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甘味中药列表/4
|
- 金钱白花蛇
- 金钱木根
- 金丝藤仲
- 金线兰
- 金线鱼
- 堇叶山梅花
- 井口边草
- 景天三七
- 九莲灯
- 九龙根
- 九龙藤叶
- 九牛造
- 九爪龙
- 韭菜子
- 韭子
- 酒
- 酒糟
- 驹胞衣
- 菊花
- 卷丝苦苣苔
- 决明子
- 蕨
- 蕨根
- 卡密
- 榼藤子
- 空青
- 空心苋
- 苦茶叶
- 苦丁茶
- 昆明鸡血藤
- 蝲蛄石
- 兰花石参
- 蓝实
- 老蜗生
- 鼺鼠
- 狸骨
- 李子
- 鲤鱼鳞
- 鲤鱼脑
- 鲤鱼血
- 鲤鱼脂
- 鳢鱼胆
- 鳢鱼血
- 荔枝
- 荔枝核
- 栗寄生
- 莲花
- 亮叶冬青
- 鹩哥舌
- 列当
- 林檎
- 羚羊肉
- 柳树寄生
- 柳叶菜花
- 六月瓜
- 龙船花
- 龙骨
- 龙涎香
- 蝼蛄虾
- 露兜竻花
- 露兜竻心
- 露蜂房
- 鲈鱼
- 卤地菊
- 鹿胆
- 鹿角胶
- 鹿茸
- 鹿肾
- 鹿胎
- 鹿蹄肉
- 鹿头肉
- 鹿尾
- 鹿衔草
- 鹿药
- 鹿脂
- 驴骨
- 驴肉
- 驴乳
- 驴蹄
- 驴头
- 驴脂
- 绿豆粉
- 绿豆皮
- 绿结鸡骨
- 罗布麻叶
- 骆驼脂
- 落花生枝叶
- 落葵
- 落霜红
- 落霜红根
- 马雹儿
- 马宝
- 马齿苋子
- 马刀肉
- 马肝
- 马蔺
- 马蔺根
- 马蔺子
- 马肉
- 马桑寄生
- 下一页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丝线、金耳环、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金线兰
别名:凤尾草、黑枸杞、大叶井口边草、线鸡尾、楚箭草、玉龙草、狼牙草、双凤尾、金鸡尾、大叶凤尾、鸡爪凤尾草、背阴草、凤尾接骨草、爬岩龙、八字龙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痢疾,肠炎,小便淋痛,痈疮疖肿,骨折。井口边草


别名: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八仙草、蝎子草、吐血草、活血丹、费案、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晒不干、养心草回生草、九头三七
味性:平;甘;微酸。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止血,化瘀。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跌打损伤。景天三七

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
味性:苦;甘;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解毒;利湿润肺止咳。主淋证;白浊;腹泻;血吸虫病腹水;瘰疬;疮疥;肺痨咳嗽。九莲灯
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万带兰、吊兰[云南玉溪]、石吊兰、卡鲁脚、吊兰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讽除湿;活血祛瘀。主疟疾;咽喉肿痛;湿热淋证;风湿痹痛;劳伤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九爪龙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节华、金精、甘菊、真菊、金蕊、家菊、馒头菊、簪头菊、甜菊花、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阴成、镘头菊
味性:甘苦,凉。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菊花(图)




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羊明、羊角、还瞳子、狗屎豆、马蹄子、千里光)、芹决、羊角豆、野青豆、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大号山土豆
味性:苦甘,凉。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图)
- 《中国药典》决明子
- 《中药大辞典》决明子
- 《中华本草》决明子
- 《本草备要》决明子
- 《本草便读》决明子
- 《本草乘雅半偈》决明子
- 《本草崇原》决明子
- 《本草撮要》决明子
- 《本草分经》决明子
- 《本草经集注》决明子
- 《本草蒙筌》决明子
- 《本草求真》决明子
- 《本草图经》决明子
- 《本草衍义》决明子
- 《本草易读》决明子
- 《本经逢原》决明子
- 《得配本草》决明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决明子
- 《名医别录》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决明子
- 《食疗本草》决明子
- 《吴普本草》决明子
- 《新修本草》决明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决明子
- 《证类本草》决明子
- 《中药学》决明子
- 《千金翼方》决明子
- 《冯氏锦囊秘录》决明子
- 《顾松园医镜》决明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蕨菜、如意菜、狼萁、虌、蕨萁、龙头菜、鳖脚、山凤尾、如意草、荒地蕨、松耕蕨、三叉蕨、蕨儿菜、猫爪子、高沙利、松耕藏、鳖、蕨猫草、粉蕨、山甲萁、乌糯葛萁、小金毛狗脊、甜蕨、米蕨
味性:甘;寒。
归经:肝;胃;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隔,气隔,肠风热毒。蕨(图)
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水花生、过塘蛇、螃蜞菊、假蕹菜、水马齿苋、肥猪菜
味性:苦;甘;性寒。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麻疹,乙型脑炎,肺结核咳血,淋浊,带状疱疹,疔疖,蛇咬伤。空心苋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
味性: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行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跌打损伤。栗寄生

别名:来禽、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花红果、花红、沙果、林禽、蜜果、五色柰、文林朗果、金林禽、红林禽、水林禽、密林禽、黑林禽、频婆果
味性:酸甘,平。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林檎(图)

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卖子木、红绣球、山丹、五月花、牛兰、珠桐、番海棠、大将军、红樱花、买子木、罗伞木、土红花、仙丹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龙船花


别名:五花龙骨
味性:甘涩,平。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龙骨(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
- 《中药大辞典》龙骨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龙骨
- 《本草备要》龙骨
- 《本草便读》龙骨
- 《本草乘雅半偈》龙骨
- 《本草崇原》龙骨
- 《本草从新》龙骨
- 《本草撮要》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害利》龙骨
- 《本草经解》龙骨
- 《本草经集注》龙骨
- 《本草蒙筌》龙骨
- 《本草求真》龙骨
- 《本草思辨录》龙骨
- 《本草图经》龙骨
- 《本草新编》龙骨
- 《本草衍义》龙骨
- 《本草易读》龙骨
- 《本草择要纲目》龙骨
- 《本经逢原》龙骨
- 《长沙药解》龙骨
- 《得配本草》龙骨
- 《雷公炮炙论》龙骨
- 《雷公炮制药性解》龙骨
- 《名医别录》龙骨
- 《神农本草经》龙骨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龙骨
- 《中药炮制》龙骨
- 《汤液本草》龙骨
- 《吴普本草》龙骨
- 《新修本草》龙骨
- 《药笼小品》龙骨
- 《药性切用》龙骨
- 《药征》龙骨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龙骨
- 《证类本草》龙骨
- 《中药学》龙骨
- 《千金翼方》龙骨
- 《外科全生集》龙骨
- 《冯氏锦囊秘录》龙骨
- 《医学衷中参西录》龙骨
- 《顾松园医镜》龙骨
- 《医学入门》龙骨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蜂肠、革蜂窠、百穿、蜂剿、大黄蜂窠、紫金沙、马蜂包、马蜂窝、虎头蜂房、野蜂房、纸蜂房、长脚蜂窝、草蜂子窝、革蜂案、蜂房、蜂巢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祛风,攻毒,杀虫。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露蜂房(图)

别名:黄花龙舌草、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黄花龙舌花、尖刀草、黄花蜜菜、瘠草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肺热喘咳,鼻衄,痈肿,疔疮。卤地菊


别名:斑龙珠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鹿茸(图)
- 《中国药典》鹿茸
- 《中药大辞典》鹿茸
- 《中华本草》鹿茸
- 《本草备要》鹿茸
- 《本草便读》鹿茸
- 《本草乘雅半偈》鹿茸
- 《本草崇原》鹿茸
- 《本草从新》鹿茸
- 《本草撮要》鹿茸
- 《本草分经》鹿茸
- 《本草害利》鹿茸
- 《本草经解》鹿茸
- 《本草经集注》鹿茸
- 《本草蒙筌》鹿茸
- 《本草求真》鹿茸
- 《本草新编》鹿茸
- 《本草衍义》鹿茸
- 《本草易读》鹿茸
- 《本草择要纲目》鹿茸
- 《本经逢原》鹿茸
- 《雷公炮炙论》鹿茸
- 《雷公炮制药性解》鹿茸
- 《名医别录》鹿茸
- 《神农本草经》鹿茸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鹿茸
- 《中药炮制》鹿茸
- 《新修本草》鹿茸
- 《药性切用》鹿茸
- 《玉楸药解》鹿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鹿茸
- 《证类本草》鹿茸
- 《中药学》鹿茸
- 《千金翼方》鹿茸
- 《冯氏锦囊秘录》鹿茸
- 《侣山堂类辩》鹿茸
- 《饮膳正要》鹿茸
- 《顾松园医镜》鹿茸
- 《医学入门》鹿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小秦王草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鹿衔草

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九层楼、白窝儿七、狮子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鹿药(图)

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薛葵、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紫草、燕脂豆、木耳菜、藤露、紫葵、紫豆藤、软藤菜、滑腹菜、红鸡屎藤、葵、繁露、染绛子、荞菜七、篱笆菜、软姜菜
味性:甘酸,寒。
归经: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落葵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
味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马雹儿

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旱蒲、马帚、剧草、三竖、豕首、荔、马薤、蠡草、高诱注、铁扫帚、箭杆风
味性:苦;微甘;微寒。
归经:肾;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疽恶疮;金疮。马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