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辛味中药列表/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橘皮

别名:陈皮、贵老、黄橘皮、红皮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脾、肺经。

主治: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橘皮

蒟酱

别名:枸酱、蒟子、土荜拨、大荜拨、蒟青、槟榔蒟、青蒌、香荖、芦子、蒟酱、土荜茇、大荜茇、摈榔蒟、青萎、大芦子、青蒟、槟榔蒌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蒟酱

绢毛木姜子

味性:辛;温。

归经:脾;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祛痰;驱风健胃;防腐。主脘腹寒痛;腹胀呕吐。绢毛木姜子

口蘑
口蘑

味性:甘;辛;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口蘑

苦檀子

别名:苦蚕子、冲天子、土大风子、猪腰子、日头鸡

味性:苦辛,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苦檀子

昆明山海棠
昆明山海棠原生态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昆明山海棠

辣椒
辣椒辣椒

别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秦椒、辣茄、腊茄、鸡嘴椒、七姐妹、班椒

味性:辛,热。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辣椒

莱菔叶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兰花
兰花

别名:幽兰、蕙、兰蕙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调气和中;止咳;明目。主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兰花

兰花叶

别名:兰叶

味性:味辛;性微寒。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湿解毒。主肺痈;支气管炎;咳嗽;咯血;吐血;尿血;白浊;白带;尿路感染;疮毒疔肿。兰花叶

兰屿肉豆蔻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兰屿肉豆蔻

老鹳草
老鹳草老鹳草

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生扯拢、破铜钱、老鸹筋、五齿耙、老鸹嘴、鹌子嘴、五齿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老鹳草

梨叶

味性:苦、涩、辛凉。

归经:肺;脾;膀胱经。

主治:舒肝和胃,利水解毒。主霍乱吐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疝气,菌菇中毒。梨叶

犁头草
犁头草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紫花地下、羊蹄甲、犁烨尖

味性:苦、微辛,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犁头草(图)

犁头尖
犁头尖

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芋头草、大叶半夏、土半夏、三角青、山半夏、小独脚莲、土巴豆、药狗丹、芋头七、百步还原、金半夏、百步大兴安岭原、独脚莲、耗子尾巴、山茨菇、犁头半夏、观音芋、野芋蛋、野芋荷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犁头尖

廉姜

别名:葰、姜汇、山姜、姜活、见秆风、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绥、箭杆风、小良姜、姜叶淫羊藿、九连姜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廉姜

两头尖
两头尖

别名: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味性:辛,热。

归经:归脾经。

主治: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两头尖

灵寿茨

别名:降龙木、黑果木、龙须木

味性:甘辛,平。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利水解毒。主水肿;臌胀;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灵寿茨

漏篮子

别名:木鳖子、虎掌、漏篮

味性:辛;性热。

归经: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生肌排脓。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漏篮子(图)

露蕊乌头

别名:罗砧巴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驱风镇痛。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末撒布,治疥癣。露蕊乌头

芦子藤

别名:叶子兰、芦子兰、苎叶蒌、野胡椒、大麻疙瘩、、思茅野萎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除湿通络。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芦子藤

橹罟子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野菠萝、勒角子、婆锯勒子

味性:味辛;淡;性凉。

归经:肾;脾;肝;胃经。

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橹罟子

鹿耳翎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臭灵丹、辘轴风、四方根、羊耳三稔、陆续消、六耳消、土防风、六盘金、羊毛草、六角草、毛六猖、八面凤、辅轴风、八棱锋、八面锋、六角仙、羊仔草、狗咬癀、洋桃瓣、丝肚草、鹿都草、劳毒草、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四方艾、三面风、六耳棱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鹿耳翎

鹿藿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驴蹄草

别名:驴蹄菜、立金花、马蹄叶、马蹄草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脾,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驴蹄草

罗勒
罗勒

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零陵香、铃铃香、铃子香、香佩兰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罗勒(图)

麻布七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麻口皮子药

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四皮麻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祛风散寒,解毒镇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麻口皮子药

麻妹条叶

味性:辛;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止血生肌。主刀伤出血。麻妹条叶

麻叶绣球果

味性:辛,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理气和中。主脘腹胀痛。麻叶绣球果

马鞍藤
马鞍藤

别名:厚藤、海茹藤、二裂牵牛、红花马鞍藤、马蹄草、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海薯藤、沙藤、沙灯心

味性:辛;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消痈散结。主风湿痹痛;痈肿;疔毒;乳痈;痔漏。马鞍藤

马蓼
马蓼

别名:大蓼、墨记草、春蓼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马蓼(图)

曼陀罗子
曼陀罗子

别名:醉葡萄、天茄子、胡茄子、狗核桃、风茄果、金茄子、竻仙挑、洋大麻子、山大麻子、六轴子、闹羊花子、伏茄子、醉仙桃、竻仙桃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平喘;祛风;止痛。主喘咳;惊痫;风寒湿痹;脱肛;跌打损伤;疮疖。曼陀罗子

蔓胡颓子根

别名:牛奶子根

味性:味辛;微涩;性凉。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血。治痢疾,水泻,风湿痹痛,肝炎,胃病,吐血,痔血,血崩,跌打肿痛。蔓胡颓子根

芒消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芒消

毛蕊老鹳草

味性:微辛,微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疏风通络,强筋健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肌肤麻木,肠炎,痢疾。毛蕊老鹳草

蒙自水芹

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归胃;脾;膀胱经。

主治:健胃消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积胃痛;白浊;淋痛;跌打肿痛;血虚风毒。蒙自水芹

棉花子
棉花子

别名:木棉子、棉花核

味性:辛;性热。

归经:肾;脾;女子胞经。

主治:温肾,补虚,止血。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棉花子

茉莉花
茉莉花茉莉花

别名:小南强、柰花、鬘华、木梨花、白末利;小南强;奈花;鬘华、末梨花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茉莉花

母丁香

别名:鸡舌香、亭炅独生)、雌丁香、亭炅独生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肝;肾经。

主治: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母丁香

母猪藤根

别名:三叶乌蔹莓

味性:辛,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痈;疮疖。母猪藤根

牡荆根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治感冒,头痛,疟疾,关节风湿痛。牡荆根

牡荆茎

别名:牡荆条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肺;肝;脾;胃经。

主治:治感冒,风湿,喉痹,疮肿,牙痛。牡荆茎

木豆

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观音豆、树豆、大木豆、花螺树豆

味性:辛、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利湿消肿,散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衄血。木豆

木防己
木防己

别名:土防己[江西]、青藤根[广东]、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广东]、广防己、土防己、土木香、白木香、牛木香、金锁匙、紫背金锁匙、百解薯、青藤根、钻龙骨、青檀香、银锁匙、板南根、白山蕃薯、青藤仔、千斤坠、圆藤根、倒地铃、穿山龙、盘古风、乌龙、大防己、蓝田防己

味性:苦;辛;寒。

归经:膀胱;肾;脾;肺经。

主治:祛风止痛,行水清肿,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神经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外治跌打损伤、蛇咬伤。木防己

木荷
木荷

别名:木艾树、何树、柯树、木和、回树、木荷柴、横柴

味性:辛;温。

归经:脾经。

主治:攻毒,消肿。主疔疮;无名肿毒。木荷

木姜子
木姜子

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贵州南部]、木椒子、腊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黄花子、辣姜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燥湿,调气,消食。治胃寒腹痛,泄泻,食滞饱胀。木姜子

木姜子叶
木姜子叶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祛风行气;健脾利湿;外用解毒。主腹痛腹胀;暑湿吐泻;关节疼痛;水肿;无名肿毒。木姜子叶

木香
木香原生态木香木香木香

别名:云木香、广木香、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经。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木香(图)

木香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行气;健胃消食。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木香子

南鹤虱
南鹤虱

别名:虱子草、野胡萝卜子、窃衣子、鹤虱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止痒。主蛔虫;晓虫;绦虫;钩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阴痒。南鹤虱

南藤

别名:丁父、丁公寄、丁公藤、石南藤、搜山虎、风藤、蓝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小肠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手术后疼痛。南藤

楠材

味性:辛;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和中降逆;止吐止泻;利水消肿。主暑湿霍乱;腹痛;吐泻转筋;水肿;聤耳出脓。楠材

楠木皮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暖胃和中降逆。主霍乱吐泻转筋;胃冷叶逆;足肿。楠木皮

硇砂
硇砂

别名: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淡硇砂、北庭砂、亦砂、黄砂、狄盐、气砂、赤砂、透骨将军、戎硇、岩硇砂

味性:咸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胃经。

主治:紫硇砂:软件,消积,散瘀消肿。用于经闭,癌肿;外用治目翳胬肉,痈肿疮毒。;白硇砂:化痰。用于咳嗽痰多。硇砂

尿桶弓

别名:水肿木、火汤木、山木香、羊角、黑汉豆、三角果、雷公柴、亚婆树、金耳环、落地金钱

味性:味微苦;辛;性凉。

归经:心;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消肿;凉血解毒;收敛生肌。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烫火伤;溃疡。尿桶弓

柠檬桉叶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脾;胃;肚经。

主治:散风除湿,健胃止痛;角毒止痒。主风寒感冒;风湿骨痛;胃气痛;食积;痧胀吐泻;痢疾;哮喘;疟疾;疮疖;风疹;湿疹;顽癣;水火烫伤;炮弹伤。柠檬桉叶

柠檬皮
柠檬皮柠檬皮

别名:黎檬、洋柠檬

味性:酸;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行气;和胃;止痛。主脾气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柠檬皮

牛奶浆根

别名:毛天仙果根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健脾益气,活血,祛风除湿。治劳倦乏力,食少,乳难,月经本调,脾虚白带,脱肛,风湿。牛奶浆根

牛尾参

别名:粘山药、粘狗苕、粘芋、黄药、黏粘粘

味性:甘;微辛;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去湿;补肺益肾。主脾虚食少;泄泻;肾虚遗精;消渴;肺劳咳嗽;跌打损伤。牛尾参

女娄菜

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对叶菜、大叶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红、野罂粟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利尿,通乳。用于乳汁少,体虚浮肿。女娄菜

女萎

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蔓楚、牡丹蔓、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苏木通、花木通、菊叶威灵仙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大肠经。

主治:治泻痢脱肛,惊痫寒热,妊妇浮肿,筋骨疼痛。女萎

挪挪果

别名:揉揉果、木关果、山李子、棠梨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止泻。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霍乱;腹泻;痢疾。挪挪果

排骨灵
排骨灵

别名:满山香、广香藤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骨折;跌打损伤。排骨灵

佩兰
佩兰佩兰

别名:兰草、泽兰、圆梗泽兰、省头草、茴、兰、水香、都梁香、大泽兰、燕尾香、香水兰、孩儿菊、千金草、女兰、香草、醒头草、石瓣、针尾凤、蕳、兰泽

味性: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佩兰(图)

片姜黄
片姜黄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片姜黄

七星剑

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独行千里、野香薷、小叶荠薴、酒瓶草、痱子草

味性: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治狂犬、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疮毒。七星剑

漆叶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紫云疯,外伤出血,疮疡溃烂。漆叶

漆子

味性:辛;温 。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温经止痛。主出血夹瘀的便血;尿血;崩漏及瘀滞腹痛、闭经。漆子

铅粉

别名:官粉、粉锡、解锡、水粉、胡粉、定粉、锡粉、流丹、鹊粉、白膏、铅白、光粉、白粉、瓦粉、铅华、宫粉、丹地黄、流丹白毫

味性:甘辛,寒。

归经:肺;肾;脾经。

主治:祛湿,消肿败毒。外用治痈疽恶疮,杖疮肿毒,黄水脓疮,血风臁疮。铅粉

窃衣

别名:鹤虱[华南]、粘粘草、破子衣、华南鹤虱、水防风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归脾;大肠经。

主治:杀虫止泻;收湿止痒。主虫积腹痛;泄痢;疮疡溃烂;阴痒带下;风湿疹。窃衣

青灰叶下珠
青灰叶下珠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青灰叶下珠

青藤

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脚气肿痛。青藤

青羊参

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白石参、毒狗药、地藕、小白蔹、小绿羊角藤、断节参、白药、白芪、青洋参、牛尾七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肾,镇痉,祛风湿。治腰痛,头晕,耳呜,癫痫,风湿骨痛,荨麻疹。青羊参

蝤蛑
蝤蛑

别名:蝤媒、拨棹子、蟳、海蟳、金蟳、赤甲红、石其角、石蟹、火蠓、红夹子、鬼脸儿

味性:味咸;微辛;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活血化瘀;消食;通乳。主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食积痞满;乳法不足。蝤蛑

热痱草

别名:大叶香薷、假鱼香、小鱼仙草、山苏麻、土荆芥、月味草、野香薷、姜芥、四方草、痱子草、霍乱草、香花草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发表祛暑;利湿和中;消肿止血;散风止痒。主风寒感冒;阴暑头痛;恶心;脘痛;白痢;水肿;衄血;痔血;疮疖;阴痒;湿疹;痱毒;外伤出血;蛇虫咬伤。热痱草

柔毛水杨梅

别名:水杨梅、五气朝阳草、地椒、头晕药、蓝布正、路边香、卜地香、凤凰窝、换骨丹、南布正、毛通经、虎掌叶、小益母、香鸡归、老蛇骚、路边黄、乌骨鸡、草水杨梅、中华水杨梅、大仙鹤草、大路边黄、头晕草、大疮药、龙须草、瘦狗还阳、萝卜解、蝴蝶菜、水白菜、水儿惊风草、草本水杨梅

味性:苦、辛;性寒。

归经:脾;肾;肝经。

主治:补脾肾,祛风湿,消痈肿。治腹泻,痢疾,白带,崩漏,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柔毛水杨梅

肉豆蔻衣

别名:肉豆蔻花、玉果花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芳香健胃和中。主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吐泻。肉豆蔻衣

瑞香根

别名:雪花皮、土狗皮、软筋木、山棉皮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脾;肝;胃经。

主治: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胃脘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瑞香根

瑞香叶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疮疡;乳痈;痛风。瑞香叶

三白草根

别名:三白根、塘边藕、地藕、百节藕、过塘藕、水莲藕、白莲藕、九节藕、天性草根

味性:甘辛,寒。

归经:脾;大肠;膀胱经。

主治: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三白草根

三股筋

别名:香叶、楠木香、梅叶香、羊角香、香叶子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止血。治风湿痹症,跌打伤痛,刀伤出血。三股筋

三角咪

别名:山板凳、宿柱三角咪、毛叶板凳果、铁螃蟹

味性:苦辛,温。

归经:入脾、肾二经。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劳伤腰痛,跌打损伤。三角咪

三台红花

别名: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三百棒、山枇杷、火山麻、三台花、三多、大叶土常山、三叉树

味性:苦辛,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接骨,止痛,截疟。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疟疾。三台红花

砂仁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恶。砂仁花

砂仁壳

别名:砂壳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恶。砂仁壳

山慈姑
山慈姑

别名:金灯、鹿蹄草、山茨菰、山茨菇、朱姑、鬼灯檠、毛姑、毛慈姑、泥冰子、处姑、白地栗、白毛姑

味性:甘微辛,寒。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山慈姑(图)

山慈菇(图)
山慈菇原生态山慈菇山慈菇山慈菇

别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宾子、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山慈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七、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采配兰

味性:甘、微辛,凉。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蛇咬伤。山慈菇

山海螺
山海螺原生态山海螺山海螺

别名:地黄、牛奶子、四叶参、白蟒肉、山胡萝卜、乳薯、奶参、土党参、通乳草、奶奶头、白河车、牛附子、乳夫人、奶树、奶奶产头、老奶头、野菜产砂、奶葫芦、奶茵、陈、奶党、羊乳参、白马肉、牛奶参、角参、洋参、哈蜡党、狗头党、狗参、狗头参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山海螺

山茴芹

别名:拉拉柏[藏名]、拉拉柏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主治:温中散寒,驱风下气,活血镇痛,健胃止痢。主治肠炎痢疾,脘腹胀痛。山茴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