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甘味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小粉

别名:小麦粉

味性:甘,凉。

归经: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主治: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续气脉;又炒粉一合,和服断下痢。又性主伤折,和醋蒸之,裹所伤处使定,重者再蒸裹之。小粉

小蓟
小蓟小蓟

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萋萋菜、枪刀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

味性:甘,凉。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小蓟(图)

小雪人参

别名:白土子、山豆花根、小毛香、山花生、山油麻、公油麻、毛胡枝子、白荻、绒毛胡枝子

味性:甘;微淡;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补虚;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虚劳;血虚头晕;水肿;腹水;痢疾;经闭;痛经。小雪人参

小叶云实

味性:甘;温。

归经:胃;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和胃。主风湿痹痛,胃病,消化不良。小叶云实

熊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虚损,强筋骨。治脚气,风痹,手足不随,筋脉挛急。熊肉

熊掌

别名:熊蹯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胃;补气血;祛风湿。主脾胃虚弱;诸虚劳损;风寒湿痹。熊掌

萱草根
萱草根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萱草根

萱草嫩苗

味性:甘;凉。

归经:入脾、肺二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胸膈烦热;黄疸;小便短亦。萱草嫩苗

旋花苗

味性:辛;微甘;微苦;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丹毒。旋花苗

雪参

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症。雪参

血风藤

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血风根、扁果藤、血宽筋、红蛇根、牛参、老人根、穿破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补益气血,祛风活络。治气血亏损,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血风藤

血满草

别名:接骨药、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苛草、接骨木、榆古兴那布、红山花、接骨草、珍珠麻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祛风,利水,散瘀,通络。治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扭伤,骨折。血满草

鸭肪

别名:鹜肪、鸭脂

味性:甘,平。

归经:脾经。

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鸭肪

鸭肫衣
鸭肫衣

别名:鸭肫内皮、鸭肫皮、鸭内金、鸭肶胵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积。主食积胀满;嗳腐吞酸;噎膈翻胃;诸骨哽喉。鸭肫衣

岩白菜
岩白菜岩白菜

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呆白菜、矮白菜、岩菖薄、红锻子、观音莲、紫梗、米嘿着、埃酥蒙、矮菖薄、哈懂、又月白

味性:甘、微涩,凉。

归经:肝、肺、脾经。

主治: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岩白菜

岩豇豆

别名:岩泽兰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散风止咳;化食消积。主风寒咳嗽;小儿疳积;外伤出血。岩豇豆

别名:鳸、老扈、鴳雀、鷃雀、篱鷃、田鸡、水鸡、老雇、水鹌鹑、三斑鹑、黄地闷子、三爪爬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诸疮肿毒。

羊肚
羊肚

别名:羊胃、羊膍胵、羊膍眰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健脾胃。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羊肚

羊肚菌
羊肚菌

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和胃消食;理气化痰。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羊肚菌

羊皮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补虚;祛瘀;消肿。主虚劳赢弱;肺脾气虚;跌打肿痛;蛊毒下血。羊皮

羊须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收涩敛疮。主小儿疳疮;小儿口疮。羊须

羊脂

别名:绵羊脂

味性:甘,温。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补虚,润燥,祛风,化毒。治虚劳羸瘦,肌肤枯憔,久痢,丹毒,疮癣。羊脂

杨栌耳

别名:杨庐耳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化瘀;止血。主瘀阻血凝;症瘕结块;痔疮出血。杨栌耳

椰子瓤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益气健脾;杀虫;消疳。主疳积;姜片虫病。椰子瓤

野大豆藤

别名:野毛豆、鹿藿、饿马黄、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

味性:甘;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野大豆藤

野胡萝卜根

别名:鹤虱风根

味性:味甘;微辛;性凉。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健脾化滞;凉肝止血;清热解毒。主脾虚食少;腹泻;惊风;逆血;血淋;咽喉肿痛。野胡萝卜根

野黄瓜
野黄瓜

别名:家莫里

味性:性平,味微甘。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清热明目。主消化不良;风火赤眼;无名肿毒。野黄瓜

野菱
野菱

别名:刺菱、菱角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补脾健胃;生津止渴;解毒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痢疾;暑热烦渴;饮酒过度;疮肿。野菱

野马肉

味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定风痫;壮筋骨。主癫痫;骨痹;肌肉不仁。野马肉

野苜蓿
野苜蓿

别名:蛇蜕草、镰荚苜蓿、豆豆苗、连花生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野苜蓿

野升麻

味性:甘辛;微苦;微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清阳。主风热感冒;小儿麻疹;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痈肿疮疡;阳明头痛;以及久泄脱肛;女子崩漏;白带。野升麻

野鸦椿花

味性:甘;平。

归经:心;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止痛。主头痛;眩晕。野鸦椿花

野猪皮
野猪皮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肺;脾;肾经。

主治:解毒生肌;托疮。主鼠瘘;恶疮;疥癣。野猪皮

野猪肉
野猪肉

别名:野猪、野彘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补五脏;润肌肤;祛风解毒。主虚弱赢瘦;癫痫;肠便血;痔疮出血。野猪肉

野猪脂

别名:野猪膏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解毒;和胃。主中毒性肝脏损害;胃溃疡;胃痉挛。野猪脂

一匹草

别名:一匹叶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润肺止咳;益肾补虚;消食;祛风活血。主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肾亏体虚;小儿食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一匹草

鮧鱼

别名:鰋、额白鱼、鳐、鳀鱼、石鰋、潭虱、鲶、粘鱼、鲇、鳀、鲶鱼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鮧鱼

鮧鱼涎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滋阴润燥。主消渴;小儿疳渴。鮧鱼涎

薏苡根
薏苡根

别名:打碗子根、五谷根、尿珠根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薏苡根

薏苡仁(图)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解蠡、起实、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必提珠、芑实、薏米、米仁、薏仁、苡仁、草珠子、六谷米、珠珠米、胶念珠、尿塘珠、老鸦珠、菩提珠、药玉米、水玉米、起英、玉秣、裕米、益米

味性:甘淡,凉。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薏苡仁

阴香皮

别名:广东桂皮、小桂皮、山肉桂、山玉桂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湿。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疮肿,跌打扭伤。阴香皮

阴香叶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阴香叶

银老梅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理气散寒,镇痛固齿,利尿消水,肠道防腐。银老梅

银鱼

别名:王余、蛤残鱼、银条鱼、面条鱼、大银鱼、鲙残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补虚;润肺;健胃。主营养不良;咳嗽;脾虚泄泻;小儿疳积。银鱼

别名:黄鸟、仓庚、皇、商庚、鵹黄、楚雀、青鸟、鸧鹦、黄鹂鹠、黄莺、黄袍、黄伯劳、搏黍、离黄、鹂黄、黄栗留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舒肝解郁。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两胁不适;肢体倦怠。

樱额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味性: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樱额

樱桃
樱桃

别名:含桃、荆桃、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山朱樱、楔、楔桃、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蜡樱、紫桃、莺桃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益气,祛风湿。洽瘫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冻疮。樱桃(图)

樱桃水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透疹;敛疮。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樱桃水

樱桃叶
樱桃叶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樱桃叶

樱桃枝

别名:樱桃梗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咳,去斑。主胃寒脘痛,咳嗽,雀斑。樱桃枝

蘡薁根

别名:野葡萄根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治黄疸,湿痹,热淋,痢疾,肿毒,瘰疬,跌打损伤。蘡薁根

鳙鱼

别名:鱃鱼、鰫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鯼鱼、包头鱼、胖头鱼、黑鲢、花鲢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健脾;壮筋骨。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肢体肿胀;腰膝酸痛;步履无力。鳙鱼

油茶子

别名:茶子心、茶籽

味性:苦;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行气;润肠;杀虫。主气滞腹痛;肠燥便秘;蛔虫;钩虫;疥癣瘙痒。油茶子

油柑根

别名:余甘子根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腹泻,高血压,梅毒、下疳,蜈蚣咬伤。油柑根

油鱼

别名:泉水鱼

味性:味甘。

归经:脾;肾经。

主治:益肾健脾;止血。主久痢;吐血;崩漏。油鱼

别名:气柑、朱栾、文旦、柚子、条、雷柚、胡柑、臭橙、臭柚、香栾、抛、苞、脬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醒酒。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醉酒。柚(图)

柚皮

别名:柚子皮、气柑皮、橙子皮、五爪红、化橘红

味性:辛甘苦,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滞,咳喘,疝气。柚皮

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荆芥叶莸

味性:微甘;凉。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清暑解表;利湿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热淋;带下;外伤出血。

余甘子
余甘子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橄榄

味性:甘、酸、涩、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余甘子

玉米轴

别名:罐泰子、包谷心、玉蜀黍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玉米轴

鹬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益精;健脾和胃。主久病虚损;虚寒泄泻;肝肾不足;视物不清。鹬肉

礜石

别名: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乡、泽乳、太白石、石盐、食盐、苍礜石、苍石、鼠毒、白虎、白龙、制石、秋石、固羊、太石、盐仓石膏、细石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肺;脾经。

主治: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礜石

原蚕沙

别名:原蚕屎、蚕沙、晚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原蚕沙

原蚕子

别名:蚕种、蚕子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清热;止痉。主风热牙疳;破伤风;热淋;难产。原蚕子

圆叶锦葵根

别名:苏黄耆、油油饼、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白黄芪、白马棵、土芳苗、金钱根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止汗;利水通乳;托疮排脓。主倦怠乏力;内脏下垂;肺虚咳嗽;自汗盗汗;水肿;乳汁不足;崩漏;痈疽难溃;溃后脓稀;疮口难合。圆叶锦葵根

圆叶南蛇藤根

别名:称星蛇、双虎排牙、铁包金

味性:微甘;平。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润肺利咽;活血解毒。主劳嗽咳血;咽喉疼痛;黄疸;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圆叶南蛇藤根

鼋膏

别名:鼋脂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风癞;恶疮;顽癣。鼋膏

云防风
云防风

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祛风胜湿;止痛止痉。主感冒;头痛;牙痛;胃脘胀痛;泄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惊风;风疹;湿疹;疮肿。云防风

云实蛀虫

别名:黄牛刺虫、黄寮刺虫、天牛幼虫、云实蠹虫、老姆木虫、阎王刺虫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小儿疳积,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云实蛀虫

云芝
云芝原生态云芝云芝云芝

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云芝

芸薹

别名:胡菜、寒菜、薹菜、芸薹菜、薹芥、青菜、红油菜

味性:辛;甘;性平。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芸薹(图)

哉果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理气健胃;活血利温。主消化不良;腹痛;肾炎;腰痛;月经汪调;黄水病。哉果

枣树根

别名:枣根、枣子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枣树根

泽泻实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益肾气。主风痹;肾亏体虚;消渴。泽泻实

张公鱼

别名:七星鱼、花财鱼、花鯹鱼、朝北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张公鱼

獐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獐肉

獐髓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獐髓

蜇砂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蜇砂

鹧鸪
鹧鸪

别名:越雉、越鸟、隋阳、逐隐、怀南、山鸪、格磔、中国鹧鸪、花鸡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主体虚乏中国科学院;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鹧鸪

枳椇子

别名:木蜜、树蜜、木饧、白石木子、蜜屈律、鸡距子、癞汉指头、栞栱、背洪子、兼穹、拐枣、天藤、还阳藤、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白石枣、万寿果、鸡爪梨、甜半夜、龙爪、碧久子、金钩钩、酸枣、鸡爪果、枳枣、兼穹拐枣、转钮子、鸡脚爪、万字果、橘扭子、九扭、金约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枳椇子

炙甘草
炙甘草炙甘草

味性: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

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

炙红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红芪

炙黄芪
炙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黄芪

雉

别名:华虫、疏趾、野鸡、雄鸡、环颈雉、山鸡、项田野鸡、雉鸡

味性:甘酸,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雉(图)

雉子筵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瓢子、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莓叶委陵菜、瓤子、菜瓢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雉子筵

中间骨牌蕨

别名:石瓜米、仙人指壳、金星蕨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食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中间骨牌蕨

猪肚
猪肚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损,健脾胃。治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猪肚

猪肝
猪肝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肝,养血,明目。治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猪肝

猪脾

别名:联贴、草鞋底、猪横利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胃;消积滞。主脾胃虚热;脾积痞块。猪脾

猪胰
猪胰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猪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