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喉咙草
喉咙草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铜钱草、白花草、索河花、五朵云、汉先桃草、喉辫草、小一口血、喉蛾草、清明花)、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仙牛桃、金牛草、汉先挑草、喉癣草、清明花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喉咙草

猴枣
猴枣猴枣

别名:猴子枣、羊肠枣、猴丹、申枣

味性:性苦;微咸;性寒。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猴枣

猴樟

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牛筋条、牛荆树、大胡椒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猴樟

鲎胆

别名:鲎鱼胆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杀虫。主大麻风;疥疮。鲎胆

鲎壳

别名:鲎鱼壳、鲎甲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咳嗽,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鲎壳

忽布筋骨草

别名:白毛夏枯草、轮花筋骨草、生斗尕尔摸

味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咳嗽,吐血,高血压,面瘫,跌打瘀痛。忽布筋骨草

胡麻仁
胡麻仁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肺、脾、肝、肾经。

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胡麻仁

胡荽子

别名:芫荽子

味性:味辛;酸;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透疹,健胃。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胡荽子

胡桃仁

别名:虾蟆、胡桃肉、核桃仁、胡桃穰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肾、肺经。

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胡桃仁

胡颓子
胡颓子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卢都子、雀儿酥、王婆奶、蒲颓子、甜棒捶、牛奶子、羊母奶子、糖罐头、咸匏头、柿蒲、灯蒲、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鸡卵子、清明子、斑楂、干茄、假灯笼、梅花泡、潘桑果、野枣子、羊头泡、白叶丹、半钱子、小青六、郎郎崽、旗杞

味性:酸湿,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胡颓子(图)

胡颓子根
胡颓子根

别名:牛奶根、贯榨根、叶刺头

味性:酸,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胡颓子根

胡颓子叶
胡颓子叶

别名:蒲颓叶

味性:味酸;性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治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胡颓子叶

壶卢

别名:匏、匏瓜、壶、瓠瓜、甜瓠瓤、腰舟、瓠匏、藈姑、葫芦瓜、葫芦、甜瓠

味性:甘,淡,平。

归经:归肺;脾;肾经。

主治: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壶卢(图)

湖北贝母

别名:窑贝、板贝

味性:微苦,凉。

归经:归肺、心经。

主治:化痰止咳,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闷痰结、瘰疬、痈肿。湖北贝母

葫芦茶
葫芦茶

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牛虫草、迫颈草、螳螂草、田刀柄、钊板茶、麻草、土豆、地马庄、龙舌癀、鳖颈草、金腰带、三脚虎、龙舌广、葫芦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滞,杀虫。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葫芦茶

葫芦茶根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疬,骨痨。葫芦茶根

葫芦藓
葫芦藓

别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地七

味性:淡;平。

归经:入肺、肝、肾三经。

主治:除湿止血。主治痨伤吐血,跌打损伤,湿气脚痛。葫芦藓

虎耳草
虎耳草

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虎耳草(图)

虎石头

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

味性:甘;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虎石头

虎尾轮

别名:狐狸尾、猫尾草、统天草、大本山菁、古钱窗草、铁金锏、狗尾射、老虎尾、大本山青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痈。治咳嗽,肺痈,吐血,咯血,尿血,脱肛,子宫脱垂,肿毒。虎尾轮

虎尾轮根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胃、肾三经。

主治:行气止痛;逐饮化痰。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虎尾轮根

虎掌草
虎掌草原生态虎掌草虎掌草

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虎掌草

瓠子子

味性:甘;寒。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活血;辟秽。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山岚瘅气。瓠子子

花斑叶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花斑叶

花被单

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刀口药、乳肿药、花白丹、花汗莱、狗咬药

味性:甘;性平。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补虚止咳;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主肺虚;咳嗽;乳痈;刀伤出血。花被单

花红叶

别名:林檎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泻火明目,杀虫解毒。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儿疥疮。花红叶

花姬蛙

别名:犁头、三角蚂、犁头蛙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祛。主祛风湿痹痛;腰扭伤;跌打损伤;骨折。花姬蛙

花脸细辛
花脸细辛

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水马蹄、土细辛、马蹄细辛、山焦根、水苕叶细辛、山花椒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花脸细辛

花苜蓿
花苜蓿

别名:扁豆子、苜蓿草、野苜蓿、奇尔克、纳林-胡岑格、布斯项

味性:苦;寒。

归经:肝;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花苜蓿

花荵

别名:电灯花、灯音花儿

味性:苦;平。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主治:化痰;安神;止血。主咳嗽痰多;癫痫;失眠;咯血;衄曲;吐血;便血;月经过多。花荵

花松萝

味性:甘;苦;性平。

归经:心;肾;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益肺止咳;利尿;生肌收口。主筋骨酸痛;肺痨咳嗽;心悸浮肿;疮疡。花松萝

花叶子
花叶子

别名:斑叶兰

味性:苦;凉。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清热透疹;清心安神。主麻疹;肺炎;心烦失眠。花叶子

花蚁虫

别名:多毛隐翅虫、黄蚂蚁、花腰皮、大花虫、红腰虫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心经。

主治: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花蚁虫

华东瘤足蕨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外感风热;头痛;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华东瘤足蕨

华东瓶蕨

味性:微涩;苦;凉。

归经:肝;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消食;止血生肌。主痈疖肿毒;消化不良;肺热咳嗽;外伤出血。华东瓶蕨

华东阴地蕨

味性:甘;苦;微寒。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肝明目;化痰消肿。主目赤肿痛;小儿高热抽搐;咳嗽;吐血;瘰疬;痈疮。华东阴地蕨

华南毛蕨
华南毛蕨

别名:冷蕨棵、大风寒

味性:辛;平;微苦。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感冒;痢疾。华南毛蕨

华南实蕨

别名:凤尾蕨

味性:微涩;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毒蛇咬伤;痢疾;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华南实蕨

华南紫萁
华南紫萁

别名:贯众、大凤尾蕨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舒筋;驱虫。主流感;痄腮;痈肿疮疖;妇女带下;筋脉拘挛;胃痛;肠道寄生虫病。华南紫萁

华山矾根

别名:土常山

味性: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化痰截疟。治感冒发热,疟疾,筋骨疼痛,疮疖。华山矾根

滑石粉
滑石粉滑石粉

别名:画石粉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膀胱、肺、胃经。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滑石粉

化橘红
化橘红

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化皮、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毛化、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化橘红

化气兰
化气兰

别名:土百部

味性:苦;甘。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润肺止咳,杀虫。治咳嗽,蛔虫病,头虱。化气兰

桦木皮

别名:桦皮、桦树皮、白桦皮

味性:苦,寒。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主咽痛喉痹;咳嗽气喘;黄疸;腹泻;痢疾;淋证;小便不利;乳痈;疮毒;痒疹。桦木皮

淮山
淮山淮山

别名:山药

味性:平、甘。

归经:入肺、脾、肾、胃。

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淮山

槐白皮

别名:槐皮、槐皮(肘后方)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心;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痔,烂疮。阴部痒痛,汤、火烫伤。槐白皮

槐根

别名:槐花根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散瘀消肿;杀虫。主痔疮;喉痹;蛔虫病。槐根

獾肉

别名:狗獾、獾、天狗、山獭、山狗

味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风除湿;杀虫。主小儿疳瘦;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蛔虫症;酒渣鼻。獾肉

黄藨根

别名:黄泡根

味性:咸酸;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吐血及瘰疬。黄藨根

黄藨叶

味性:咸酸;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杀虫,收湿止痒。主湿疹瘙痒,黄水疮,外伤出血,烫火伤。黄藨叶

黄草花

味性:苦;凉。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肺止咳;清肝利胆;止痛。主肺热咳嗽;发热胸痛;肝胆湿热;胁痛;发热;厌食油腻;黄疸;湿热泄泻。黄草花

黄刺皮

别名:黄三刺皮、黄三刺、黄檗、刺黄檗、山黄檗、吉尕尔、三颗针

味性:苦,寒。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湿热;解热毒。主湿热痢疾;黄疸;带下;热毒痈肿。黄刺皮

黄瓜藤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归心;肺以。

主治: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黄水疮。黄瓜藤

黄河裸裂尻鱼
黄河裸裂尻鱼

别名:湟鱼、小嘴巴鱼

味性:苦;咸;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和血;健胃;解毒。主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疮疖化脓。黄河裸裂尻鱼

黄花地丁

别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小响铃、狗响铃

味性:性寒,味苦。

归经:入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黄花地丁

黄花地桃花

别名:黄花虱麻头、缡头婆、密马专、千打槌、地桃花、黐头婆、玉如意、火蒴麻、生毛栏路虎、黄花虱母子

味性:苦;寒。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化石。治石淋,感冒风热表证。黄花地桃花

黄花独蒜

别名:土白及[广西]、粉口兰、老鸦蒜、土白芨、白芨、冰梨子

味性:苦;甘;性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补肺;止咳;清热解毒。主肺痨;咳嗽;咳血;咯血;痈疽疔疮;跌打损伤。黄花独蒜

黄花母

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金盏花、单枝落地、生扯陇、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黄花谷拔、胶粘根、千斤遂、黄花仔、乏力草、小本黄花草、细迷马桩棵、黄花地挑花、黄金树、吸血草、生扯拢、疔疮药、梅肉草、硬枝黄花仔、黄仔草、赐米草、大号嗽血仔草、鬼柳根、树仔草、黄花古粥、麻笔、塘罗达、裂叶雪麻头、坡麻

味性:甘辛,凉。

归经:心;肝;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黄花母

黄花母根

别名:胶粘根、土黄芪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生肌排脓。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疮痈难溃或溃或溃后不易收口。黄花母根

黄花稔

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拔毒散、牙罕满囡、小本黄花草、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山鸡、脓见消、单鞭救主、梅肉草、柑仔蜜、蛇总管、四米草、尖叶嗽血草、白素子、麻芡麻、灶江、扫把麻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黄花稔

黄花铁线莲

别名:狗断肠、铁线透骨草、透骨草、狗肠草、狭叶灰绿铁线莲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二经。

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痒疹,疥癞。黄花铁线莲

黄堇
黄堇

别名:断肠草、黄花鱼灯草、粪桶草、石莲、水黄连、虾子草、野水芹、鱼子草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聤耳流脓;疮毒;疥癣;毒蛇咬伤。黄堇

黄槿
黄槿

别名:黄木槿、桐花、海麻、海麻桐、木麻、公背树、棡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海罗树、弓背树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黄槿

黄荆叶

别名:蚊枝叶、白背叶、姜荆叶、埔姜叶、姜子叶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肺;肝;小肠经。

主治: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黄荆叶

黄荆枝

别名:黄金条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痛,烫伤。黄荆枝

黄荆子
黄荆子

别名:布荆子、黄金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祛风,除痰,行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黄荆子

黄精
黄精黄精

别名:老虎姜、龙衔、太阳草、白及、兔竹、垂珠、鸡格、鹿竹、重楼、萎蕤、苟格、马箭、笔菜、黄芝、笔管菜、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芨黄精、阳雀蕻、土灵芝、山捣臼、鸡头参、黄鸡菜、山姜、米脯、菟竹、救穷、戊已芝、仙人余粮、气精、米餔、白及黄精、阳誉蕻、赖姜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黄精(图)

黄葵
黄葵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野芙蓉、假棉花、假山稔、毛夹、罗裙博、起风瘀、假三菍、药虎、磟碡草、三脚鳖、三脚破

味性:微甘,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下乳通便。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便秘结;产后乳汁不通;骨折;痈疮脓肿;无名肿毒及水炎烫伤。黄葵

黄瘤孢

别名:黄麻球孢霉

味性:微苦;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黄瘤孢

黄麻子

别名:大麻子

味性:性热。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止咳。主血枯经闭;有经不调;久咳。黄麻子

黄缅桂

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卖仲哈、黄兰

味性:苦,凉。

归经:脾;肺经。

主治:祛风湿;利咽喉。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黄缅桂

黄明胶

别名:水胶、牛皮胶、海犀胶、广胶、明胶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滋阴润燥,止血消肿。治虚劳肺痿,咳嗽咯血,吐衄,崩漏,跌扑损伤。痈肿,烫伤。黄明胶

黄木耳

别名:金耳、茂若色尔布、金木耳、黄金银耳、黄耳

味性:甘;平。

归经:肺经。

主治:滋阴润肺,生津。用于虚痨咳嗽,咳血,肺结核等症。黄木耳

黄牛茶

别名:雀笼木、黄芽木、满天红、黄丝鸡兰、海牙茶、土苏木、黄尝、九芽木、鹧鸪木、水芒果、节节花、何线藤、山狗芽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解暑清热,利湿消滞。用于感冒,中暑发热,急性胃肠炎,黄疸。黄牛茶

黄皮果
黄皮果

别名:黄皮子、黄檀子、黄弹子、金弹子、黄弹子黄弹、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理气。治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黄皮果

黄皮果核

别名:黄皮核

味性:味辛;微苦;微温。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理气,散结,止痛,解毒。治胃痛,疝气,疮疖。黄皮果核

黄皮叶

别名:油皮、油梅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气胀腹痛,黄肿,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黄皮叶

黄芪
黄芪黄芪

别名:绵芪、绵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黄芪(图)

黄耆

别名: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芪、箭芪、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耆

黄茄花

别名:格纹叶木槿、野棉花

味性:淡;平。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敛疮。主烧烫伤;皮肤红热灼痛。黄茄花

黄芩
黄芩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妒妇、子芩、宿芩、条芩、黄金条根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黄芩(图)

黄瑞木
黄瑞木

别名:乌珠子、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

味性: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疖肿;蛇虫咬伤;癌肿。黄瑞木

黄三七
黄三七

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土黄连、野黄连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肺;胃;大肠经。

主治:泻火解毒,清心除烦。用于眼结膜炎,口腔炎,咽炎,热病心烦,肠炎,痢疾,痈疮肿毒。黄三七

黄颡鱼涎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生津消渴。主消渴。黄颡鱼涎

黄鳝藤根

别名:熊柳根、铁包金、土黄耆

味性:甘苦,平。

归经:入肝、肺、肾、三焦、膀胱诸经。

主治: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黄鳝藤根

黄鼠肉

别名:礼鼠、拱鼠、貔狸、豆鼠、禾鼠、大眼贼、草原黄鼠、蒙古黄鼠、达呼尔黄鼠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止津;解毒止痛。主疮毒肿痛。黄鼠肉

黄蜀葵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散瘀,消肿,解毒。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腮腺炎,痈肿。黄蜀葵根

黄水藨叶

别名:黄水泡叶、药黄泡叶

味性:苦;凉。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除湿,解毒敛疮。主风湿感冒,水火烫伤,湿热疮疡。黄水藨叶

黄水枝
黄水枝

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高脚铜告牌、紫背金钱、虎耳草、防风七

味性: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肝炎,咳嗽气喘。黄水枝

黄香薷

别名:香薷、寸薷

味性:辛,香,性微温。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主治: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黄香薷

黄芫花

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绛州芫花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肚腹胀满;痰饮;咳逆喘满;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黄芫花

黄羊肉
黄羊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中益气。主脾胃虚寒;虚劳赢瘦。黄羊肉

黄药子
黄药子黄药子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药、黄药根、木药子、大苦、苦药子、山慈姑、红药子、黄独根、苦卡拉、蓑衣包、黄狗子、猴姜七、毛卵砣、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蛋、黄金山药、薯瓜乳藤、铁秤砣、狗嗽、土芋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黄药子(图)

黄樟
黄樟

别名:海南香、南安、香湖、猴樟、大叶樟、樟木、山椒、油樟、臭樟、冰片树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黄樟

黄紫堇
黄紫堇

味性:苦;凉。

归经:肺;心;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毒肿痛;痢疾;肺结核咯血。黄紫堇

灰包

别名:牛屎菰、蛇枕、多形马勃、马皮泡、灰泡

味性:淡;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止血。。主急性咽喉炎;肺炎;肺脓肿;鼻衄;外伤出血。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