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中药列表/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卷耳

别名:婆婆指甲菜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表,降压,解毒。用于感冒发热,高血压;外用治乳腺炎,疔疮。卷耳

看麦娘
看麦娘

别名:牛头猛、山高粱、道旁谷、路边谷、油草、棒槌草

味性:淡;凉。

主治:利湿消肿,解毒。用于水肿,水痘;外用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看麦娘

宽羽线蕨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味性:淡;涩;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宽羽线蕨

篑草

别名:蒲草、咸水草、野席草、席草仔

味性:味淡;性寒。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风火牙痛;吐血;尿血;白带;小便不利。篑草

捆仙丝

别名:青龙筋、九龙香、还阳草、藤叶细辛

味性:淡,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冷痛;牙痛;跌打损伤。捆仙丝

辣子草
辣子草

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兔儿草

味性:淡,平。

主治:止血,消炎。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辣子草

老白花

别名:白花羊蹄甲;红花紫荆、红紫荆、弯叶树、埋修、白花羊蹄甲、红花紫荆

味性:味淡;性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消炎解毒;止咳。主肺炎;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肝炎。老白花

老龙皮
老龙皮原生态老龙皮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老龙七

味性:淡微苦,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消食健脾;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皮肤瘙痒;无名肿毒。老龙皮

老枪谷

味性:甘、淡,平。

主治:滋补强壮。用于头昏,四肢无力,小儿疳积。老枪谷

老鼠竻

别名:老鼠怕、软骨牡丹

味性:味淡,性寒。

主治:治痄腮,瘰疬,急、慢性肝炎。老鼠竻

冷水花
冷水花

别名:水麻叶[四川]、水麻叶、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味性:淡、微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冷水花

梨树根

别名:糖果根、糖梨根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肺止咳,理气止痛。主肺虚咳嗽,疝气腹痛。梨树根

狸尾草

别名:龙狗尾、狐狸尾、兔尾草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颈淋巴结结核:全草2两,水煎服。;毒蛇咬伤:鲜嫩枝、叶0.5~1两,嚼烂用开水或酒送服。;痈疮肿痛:鲜叶捣烂外敷。狸尾草

篱笆竹

别名: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毒蛇咬伤;竹木刺入肉。篱笆竹

篱栏网

别名:篱栏、鱼黄草、茉栾藤、三裂叶鸡矢藤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喉。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眼结膜炎。篱栏网

篱栏子

别名:茉栾藤、鱼黄草、何首乌、广西百仔、犁头网、篱网藤、蛤仔藤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利咽;凉血。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乳蛾;尿血;包性眼结膜炎;疮疥。篱栏子

栗

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

味性:果实:甘,温;花序:涩;根皮:甘、淡,平。

主治:果实:滋阴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每服2~4两。;花序:止泻。主治腹泻,红白痢疾,久泻不止,小儿消化不良。瘰疬瘿瘤。;壳斗:治丹毒、红肿。;树皮:主治疮毒漆疮。;根皮:主治疝气。;叶:主治百日咳。用量3~5钱,水煎冲糖服。栗(图)

栗花灯心草

别名:三头灯心草

味性:淡;平。

主治:清热;利尿。主热病烦渴;小儿烦躁;夜啼;咽喉肿痛;目赤目昏;小便不利。栗花灯心草

莲子草

别名:虾钳菜、节节花、水牛膝、鲎脚菜

味性:微甘、淡,凉。

主治:清热凉血,利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痢疾,鼻衄,咯血,便血,尿道炎,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疮疖肿毒,湿疹,皮炎,体癣,毒蛇咬伤。莲子草

凉粉草
凉粉草

别名:仙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暑,解渴,除热毒。治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凉粉草

量天尺
量天尺

别名:霸王鞭、霸王花、剑花、三角火旺、七星剑花

味性:甘;淡;性凉。

主治: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跌打骨折;痄腮;疮肿;烧烫伤。量天尺

鹩哥舌
鹩哥舌

别名:鹩哥利、鸟舌草、了哥舌、利尖草、白花蛇舌草

味性:淡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积;除胀;散瘀;解毒。主小儿疳积;潮热;疮疖痈疽;跌打肿痛;毒蛇咬伤。鹩哥舌

鳞始蕨
鳞始蕨

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

味性:淡;凉。

归经:入肺、胃、膀胱三经。

主治: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鳞始蕨

鳞叶藓

别名:多枝鳞叶藓、长叶鳞叶藓

味性:淡;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止血敛疮。主外伤出血。鳞叶藓

灵香草

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蒙州零陵香、排草、香草、零陵香、熏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止痛;行气;驱蛔。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灵香草

琉璃草根

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展枝倒提壶、琉璃草

味性:淡;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疮疖痈肿。琉璃草根

柳叶菜
柳叶菜

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南]、菜子灵、九牛造接骨丹、水接骨、继母怀胎、光明草、小杨柳、锁匙筒、白带草、怀胎草、白带丹

味性:淡,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消食理气;活血接骨。主湿热泻痢;食积;脘腹胀痛;牙痛;月经不调;经闭;带下;跌打骨折;疮肿;烫火伤;疥疮。柳叶菜

六角英

味性:微苦、淡,凉。

主治:平肝清热,消积导滞。主治小儿疳积,急性结膜炎,肝炎,感冒,喉痛,颈淋巴结结核,乳疮,疖肿。六角英

六月雪
六月雪

别名:白马骨、满天星[江苏、广东]、路边姜、天星木、路边荆、鸡骨柴

味性:淡、微辛,凉。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于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小儿疳积,高血压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白带;茎烧灰点眼治眼翳。六月雪

龙船花
龙船花

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卖子木、红绣球、山丹、五月花、牛兰、珠桐、番海棠、大将军、红樱花、买子木、罗伞木、土红花、仙丹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龙船花

龙脷叶
龙脷叶原生态龙脷叶龙脷叶

别名: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化痰,润肺通便。用于肺燥咳嗽,咯血,大便秘结。龙脷叶

龙利叶花
龙利叶花

味性:苦;淡;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血。主咯血。龙利叶花

龙舌草
龙舌草

别名:塘底菜、水白菜、水芥菜、水莴苣、龙爪草、海菜、龙爪菜、瓢羹菜、山窝鸡、龙舌

味性:甘、淡,凉。

主治:止咳,化痰,清热,利尿。治哮喘,咳嗽,水肿,汤火伤,痈肿。龙舌草

龙须草
龙须草

别名:野席草、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鬼尖头草、灯心草、水通草、秧草根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治小便淋涩,黄水疮。龙须草(图)

龙须莞

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

味性:淡,寒。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尿路感染,糖尿病,失眠,目赤肿痛。龙须莞

龙眼叶

味性:甘淡;平。

主治:发表清热;解毒;燥湿。主感冒发热;疟疾;疔疮;湿疹。龙眼叶

龙州线蕨

味性:淡;微涩;凉。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骨痛;胃脘痛。龙州线蕨

漏斗瓶蕨

别名:热水莲

味性:淡;涩;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健脾开胃;止血。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漏斗瓶蕨

露兜竻蔃

别名:勒角蔃、露兜根、茄骨、露兜勒根、猪锯、老锯头

味性:味淡、辛;性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感冒,温热,肝炎,肾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露兜竻蔃

露兜簕

别名:假菠萝、簕菠萝、山菠萝、婆锯簕、猪母锯、老锯头、簕古、水拖髻

味性:甘、淡,凉。

主治: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根: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肝炎,肝硬化腹水,小儿夏季热,眼角膜炎。;果:痢疾,咳嗽。;果核:睾丸炎,痔疮。露兜簕

庐山楼梯草

别名:接骨草、白龙骨

味性:淡,温。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解毒,止咳。主治挫伤,扭伤,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闭经,肺结核发热,咳嗽。庐山楼梯草

芦荟根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荟根

卤地菊
卤地菊

别名:黄花龙舌草、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黄花龙舌花、尖刀草、黄花蜜菜、瘠草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肺热喘咳,鼻衄,痈肿,疔疮。卤地菊

橹罟子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野菠萝、勒角子、婆锯勒子

味性:味辛;淡;性凉。

归经:肾;脾;肝;胃经。

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橹罟子

吕宋楸毛

别名:吕宋楸荚粉

味性:淡,平。

主治:为绦虫之有效驱除剂,并能驱除蠕虫;有通泻作用。吕宋楸毛

绿段草

别名:地胆、花花草、彩斑桑勒草、小花草、花叶叶

味性:味甘;淡;性凉。

主治:凉血除蒸;解毒消肿。主烦热;劳嗽;胃痛;目赤;骨折;带状疱疹。绿段草

卵叶贝母

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

味性:甘淡,凉。

主治:滋阴养胃,生津,除烦,止渴。治热病伤津,病后虚弱,结核病潮热,盗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腰酸无力,痔疮。卵叶贝母

卵叶贝母兰

别名:有瓜石斛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滋阴益肾,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潮热,盗汗,遗精,腰酸无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卵叶贝母兰

卵叶鳞始蕨

别名:金花草

味性:淡;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卵叶鳞始蕨

罗汉松叶

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江西侧柏叶

味性:淡;性平。

主治:止血。主吐血;咳血。罗汉松叶

落地金钱
落地金钱

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怎地罗、一朵芙蓉、夜落金钱、金线吊芙蓉、乌蝇草、钉地金钱、金雀梅

味性:苦;淡;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主痢疾;肠炎;肺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疮疡癣疹。落地金钱

落花生枝叶

别名:花生茎叶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宁神降压。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失眠,高血压。落花生枝叶

马绊草

别名:獐毛、小獐毛、小叶芦、虾须草、马牙头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尿,退黄。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马绊草

马草

别名:烂衣草

味性:性平,味淡。

主治:解毒,杀虫,化腐肉。马草

马蹬草

别名:过桥草、还阳草、小石韦

味性:淡;平。

归经:心经。

主治:止血,消炎。治外伤出血,子宫出血。马蹬草

马瓞儿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

味性:味甘淡,性凉。

主治:治鱼口便毒,为洗药。马瓞儿

马铃根

别名:自消容、凸尖野百合

味性:淡,微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降压,利水。;主治热咳,吐血。干用0.5~1两,水煎服或炖猪瘦肉服。;降压:鲜根1~2两炖猪瘦肉服。;马口疮:叶捣烂,调蜂蜜外敷。马铃根

马蹄蕨
马蹄蕨

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牛蹄劳、马蹄香、马蹄附子、观音莲、马蹄莲、马蹄风、山羊蹄、福建莲座蕨、山猪肝、大凤尾、牛脚迹、羊蹄甲、渡饥草

味性:淡,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痄腮,痈肿疮毒,蛇咬伤,功能性子宫出血。马蹄蕨

马尾千金草

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捆仙绳

味性:平;淡。

归经:肝;脾经。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肌肉痉挛,筋骨疼痛。马尾千金草

马尾伸筋草

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

味性:淡、平。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肌肉挛急,跌打损伤,肥大性脊椎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马尾伸筋草

麦角

别名:麦角菌、黑麦乌米、紫麦角

味性:淡,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麦角

蛮刀背

别名:瓜哇珍珠菜

味性:苦淡,温。

主治:去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蛮刀背

满天星
满天星

味性:淡;微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明目;退翳消肿。主角膜白斑;目赤肿痛。满天星

蔓草虫豆

别名:止血草、水风草、地豆草、山地豆草、假地豆草

味性:甘、辛、淡,温。

主治:解暑利尿,止血生肌。主治伤风感冒,风湿水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蔓草虫豆

蔓赤车
蔓赤车

别名:毛赤车、入脸麻、接骨仙子、鸡骨香、香蕉草、水靛青、水田草、川萃

味性:淡;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目赤肿痛;痄腮;蛇缠疮;牙痛;扭挫伤;妇女闭经;疮疖肿痛;烧烫伤;毒蛇咬伤;外伤出血。蔓赤车

毛草龙根

别名:水丁香头、水丁香根

味性:味淡;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热痢;牙痛;目赤肿痛;高血压;水肿;淋证;乳痈;疮肿;湿热疹痒。毛草龙根

毛赪桐

别名:大叶白花灯笼、九连灯

味性:甘、淡,凉。

主治:养阴清热,宣肺豁痰,凉血止血。主治肺结核咯血,感冒高热,红白痢。毛赪桐

毛赤车

别名:羊眼草、石解骨、蔓赤车、坑兰、坑冷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扭挫伤,牙痛,带状疱疹,妇女闭经,毒蛇咬伤等。毛赤车

毛冬瓜根

别名:毛花杨桃根

味性:淡;微辛;寒。

主治:解毒消肿;清热利湿。主热毒痈肿;乳痈;肺热失音;湿热痢疾;淋浊;带下;风湿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跌打损伤。毛冬瓜根

毛菊苣

别名:卡斯尼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胃热及各种热病。毛菊苣

毛扭藓

别名:树毛衣

味性:淡;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水火烫伤。毛扭藓

毛叶白粉藤

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

味性:淡;微涩;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止咳;平喘;解毒。主咳嗽;哮喘;毒蛇咬伤。毛叶白粉藤

毛叶木通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消炎。治膀胱炎,黄疸型肝炎。毛叶木通

毛叶肾蕨

味性:淡;凉。

归经:脾经。

主治:消积化痰。主小儿疳积;食滞。毛叶肾蕨

毛竹

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味性:甘、淡,微涩,寒。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袪风。;叶:主治烦热口渴,小儿发热,高热不退,疳积。;根状茎:治关节风痛。;鲜笋配方:外治火器伤。毛竹

玫瑰露
玫瑰露

味性:淡;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和中,养颜泽发。主肝气犯胃,脘腹胀满疼痛,肤发枯槁。玫瑰露

美人蕉

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安神降压。用于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神经功能症,高血压病,红崩,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美人蕉

美人蕉花
美人蕉花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心;脾经。

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美人蕉花

美味牛肝

别名:山乌茸、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美味牛肝

蒙疆苓菊

别名:蒙古久苓草、地锦花、鸡毛狗

味性:淡,平。

主治:止血。主治外伤出血,鼻出血。蒙疆苓菊

猕猴梨

别名:圆枣子、藤梨、洋桃藤

味性:淡微涩。

主治:健胃,清热,利湿。治消化不良,呕吐,腹泻,黄疸,风湿关节痛。猕猴梨

猕猴梨根

别名:藤梨根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除痹;解毒消肿;止血。主黄疸;消化不良;呕吐;风湿痹痛;消化道癌肿;痈疡疮疖;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汁不下。猕猴梨根

米露

味性:甘;淡;平。

主治:健脾补肺;开胃进食。主脾虚食少;大便溏薄;肺虚久咳。米露

密花树

别名:狗骨头、打铁树、大明橘

味性:淡;性寒。

归经:肾、膀胱二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乳痈;疮疖;疹,膀胱结石。密花树

磨盘草
磨盘草

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金花草、唐挡草、帽笼子、磨笼子、磨盆草、印度苘麻、牛响草、磨挡草、木磨子、苘麻、磨谷子、磨龙子、牛姑仔磨、复盆子、半截磨、假茶仔、挨砻地堵、磨砻草、磨盘花、累子草、米兰草、帽子盾、倒绋草、四米草、研仔盾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磨盘草

磨盘根

别名:磨盘草根、帽仔盾头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肾;脾;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咳嗽,淋浊,泄泻,中耳炎,喉蛾。磨盘根

茉莉花露

味性:淡;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主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茉莉花露

母草
母草

别名:四方草、小叶蛇针草、铺地莲、四方拳草、蛇通管、气痛草、开怀草、水辣椒、齿叶母草、蝴蝶翼、毛毯草、细牛毒

味性:味微苦;淡;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急、慢性菌痢,肠炎,痈疖疔肿。母草

母猪菜
母猪菜

别名: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

味性:淡;微苦;寒。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主肾炎水肿;肝热目赤;痈肿疮毒;跌打;蛇伤。母猪菜

牡丹花

味性:苦;淡;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牡丹花

木半夏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

味性:淡涩,温。

主治:收敛。治肿毒。木半夏

木半夏果实
木半夏果实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

味性:淡;涩;温。

主治: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木半夏果实

木本猪毛菜
木本猪毛菜

别名:白木本猪毛菜

味性:淡;性凉。

主治:平肝;镇静;降压。主高血压病。木本猪毛菜

木菠萝

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

味性:树液:淡,涩;果仁:甘,平。

主治:树液:散结消肿,止痛。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用树液涂患处。;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2~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木菠萝

木达地黄
木达地黄

别名:马松子、野路葵、野棉花秸、假络麻

味性: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木达地黄

木豆叶

味性:平,淡。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消肿。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木豆叶

木棉

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

味性:花:甘、淡,凉。

主治:树皮、根:微苦,凉。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散结止痛。胃痛,颈淋巴结结核。木棉(图)

木棉花
木棉花原生态木棉花木棉花

别名:木棉、斑枝花、琼枝

味性:甘;淡;性凉。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