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莱菔叶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兰石草

别名:巴雅杂瓦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等经。

主治:清肺,祛痰,解毒。治肺炎,肺脓疡,流感,痢疾,咽喉肿痛。兰石草

兰屿肉豆蔻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兰屿肉豆蔻

蓝花子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消食宽中;化痰降气。主食积胸脘痞胀;消化不良;咳嗽痰多。蓝花子

蓝叶藤
蓝叶藤

别名:肖牛耳菜、肖牛耳藤、羊角豆[广西]、羊角豆、染色牛奶菜、老鸦嘴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胃二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散结。主风湿骨痛;肝肿大。蓝叶藤

狼膏

别名:狼脂、狼油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祛风补虚,润肤。治风痹,肺痨,老年咳喘,皮肤皲裂,秃疮。狼膏

别名:湩、潼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补肺,润肠,养阴,止渴。治虚热,烦渴,肠燥便艰,肌肤枯涩,斑疹瘙痒。

勒鱼

别名:鳓、鲞鱼、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快鱼、力鱼、白力鱼、曹白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开胃;养心安神。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噤口不食;心悸怔忡。勒鱼

冷水丹

别名:高足细辛、高脚细辛、狗肉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胃;肾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镇痛。治胃寒痛,心前区痛,关节痛。冷水丹

狸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肠风下血,痔漏,瘰疬,游风。狸肉

李根

别名:山李子根、李子树根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消渴,淋病,痢疾,丹毒,牙痛。李根

李树叶

别名:李叶

味性:甘;酸;平。

归经:胃;脾;肺经。

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痫,水肿,金疮。李树叶

鳢鱼

别名:蠡鱼、鲖鱼、蜾、鲡、鯣、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鲷鱼、鳏、乌鳢、活头才鱼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肾经。

主治:补脾,利水。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鳢鱼(图)

丽子藤

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丽子藤

荔枝草
荔枝草

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水羊耳、过冬青、夭明精、风眼草、赖师草、隔冬青、皱皮葱、野芝麻、野薄荷、癞客蚂草、癞虾蟆、虾蟆草、小活血、麻鸡婆、野芥菜、皱皮草、内红消、臌胀草、沟香薷、麻麻草、青蛙草、落地红、朴地捎、根下红、野猪菜、天明精、凤眼草、野卜荷、是蟆草、膨胀草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荔枝草

荔枝根

味性:微苦;涩;温。

归经:胃;脾;肾经。

主治:治胃寒胀痛,疝气,遗精,喉痹。荔枝根

连翘根

别名:连轺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退黄。主黄疽;发热。连翘根

廉姜

别名:葰、姜汇、山姜、姜活、见秆风、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绥、箭杆风、小良姜、姜叶淫羊藿、九连姜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廉姜

鲢鱼
鲢鱼

别名:鲸鱼、白鱮、白脚鲢、鲢子、白鲢、洋胖子、白叶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益气;利水。主久病体虚;水肿。鲢鱼

两面青

别名:甲满、小姑娘茶、大白饭果、小姑娘叶、洋辣子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肝炎,腹泻,胃痛,麻疹,高血压。两面青

两面针
两面针两面针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两面针

蓼大青叶
蓼大青叶

别名:染青草、蓝叶、大青叶、靛青叶、蓝靛叶、青板水辣蓼、红茎蓼

味性:苦,寒。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喘咳,喉痹,痄腮,丹毒,痈肿。蓼大青叶

林檎根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止渴。主蛔虫病;绦虫病;消渴。林檎根

鳞始蕨
鳞始蕨

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

味性:淡;凉。

归经:入肺、胃、膀胱三经。

主治: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鳞始蕨

灵猫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助阳。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阳痿。灵猫肉

灵寿茨

别名:降龙木、黑果木、龙须木

味性:甘辛,平。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利水解毒。主水肿;臌胀;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灵寿茨

灵香草

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蒙州零陵香、排草、香草、零陵香、熏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止痛;行气;驱蛔。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灵香草

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蕨攗、水栗、芰、芰实、水菱、菱、沙角、菱实

味性:甘,凉。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生食: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

留师蜜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心泻火。主龋齿;口疮。留师蜜

瘤毛獐牙菜
瘤毛獐牙菜

别名: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泻火解毒;利湿;健脾。主湿热黄疸;痢疾;胃炎;消化不良;火眼;牙痛;口疮;疮毒肿痛。瘤毛獐牙菜

柳叶菜根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利湿。主风热感冒;音哑;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水肿;淋痛;湿热泻痢;风湿热痹;疮痈;毒虫咬伤。柳叶菜根

柳叶菜花

别名:地母怀胎草花、水丁香花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止痛;调经涩带。主牙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柳叶菜花

柳枝

别名:杨柳条、柳条

味性:苦,寒。

归经:胃;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柳枝

龙船花根

别名:红缨花树根、山丹根、州空军、土红花根

味性:苦;微涩;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主咳嗽;咯血;风湿关节痛;胃痛;妇女闭经;疮疡肿痛;跌打损伤。龙船花根

龙骨风
龙骨风

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肾;胃;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龙骨风

龙舌箭
龙舌箭

别名:绿花杓兰、金龙七、凤凰七、蜈蚣七、九头狮子草

味性:苦;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理气止痛。主胃寒腹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龙舌箭

龙眼树皮
龙眼树皮

味性:苦;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解毒敛疮。主疳积;疳疮;肿毒。龙眼树皮

漏斗瓶蕨

别名:热水莲

味性:淡;涩;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健脾开胃;止血。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漏斗瓶蕨

芦荟根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荟根

芦荟花
芦荟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白浊。芦荟花

芦叶

别名:芦箬

味性:甘;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芦叶

芦子藤

别名:叶子兰、芦子兰、苎叶蒌、野胡椒、大麻疙瘩、、思茅野萎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除湿通络。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芦子藤

橹罟子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野菠萝、勒角子、婆锯勒子

味性:味辛;淡;性凉。

归经:肾;脾;肝;胃经。

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橹罟子

鹿藿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吕宋果

别名:加穵弄、宝豆、苦果、加挖弄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止痛。主腹痛泻痢;疟疾;小儿蛔虫;刀伤出血;头疮;痔疮;蛇虫咬伤。吕宋果

绿豆粉

别名:真粉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绿豆粉

绿豆花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酒毒。主急慢性酒精中毒。绿豆花

绿豆芽

别名:豆芽菜

味性:甘,寒。

归经:胃;三焦经。

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绿豆芽

卵叶贝母兰

别名:有瓜石斛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滋阴益肾,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潮热,盗汗,遗精,腰酸无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卵叶贝母兰

罗锅底
罗锅底

别名:金盆、金龟莲、金银盆、土马兜铃、金腰莲、曲莲、苦金盆、金龟盆、小金瓜、野黄瓜、金吊嫩黄瓜、金茨菇、土瓜内消、金腰莲金盆、苦丁板、盘莲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菌痢,肠炎,胃痛,肝炎,尿路感染,疔肿。罗锅底

罗勒
罗勒

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零陵香、铃铃香、铃子香、香佩兰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罗勒(图)

螺厣草

别名:飞龙鳞、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蟢儿草、地连钱、抱树莲、抱石莲、山豆丬草、血草、石耳坠、痞子药、瓜子草、金指甲、风不动、金茶匙、石龙、石茶、铁指甲、铺地阴桃、石南瓜、靠背金钱

味性:辛,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疥癞,跌打损伤,风火牙痛。螺厣草

麻叶绣球果

味性:辛,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理气和中。主脘腹胀痛。麻叶绣球果

马槟榔

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马金南、马金囊、山槟榔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渴,催产。用于热病口渴,咽喉炎,恶疮肿毒,难产。马槟榔(图)

马兰
马兰

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阶前菊、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蟛蜞菊、红梗菜、田菊、毛蜞菜、红马兰、马兰青、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日边菊、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创伤出血,疟疾,黄疸,水肿,淋浊,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蛇咬伤。马兰(图)

马蔺花

别名:剧荔花、蠡草花、马楝花、潦叶花、旱蒲花

味性:咸酸微苦,凉。

归经:归胃;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马蔺花

马蔺子

别名: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莲子、马帚子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脾;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马蔺子

马蹄甲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马蹄甲

麦饭石
麦饭石

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麦饭石

麦斛
麦斛

别名:果上叶、石豆、一挂鱼、羊奶草、青兰、单叶石枣、鸦雀嘴、灵芝角、石杨梅、万年桃、石枣子、子上叶、瓜子莲、石龙石尾、七仙桃、小扣子兰、石蚊虫、石仙境、黄豆鞭、楼上楼、石莲子、根上子、石萸、石仙桃、鱼毙草、鸭雀嘴、石豆兰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滋阴清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燥咳嗽,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扁桃体炎。麦斛

蔓赤车
蔓赤车

别名:毛赤车、入脸麻、接骨仙子、鸡骨香、香蕉草、水靛青、水田草、川萃

味性:淡;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目赤肿痛;痄腮;蛇缠疮;牙痛;扭挫伤;妇女闭经;疮疖肿痛;烧烫伤;毒蛇咬伤;外伤出血。蔓赤车

芒果核

味性:酸;涩;平。

归经:胃;小肠经。

主治:健胃消食;化痰行气。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咳嗽;疝气;睾丸炎。芒果核

芒消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芒消

杧果

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庵罗果、香盖、蜜望、望果、沙果梨、檬果、芒果、罗果、蜜望子、抹猛果

味性:甘酸,凉。

归经:胃;脾;膀胱;肾经。

主治:益胃;生津;止呕;止咳。主口渴;呕吐;食少;咳嗽。杧果

杧果叶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脾;胃经。

主治:止渴;化滞;止痒。主消渴;疳积;湿疹瘙痒;疣。杧果叶

猫胞衣

别名:猫胞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和胃止呕。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猫胞衣

猫耳朵草
猫耳朵草

别名:草蚱蚂莲、土知母、毛芨蕨、龙头凤尾、象牙七、联公七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伤寒高热;关节疼痛;胃痛。猫耳朵草

毛冬青叶
毛冬青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胃;肺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烫伤;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走马牙疳。毛冬青叶

毛茛
毛茛

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水茛、毛建、毛建草、猴蒜、天灸、毛堇、自灸、鹤膝草、瞌睡草、老虎草、犬脚迹、老虎脚迹草、火筒青、辣子草、辣辣草、老虎须、千里光、老鼠脚底板、烂肺草、三脚虎、水芹菜、、扑地棕、翳子药、一包针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胆;心;胃经。

主治:治疟疾,黄疸,偏头痛,胃痛,风湿关节痛,鹤膝风,痈肿,恶疮,疥癣,牙痛,火眼。毛茛(图)

毛果珍珠茅

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消食和胃。主毒蛇咬伤;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毛果珍珠茅

毛黄连

别名:毛连

味性:苦;凉。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热燥湿;强心镇痛。主痈疮肿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毛黄连

毛叶石楠

别名:糯米珠、邓向观、邓向观根

味性:苦,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除湿热,止吐泻。治上吐下泻,赤白痢疾,恢复疲劳。毛叶石楠

毛叶小寒药
毛叶小寒药

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

味性:苦;微辛;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毛叶小寒药

牦牛角

别名:毛犀、牦牛、旄牛、犣牛、猫牛、竹牛、毛牛

味性:酸、咸,凉。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主高热惊痫;血热出血。牦牛角

茅膏菜
茅膏菜

别名: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石龙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无踪、白花叶、黄金丝、滴水不干、山地皮、柔鱼草、苍蝇草、捕蝇草、珍珠草、野高梁、露珠草、无风自动草、地下明珠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治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跌打损伤。茅膏菜(图)

茅香花

味性:苦,温。

归经:入足阳明、太阴经。

主治:主中恶,温胃,止呕吐,疗心腹冷痛。茅香花

玫瑰露
玫瑰露

味性:淡;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和中,养颜泽发。主肝气犯胃,脘腹胀满疼痛,肤发枯槁。玫瑰露

梅花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味性:微酸、涩,平。

归经:归肝、胃、肺经。

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梅花

梅花刺根

味性:酸苦,温。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积。主疮疡肿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热咳嗽,食积停滞。梅花刺根

梅叶

味性:酸;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涩肠止痢。主痢疾;崩漏;。梅叶

蒙自水芹

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归胃;脾;膀胱经。

主治:健胃消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积胃痛;白浊;淋痛;跌打肿痛;血虚风毒。蒙自水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