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苦味中药列表/6
|
- 橘核
- 橘红珠
- 橘络
- 橘叶
- 蒟蒻薯
- 巨紫堇
- 聚叶虎耳草
- 卷丝苦苣苔
- 决明子
- 爵床
- 空心花
- 空心柳
- 空心苋
- 苦参
- 苦参实
- 苦草
- 苦茶叶
- 苦地胆
- 苦丁茶
- 苦壶卢花
- 苦楝皮
- 苦楝子
- 苦树皮
- 苦竹叶
- 库页悬钩子根
- 块茎糙苏
- 宽筋藤
- 宽卵叶山蚂蝗
- 宽叶紫萁
- 昆明鸡血藤
- 昆明山海棠
- 昆明水金凤
- 蓝花龙胆
- 蓝叶藤
- 狼尾巴花
- 老鹤草
- 老鼠吹箫
- 老蜗生
- 老鸦柿
- 雷公藤
- 梨木皮
- 犁头草
- 犁头尖
- 黎辣根
- 藜芦
- 李根皮
- 李核仁
- 李树胶
- 里白
- 鲤鱼胆
- 鳢鱼胆
- 丽子藤
- 栗寄生
- 连钱草
- 莲房
- 莲花
- 莲雾
- 两面青
- 两面针
- 两色乌头
- 亮菌
- 了哥王根
- 岭南铁角蕨
- 菱叶山蚂蝗
- 瘤毛獐牙菜
- 柳树寄生
- 柳叶菜根
- 柳叶菜花
- 柳枝
- 六方藤
- 龙胆
- 龙胆草
- 龙眼核
- 楼梯草
- 芦荟
- 芦荟叶
- 鸬鹚翅羽
- 陆英
- 鹿藿
- 鹿衔草
- 鹿药
- 路郎鸡
- 绿包藤
- 绿豆叶
- 绿绒蒿
- 绿盐
- 栾华
- 轮叶棘豆
- 罗布麻叶
- 萝芙木茎叶
- 络石藤
- 骆驼黄
- 骆驼蓬
- 骆驼蓬子
- 落地荷花
- 落霜红
- 落霜红根
- 麻布七
- 麻柳树根
- 麻柳叶
- 下一页
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羊明、羊角、还瞳子、狗屎豆、马蹄子、千里光)、芹决、羊角豆、野青豆、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大号山土豆
味性:苦甘,凉。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图)
- 《中国药典》决明子
- 《中药大辞典》决明子
- 《中华本草》决明子
- 《本草备要》决明子
- 《本草便读》决明子
- 《本草乘雅半偈》决明子
- 《本草崇原》决明子
- 《本草撮要》决明子
- 《本草分经》决明子
- 《本草经集注》决明子
- 《本草蒙筌》决明子
- 《本草求真》决明子
- 《本草图经》决明子
- 《本草衍义》决明子
- 《本草易读》决明子
- 《本经逢原》决明子
- 《得配本草》决明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决明子
- 《名医别录》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决明子
- 《食疗本草》决明子
- 《吴普本草》决明子
- 《新修本草》决明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决明子
- 《证类本草》决明子
- 《中药学》决明子
- 《千金翼方》决明子
- 《冯氏锦囊秘录》决明子
- 《顾松园医镜》决明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小青草、六角英、赤眼老母草、麦穗癀、鼠尾癀、孩儿草、野万年青、节节寒、大鸭草、毛泽兰[四川]、爵卿、香苏、赤眼、蜻蜒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草、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花草、山苏麻、四季青、蚱蜢腿、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六方疳积草、工业区眼老母草、晴蜓草、六角仙、肝炎草、昨蜢腿、山苏麻焦梅术、假辣椒、狗尾草、细路边青、蛇食草、水竹笋、阴牛郎、节节寒草、癞子草
味性:微苦,寒。
归经:归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疔疮,跌打损伤。爵床(图)
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水花生、过塘蛇、螃蜞菊、假蕹菜、水马齿苋、肥猪菜
味性:苦;甘;性寒。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麻疹,乙型脑炎,肺结核咳血,淋浊,带状疱疹,疔疖,蛇咬伤。空心苋
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参、凤凰爪、牛参、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味性:苦,寒。
归经:入肝、肾、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苦参(图)
- 《中国药典》苦参
- 《中药大辞典》苦参
- 《中华本草》苦参
- 《本草纲目》苦参
- 《本草备要》苦参
- 《本草便读》苦参
- 《本草乘雅半偈》苦参
- 《本草崇原》苦参
- 《本草从新》苦参
- 《本草撮要》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害利》苦参
- 《本草经集注》苦参
- 《本草蒙筌》苦参
- 《本草求真》苦参
- 《本草图经》苦参
- 《本草新编》苦参
- 《本草衍义》苦参
- 《本草易读》苦参
- 《本草择要纲目》苦参
- 《本经逢原》苦参
- 《长沙药解》苦参
- 《得配本草》苦参
- 《滇南本草》苦参
- 《雷公炮炙论》苦参
- 《雷公炮制药性解》苦参
- 《名医别录》苦参
- 《神农本草经》苦参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苦参
- 《中药炮制》苦参
- 《汤液本草》苦参
- 《吴普本草》苦参
- 《新修本草》苦参
- 《药鉴》苦参
- 《药笼小品》苦参
- 《药性切用》苦参
- 《药征续编》苦参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苦参
- 《证类本草》苦参
- 《中药学》苦参
- 《千金翼方》苦参
- 《外科全生集》苦参
- 《冯氏锦囊秘录》苦参
- 《顾松园医镜》苦参
- 《医学入门》苦参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铁灯柱、毛刷子、地苦胆、苦龙胆草、铁灯参、披地持、地楷杷、铁筶杯、一针刺、兔耳风、草鞋根、理肺散、铺地丹、牛吃埔、铁灯盏、儿童草、假蒲公英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苦地胆
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根皮、苦楝树皮、苦楝根皮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苦楝皮(图)
别名:松根藤、大接筋藤、舒筋藤、牛挣藤、大松身、无地生须、青宽筋藤、伸筋藤、无地根、青筋藤、砍不死、打不死、软筋藤、松筋藤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宽筋藤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昆明山海棠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丁秀李、猴总子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湿热;利肝胆;活血化瘀。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老鸦柿
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黄藤根、黄药、断肠草、南蛇根、三棱花、旱禾花、黄藤木、红紫根、黄藤草、震龙根、蒸龙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大茶叶、水莽、红柴根、水脑子根、早禾花、山砒霜
味性:苦;辛。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雷公藤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紫花地下、羊蹄甲、犁烨尖
味性:苦、微辛,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犁头草(图)
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芋头草、大叶半夏、土半夏、三角青、山半夏、小独脚莲、土巴豆、药狗丹、芋头七、百步还原、金半夏、百步大兴安岭原、独脚莲、耗子尾巴、山茨菇、犁头半夏、观音芋、野芋蛋、野芋荷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犁头尖
别名:梨罗根、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马灵仙、癞痢柴、拿蒟、山绿篱根、黎头很、山六厘、山黄、六厘柴、苦李根
味性: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治疥疮,癣、癞,疔疮,麻风,蛔虫病。黎辣根
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葱苒、葱葵、丰芦、蕙葵、公苒、梨卢、葱菼、葱白藜芦、鹿葱、憨葱、旱葱、山棕榈、山白菜、芦莲、药蝇子草、山苞米、毒药草、葱炎、藜卢、鹿白藜芦、葱芦、葱管藜芦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涌叶风痰;杀虫。主中风痰壅;癫痫;虐疾;疥癣;恶疮。藜芦(图)
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
味性: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行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跌打损伤。栗寄生
别名:活血丹、金钱草[上海、江苏]、金钱薄荷、落地金钱、肺风草、十八缺、透骨消[四川]、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
味性:辛、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扑损伤。连钱草(图)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两面针
别名:毒除根、地棉根、定元根、鱼胆根、地谷根、红赤七、七麻根、别南根、独薯根、狗信蔃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杀虫,破积。治肺炎,腮腺炎,水肿臌胀,瘰疬,疮疡肿毒,跌打损防。了哥王根
别名: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五俭藤、山坡瓜藤、拦河藤、散血龙、六骨春筋藤、抽筋藤、软筋美、软筋藤、复方藤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肾;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能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六方藤
别名: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龙胆
别名:细水麻叶、石边采、赤车使者、半边山、半边伞、到老嫩、冷子草、冷水草、龙含珠、上天梯、海马含珠、水芝麻叶、惊风草、大伞花楼梯草、拐枣七
味性:微苦;性微寒。
归经:大肠;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主赤白痢疾;高热惊风;黄疽;风湿痹痛;水肿;淋证;经闭;疮肿;痄腮;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楼梯草
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接骨草、排风藤、铁篱笆、英雄草、走马箭、排风草、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七叶根、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根、散血椒、梭草、七叶莲、七叶黄香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血。主风温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扣损伤;产后恶露不行;风疹瘙痒;丹毒;疮肿。陆英(图)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小秦王草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鹿衔草
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九层楼、白窝儿七、狮子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鹿药(图)
别名:络石、石鲮、鲮石、明石、悬石、云花、云珠、云英、云丹、石蹉、略石、领石、石龙蘼、耐冬、络石草、鬼系腰、石薜荔、白花藤、爬山虎、过墙风、爬墙虎、鹿角草、羊角藤、乳风绳、石气柑、万字金银、沿壁藤、铁线草、风藤、折骨草、交脚风、合掌藤、双合草、剃头草、石磋、石龙藤、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石邦藤、骑墙虎、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络石藤(图)
别名:苦苦菜、骆驼蒿、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阿地热斯忙、乌姆希-乌布斯、臭古都、老哇瓜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骆驼蓬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