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大冷水麻

味性:淡;涩;性平。

主治: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丹毒;痈疽疮疡。大冷水麻

大头艾纳香

别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管牙、东风草

味性:微苦、淡,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产后血崩,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大头艾纳香

大叶白花灯笼

别名:狮子球、山茉莉、白蜻蜓、红顶风、红将军、毛赪桐、九连灯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赤白痢疾;肺痨咯血;疮疡。大叶白花灯笼

大叶井口边草

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外用治烧烫伤。大叶井口边草

大叶排草
大叶排草

味性:淡;性平。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黄疸;浮肿;泄泻;跌打损伤;疾病;疖肿。大叶排草

大叶蛇泡簕

别名:狗头泡、老虎泡、八月泡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淤。用于肝炎,肝脾肿大,口腔炎,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用治外伤出血。大叶蛇泡簕

大鱼鳅串
大鱼鳅串

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调羹菜

味性:淡,平。

主治:清湿热;利消肿。主湿热带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大鱼鳅串

大羽铁角蕨

别名:萃补

味性:淡;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腰腿痛。大羽铁角蕨

大羽藓
大羽藓

味性:淡;凉。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拔毒;生肌。主水火烫伤。大羽藓

弹裂碎米荠

别名:水菜花、水花菜

味性:淡;平。

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妇女月经不调;痈肿;淋证。弹裂碎米荠

淡竹根

别名:恒生骨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除烦;涤痰定惊。主发热心烦;惊悸;小儿惊痫。淡竹根

淡竹壳

别名:淡竹箨

味性:甘;淡;寒。

主治:明目退翳。主目翳。淡竹壳

倒吊蜡烛

别名:神仙蜡烛、墨柱根、章表、墨柱果、常子、九浓木、枝桐木、猪松木、刀柄、苦常、细姑木、马凌、猪菜母、苦杨

味性:甘;淡;性平。

主治:祛风通络;化痰散结;利湿。主风湿痹痛;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瘰疬;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倒吊蜡烛

到老嫩
到老嫩

味性:淡;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痛;利尿消肿。主无名肿毒;跌打骨折;小便不利;浮肿。到老嫩

灯台菜

别名:苞叶景天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行瘀。主产后腹痛;胃痛;大便燥结;烫火伤。灯台菜

灯台树
灯台树

别名:鸭脚树、肥猪叶、大树理肺散、买担别[傣语]、六角树、梾木、鸡肫皮、乌牙树、伞柄树、猫猫头

味性:淡,平。

主治:清热平肝;消肿止痛。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关节酸痛;跌打肿痛。灯台树

滴滴花

别名:还魂草、虎耳还魂草、九倒生

味性:淡,平。

主治:健脾,止血,化瘀。用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及刀伤。滴滴花

地柏

别名:蜂药、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

味性:淡,凉。

主治:解毒,消肿,镇咳,祛痰。主治肺热咳嗽,火烫伤,痔疮,无名肿毒及蜂刺伤。地柏

地麻黄

别名:粟米草、地杉树、鸭脚瓜子草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治腹痛泄泻,皮肤热疹,火眼。地麻黄

地钱

别名:巴骨龙、脓痂草、米海苔、地梭罗、龙眼草

味性:淡,凉。

主治:解毒,祛瘀,生肌。外用治烧烫伤,骨折,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臁疮,癣。地钱

地梭罗

别名:地浮萍、一团云

味性:性凉,味淡。

主治:生肌,拔毒,清热。地梭罗

地毡草

别名:金雀梅、金雀花、天地花、地红花、小毛毡苔

味性:淡;寒。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渴,凉血通淋。治感冒,肺痈,咳嗽口渴,吐血咯血,淋病,喉蛾,疔疮。地毡草

滇绿豆

味性:味淡;性平。

归经:肾经。

主治:利尿消肿。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滇绿豆

点乳冷水花

味性:淡;辛;性凉。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点乳冷水花

吊白叶

别名:粉帕叶、粉桐叶

味性:性凉,味淡涩。

主治:清热凉血,化湿通络。治燥咳,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吊白叶

调羹树
调羹树

别名:痄腮树

味性:淡、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皮炎。调羹树

豆瓣还阳

别名:豆瓣菜、山飘香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月经不调;痨伤腰痛;鼻衄;烧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疖痈。豆瓣还阳

豆腐泔水

别名:豆腐泔

味性:淡;微苦;凉。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通利二便;敛疮解毒。主大便秘结;小便淋涩;臁疮;鹅掌风;恶疮。豆腐泔水

豆腐皮
豆腐皮

别名:豆腐衣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化痰;解毒止痒。主肺寒久嗽;自汗;脓疱疮。豆腐皮

独脚柑

别名:干草、细独脚马骝、马佬含菊、金锁匙、地莲芝、鹿草、黄花甘、疳积草、同肢草、犸骝草、地连枝、消米虫、五疳草、黄花积药草、串金黄

味性:甘淡,平。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独脚柑

独脚金

别名:疳积草、黄花草、消米虫[湖北巴东]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消积。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夏季热,小儿腹泻,黄疸型肝炎。独脚金

独叶岩珠

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

味性:味甘;淡;性寒。

主治: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主阴虚内热;热病口渴;肺热咳喘;咽喉肿痛;口腔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疔肿。独叶岩珠

端哼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愈溃生肌;清热解毒。主妇人乳房肿痛;乳汁分泌不畅;颊颈炎症肿庸;疮疡肿疖;溃疡久不收口;跌打损伤。端哼

短瓣女娄菜

别名:兴安女娄菜

味性:淡;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平肝。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中耳炎;眩晕耳鸣。短瓣女娄菜

断线蕨

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

味性:淡;涩;凉。

归经:膀胱、肾二经。

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断线蕨

对叶榕

别名:牛奶树、牛奶子、多糯树、稔水冬瓜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消积化痰。用于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风湿性关节炎。对叶榕

多花猕猴桃根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除湿;消肿解毒。主腰痛;筋骨疼痛;乳痈;疮疥。多花猕猴桃根

多花猕猴桃茎叶

别名:红蒂砣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烧烫伤;泄泻。多花猕猴桃茎叶

多脉鹅耳枥

味性:淡;性平。

主治:活血散瘀;利湿通淋。主跌打损伤;痈肿;淋证。多脉鹅耳枥

峨眉半边莲

别名:观音莲、半边莲、峨眉莲座蕨

味性:苦淡,凉。

归经:心经。

主治:除风湿,利小便。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血痢,痈肿热毒。峨眉半边莲

峨眉观音座莲

别名:峨眉半边莲

味性:苦、淡,凉。

主治:除风湿,利小便。主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肠胃血痢,痈肿,热毒等症。峨眉观音座莲

鹅蛋壳
鹅蛋壳

别名:鹅子壳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经。

主治:拔毒排脓;理气止痛。主痈疽脓成难溃;疝气;难产。鹅蛋壳

鹅骨梢

别名:密花树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湿。治乳腺炎初起。外用治湿疹,疮疖。鹅骨梢

耳水苋
耳水苋

别名:水旱莲、金桃仔、大仙桃草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脾;膀胱经。

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散瘀。主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耳水苋

肥猪草

别名:芳香石豆兰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主肺热咳嗽;肝炎。肥猪草

分枝火绒草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味性:味淡;辛;性温。

主治:祛寒止痛。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分枝火绒草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粉瘤菌

味性:淡;微寒。

主治:清热消炎。主粘膜发炎。粉瘤菌

风藤草根

别名:木通

味性:味淡;性平。

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癃闭;闭经;跌打损伤。风藤草根

风叶藤

别名:毛叶白粉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拔脓消肿,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配方用尚可治骨髓炎。亦可作滋补剂。风叶藤

蜂药
蜂药

别名: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水梭罗、家昌金、小爬岩草、地虱子、风轮草

味性:淡;凉。

归经:肺经。

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痔疮;疮毒;烧伤;蜂刺伤及出血。蜂药

凤冠草

别名:凤凰草、凤尾草、三叉草、小凤尾、翠云草、山凤尾、井边茜、凤尾蕨、凤凰尾、鸡脚草、半边草、白蕨、黑边草

味性:味淡微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凤冠草

凤凰木
凤凰木

味性:甘;淡;寒。

归经:肝经。

主治:平肝潜阳。主肝热型高血压,眩晕,心烦不宁。凤凰木

凤尾草(图)

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小金星风尾、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阉鸡尾、野鸡尾、青蕨、百脚草、龙须草、腊肾草、百脚鸡、金鸡爪、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小叶凤尾草、小风尾、小金星凤尾、小凤尾、小金星凤尾草、乌脚鸡、线鸡尾、双凤尾、小凤尾草、九把连环剑、鸡爪莲、背阴草

味性:淡;微苦;寒。

归经:大肠;心;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凤尾草

凤眼兰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用于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凤眼兰

佛手露

味性:微辛;淡;性平。

归经:肺;肝;胃;肾经。

主治:行气解郁。主胸膈郁闷不舒。佛手露

扶桑叶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消热利湿;解毒。主白带;淋证;疔疮肿毒;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结炎。扶桑叶

茯苓皮
茯苓皮原生态茯苓皮茯苓皮

别名:苓皮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温肿满;小便不利。茯苓皮

辐射石豆兰

别名:石豆兰、金枣

味性:甘、淡,寒。

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主治肺痨咳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辐射石豆兰

复生草

别名:扁竹兰、扁竹参、叉柱岩菖蒲、九节莲

味性:淡,平。

主治:利尿,调经,滋阴补虚。主治水肿,头晕,耳鸣,小儿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胃痛,小儿腹泻。复生草

刚竹

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味性:淡、微苦,寒。

主治: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刚竹

高山扁枝石松

别名:高山石松

味性:淡;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关节痹痛;跌打损伤;。高山扁枝石松

高山瓦韦

别名:石豇豆、石小豆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用于风湿疼痛,腰痛,小便不利,白带,崩漏,鼻衄。高山瓦韦

高原点地梅
高原点地梅

别名:朵的[藏名]

味性:淡,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渗湿利水。主湿痹关节酸重疼痛;小便不利。高原点地梅

葛仙米
葛仙米

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天仙菜、天仙米、地踏菜、地衣、地皮菜、地捡皮

味性:淡,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葛仙米

梗通草

别名:白梗通、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

味性:淡、微苦;凉;平。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明目。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乳汁不通,夜盲。梗通草

钩钱草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利尿。主淋证;小便不利。钩钱草

狗核树

别名:少蕊扁担杆、狗容木、狗学根、狗卵木、四眼果、狗杏藤

味性:淡;微辛;凉。

主治:祛湿解毒。主治痢疾,脚气浮肿。外用治疮疖红肿。狗核树

狗筋蔓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狗泡草

别名:毛虫包、火漂藤、白泡草、毛虫药

味性:性凉,味淡。

主治:利尿,解毒,消炎。治小儿皮肤泡疮,痢疾。狗泡草

狗尾草(图)

别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种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阿罗汉草、狗尾半支、洗草、犬尾草、犬尾曲、莠草子、莠草、大尾草、大尾曲、毛娃娃

味性:淡,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狗尾草

构皮麻
构皮麻

别名:九得藤、狗额藤、谷沙藤、斑沙藤、藤葡蟠、黄皮藤、剥皮藤、杉皮藤、乳藤草、皮藤、植皮、纸皮、细叶构皮柴、谷皮藤、藤钩、野构树、野构桃、山树藤、皮树花、野桑叶、棉花藤、酱叶树、尖叶楮皮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利尿。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虚肿,皮炎。构皮麻

谷皮树

别名:谷树、葡蟠、谷皮叶、女谷、纸皮、尖叶楮皮、冷丹藤、过里丹、丁字黄心羌、飞天龙、生藤腊皮树、黄疸藤、不闻症

味性:甘、淡,平。

主治:根、根皮: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叶、树皮汁:解毒、杀虫。外用治神经性皮炎,顽癣。谷皮树

拐棍竹

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淡竹叶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主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黄。拐棍竹

观音苋根

味性:味淡,性温。

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血崩,疟疾。观音苋根

广东金钱草

别名:金钱草、广金钱草、假花生、马蹄草、银蹄草、落地金钱、铜钱草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去湿,利尿通淋。治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广东金钱草

广金钱草
广金钱草

别名:落地金钱、铜钱草、马蹄香、假花生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排石。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广金钱草

广石豆兰
广石豆兰

别名:单叶岩珠、岩枣

味性:味甘;淡;性凉。

主治:清热;滋阴;消肿。主风热咽痛;肺热咳嗽;阴虚内热;热病口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腺炎。广石豆兰

鬼羽箭
鬼羽箭

别名:黑草、幼克草、克草、黑骨草、羽箭、忌箭草

味性:味淡;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斑痧,伤寒,癫痫,皮肤风毒肿痛。鬼羽箭

滚龙草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凉血。主吐血;便血;尿血;淋浊。滚龙草

锅粑

别名:饭焦、焦锅粑

味性:甘、淡,平。

主治:厚肠胃,助消化。;饭食成积,伤寒食复(病后消化障碍,食积腹痛)。焦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服1~2钱,温水送服。;胃弱,慢性胃炎,饱闷不思食者。焦锅粑2两,砂仁、小茴香、陈皮、花椒、茅术各2钱,共研细末,每服1~2钱,一日2次。此方名“五香锅粑散”,有开胃助消化之功。;老人、小儿脾虚,消化不良,久泻不愈。锅粑炒黄1斤,山楂肉炒焦2两,山药4两,砂仁1两,共研细末,每服3钱,白糖调服,一日2次。锅粑

果上叶

别名:密花石豆兰、石串莲、羊奶果、小果上叶、极香石豆兰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润肺化痰,行气止痛。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骨折。果上叶

过山蕨

别名:马蹬草、过桥草

味性:淡,平。

主治:凉血,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子宫出血。过山蕨

海芙蓉

别名:石苁蓉

味性:淡;性凉。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海芙蓉

海金沙根

别名:铁蜈蚣、铁丝草、铁脚蜈蚣根

味性:甘;淡;寒。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肺炎,乙脑,急性胃肠炎,黄疸型肝炎,湿热肿满,淋病。海金沙根

海南海金沙

味性:淡;寒。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主砂淋;热淋;血淋;水肿;小便不利;痢疾;火眼;风湿疼痛。海南海金沙

旱田草

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田素香、白花仔、八十缺、锯齿草、鸭舌癀

味性:甘、淡,平。

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胃痛;乳痈;瘰疬;跌打损伤;蛇犬咬伤。旱田草

蒿枝七

别名:飞蛾七

味性:淡,温。

主治:补气,止血。用于气虚,外用治外伤出血。蒿枝七

禾叶毛兰

味性:甘、淡,寒。

主治: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胃酸缺乏。禾叶毛兰

合萌
合萌

别名: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大样夜合草、禾镰树子、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味性:甘淡,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合萌

和筋草

别名:大鸡肠草、鹅儿肠

味性:淡,平。

主治:利大小肠。治呕吐,小便闭,风寒气痛及跌打损伤。和筋草

荷莲豆草

别名:荷莲豆菜、野雪豆、月亮草、除风草、水蓝青、水冰片、野豌豆草、野豌豆尖、眼睛草、两面青、螺蚬草、青蛇儿、龙鳞草

味性:微酸、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活血消肿,退翳。用于急性肝炎,胃痛,疟疾,翼状胬肉,腹水,便秘;外用治骨折,疮痈,蛇咬伤。荷莲豆草

鹤脑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明目。主目暗。鹤脑

黑草

别名: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

味性:淡、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中暑腹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荨麻疹。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