山泽蓝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用于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红泽兰

红直当药

别名:红点当药

味性:苦,凉。

归经:入心、肺、脾经。

主治:治肺炎、黄疸、梅毒、疮肿、咽肿,疥癣。红直当药

荭草
荭草

别名:游龙、茏古、红草、天蓼、石龙、茏鼓、水荭、大蓼、荭蓼、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红、岿、龙、水红、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水红花草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荭草(图)

喉咙草
喉咙草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铜钱草、白花草、索河花、五朵云、汉先桃草、喉辫草、小一口血、喉蛾草、清明花)、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仙牛桃、金牛草、汉先挑草、喉癣草、清明花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喉咙草

猴头菌
猴头菌原生态猴头菌

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猴菇、小刺猴头、猴头菇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利五脏,助消化。主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

厚朴
厚朴原生态厚朴厚朴厚朴

别名:川朴、紫油厚朴、厚皮、重皮、赤朴、烈朴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厚朴(图)

厚朴花
厚朴花

别名:调羹花

味性:苦,微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行气宽中;开郁化湿。主肝胃气滞;胸脘胀闷;食欲不振;纳谷不香;感冒咳嗽等证。厚朴花

厚叶贯众

味性:苦;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小儿发热;蛔虫病。厚叶贯众

鲎肉
鲎肉

别名:鲎鱼肉

味性:辛咸,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消肿。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痔疮;脓疱疮。鲎肉

狐肠

味性:味苦;性微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镇痉;止痛;解毒。主惊风;心胃气痛;疥疮。狐肠

狐狸尾

别名:狸尾豆、龙狗尾、兔尾草、尾萼豆、大叶狸尾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肝;心;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水通淋。主感冒;小儿肺炎;黄疸;腹痛泻;瘰疬;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砂淋尿血;妇女中劳伤。狐狸尾

狐肉

别名:南狐、狐、狐狸

味性:甘,温。

归经:心;脾;胃;肾经。

主治:补虚温中。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