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辛味中药列表/3
|
- 鸡大腿
- 鸡骨香
- 鸡桑叶
- 鸡眼草
- 鸡爪草
- 鸡爪枝皮
- 姬蕨
- 急性子
- 寄生黄
- 蓟罂粟
- 假大薯
- 假连翘叶
- 假木豆
- 尖尾风根
- 菅茅根
- 剪草
- 见血飞
- 建兰花
- 建兰叶
- 姜皮
- 姜三七
- 姜叶
- 僵蚕
- 僵蛹
- 接骨仙桃
- 接气草
- 羯布罗香
- 芥菜
- 芥蓝
- 芥子
- 金耳环
- 金橘
- 金橘核
- 金橘叶
- 金毛七
- 金荞麦
- 金荞麦茎叶
- 金雀根
- 金雀马尾参
- 荆芥
- 九里香
- 九里香根
- 九仙草
- 酒
- 酒酿
- 桔梗
- 橘饼
- 橘红
- 橘皮
- 蒟酱
- 蒟酱叶
- 绢毛木姜子
- 口蘑
- 苦地胆
- 苦葛根
- 苦檀叶
- 款冬花
- 蜡梅花
- 辣薄荷
- 莱菔
- 莱菔叶
- 莱菔子
- 兰花
- 兰花叶
- 蓝花子
- 狼毒
- 老君须
- 竻慈姑
- 棱枝卫矛
- 梨叶
- 梨枝
- 藜芦
- 荔枝草
- 镰叶瘤足蕨
- 蓼实
- 蓼子草
- 了哥王
- 零陵香
- 六月寒
- 龙脑香子
- 露兜竻蔃
- 露蕊乌头
- 芦子藤
- 鹿耳翎
- 驴蹄草
- 绿豆升麻
- 罗勒
- 萝藦子
- 螺厣草
- 骆驼蓬
- 麻布七
- 麻黄
- 麻口皮子药
- 麻柳树根
- 麻叶
- 麻叶绣球
- 马比木
- 马勃
- 马蛋果
- 马兰
- 下一页
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山豆根、木沉香、土沉香、过山香、金锦枫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肺;肝;胃;肾经。
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鸡骨香
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斑珠科、公母草、牛黄黄、炸古基、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白扁蓄、小号苍蝇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脾;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鸡眼草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地杨梅、土里开花、鹿心草、红菌、牛奶菌、鸡心七、文王一支笔、接木怀胎、观音莲、黄药子、借母怀胎、儿子不离母、葛菌
味性:辛,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理气健胃,清热利湿,解毒。治胃气痛,黄疸病,痔疮。寄生黄
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曱甴草、野马蝗、千金不藤、或打、甲由草、假绿豆、白毛千斤拔
味性:辛;甘;寒。
归经:入肺;脾;大肠;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强筋,壮骨,健脾利湿。主治喉痛,腹泻,跌打损伤,骨折,内伤吐血。假木豆
别名:接骨仙桃草、八卦仙桃、蟠桃草、夺命丹、活血丹、英桃草、蚁公草、本地老鸦草、蚊母草、小头草、无风自动草、活血接骨丹、接骨草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入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肺热,和肝胃。治跌打损伤,咳嗽痰中带血,吐血,鼻衄,咽喉肿痛,肝胃气痛,疝痛,痛经。接骨仙桃

别名:土细辛、一块瓦、长花轴细辛、大叶细辛、大叶山茨菇、小洋紫苏、盆上金耳环、龙须草、马蹄细辛、小犁头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胃经。
主治:散寒,止咳。平喘,止痛。治风寒咳嗽,哮喘,腹中寒痛,龋齿痛,跌打损伤。金耳环


别名:野荞麦、荞麦三七、金锁银开、赤地利、赤薛荔、天荞麦根、开金锁、贼骨头、透骨消、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养头、野荞麦根、苦养麦根、荞当归、铁拳头
味性:微辛、涩,凉。
归经:归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脓疡,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金荞麦

别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满山香、月橘、五里香、水万年青、千枝叶、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九里香
别名: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棵针、一棵松、九龙草、珍珠草、小星宿草、细须草、酒草、酒仙草、撒花一颗针、一颗松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解表清热;祛风止痉。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惊风。九仙草


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房图、荠苨、苦梗、苦桔梗、大药、卢茹、荠世纪、苦菜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桔梗(图)
- 《中国药典》桔梗
- 《中药大辞典》桔梗
- 《中华本草》桔梗
- 《本草纲目》桔梗
- 《本草备要》桔梗
- 《本草便读》桔梗
- 《本草乘雅半偈》桔梗
- 《本草崇原》桔梗
- 《本草从新》桔梗
- 《本草撮要》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害利》桔梗
- 《本草经解》桔梗
- 《本草经集注》桔梗
- 《本草蒙筌》桔梗
- 《本草求真》桔梗
- 《本草思辨录》桔梗
- 《本草图经》桔梗
- 《本草新编》桔梗
- 《本草衍义》桔梗
- 《本草易读》桔梗
- 《本草择要纲目》桔梗
- 《本经逢原》桔梗
- 《长沙药解》桔梗
- 《得配本草》桔梗
- 《雷公炮炙论》桔梗
- 《雷公炮制药性解》桔梗
- 《名医别录》桔梗
- 《神农本草经》桔梗
- 《中药炮制》桔梗
- 《汤液本草》桔梗
- 《吴普本草》桔梗
- 《新修本草》桔梗
- 《药鉴》桔梗
- 《药笼小品》桔梗
- 《药性切用》桔梗
- 《药征》桔梗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桔梗
- 《证类本草》桔梗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桔梗
- 《中药学》桔梗
- 《千金翼方》桔梗
- 《外科全生集》桔梗
- 《冯氏锦囊秘录》桔梗
- 《顾松园医镜》桔梗
- 《医学入门》桔梗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枸酱、蒟子、土荜拨、大荜拨、蒟青、槟榔蒟、青蒌、香荖、芦子、蒟酱、土荜茇、大荜茇、摈榔蒟、青萎、大芦子、青蒟、槟榔蒌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蒟酱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铁灯柱、毛刷子、地苦胆、苦龙胆草、铁灯参、披地持、地楷杷、铁筶杯、一针刺、兔耳风、草鞋根、理肺散、铺地丹、牛吃埔、铁灯盏、儿童草、假蒲公英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苦地胆


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款冬花(图)
- 《中国药典》款冬花
- 《中药大辞典》款冬花
- 《中华本草》款冬花
- 《本草纲目》款冬花
- 《本草备要》款冬花
- 《本草便读》款冬花
- 《本草乘雅半偈》款冬花
- 《本草崇原》款冬花
- 《本草从新》款冬花
- 《本草撮要》款冬花
- 《本草分经》款冬花
- 《本草害利》款冬花
- 《本草经解》款冬花
- 《本草求真》款冬花
- 《本草图经》款冬花
- 《本草新编》款冬花
- 《本草衍义》款冬花
- 《本草易读》款冬花
- 《本草择要纲目》款冬花
- 《本经逢原》款冬花
- 《长沙药解》款冬花
- 《得配本草》款冬花
- 《雷公炮炙论》款冬花
- 《雷公炮制药性解》款冬花
- 《名医别录》款冬花
- 《神农本草经》款冬花
- 《中药炮制》款冬花
- 《汤液本草》款冬花
- 《药笼小品》款冬花
- 《药性切用》款冬花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款冬花
- 《证类本草》款冬花
- 《中药学》款冬花
- 《侣山堂类辩》款冬花
- 《顾松园医镜》款冬花
- 《医学入门》款冬花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
味性:辛;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毒清热;理气开郁。主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蜡梅花
别名:荚、芦萉、芦菔、荠根、罗服、萝瓝、雹葖、紫菘、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土酥、葖子、萝白、葖、苞葖、萝卜、萝葍、菜头、地灯笼、寿星头
味性:辛甘,凉。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莱菔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别名: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山萝卜、红火柴头花、断肠草[河北围场]、续毒、川狼毒、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药罗卜、生扯拢、断肠草、猴子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狼毒(图)
别名:婆婆针线包、正骨草、婆婆衣、绒针、白薇、竹灵消、恶牛皮消、牛角风、九连台、犀角细辛、川白薇、细根白薇
味性: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疬,疮疥。老君须
别名:天河芋、刺芋、水竻钩、勒蒙、竻芋、竻藕、勒茹茹、水刺芋、勒慈茹、勒芋、巧南、野茨茹、山茨茹、水勒芋、有勒慈姑、旱慈姑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小便黄赤,皮肤热毒。竻慈姑


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葱苒、葱葵、丰芦、蕙葵、公苒、梨卢、葱菼、葱白藜芦、鹿葱、憨葱、旱葱、山棕榈、山白菜、芦莲、药蝇子草、山苞米、毒药草、葱炎、藜卢、鹿白藜芦、葱芦、葱管藜芦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涌叶风痰;杀虫。主中风痰壅;癫痫;虐疾;疥癣;恶疮。藜芦(图)

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水羊耳、过冬青、夭明精、风眼草、赖师草、隔冬青、皱皮葱、野芝麻、野薄荷、癞客蚂草、癞虾蟆、虾蟆草、小活血、麻鸡婆、野芥菜、皱皮草、内红消、臌胀草、沟香薷、麻麻草、青蛙草、落地红、朴地捎、根下红、野猪菜、天明精、凤眼草、野卜荷、是蟆草、膨胀草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荔枝草


别名:地棉根、山雁皮、埔银、指皮麻、九信草、石棉皮、雀仔麻、山埔仑、狗信药、消山药、桐皮子、大黄头树、九信菜、鸡子麻、山黄皮、鸡杧头、南岭荛花、蒲仑、地棉麻树、了哥麻、铺银草、雀几麻、鸡儿苦晚、铁乌散、山石榴、千年矮、乌子麻、地巴麻、山棉皮、火索木、毒鱼藤、曝牙郎、熟薯、假黄皮、山六麻、山豆了、九信药、鸡仔麻、鸟子麻、山麻皮、雀儿麻、地棉、铁骨伞、山络麻、石谷皮、红灯笼
味性:苦辛,寒。
归经:心;肺;小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治瘰疬,痈肿,风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了哥王
别名:路边梢、野芝麻、红花野芝麻、大风寒草、气草、山卷莲、化骨丹、蜂子草、野薄荷、野荆芥、黄剌泡、风寒草、金线风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解表宣肺。治外感头痛,咳嗽,外障目翳,烫伤。六月寒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臭灵丹、辘轴风、四方根、羊耳三稔、陆续消、六耳消、土防风、六盘金、羊毛草、六角草、毛六猖、八面凤、辅轴风、八棱锋、八面锋、六角仙、羊仔草、狗咬癀、洋桃瓣、丝肚草、鹿都草、劳毒草、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四方艾、三面风、六耳棱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鹿耳翎

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零陵香、铃铃香、铃子香、香佩兰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罗勒(图)
别名:飞龙鳞、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蟢儿草、地连钱、抱树莲、抱石莲、山豆丬草、血草、石耳坠、痞子药、瓜子草、金指甲、风不动、金茶匙、石龙、石茶、铁指甲、铺地阴桃、石南瓜、靠背金钱
味性:辛,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疥癞,跌打损伤,风火牙痛。螺厣草

别名:苦苦菜、骆驼蒿、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阿地热斯忙、乌姆希-乌布斯、臭古都、老哇瓜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骆驼蓬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图)
- 《中国药典》麻黄
- 《中药大辞典》麻黄
- 《中华本草》麻黄
- 《本草纲目》麻黄
- 《本草备要》麻黄
- 《本草便读》麻黄
- 《本草乘雅半偈》麻黄
- 《本草崇原》麻黄
- 《本草从新》麻黄
- 《本草撮要》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经解》麻黄
- 《本草经集注》麻黄
- 《本草蒙筌》麻黄
- 《本草求真》麻黄
- 《本草思辨录》麻黄
- 《本草图经》麻黄
- 《本草新编》麻黄
- 《本草衍义》麻黄
- 《本草易读》麻黄
- 《本草择要纲目》麻黄
- 《本经逢原》麻黄
- 《长沙药解》麻黄
- 《得配本草》麻黄
- 《滇南本草》麻黄
- 《雷公炮炙论》麻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麻黄
- 《名医别录》麻黄
- 《神农本草经》麻黄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麻黄
- 《中药炮制》麻黄
- 《汤液本草》麻黄
- 《吴普本草》麻黄
- 《新修本草》麻黄
- 《药鉴》麻黄
- 《药笼小品》麻黄
- 《药性切用》麻黄
- 《药征》麻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麻黄
- 《证类本草》麻黄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麻黄
- 《中药学》麻黄
- 《千金翼方》麻黄
- 《瘴疟指南》麻黄
- 《外科全生集》麻黄
- 《冯氏锦囊秘录》麻黄
- 《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
- 《顾松园医镜》麻黄
- 《医学入门》麻黄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灰包、马粪包、马疕、马屁勃、马疕苗、灰菇、马屁包、牛屎菇、灰包菌、药苞、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马庀菌、香末菇、乌龙菌、药包
味性: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止血。。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诸疮不敛。马勃(图)

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阶前菊、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蟛蜞菊、红梗菜、田菊、毛蜞菜、红马兰、马兰青、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日边菊、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创伤出血,疟疾,黄疸,水肿,淋浊,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蛇咬伤。马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