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甘味中药列表/6
|
- 桑蠹虫
- 桑耳
- 桑寄生
- 桑沥
- 桑螵蛸
- 桑椹
- 桑椹酒
- 桑椹子
- 桑芽
- 桑叶
- 涩草
- 沙苑子
- 沙枣
- 山稗子
- 山扁豆
- 山慈姑
- 山慈菇
- 山桂花
- 山韭菜
- 山香果
- 山羊肝
- 山银柴胡
- 山玉桂
- 山楂
- 山楂根
- 杉叶藻
- 鳝鱼
- 鳝鱼皮
- 鳝鱼头
- 蛇含石
- 蛇莓
- 蛇莓根
- 蛇蜕
- 麝肉
- 肾萼金腰
- 石串莲
- 石花
- 石花菜
- 石栗子
- 石龙刍根
- 石米
- 石上瓜子菜
- 石首鱼
- 石刷把
- 石燕
- 首乌藤
- 舒筋草
- 熟地黄
- 鼠标蛇
- 鼠肝
- 鼠李
- 鼠肾
- 鼠尾粟
- 水黄杨木
- 水蛇
- 水田碎米荠
- 水苋菜
- 水榆果
- 水泽兰
- 水栀根
- 睡菜根
- 睡莲
- 蒴藋
- 丝带蕨
- 丝瓜
- 丝瓜络
- 四川苦丁茶
- 四方藤
- 四叶草
- 松花
- 松花粉
- 松鼠
- 松香
- 苏木
- 苏铁叶
- 苏土藁本
- 酸枣仁
- 娑罗子
- 锁阳
- 塌菜
- 獭肝
- 獭肉
- 台湾牛奶菜
- 台湾千金藤
- 棠梨
- 螳螂
- 桃金娘
- 桃仁
- 天葵子
- 天麻
- 天青地白
- 天水蚁草
- 天竹黄
- 天竺黄
- 田基黄
- 田螺
- 甜茶
- 甜橙
- 甜瓜茎
- 铁浆
- 下一页
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蝎、桑蠹、蛣崛、桑虫、蛀虫、桑蚕、老母虫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桑蠹虫

别名:寄生、桑上寄生、茑、寓木、宛童、寄屑、寄生树、寄生草、茑木、冰粉树、蠹心宝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桑寄生(图)
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桑上螳螂窠、赖尿郎、尿唧唧、猴儿包、螳螂壳、野狐鼻涕、老鸹芯脐
味性:咸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桑螵蛸(图)
- 《中国药典》桑螵蛸
- 《中药大辞典》桑螵蛸
- 《中华本草》桑螵蛸
- 《本草备要》桑螵蛸
- 《本草便读》桑螵蛸
- 《本草乘雅半偈》桑螵蛸
- 《本草崇原》桑螵蛸
- 《本草从新》桑螵蛸
- 《本草撮要》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经集注》桑螵蛸
- 《本草蒙筌》桑螵蛸
- 《本草求真》桑螵蛸
- 《本草新编》桑螵蛸
- 《本草衍义》桑螵蛸
- 《本草易读》桑螵蛸
- 《本草择要纲目》桑螵蛸
- 《本经逢原》桑螵蛸
- 《得配本草》桑螵蛸
- 《雷公炮炙论》桑螵蛸
- 《名医别录》桑螵蛸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桑螵蛸
- 《中药炮制》桑螵蛸
- 《新修本草》桑螵蛸
- 《药笼小品》桑螵蛸
- 《药性切用》桑螵蛸
- 《玉楸药解》桑螵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螵蛸
- 《证类本草》桑螵蛸
- 《中药学》桑螵蛸
- 《千金翼方》桑螵蛸
- 《冯氏锦囊秘录》桑螵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桑实、葚、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葚子、桑粒、桑果
味性:甘;酸;性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桑椹子

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沙蒺藜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沙苑子(图)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四味果、吉格达
味性: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沙枣
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土稗子、山高梁、水高粱、野高粱、山小米、山高粱
味性: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山稗子(图)

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含羞草决明、梦草、挞地沙、砂子草、地柏草、假牛柑、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细密梳、细柑木、蛇谷草、野通草、茫喜、蛇药、苦麦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山扁豆

别名:金灯、鹿蹄草、山茨菰、山茨菇、朱姑、鬼灯檠、毛姑、毛慈姑、泥冰子、处姑、白地栗、白毛姑
味性:甘微辛,寒。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山慈姑(图)




别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宾子、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山慈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七、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采配兰
味性:甘、微辛,凉。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蛇咬伤。山慈菇

别名:朹、粱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檕梅、柿樝子、茅樝、猴樝、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红果子、棠棣子
味性:酸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消食积;化滞瘀。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山楂(图)


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鸡冠果、野杨梅、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疔疮药、蛇蛋果、地锦、三皮风、一点红、老蛇泡、蛇蓉草、蛇波藤、蛇八瓣、龙衔珠、小草莓、蛇不见、金蝉草、三叶藨、疗疮药、蛇皮藤、老蛇刺占、老蛇蔂、龙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龙草、三匹草、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血疔草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蛇莓(图)

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龙皮、龙单衣、蛇筋、蛇附、龙子皮、蛇蜕皮、青龙衣、白龙衣、龙退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蛇蜕(图)

别名:黄花鱼、石头鱼、江鱼、黄鱼、海鱼、黄瓜鱼、鱢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石首鱼(图)

别名:伸筋草、石子藤、无病草、灯笼草、千金藤、青筋藤、毛伸筋、吊壁伸筋草、灯笼勾、吊白伸筋、松筋藤、马尾伸筋、老虎须、猫藤、土木加、割须
味性:微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舒筋活血,祛风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舒筋草

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牛李、鼠梓、稗、赵李、皂李、山李子、乌巢子、女儿茶、牛筋子、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绿子、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羊史子、牛李子、乌搓子、牛消子、红冻、鹿梨、油葫芦子、大脑头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积通便。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疮疡;便秘。鼠李(图)

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水泉、水瓜子菜、红眼猫、水指甲、水串、红格草、仙桃草、结筋草、细叶水苋、水灵丹、节节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水苋菜
别名:接骨草、接骨木、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吴草、英雄草、苛草、走马箭、赤苓叶、公道老、排风草、鸡罅风、扫地风、八棱麻、葛辣、五甲皮、龙州三七、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八里麻
味性:甘酸,温。
归经:入足厥阴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蒴藋

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绵瓜、布瓜、天罗瓜、鱼螆、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天络丝、天罗布瓜、虞刺、洗锅罗瓜、天罗絮、纺线、菜瓜、水瓜、缣瓜、絮瓜、砌瓜、坭瓜、鱼鲛、天骷髅
味性:甘,凉。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丝瓜(图)

别名: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宽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蚂蝗藤、软筋藤、风藤、方藤、方根藤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肢体麻痹;跌打损伤。四方藤

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米拉拉藤、四叶葎、四角金、蛇舌癀、小锯锯藤、地胡椒、四叶蛇舌草、天良草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四叶草

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蚀肬、髦、蚚父、天马、螗螂、石螂、屹肬、拒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蟷、巨斧、龅胧、食胧、猴儿、怒备、马螂康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主小儿惊痫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脚气。螳螂(图)

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金丝桃、山稔子、山菍、豆稔干、稔果、多奶、山多奶、苏园子、石榴子、白碾子、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稔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桃金娘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鬼督邮、水洋芋、冬彭、离母、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
味性:甘,平。
归经:归肝经。
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天麻(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麻
- 《中药大辞典》天麻
- 《中华本草》天麻
- 《本草纲目》天麻
- 《本草备要》天麻
- 《本草便读》天麻
- 《本草从新》天麻
- 《本草撮要》天麻
- 《本草分经》天麻
- 《本草经解》天麻
- 《本草经解》天麻
- 《本草蒙筌》天麻
- 《本草求真》天麻
- 《本草图经》天麻
- 《本草新编》天麻
- 《本草衍义》天麻
- 《本草易读》天麻
- 《本草择要纲目》天麻
- 《本经逢原》天麻
- 《得配本草》天麻
- 《雷公炮炙论》天麻
- 《雷公炮制药性解》天麻
- 《中药炮制》天麻
- 《汤液本草》天麻
- 《药鉴》天麻
- 《药笼小品》天麻
- 《药性切用》天麻
- 《玉楸药解》天麻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天麻
- 《证类本草》天麻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天麻
- 《中药学》天麻
- 《外科全生集》天麻
- 《冯氏锦囊秘录》天麻
- 《顾松园医镜》天麻
- 《医学入门》天麻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毛女儿菜、清明草、细叶鼠曲草、父子草;小地罗汉、小叶金鸡舌、白招曲、小火草、野清明草、毛水蚁、雷公青、菠萝草、叶下白、锦鸡舌、白草仔、小白根菊、乌云盖雪、棉花草、父子草、小地罗汉、神仙眼镜草、磨地莲、兄弟草、翻底白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肝;脾;小肠经。
主治: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天青地白

别名:下白鼠曲草、石曲菇、白调羹、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白头翁
味性:甘苦,平。
归经:入肺、肝二经。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咳嗽;泄泻;痢疾;风湿痛;疮疡;瘰疬。天水蚁草

别名: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田基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