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中药列表/5
|
- 胡萝卜
- 胡萝卜子
- 胡麻仁
- 胡荽
- 胡桃青皮
- 胡颓子根
- 胡燕卵
- 胡枝子根
- 壶卢
- 槲实仁
- 虎耳草
- 虎耳还魂草
- 虎头蕉
- 护心草
- 花斑叶
- 花姬蛙
- 花椒
- 花椒叶
- 花脸细辛
- 花荵
- 花生油
- 华东瓶蕨
- 华金腰子
- 化橘红
- 淮山
- 槐耳
- 獾油
- 还阳草根
- 鲩鱼
- 黄大豆
- 黄瓜
- 黄海葵
- 黄颔蛇骨
- 黄颔蛇头
- 黄河裸裂尻鱼
- 黄花倒水莲
- 黄花堇菜
- 黄花铁线莲
- 黄精
- 黄开口
- 黄粱米
- 黄麻灰
- 黄缅桂
- 黄芪
- 黄耆
- 黄石脂
- 黄锁梅叶
- 黄土
- 黄菀
- 黄羊油
- 黄樟
- 黄珠子草
- 灰叶
- 灰叶根
- 火麻仁
- 火腿
- 藿香
- 鸡(土从)
- 鸡枞
- 鸡肝
- 鸡脚刺
- 鸡翎草
- 鸡内金
- 鸡肉
- 鸡肉参
- 鸡屎藤
- 鸡血藤
- 鸡眼草
- 鸡爪草
- 鸡肫草
- 鸡子
- 鸡子白
- 积雪草
- 麂肉
- 蓟罂粟
- 鲚鱼
- 稷米
- 鲫鱼
- 檵花
- 檵花根
- 家白蚁
- 假蒟
- 假耧斗菜
- 假木豆
- 假鹰爪根
- 尖连蕊茶根
- 建兰花
- 建兰叶
- 剑叶耳草
- 箭杆风
- 江南地不容
- 江珧柱
- 姜黄
- 姜炭
- 豇豆
- 豇豆根
- 降香
- 降真香
- 绛梨木根
- 绛梨木叶
- 下一页
![胡颓子根](/images/1/2758.jpg)
别名:牛奶根、贯榨根、叶刺头
味性:酸,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胡颓子根
![虎耳草](/images/1/1978.jpg)
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虎耳草(图)
![花椒](/images/zy-697/huajiao-508.jpeg)
![花椒](/images/6/380.jpg)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檓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花椒(图)
![化橘红](/images/2/924.jpg)
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化皮、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毛化、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化橘红
![黄花倒水莲](/images/c/3320.jpg)
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吊水莲、观音串、黄花用水莲、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黄花倒水莲
![黄精](/images/zy-697/huangjing-186.jpeg)
![黄精](/images/b/1655.jpg)
别名:老虎姜、龙衔、太阳草、白及、兔竹、垂珠、鸡格、鹿竹、重楼、萎蕤、苟格、马箭、笔菜、黄芝、笔管菜、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芨黄精、阳雀蕻、土灵芝、山捣臼、鸡头参、黄鸡菜、山姜、米脯、菟竹、救穷、戊已芝、仙人余粮、气精、米餔、白及黄精、阳誉蕻、赖姜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黄精(图)
- 《中国药典》黄精
- 《中药大辞典》黄精
- 《中华本草》黄精
- 《本草纲目》黄精
- 《本草备要》黄精
- 《本草便读》黄精
- 《本草乘雅半偈》黄精
- 《本草从新》黄精
- 《本草撮要》黄精
- 《本草分经》黄精
- 《本草分经》黄精
- 《本草分经》黄精
- 《本草分经》黄精
- 《本草分经》黄精
- 《本草害利》黄精
- 《本草经集注》黄精
- 《本草蒙筌》黄精
- 《本草求真》黄精
- 《本草图经》黄精
- 《本草易读》黄精
- 《本草择要纲目》黄精
- 《本经逢原》黄精
- 《得配本草》黄精
- 《雷公炮炙论》黄精
- 《雷公炮制药性解》黄精
- 《名医别录》黄精
- 《食疗本草》黄精
- 《中药炮制》黄精
- 《新修本草》黄精
- 《药笼小品》黄精
- 《药性切用》黄精
- 《饮食须知》黄精
- 《玉楸药解》黄精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黄精
- 《证类本草》黄精
- 《中药学》黄精
- 《千金翼方》黄精
- 《冯氏锦囊秘录》黄精
- 《医学入门》黄精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芪、箭芪、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耆
![火麻仁](/images/zy-697/huomaren-523.jpeg)
![火麻仁](/images/f/361.jpg)
别名:大麻仁、火麻、线麻子、麻子、麻子仁、大麻子、白麻子、冬麻子、火麻子、、麻于仁、麻仁、冬麻子火麻子、黄麻仁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火麻仁(图)
![藿香](/images/zy-697/huoxiang-31.jpeg)
![藿香](/images/b/1316.jpg)
别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排香草、大叶薄荷、绿荷荷、川藿香、苏藿香、野藿香、猫尾巴香、猫巴虎、拉拉香、八蒿、鱼香、鸡苏、水麻叶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藿香(图)
- 《中药大辞典》藿香
- 《中华本草》藿香
- 《本草纲目》藿香
- 《本草备要》藿香
- 《本草便读》藿香
- 《本草乘雅半偈》藿香
- 《本草从新》藿香
- 《本草撮要》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害利》藿香
- 《本草害利》藿香
- 《本草经解》藿香
- 《本草经集注》藿香
- 《本草蒙筌》藿香
- 《本草求真》藿香
- 《本草图经》藿香
- 《本草新编》藿香
- 《本草易读》藿香
- 《本草择要纲目》藿香
- 《本经逢原》藿香
- 《得配本草》藿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藿香
- 《中药炮制》藿香
- 《汤液本草》藿香
- 《新修本草》藿香
- 《药鉴》藿香
- 《药笼小品》藿香
- 《玉楸药解》藿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藿香
- 《证类本草》藿香
- 《中药学》藿香
- 《外科全生集》藿香
- 《冯氏锦囊秘录》藿香
- 《顾松园医镜》藿香
- 《医学入门》藿香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鸡蕈、鸡菌、蚁夺、蚁、鸡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
味性:甘;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和胃;疗痔。。主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精神疲乏,痔疮。鸡(土从)
![鸡内金](/images/zy-697/jineijin-514.jpeg)
![鸡内金](/images/3/955.jpg)
别名:鸡肫皮、鸡毗胫里黄皮、鸡肶胵、鸡肫内黄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鸡合子、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鸡肶胵里黄皮、鸡盹内黄皮、鸡盹皮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鸡内金(图)
![鸡屎藤](/images/zy-697/jishiteng-23.jpeg)
![鸡屎藤](/images/f/2966.jpg)
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鸡矢藤、清风藤、斑鸠饭、白毛藤、狗屁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鸡屙藤、雀儿藤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鸡屎藤
![鸡血藤](/images/zy-697/jixueteng-239.jpeg)
![鸡血藤](/images/7/1582.jpg)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红藤、活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味性:苦甘,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鸡血藤(图)
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斑珠科、公母草、牛黄黄、炸古基、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白扁蓄、小号苍蝇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脾;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鸡眼草
![鸡肫草](/images/d/2409.jpg)
别名:白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白侧耳、水侧耳、鸡眼草、黄梅花草、韦氏苍耳七、肥猪草、白侧耳草、荞麦草、疔疮草
味性:淡、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治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白带,湿疮。鸡肫草
![积雪草](/images/zy-697/jixuecao-442.jpeg)
![积雪草](/images/7/883.jpg)
别名: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连钱草、地钱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钱凿口、复箸碗草、鲎圭草、遍地香、灯盏菜、牛浴菜、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老鸦碗、酒杯菜、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土细辛、刚果龙、缺碗草芋子草、芽黄草、草如意、含壳草、乞食碗、老豺碗、大水钱、破铜钱草、老鸭确定、铁灯盏、半边碗、透骨草、跳破碗、雷公碗、地细辛、地排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积雪草(图)
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假荖、蛤荖、假蒌、猪拨菜、蛤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荜拨、巴岩香、蛤蒟、不拨子、木柄蒌、荜拨子、钻骨风、臭蒌
味性:苦;性温。
归经:心;肺;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活络;消肿。主风寒咳喘;风湿痹痛;脘腹胀满;泄泻痢疾;产后脚肿;跌打损伤。假蒟
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曱甴草、野马蝗、千金不藤、或打、甲由草、假绿豆、白毛千斤拔
味性:辛;甘;寒。
归经:入肺;脾;大肠;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强筋,壮骨,健脾利湿。主治喉痛,腹泻,跌打损伤,骨折,内伤吐血。假木豆
别名:少年红、长尾耳草、千年茶、铁扫把、痨病草、产后茶、天蛇木、必儿药、黑骨风、剑叶耳草、咳嗽痨、小柴胡、山甘草、柳枝红、金销匙、甜茶、山溪黄草、少年劳、硬杆野甘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止咳化痰;健脾消积。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痨咯血;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剑叶耳草
![姜黄](/images/zy-697/jianghuang-80.jpeg)
![姜黄](/images/4/1477.jpg)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姜黄(图)
- 《中国药典》姜黄
- 《中药大辞典》姜黄
- 《中华本草》姜黄
- 《本草纲目》姜黄
- 《本草备要》姜黄
- 《本草便读》姜黄
- 《本草乘雅半偈》姜黄
- 《本草从新》姜黄
- 《本草撮要》姜黄
- 《本草分经》姜黄
- 《本草分经》姜黄
- 《本草经解》姜黄
- 《本草蒙筌》姜黄
- 《本草求真》姜黄
- 《本草思辨录》姜黄
- 《本草图经》姜黄
- 《本草易读》姜黄
- 《本草择要纲目》姜黄
- 《本经逢原》姜黄
- 《得配本草》姜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姜黄
- 《中药炮制》姜黄
- 《新修本草》姜黄
- 《药笼小品》姜黄
- 《药性切用》姜黄
- 《玉楸药解》姜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姜黄
- 《证类本草》姜黄
- 《中药学》姜黄
- 《千金翼方》姜黄
- 《冯氏锦囊秘录》姜黄
- 《饮膳正要》姜黄
- 《顾松园医镜》姜黄
- 《医学入门》姜黄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