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心经的中药列表/6
|
- 棉花
- 墨
- 牡丹皮
- 牡荆沥
- 牡蛎肉
- 木鳖子根
- 木豆叶
- 木瓜核
- 木黄连
- 木槿叶
- 木槿子
- 木薯
- 木通
- 墓头回
- 南板蓝根
- 南板蓝叶
- 南五味子
- 南烛叶
- 尿桶弓
- 宁波溲疏
- 柠条根
- 牛蒡根
- 牛胞衣
- 牛耳大黄
- 牛骨
- 牛黄
- 牛角腮
- 牛角藓
- 牛毛七
- 牛目椒
- 牛乳
- 牛髓
- 牛蹄甲
- 牛羊草结
- 扭筋草
- 脓见愁
- 藕
- 爬山豆根
- 盘龙参
- 盘羊角
- 胖儿草
- 蓬莱草
- 婆罗门皂荚
- 破布草
- 蒲黄
- 蒲桃叶
- 槭叶草
- 脐带
- 荠菜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铅丹
- 铅霜
- 芡实茎
- 茜草根
- 茜草藤
- 蔷薇露
- 青刺尖
- 青麸杨根
- 青脚莲
- 青鳞鱼
- 青礞石
- 青棉花藤叶
- 青桐翠木
- 青鱼枕
- 青竹蛇
- 秋枫木
- 球兰
- 苒苒草
- 人乳汁
- 人中白
- 忍冬藤
- 戎盐
- 肉桂
- 汝兰
- 乳香
- 入地金牛
- 三对叶丹参
- 三升米
- 三筒管
- 三消草
- 三叶木蓝
- 三叶铜钱草
- 桑蠹虫
- 沙冬青
- 沙芥
- 沙枣树皮
- 山茶叶
- 山慈姑叶
- 山柑算盘子
- 山葛薯
- 山黄豆藤
- 山壳骨
- 山麦冬
- 山牡丹
- 山羊角
- 山羊血
- 山羊油
- 商陆花
- 蛇地钱
- 蛇附子
- 下一页



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牡丹根皮、丹根
味性:辛苦,凉。
归经:归心、肝、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牡丹皮(图)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味性:苦,凉。
归经:入心、小肠、膀胱经。
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木通
- 《中药大辞典》木通
- 《中华本草》木通
- 《本草备要》木通
- 《本草便读》木通
- 《本草崇原》木通
- 《本草从新》木通
- 《本草撮要》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经解》木通
- 《本草求真》木通
- 《本草新编》木通
- 《本草易读》木通
- 《本草择要纲目》木通
- 《本经逢原》木通
- 《得配本草》木通
- 《滇南本草》木通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通
- 《中药炮制》木通
- 《汤液本草》木通
- 《药鉴》木通
- 《药笼小品》木通
- 《玉楸药解》木通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木通
- 《中药学》木通
- 《外科全生集》木通
- 《冯氏锦囊秘录》木通
- 《医学衷中参西录》木通
- 《顾松园医镜》木通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味性:味苦;咸;性寒。
归经:归肺;胃;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痄腮;淋马结炎;肝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南板蓝叶

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
味性:酸、甘,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主治: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南五味子
别名:水肿木、火汤木、山木香、羊角、黑汉豆、三角果、雷公柴、亚婆树、金耳环、落地金钱
味性:味微苦;辛;性凉。
归经:心;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消肿;凉血解毒;收敛生肌。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烫火伤;溃疡。尿桶弓
别名:土大黄、牛舌头叶、金不换、四季菜根、火风棠、羊蹄根、牛耳大黄根、羊蹄、牛舌片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化痰止咳,通便杀虫。治急性肝炎,慢性气管炎,吐血,血崩,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大便燥结,痢疾,疥癣。秃疮,疔,疖。牛耳大黄

别名:丑宝、天然牛黄、犀黄、各一旺
味性:甘,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牛黄(图)
- 《中国药典》牛黄
- 《中药大辞典》牛黄
- 《中华本草》牛黄
- 《本草纲目》牛黄
- 《本草备要》牛黄
- 《本草便读》牛黄
- 《本草乘雅半偈》牛黄
- 《本草崇原》牛黄
- 《本草从新》牛黄
- 《本草撮要》牛黄
- 《本草分经》牛黄
- 《本草分经》牛黄
- 《本草害利》牛黄
- 《本草经集注》牛黄
- 《本草蒙筌》牛黄
- 《本草求真》牛黄
- 《本草图经》牛黄
- 《本草新编》牛黄
- 《本草衍义》牛黄
- 《本草易读》牛黄
- 《本草择要纲目》牛黄
- 《本经逢原》牛黄
- 《雷公炮炙论》牛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牛黄
- 《名医别录》牛黄
- 《神农本草经》牛黄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牛黄
- 《汤液本草》牛黄
- 《吴普本草》牛黄
- 《新修本草》牛黄
- 《药笼小品》牛黄
- 《药性切用》牛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牛黄
- 《证类本草》牛黄
- 《中药学》牛黄
- 《千金翼方》牛黄
- 《冯氏锦囊秘录》牛黄
- 《顾松园医镜》牛黄
- 《医学入门》牛黄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拔脓膏、脓见消、黄花稔、小柴胡、地马桩、地膏药、牛筋麻、牛肋筋、糯米药、砂宁根、地旁草、地旁蒟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毒蜂螫伤。脓见愁
别名:绶草、龙抱柱、盘龙草、双瑚草、鹝、一线香、猪鞭草、猪潦子、猪辽参、龙缠柱、猪牙参、扭兰、胜杖草、盘龙棍、过水龙、红龙盘柱、小猪獠参、盘龙箭、海珠草、蛇崽草、一枝枪、一叶一枝花、盘龙花、镰刀草、大叶青、九龙蛇、笑天龙、绶、马牙七、鲤鱼草、反皮索
味性:甘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益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酸,遗精,淋浊带下,疮疡痈肿。盘龙参(图)
别名:苦舌草、凤梨草、旺梨草、雷公锤草、大二郎箭、番梨仔草、旺菜癀、凤梨癀、痢症草
味性:味微苦;性凉。
归经:肺;心;小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牙疳;泄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蓬莱草


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肝、心经。
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蒲黄(图)
- 《中国药典》蒲黄
- 《中药大辞典》蒲黄
- 《中华本草》蒲黄
- 《本草备要》蒲黄
- 《本草便读》蒲黄
- 《本草乘雅半偈》蒲黄
- 《本草崇原》蒲黄
- 《本草从新》蒲黄
- 《本草撮要》蒲黄
- 《本草分经》蒲黄
- 《本草分经》蒲黄
- 《本草害利》蒲黄
- 《本草经集注》蒲黄
- 《本草蒙筌》蒲黄
- 《本草求真》蒲黄
- 《本草图经》蒲黄
- 《本草新编》蒲黄
- 《本草衍义》蒲黄
- 《本草易读》蒲黄
- 《本草择要纲目》蒲黄
- 《本经逢原》蒲黄
- 《得配本草》蒲黄
- 《雷公炮炙论》蒲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蒲黄
- 《名医别录》蒲黄
- 《神农本草经》蒲黄
- 《中药炮制》蒲黄
- 《汤液本草》蒲黄
- 《新修本草》蒲黄
- 《药鉴》蒲黄
- 《药笼小品》蒲黄
- 《药性切用》蒲黄
- 《玉楸药解》蒲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蒲黄
- 《证类本草》蒲黄
- 《中药学》蒲黄
- 《千金翼方》蒲黄
- 《冯氏锦囊秘录》蒲黄
- 《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
- 《饮膳正要》蒲黄
- 《顾松园医镜》蒲黄
- 《医学入门》蒲黄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荠、护生草、芊菜、鸡心菜、净肠草、地米菜、鸡脚菜、假水菜、地地菜、烟盒草、上已菜、荠只菜、蒲蝇花、香善菜、清明草、饭锹头草、香芹娘、香料娘、香田荠、植豉菜、靡草、羊菜、上e菜、清明菜、香田芥
味性:甘,平。
归经:肝;心;肺经。
主治: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荠菜(图)

别名: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丹、真丹、铅华、虢丹、国丹、东丹、黄龙肝、黄虢丹、障丹、桃丹粉
味性:辛咸,寒。
归经:入心、脾、肝经。
主治:拔毒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烧烫伤。铅丹
别名: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
主治:肝经。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茜草根
别名:竹叶青、青竹丝、鸭公青、鸡胆豆、鸡冠果、鸡冠豆、圆子红豆、三椿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急性热病;急性肝炎;风火牙痛;跌打肿痛;痈疮肿毒;烧、烫伤。青竹蛇

别名:秋风、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味性:味辛;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秋枫木

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铁加杯、金雪球.牛舌黄、石壁梅、绣球叶、大石仙桃、牛舌黄、大石仙挑、玉叠梅、玉蝶梅、古梅、、绣球龙、厚叶藤、达斗藤、雪梅、肺炎草
味性:苦,平。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球兰


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鹭鸶藤、忍冬草、左缠藤、忍寒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金银花杆、甜藤、右篆藤、右旋藤、二花秧、银花秧、净制忍冬藤、二花藤
味性:甘,寒。
归经:归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通络。主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忍冬藤




别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菌桂、桂、筒桂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肾;脾;心;肝经。
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肉桂(图)



别名:滴乳香、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西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马思答吉、杜噜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乳香(图)
别名:蔓椒、豕椒、猪椒、彘椒、狗椒、豨椒、金椒、金牛公、两边针、山椒、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出山虎、入山虎、马药、下山虎、金牛母、双背针、光叶花椒、鸟不踏、猫公刺、山胡椒、叶下穿针、崖椒、鸟踏刺、双面针、黄根、鱼壳刺、藤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心经。
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入地金牛
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
味性: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肝;心;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益肾安神。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肾虚腰痛;阳痿;失眠;多梦;跌打损伤。三对叶丹参
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蝎、桑蠹、蛣崛、桑虫、蛀虫、桑蚕、老母虫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桑蠹虫
别名:石猴子、石抱子、土经丸、金线吊葫芦、三叶对、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雷胆子、石老鼠、搜夹风、丝线吊金钟、金线吊马铃薯、阴灵子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消热解毒;祛风活血。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肾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疔疮疖;湿疹;蛇伤。蛇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