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辛味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滇白芷

别名:白芷、香白芷、水白芷、山白芷、野当归、云南牛防风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祛风发表;散寒燥湿。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滇白芷

滇常山
滇常山

别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乌药、大臭牡丹

味性:辛,温。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祛风,利湿,行气。。主风湿痹痛;水肿尿少;胞腹胀痛。滇常山

吊干麻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大钧鱼竿、苦通皮、菜虫药、南蛇根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吊干麻

跌打老

别名:大五托、川掌莲、五叉虎、牛拉力、过山风、五指青、铁打王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麻痹;痛经;跌打肿痛。跌打老

丁公藤
丁公藤丁公藤

别名:麻辣子、包公藤、麻辣仔藤、斑鱼烈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丁公藤

丁香根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散热解毒。主风热肿毒。丁香根

东北溲疏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支气管炎。东北溲疏

豆角柴

别名:西南秔子梢

味性:凉;辛;微苦。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发热。豆角柴

豆蔻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主治:开胃理气,止呕,宽闷胀。豆蔻花

豆蔻壳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主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适用于寒湿气滞、脘腹胀闷、胃呆、呕吐等症。豆蔻壳

杜衡
杜衡

别名:怀、蘅薇香、牡、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榷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杜、蘹香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杜衡(图)

肚拉

别名:都拉参、都拉、对对参、双参、萝卜参、土败酱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肺、脾二经。

主治:补气壮阳,养心止血。治阳痿,白带,风湿性心脏病,虚劳久咳,刀伤出血。肚拉

煅石膏
煅石膏原生态煅石膏

味性:甘、辛、涩,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煅石膏

多穗蓼

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多穗假虎杖

味性:性凉,味辛。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痢疾;泄泻;小儿消化不良;风湿肿痛;跌打损伤。多穗蓼

峨参
峨参

别名:土田七[四川]、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

味性:甘、辛、微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峨参

峨山草乌

味性:辛,热。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疼痛,麻木,瘫痪。峨山草乌

鹅不食草(图)
鹅不食草鹅不食草

别名:球子草、石胡蒌、地胡椒、三牙戟、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鹅不食草

鹅脚板
鹅脚板

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铁铲头、大叶半边莲、三脚蛤蟆、犁头草、香草、金锁匙、白花仔、蛇咬革、羊膻草、骚羊古、瘙疡股、蛇倒退、羊膻七、小六月寒、野当归、虎羊丁、山当归、白花草、老蛇草、犁头尖、蛇咬草、毛升苋、百路通三十六好、土人参、苦爸菜、野芎、土细辛、白花香、肝寒药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散寒,化积,祛瘀,消肿。治感冒风寒,痢疾,小儿疳积,皮肤瘙痒。鹅脚板

法半夏
法半夏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法半夏

法罗海

别名:发罗海、法罗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骚独活、红独活、白独活、小独活、红法罗海、臭法罗海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肝;肺经。

主治:理气止痛;止咳平喘。主胸胁脘腹疼痛;头痛;咳喘。法罗海

番杏
番杏

别名:白番杏、白红菜、白番苋、滨莴苣、白番觅

味性:甘;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肠炎,败血病,疔疮红肿,风热目赤。番杏

防已

别名:汉防已、瓜防已、石蟾蜍、长根金少年犯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膀胱;肺;脾经。

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疥癣疮肿;高血压病。防已

飞来蓝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经。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折喉。飞来蓝

飞龙掌血叶

味性:辛;微苦;性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刀伤出血;疮疖肿毒;毒蛇咬伤。飞龙掌血叶

肥皂荚
肥皂荚

别名:肉皂荚、肥猪子、内皂角、肉皂角、独儿粑皂角

味性:辛;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疔疮肿毒。肥皂荚

肺形草

别名:双蝴蝶、黄金线、穿藤金兰花、铁交杯、蝴蝶草、山蝴蝶、金丝蝴蝶、石板肯、铜交杯、金交杯、大叶竹叶青、四脚喜、花蝴蝶、铁板青、胡地莲、玉蝴蝶、乌乌盖月、甜甘草、喇叭藤、天青地红、甜痧药、缠竹青、白鹿含、鸡肠风

味性:甘、辛,寒。

归经:寒肺、肾经。

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肺痈,肾炎,疮痈疖肿。肺形草

粉霜

别名:白雪、水银霜、白灵砂、白粉霜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攻毒,利水,通便。治牙疳,梅毒恶疮,水肿,臌胀,大小便闭。粉霜

粉叶地锦

别名:细母猪藤、五皮风、五叶龙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疗疮。主风湿关节痛;妇女白带;无名肿毒。粉叶地锦

风花菜

别名:蔊菜、叶香

味性:苦辛,凉。

归经:入心、肝、肺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黄疸,水肿,淋病,咽痛,痈肿,汤火伤。风花菜

枫香寄生

别名:虾蚶草、百子痰梗、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吊杀猢狲、上树猢狲、铁角狲儿、枫上寄生、大叶枫寄生、枫香懈寄生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法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疼痛;劳伤咳嗽;崩漏带下;产后血气虚。枫香寄生

蜂毒

别名:蜜蜂毒素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经痛。蜂毒

佛手
佛手佛手

别名:佛手柑、手柑

味性:辛、苦、酸,温。

归经:归肝、脾、肺经。

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佛手(图)

佛手露

味性:微辛;淡;性平。

归经:肺;肝;胃;肾经。

主治:行气解郁。主胸膈郁闷不舒。佛手露

佛指甲
佛指甲

别名:瓦松、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

味性:味甘;微辛;性微寒。

归经:肺;肾;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佛指甲

芙蓉根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痈疽肿毒初起;臁疮;目赤肿痛;肺痈;咳喘;赤白痢疾;妇人白带;肾盂肾炎。芙蓉根

芙蓉花
芙蓉花

别名: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变花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芙蓉花

芙蓉叶
芙蓉叶

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拒霜叶、芙蓉花叶、铁箍散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芙蓉叶

浮萍
浮萍浮萍

别名:水萍、水萍草、浮萍草、苹、水花、浮蓱、薸、萍子草、水白、水苏、小萍子、水藓、水帘、九子萍、田萍、浮萍、藻

味性:辛,寒。

归经:归肺经。

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浮萍(图)

甘肃棘豆

别名:色舍儿

味性:微辛;温。

归经:心;肺;小肠经。

主治:解毒医疮,止血利尿。治各种内出血。甘肃棘豆

岗松根

别名:扫把枝根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脾;肚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利尿。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胃痛;肠炎;黄疸;小便淋痛;脚气;湿疹;虫蛇咬伤。岗松根

茖葱

别名:格葱、山葱、隔葱、鹿耳葱、角葱、天蒜、岩蒜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衄血;疮痈肿痛。茖葱

狗头芙蓉

别名:山芙蓉、山芙蓉头

味性:微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嗽;疮疡肿毒。狗头芙蓉

枸橘叶

别名:臭橘叶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理气止呕;消肿散结。主噎膈;反胃;呕吐;梅核气;疝气。枸橘叶

瓜子金
瓜子金

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神砂草、地藤草、远志草、小远志、惊风草、瓜米细辛、鱼胆草、蓝花草、产后草、山黄连、银不换、拦路枝、小金盆、鸡拍翅、铁线风、瓜子莲、女儿红、歼疟草、小英雄、散血丹、通性草、黄瓜仁草、接骨红、二月花、丁蒿、苦远志、叶地丁、小叶地丁草、小叶瓜子草、高脚瓜子草、铁铣草、黄瓜位草、地风消、铁箭风、小丁香、小万年青、蓝花地丁、火草杆、慢惊药、地丁、直立地丁、紫花地丁、苦草、七寸金、蚋仔草、铁钓竿、铁甲草、紫金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镇咳,化痰,活血,止血,安神,解毒。治咳嗽痰多,吐血,便血,怔忡,失眠,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瓜子金

关白附子

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肝、胃、肺经。

主治:祛见,化痰,燥湿。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外治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关白附子

光头前胡
光头前胡

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

味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宣肺祛痰;降气止咳;定惊。主感冒;咳嗽;痰喘;胞闷;风湿痛;小儿惊风。光头前胡

光叶地不容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行水;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小肿;疮肠肿毒。光叶地不容

广防己
广防己原生态广防己广防己

别名:滇防己、木防己、百解头、防己、水防己、百银头、藤防己、黑蛇胆、大痧药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膀胱、肺经。

主治: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广防己(图)

广藿香
广藿香广藿香

别名:藿香、排香草、刺蕊草、海藿香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广藿香(图)

广玉兰
广玉兰

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百花果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偏头痛。广玉兰

桂丁
桂丁

别名: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主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桂丁

过山消根

别名:开喉箭、刹喉箭

味性:辛;微苦;性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活血。主咽喉红肿痰壅;红丝疗。过山消根

海红豆

别名:红豆、大红扁豆、相思子、孔雀豆、相思格

味性:微苦、辛;微寒。

归经:肺;心;脾经。

主治: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主面部黑斑,痤疮,皶鼻,头面游风,花斑癣。海红豆

韩信草

别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大叶半枝莲、笑花草、虎咬癀、向天盏、印度黄芩、笑药草、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味性:辛苦,平。

归经:归心;肝;肺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咳血,痈肿,疔毒,喉风,牙痛。韩信草

蔊菜
蔊菜

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辣米菜、塘葛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

味性:辛,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经。治感冒,热咳,咽痛,麻疹不易透发,风湿关节炎,黄疸,水肿,疔肿,经闭,跌打损伤。蔊菜(图)

合血香

别名:排草、南排草

味性:辛;甘;性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哮喘。合血香

合掌消

别名:土胆草、合掌草、神仙对坐草、硬皮草、合同硝、神仙对座草、肿三消、牛皮消、扶地龙、水马尾、抱茎白前、野豆蕉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痛;月经不调;乳痈;痈肿疔毒。合掌消

黑鹅脚板
黑鹅脚板

别名:干小黑药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益肺止咳;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麻疹后热毒未尽;肺热咳喘;顿咳;劳嗽;耳热瘙痒;头痛;疮肿;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黑鹅脚板

黑面防己

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己

黑种草

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肺经。

主治:益气养心;祛风止咳。主心悸;失眠;体虚;风寒感冒;咳嗽。黑种草

红果楠

别名:凉药、小楠木、红果黄肉楠、粉天台、老鹰茶

味性:辛,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消肿;降逆止呕。主水火烫伤;脚癣;痔疮;恶心呕吐。红果楠

红花菜

别名:米布袋、碎米荠、翘摇、翘翘花、野蚕豆、紫云英、荷花紫草、荷花莨、荷花郎、莲花草、花草、螃蟹花、灯笼花、米伞花、野鸭草、斑鸠花、滚龙珠、米筛花草、红花草、花菜、红花郎、草籽

味性:甘辛;平。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疔疮,带状疱疹,外伤出血。红花菜

红千层
红千层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祛风;化痰;消肿。主感冒;咳喘;风湿痹痛;湿疹;跌打肿痛。红千层

红升丹
红升丹

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

味性:辛;热。

归经:脾;肺经。

主治: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红升丹

红薯细辛

别名:小萼飞蛾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温肺止咳平喘。主寒饮咳喘。红薯细辛

喉咙草
喉咙草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铜钱草、白花草、索河花、五朵云、汉先桃草、喉辫草、小一口血、喉蛾草、清明花)、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仙牛桃、金牛草、汉先挑草、喉癣草、清明花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喉咙草

猴樟

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牛筋条、牛荆树、大胡椒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猴樟

忽布筋骨草

别名:白毛夏枯草、轮花筋骨草、生斗尕尔摸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咳嗽,吐血,高血压,面瘫,跌打瘀痛。忽布筋骨草

胡荽子

别名:芫荽子

味性:味辛;酸;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透疹,健胃。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胡荽子

葫芦茶根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疬,骨痨。葫芦茶根

虎耳草
虎耳草

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虎耳草(图)

虎掌草
虎掌草原生态虎掌草虎掌草

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虎掌草

花斑叶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花斑叶

花红叶

别名:林檎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泻火明目,杀虫解毒。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儿疥疮。花红叶

花姬蛙

别名:犁头、三角蚂、犁头蛙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祛。主祛风湿痹痛;腰扭伤;跌打损伤;骨折。花姬蛙

花脸细辛
花脸细辛

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水马蹄、土细辛、马蹄细辛、山焦根、水苕叶细辛、山花椒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花脸细辛

华南毛蕨
华南毛蕨

别名:冷蕨棵、大风寒

味性:辛;平;微苦。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感冒;痢疾。华南毛蕨

化橘红
化橘红

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化皮、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毛化、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化橘红

黄花母

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金盏花、单枝落地、生扯陇、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黄花谷拔、胶粘根、千斤遂、黄花仔、乏力草、小本黄花草、细迷马桩棵、黄花地挑花、黄金树、吸血草、生扯拢、疔疮药、梅肉草、硬枝黄花仔、黄仔草、赐米草、大号嗽血仔草、鬼柳根、树仔草、黄花古粥、麻笔、塘罗达、裂叶雪麻头、坡麻

味性:甘辛,凉。

归经:心;肝;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黄花母

黄花母根

别名:胶粘根、土黄芪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生肌排脓。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疮痈难溃或溃或溃后不易收口。黄花母根

黄花稔

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拔毒散、牙罕满囡、小本黄花草、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山鸡、脓见消、单鞭救主、梅肉草、柑仔蜜、蛇总管、四米草、尖叶嗽血草、白素子、麻芡麻、灶江、扫把麻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黄花稔

黄花铁线莲

别名:狗断肠、铁线透骨草、透骨草、狗肠草、狭叶灰绿铁线莲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二经。

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痒疹,疥癞。黄花铁线莲

黄荆枝

别名:黄金条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痛,烫伤。黄荆枝

黄荆子
黄荆子

别名:布荆子、黄金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祛风,除痰,行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黄荆子

黄皮果核

别名:黄皮核

味性:味辛;微苦;微温。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理气,散结,止痛,解毒。治胃痛,疝气,疮疖。黄皮果核

黄皮叶

别名:油皮、油梅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气胀腹痛,黄肿,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黄皮叶

黄香薷

别名:香薷、寸薷

味性:辛,香,性微温。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主治: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黄香薷

黄芫花

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绛州芫花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肚腹胀满;痰饮;咳逆喘满;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黄芫花

黄樟
黄樟

别名:海南香、南安、香湖、猴樟、大叶樟、樟木、山椒、油樟、臭樟、冰片树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黄樟

灰包

别名:牛屎菰、蛇枕、多形马勃、马皮泡、灰泡

味性:淡;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止血。。主急性咽喉炎;肺炎;肺脓肿;鼻衄;外伤出血。灰包

灰钉

味性: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音哑;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灰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