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大肠经的中药列表/6
|
- 梧桐白皮
- 梧桐根
- 蜈蚣草
- 五倍子
- 五气朝阳草
- 五色梅
- 五桠果
- 西藏水黄连
- 西瓜根叶
- 西瓜子壳
- 西瓜子仁
- 溪黄草
- 锡叶藤
- 细叶桉叶
- 细叶卷柏
- 细叶马料梢
- 狭眼凤尾蕨
- 鲜黄连
- 苋
- 苋根
- 苋实
- 香豆蔻
- 橡实
- 小萹蓄
- 小巢菜
- 小二仙草
- 小贯众
- 小果金花茶叶
- 小龙胆草
- 小麦麸
- 小三棵针
- 小山豆根
- 小杉藻
- 小柿子
- 小野鸡尾
- 蝎子七
- 薤白
- 星蕨
- 星毛羊奶子
- 杏仁
- 绣线菊子
- 玄明粉
- 旋覆花
- 雪人参
- 雪猪肉
- 血榧
- 鸦胆子
- 鸦片
- 鸭胆
- 鸭胆子
- 鸭脚黄边
- 鸭卵
- 崖松
- 亚麻
- 亚麻子
- 岩凤尾蕨
- 岩黄连
- 岩扫把
- 秧鸡
- 羊不食
- 羊皮
- 羊屎果树皮
- 羊蹄
- 杨栌耳
- 杨树花
- 洋白蜡树
- 洋虫
- 野槟榔
- 野茶子
- 野核桃仁
- 野升麻
- 野苋菜
- 野罂粟
- 野猪黄
- 野猪肉
- 野猪外肾
- 夜花藤
- 一口红
- 一年蓬
- 阴(句黾)
- 银不换
- 银木荷皮
- 银叶树
- 罂粟
- 罂粟壳
- 罂粟嫩苗
- 樱额
- 樱桃根
- 鹰头
- 鹰嘴爪
- 蝇子草
- 硬水黄连
- 油茶子
- 油柑叶
- 油桐叶
- 禹余粮
- 玉米
- 玉蜀黍
- 芋头花
- 鸢根
- 下一页
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百叶尖、贯众、篦子草、小蜈蚣草、狗脊、肺筋草、小牛肋巴、蜈蚣连、斩草剑、梳子草、黑舒筋草
味性:淡,平。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蜈蚣草
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文蛤、木附子、盐麸叶上球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味性:酸,平。
归经:归肺、大肠、肾经。
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五倍子(图)
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水杨梅、龙须草、萝卜叶、绿水草、草本水杨梅、老五叶、海棠菜、兰布政、状晕药、路边青
味性:苦、辛;性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疬。五气朝阳草
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龙船花、臭金凤、昏花、七变花、如意草、土红花、臭牡丹、杀虫花、毛神花、臭冷风、天兰草、臭草、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野眼菜、五彩花、红花刺、婆姐花、大红乡球
味性:苦,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血。主肺痨咯血;腹痛吐泻;湿疹;阴痒。五色梅
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四方蒿、香茶菜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溪黄草
别名:柏地丁、地柏枝[云南玉溪]、心基卷柏、地柏枝、毛利利、金花草、鸡脚草、鸡腱草、四叶草
味性:淡,平。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主小儿高热惊风;肝炎;胆囊炎;泄泻;疳积;哮喘;肺痨咳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细叶卷柏
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马料梢、鹁鸪梢、小号布纱、白盲荚、千年勿大树、细叶野花生、风血木
味性:苦;凉。
归经: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痢,祛风,截疟。治急性细菌性痢疾,关节痛,疟疾。细叶马料梢
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洋虎耳草、常黄连、铁丝草、朝鲜黄连
味性:苦,寒。
归经:胃;大肠;肺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脘胁疼痛;呕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咽痛喉哦;痈疽疔疮。鲜黄连
别名:芧栗、橡栗、梂、皂斗、橡子、杼斗、橡斗子、柞子、栎子、麻沥果、、抒斗子、栎木子、麻枥果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脾;大肠;肾经。
主治:收敛固脱;止血;解毒。主泄泻痢疾;便血;痔血;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干)。橡实(图)
别名:姑巴草、扁竹、水米草、汗多草、黑鱼草、习见蓼、米子蓼、地茜、铁马齿苋、扁蓄、米碎草、小叶扁蓄、猪牙草、节节红、节节花、红节草、虱蓖草、糟麻草、地兔草、水扁蓄、细叶锅巴草、锅巴菜
味性:苦,平。
归经:膀脱;大肠;肝经。
主治:利屎通淋,化湿杀虫。治恶疮疥癣,阴蚀,蛔虫病。小萹蓄
别名: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柱尖、摇车、翘摇车、野碗豆、雀野碗豆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肺;大肠;脾;胃经。
主治: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鼻衄、白带。小巢菜
别名:豆瓣草、蚁塔、砂生草、女儿红、沙生草、水豆瓣、豆瓣菜、地茜、白粘草、同丹药、斑鸠窝、船板草、地花椒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肺;大肠;膀胱;无毒。
主治:止咳平喘,清热利湿,调经活血。用于咳嗽哮喘,痢疾,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小二仙草
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地良姜、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昏头鸡、公鸡头、小昏头鸡、虾公草、虎牙草、岩壁青、茅叶伸筋、小野鸡尾、阉鸡尾、地鸡头、黑狗脊、神箭根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主感冒;热病斑疹;白喉;乳痈;瘰疬;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跌打损伤;肠道寄生虫。小贯众
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穿山七、九月花、草龙胆
味性:苦;性寒。
归经:心;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小龙胆草
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酸咪咪、刺黄芩、土黄连、老鼠子刺、小鸡脚黄刺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小儿口疮;热毒痈肿。小三棵针
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孔雀尾、金花草、串鱼草、解毒蕨、人头发、乌韭、小叶野鸡尾、凤凰标、小鸡尾草、小蕨萁、野鸡尾、细叶金鸡尾、野黄连、吊金草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肺;胃;小肠;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风热感冒;咳嗽;咽痛;泄泻;痢疾;小便淋痛;湿热黄疸;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疮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小野鸡尾
别名:红蝎子七、红粉、猴子七、野高梁、然波、石风丹、朱砂七、朱砂参、狼巴子、草河车、染布子、野高粱、猴娃子、红三七、山高粱、剪刀七、转珠莲、白粉、紫蓼、白蝎子七、土蜂子、蜂子帽、草血竭、弓腰老、拳参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止血,活血,止泻。治吐血,衄血,血崩,白带,痢疾,跌打损伤。蝎子七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薤根、藠头、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小蒜、宅蒜、藠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薤白(图)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味性:苦,温。
归经:入肺、大肠经。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杏仁(图)
- 《中药大辞典》杏仁
- 《中华本草》杏仁
- 《本草备要》杏仁
- 《本草便读》杏仁
- 《本草崇原》杏仁
- 《本草撮要》杏仁
- 《本草分经》杏仁
- 《本草分经》杏仁
- 《本草分经》杏仁
- 《本草害利》杏仁
- 《本草害利》杏仁
- 《本草经解》杏仁
- 《本草经解》杏仁
- 《本草思辨录》杏仁
- 《本草新编》杏仁
- 《本草易读》杏仁
- 《本草择要纲目》杏仁
- 《本经逢原》杏仁
- 《长沙药解》杏仁
- 《得配本草》杏仁
- 《滇南本草》杏仁
- 《雷公炮炙论》杏仁
- 《雷公炮制药性解》杏仁
- 《中药炮制》杏仁
- 《汤液本草》杏仁
- 《药鉴》杏仁
- 《药笼小品》杏仁
- 《药征》杏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杏仁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杏仁
- 《中药学》杏仁
- 《医方考》杏仁
- 《外科全生集》杏仁
- 《冯氏锦囊秘录》杏仁
- 《顾松园医镜》杏仁
- 《医学入门》杏仁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味性:苦,辛、咸,微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旋覆花(图)
别名:苦参子、老鸦胆、鸦胆、苦棒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苦榛子
味性:苦,寒。
归经: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鸦胆子(图)
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东方宿、连虫陆、鬼目、败毒菜根、羊蹄大黄、牛舌根、牛舌大黄、鸡脚大黄、牛蹄、野萝卜、野菠菱、癣药、山萝卜、牛大黄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主大便秘结;吐血衄血;肠风便血;痔血;崩漏;疥癣;白秃;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羊蹄(图)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味性:酸;微苦;涩;凉。
归经:肺;肾;胃;大肠经。
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野罂粟
别名:野蒿、治疟草、女菀、牙肿消、牙根消、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千层塔、瞌睡草、白旋覆花
味性:苦,凉。
归经:归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抗疟。急性胃肠炎,疟疾;外用治齿龈炎,蛇咬伤。一年蓬
别名:毛蔘箕藤、银锁匙、金线风、九条牛、猪肠换、有毛粪箕笃、金线凤、毛篸箕笃
味性:苦;寒。
归经:肺;大肠;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散瘀止痛。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痢疾,砂淋,跌打损伤。银不换
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鹤草、洒线花、沙参、粘蝇花、苍蝇花、土桔梗、银柴胡、蚊子草、白接骨丹、水白参、白花壶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消浮参、白花石竹、瘰疬根、本瞿麦、旧麦
味性:辛、涩,凉。
归经: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肠炎;外用治蝮蛇咬伤,扭挫伤,关节肌肉酸痛。蝇子草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禹粮石、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石中黄、白禹粮、余粮石、禹粮土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胃、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禹余粮(图)
- 《中国药典》禹余粮
- 《中药大辞典》禹余粮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禹余粮
- 《本草纲目》禹余粮
- 《本草备要》禹余粮
- 《本草便读》禹余粮
- 《本草乘雅半偈》禹余粮
- 《本草崇原》禹余粮
- 《本草从新》禹余粮
- 《本草撮要》禹余粮
- 《本草分经》禹余粮
- 《本草分经》禹余粮
- 《本草经集注》禹余粮
- 《本草蒙筌》禹余粮
- 《本草求真》禹余粮
- 《本草图经》禹余粮
- 《本草新编》禹余粮
- 《本草易读》禹余粮
- 《本草择要纲目》禹余粮
- 《本经逢原》禹余粮
- 《长沙药解》禹余粮
- 《得配本草》禹余粮
- 《雷公炮制药性解》禹余粮
- 《名医别录》禹余粮
- 《神农本草经》禹余粮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禹余粮
- 《汤液本草》禹余粮
- 《新修本草》禹余粮
- 《药笼小品》禹余粮
- 《药性切用》禹余粮
- 《药征续编》禹余粮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禹余粮
- 《证类本草》禹余粮
- 《千金翼方》禹余粮
- 《冯氏锦囊秘录》禹余粮
- 《医学入门》禹余粮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麦、玉蜀秫、玉蜀黍、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包麦米、苞米
味性:甘,平。
归经:入手、足阳明经。
主治:调中开胃。玉米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苞麦米、苞米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调中开胃;利尿消肿。主食欲不振;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玉蜀黍
别名: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蛇头知母
味性:苦;辛;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鸢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