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大肠经的中药列表/2
|
- 冬瓜叶
- 冬瓜子
- 冻绿刺
- 豆腐
- 豆腐泔水
- 豆腐浆
- 豆腐渣
- 豆油
- 短叶蹄盖蕨
- 对叶林根
- 盾果草
- 多穗蓼
- 番荔枝根
- 番荔枝叶
- 番泻叶
- 番杏
- 翻白叶
- 繁缕
- 梵天花
- 肥皂核
- 肥皂荚
- 榧根皮
- 榧花
- 榧子
- 粪箕笃
- 风箱树根
- 风箱树花
- 枫柳皮
- 枫香树皮
- 蜂蜡
- 蜂蜜
- 凤冠草
- 凤尾草
- 凤眼果
- 浮石
- 腐婢
- 蝮蛇骨
- 干旱毛蕨
- 甘土
- 柑
- 橄榄核
- 橄榄露
- 岗梅根
- 高原鸢尾子
- 葛蕈
- 功劳木
- 狗狗秧
- 狗脊贯众
- 狗爪樟皮
- 枸橘核
- 枸橘叶
- 菰米
- 古山龙
- 瓜蒌
- 瓜蒌子
- 冠果草
- 管仲
- 广枝仁
- 龟肉
- 桂竹香
- 过坛龙
- 海蛤壳
- 海红
- 海萝
- 海人草
- 海松子
- 海星
- 海芋
- 含羞草
- 豪猪肉
- 诃子
- 诃子叶
- 核桃仁
- 荷苞花根
- 荷叶蒂
- 鹤虱
- 黑顶卷柏
- 黑虎七
- 黑面防己
- 黑面叶
- 黑石珠
- 红背叶
- 红地榆
- 红木耳
- 红曲
- 红香树
- 红药子
- 红粘谷子
- 厚朴
- 鲎胆
- 鲎肉
- 鲎尾
- 狐四足
- 胡黄连
- 胡椒
- 胡荽子
- 胡颓子
- 槲实仁
- 虎耳草
- 花苜蓿
- 下一页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冻绿刺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蔜、蘩蒌、滋草、鹅肠菜、鹅儿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繁蒌、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
味性:甘、酸,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繁缕
别名:三角枫、三合枫、藕头婆、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野棉花、野棉桃、地棉花、八大锤、七姐妹、山棉花、棉花肾、狗脚迹、红野棉花、野木棉、乌云盖雪、香港野棉花、干下槌、小桃花、小痴头婆、铁包金、小号山棉皮、拦路虎
味性:甘;苦;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解毒。治痢疾,疮疡,风毒流注,毒蛇咬伤。梵天花
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蛤乸草、雷砵嘴、畚箕草、飞天雷公、雷林嘴、戽斗藤、铁板膏药、青蛙藤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便,消疮肿。治热病发狂,黄疸,胃肠炎,痢疾,便秘,尿血,疮痈肿毒。粪箕笃
别名:蜂糖、蜜糖、石蜜、石始、食蜜、蜜、白蜜、白沙蜜、沙蜜、石饴
味性:甘,平。
归经:归肺、脾、大肠经。
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蜂蜜(图)
别名:凤凰草、凤尾草、三叉草、小凤尾、翠云草、山凤尾、井边茜、凤尾蕨、凤凰尾、鸡脚草、半边草、白蕨、黑边草
味性:味淡微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凤冠草
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小金星风尾、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阉鸡尾、野鸡尾、青蕨、百脚草、龙须草、腊肾草、百脚鸡、金鸡爪、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小叶凤尾草、小风尾、小金星凤尾、小凤尾、小金星凤尾草、乌脚鸡、线鸡尾、双凤尾、小凤尾草、九把连环剑、鸡爪莲、背阴草
味性:淡;微苦;寒。
归经:大肠;心;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凤尾草
别名: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凉粉叶、铁箍散、六月冻、臭黄荆、观音柴、虱麻柴、臭茶、小青树、糯米糊、捏担糊、墨子稔、豆腐木
味性:味苦;微辛;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肿。治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腐婢
别名:百解、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点秤根、天星根、七星蔃、山梅根、糟楼星、金包银、上甘草、乌皮柴、西解柴
味性:苦甘.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岗梅根
别名:葛乳、葛花菜、葛菌、红血莲、螺丝起、蛇菰、葛蕈药、菌藤菌、地重楼、红冬菰、铺地开花、深山不出头、石莲花、土心肝、角菌、角花、菖菌、地红果、列当、球穗蛇菰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醒酒。治风热癍疹,肺热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葛蕈
别名:土黄柏、黄柏、黄天竹、鼠不爬、山黄柏、大叶黄连、十大功劳、伞把黄连、大老鼠黄、老鼠黄、老鼠刺、刺黄连、黄杨木、羊角莲、土黄芩、羊角黄连、八角羊、土黄连
味性:苦;性寒。
归经:大肠;肾;肺经。
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痢疾;目赤肿痛;疮疡;湿疹;烫伤。功劳木
别名:黄藤、黄连藤、黄肚木通、黄胆榄、大黄藤、钩影、黄丁课、问更梅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疹;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古山龙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摈榔、白地榆、槟榔仁、地槟榔、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味性: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管仲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过坛龙
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
味性:咸;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主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海萝
别名: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天荷、羞天草、隔河仙、观音莲、尖尾野芋头、狼毒头、独脚莲、野芋、木芋头、广东万年青、老虎芋、毒芋头、老虎蒙、大叶野芋头、奚芋头、土塘、天河芋、广东狼毒、朴薯头、大狼毒、本狼毒、姑婆芋、大麻芋、大附子、猪不拱、猪管豆、化骨丹、蛇芋、狗神芋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肺结核,肠伤寒;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疡肿毒。海芋
别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怕羞草、望江南、惧内草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含羞草
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己
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狗脚利、蚊惊树、夜兰、山夜兰、田中逵、四眼叶、老鸦写字、庙公仔、鸡肾叶、山村兰、山桂花、漆生草、猴写字、野甜菜
味性:苦,寒。
归经:大肠;肝经。
主治:清湿热,化瘀滞。治腹痛吐泻,疔毒,疮疖,湿疹,皮炎,漆疮,鹤膝风,跌打肿痛。黑面叶
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红药、赤药、朱砂七、黄药子、朱砂莲、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芦、雄黄连、医馒头、散血蛋、鸡血莲、点血、血
味性:味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多种出血;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热毒疮疡;烧伤。红药子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卢都子、雀儿酥、王婆奶、蒲颓子、甜棒捶、牛奶子、羊母奶子、糖罐头、咸匏头、柿蒲、灯蒲、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鸡卵子、清明子、斑楂、干茄、假灯笼、梅花泡、潘桑果、野枣子、羊头泡、白叶丹、半钱子、小青六、郎郎崽、旗杞
味性:酸湿,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胡颓子(图)
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虎耳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