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温性中药列表/2
|
- 红鸡踢香
- 红芪
- 红薯细辛
- 猴樟
- 胡荽
- 胡桃仁
- 胡颓子叶
- 虎尾轮根
- 花斑叶
- 花红叶
- 花姬蛙
- 花脸细辛
- 化橘红
- 黄花铁线莲
- 黄荆子
- 黄瘤孢
- 黄皮果
- 黄皮果核
- 黄芪
- 黄耆
- 黄香薷
- 黄芫花
- 黄羊肉
- 黄樟
- 藿香
- 鸡骨香
- 鸡掌七
- 鸡爪草
- 鸡爪枝皮
- 吉丁虫
- 急性子
- 鲫鱼头
- 假蒟
- 假连翘叶
- 尖尾风根
- 菅茅根
- 见血飞
- 姜三七
- 姜叶
- 接气草
- 芥菜
- 芥子
- 金顶蘑
- 金耳环
- 金橘
- 金雀马尾参
- 荆芥
- 九里香
- 九里香根
- 酒
- 酒酿
- 橘饼
- 橘红
- 橘皮
- 蒟酱
- 蒟酱叶
- 绢毛木姜子
- 苦檀叶
- 苦杏仁
- 款冬花
- 兰花石参
- 兰花双叶草
- 狼膏
- 棱枝卫矛
- 黎豆
- 蓼实
- 零陵香
- 六月寒
- 龙脑香子
- 龙眼壳
- 露蕊乌头
- 芦子藤
- 鹿耳翎
- 鹿脂
- 罗勒
- 萝藦子
- 骆驼蓬子
- 麻布七
- 麻黄
- 麻口皮子药
- 麻柳果
- 麻柳叶
- 麻叶绣球
- 马比木
- 马蓼
- 马陆
- 满山红
- 蔓乌头
- 猫爪草
- 毛叶三条筋
- 茅膏菜
- 没食子
- 梅花参
- 梅花刺根
- 麋骨
- 米仔兰
- 棉花根
- 茉莉叶
- 牡荆根
- 牡荆子
- 下一页
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化皮、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毛化、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化橘红
别名: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芪、箭芪、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耆
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绛州芫花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肚腹胀满;痰饮;咳逆喘满;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黄芫花
别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排香草、大叶薄荷、绿荷荷、川藿香、苏藿香、野藿香、猫尾巴香、猫巴虎、拉拉香、八蒿、鱼香、鸡苏、水麻叶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藿香(图)
- 《中药大辞典》藿香
- 《中华本草》藿香
- 《本草纲目》藿香
- 《本草备要》藿香
- 《本草便读》藿香
- 《本草乘雅半偈》藿香
- 《本草从新》藿香
- 《本草撮要》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分经》藿香
- 《本草害利》藿香
- 《本草害利》藿香
- 《本草经解》藿香
- 《本草经集注》藿香
- 《本草蒙筌》藿香
- 《本草求真》藿香
- 《本草图经》藿香
- 《本草新编》藿香
- 《本草易读》藿香
- 《本草择要纲目》藿香
- 《本经逢原》藿香
- 《得配本草》藿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藿香
- 《中药炮制》藿香
- 《汤液本草》藿香
- 《新修本草》藿香
- 《药鉴》藿香
- 《药笼小品》藿香
- 《玉楸药解》藿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藿香
- 《证类本草》藿香
- 《中药学》藿香
- 《外科全生集》藿香
- 《冯氏锦囊秘录》藿香
- 《顾松园医镜》藿香
- 《医学入门》藿香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山豆根、木沉香、土沉香、过山香、金锦枫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肺;肝;胃;肾经。
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鸡骨香
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假荖、蛤荖、假蒌、猪拨菜、蛤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荜拨、巴岩香、蛤蒟、不拨子、木柄蒌、荜拨子、钻骨风、臭蒌
味性:苦;性温。
归经:心;肺;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活络;消肿。主风寒咳喘;风湿痹痛;脘腹胀满;泄泻痢疾;产后脚肿;跌打损伤。假蒟
别名:土细辛、一块瓦、长花轴细辛、大叶细辛、大叶山茨菇、小洋紫苏、盆上金耳环、龙须草、马蹄细辛、小犁头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胃经。
主治:散寒,止咳。平喘,止痛。治风寒咳嗽,哮喘,腹中寒痛,龋齿痛,跌打损伤。金耳环
别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满山香、月橘、五里香、水万年青、千枝叶、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九里香
别名:枸酱、蒟子、土荜拨、大荜拨、蒟青、槟榔蒟、青蒌、香荖、芦子、蒟酱、土荜茇、大荜茇、摈榔蒟、青萎、大芦子、青蒟、槟榔蒌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蒟酱
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款冬花(图)
- 《中国药典》款冬花
- 《中药大辞典》款冬花
- 《中华本草》款冬花
- 《本草纲目》款冬花
- 《本草备要》款冬花
- 《本草便读》款冬花
- 《本草乘雅半偈》款冬花
- 《本草崇原》款冬花
- 《本草从新》款冬花
- 《本草撮要》款冬花
- 《本草分经》款冬花
- 《本草害利》款冬花
- 《本草经解》款冬花
- 《本草求真》款冬花
- 《本草图经》款冬花
- 《本草新编》款冬花
- 《本草衍义》款冬花
- 《本草易读》款冬花
- 《本草择要纲目》款冬花
- 《本经逢原》款冬花
- 《长沙药解》款冬花
- 《得配本草》款冬花
- 《雷公炮炙论》款冬花
- 《雷公炮制药性解》款冬花
- 《名医别录》款冬花
- 《神农本草经》款冬花
- 《中药炮制》款冬花
- 《汤液本草》款冬花
- 《药笼小品》款冬花
- 《药性切用》款冬花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款冬花
- 《证类本草》款冬花
- 《中药学》款冬花
- 《侣山堂类辩》款冬花
- 《顾松园医镜》款冬花
- 《医学入门》款冬花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路边梢、野芝麻、红花野芝麻、大风寒草、气草、山卷莲、化骨丹、蜂子草、野薄荷、野荆芥、黄剌泡、风寒草、金线风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解表宣肺。治外感头痛,咳嗽,外障目翳,烫伤。六月寒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臭灵丹、辘轴风、四方根、羊耳三稔、陆续消、六耳消、土防风、六盘金、羊毛草、六角草、毛六猖、八面凤、辅轴风、八棱锋、八面锋、六角仙、羊仔草、狗咬癀、洋桃瓣、丝肚草、鹿都草、劳毒草、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四方艾、三面风、六耳棱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鹿耳翎
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零陵香、铃铃香、铃子香、香佩兰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罗勒(图)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图)
- 《中国药典》麻黄
- 《中药大辞典》麻黄
- 《中华本草》麻黄
- 《本草纲目》麻黄
- 《本草备要》麻黄
- 《本草便读》麻黄
- 《本草乘雅半偈》麻黄
- 《本草崇原》麻黄
- 《本草从新》麻黄
- 《本草撮要》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经解》麻黄
- 《本草经集注》麻黄
- 《本草蒙筌》麻黄
- 《本草求真》麻黄
- 《本草思辨录》麻黄
- 《本草图经》麻黄
- 《本草新编》麻黄
- 《本草衍义》麻黄
- 《本草易读》麻黄
- 《本草择要纲目》麻黄
- 《本经逢原》麻黄
- 《长沙药解》麻黄
- 《得配本草》麻黄
- 《滇南本草》麻黄
- 《雷公炮炙论》麻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麻黄
- 《名医别录》麻黄
- 《神农本草经》麻黄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麻黄
- 《中药炮制》麻黄
- 《汤液本草》麻黄
- 《吴普本草》麻黄
- 《新修本草》麻黄
- 《药鉴》麻黄
- 《药笼小品》麻黄
- 《药性切用》麻黄
- 《药征》麻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麻黄
- 《证类本草》麻黄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麻黄
- 《中药学》麻黄
- 《千金翼方》麻黄
- 《瘴疟指南》麻黄
- 《外科全生集》麻黄
- 《冯氏锦囊秘录》麻黄
- 《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
- 《顾松园医镜》麻黄
- 《医学入门》麻黄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蛟、百足、马蚿、蛆蟝、马蚰、马蠲、秦渠、飞蚿虫、马轴、蚐、千足、刀环虫、百节虫、蛩、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脚陆、蚿、蛝、马驩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破积;解毒.治症瘕,痞满,痈肿,毒疮。马陆
别名: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石龙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无踪、白花叶、黄金丝、滴水不干、山地皮、柔鱼草、苍蝇草、捕蝇草、珍珠草、野高梁、露珠草、无风自动草、地下明珠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治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跌打损伤。茅膏菜(图)
别名:墨石子、无食子、没石子、无石子、麻茶泽、麻荼泽、无余子
味性:苦,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固气,涩精,敛肺,止血。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没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