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防己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广防己
Guǎnɡ Fánɡ Jǐ
广防己
别名滇防己、木防己、百解头、防己、水防己、百银头、藤防己、黑蛇胆、大痧药
功效作用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英文名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始载于 
毒性 
归经肺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广防己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英)Fanschi Root

【别名】 滇防己木防己百解头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D. Chow et S.M.Hwang勺根。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茎污黄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叶互生,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叶柄被褐色茸毛。总状花序有花1~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状,略弯曲,上部喇叭状,先端3浅裂,有黄色斑点;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蒴果椭圆形。花期3~5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疏林中。主产广东、广西。

【采制】 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粗根纵切两瓣,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或对半剖成半圆柱形,梢弯曲,长8~20cm,直径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多纵皱纹,弯曲处有深横沟,刮去外皮露出灰黄色皮部;剖开面导管束易成刺片剥下。质坚硬,横切面略粉性,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味苦。

化学成分】 含木兰碱(magnoflorine)、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马兜铃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性味】 性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

【英文名】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别名】木防己、藤防己、防己[广西、广东]、大痧药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 Chou et S.M. Hwang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切段,粗根纵切两瓣,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及粗皮,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长6~18cm,直径1.5~4.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沟纹;除去粗皮的呈淡黄色,有刀刮的痕迹。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无臭,味苦。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细胞。栓内层为3~5列细胞。石细胞环带与栓内层连接,其下有多列薄壁细胞韧皮部射线宽广;筛管群皱缩;有少数石细胞散在。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射线宽20~30余列细胞;导管较大,直径45~220μm;木纤维束位于导管旁,纤维直径约20μm,壁较厚。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防己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甲醇-丙酮(9:1) 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15分钟,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甲酸(20:10:1:1)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4.5~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目录

  1. 广防己栽培技术
    1. (-)形态特征
    2. (二)生长习性
    3. (三)栽培技术
    4. (四)采收与加工
    5. (五)留种技术

广防己栽培技术

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ex L.D.Chou et S.M.Hwang )的干燥根,别名防己马兜铃、防己等。具有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的功效。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木质藤本,长3~4米;根粗壮,圆柱形,栓皮发达,长15厘米以上;茎下部不分枝,树皮厚,纵裂松软,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主脉3条,基出,下面网脉凸起;总状花序,紫色,喇叭形,花被合生,紫红色,有黄斑及网纹,外被褐色绒毛,花被管基部膨大,上部短小呈檐部圆盘状,边缘3浅裂;葫果圆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种子褐色,多数。花期3-5月,果熟期8-10月。  

(二)生长习性

喜温暖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耐旱喜阴,过于干燥的地方,生长较弱。喜生长于微酸性肥沃的砂壤土中,多生于荒山草坡、灌丛、路旁、疏林地或荒芜地。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土质微酸的山坡地或荒芜地作种植地。全垦或带垦整地作畦。育苗地:选择背风、疏松肥沃、有荫蔽条件的疏林地或荒坡地育苗。深翻晒土,下足基肥,每亩施人畜粪1500-2000千克,拌匀整平后作高畦,唯宽1.3米,畦高25-30厘米,四周开沟,方便排水。苗床用40%甲醛1000-1200倍液消毒,杀灭杂菌、虫卵。

2.繁殖方法用种子和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 晚秋或翌年春季,取出种子播种。采用条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撒在沟里,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加草覆盖。

(2)扦插繁殖 选择二、三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害、茎节粗壮的藤蔓作插条。用利刀截成10一15厘米的插条,要求每根插条具有3-4个节。在3月底4月初扦插。按 10厘米X 15厘米株行距进行扦插,要求斜插,插条埋入土中1/3,上部露出2-3个节。扦插后浇水,盖草保湿。

3.田间管理

(1)遮荫 植株幼苗喜阴,插后应搭荫棚或间种油菜、木薯等作物遮荫,促进苗木生长。

(2)中耕除草 早春时勤除杂草。雨季土壤易板结,宜勤松土,利于植株生长。

(3)排灌 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利于植株成活,成活后少浇水,特别是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浸渍烂根。

(4)追肥在开花前,每亩施用2500千克稀人粪尿、过磷酸钙液,翌年春季,行间开沟,每亩追施1500千克土杂肥或20~30千克过磷酸钙与10-15千克硫酸铵。

(5)搭设支架当苗高30厘米时,应设支架,以利茎蔓攀援生长。

4.病虫害防治

(l)叶斑病 该病为害叶片,多发于高温高湿夏季。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用70%托布津 1000倍液外加0.3%洗衣粉喷雾,每7天喷 1次,连喷2-3次;②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2)根腐病 该病多发于夏季,为害根部,排水不良地较严重。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并撒上石灰;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根部;③用0.5%硫酸铜800~1000倍液喷雾。

(3)马兜铃凤蝶 以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防治方法:①冬季清洁田园,将残株集中烧毁;②幼龄期用青虫菌500倍液喷洒防治。

(4)蚜虫 成虫或若虫成群集于叶片,吸取汁液,致使叶片发黄或枯萎。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喷雾。

(5)金龟子 成虫为害叶片,咬食残缺,严重时吃光。若虫地下钻洞,破坏根部组织。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 1000倍液喷杀或人工捕杀。  

(四)采收与加工

种植4-5年后可采挖,多于秋冬季进行。用锄头挖取根部,抖净泥土,去掉地上枝蔓与细根。刮去栓皮层,截成10-15厘米的小段,粗大者可劈开两半,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  

(五)留种技术

当果实由绿变黄时,将果实连柄摘下晒干,取出种子即播,或理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