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甘味中药列表/8
|
- 鮧鱼尾
- 阴地蕨
- 淫羊藿
- 淫羊藿根
- 银柴胡
- 莺
- 樱桃根
- 樱桃水
- 樱桃叶
- 鹰头
- 蘡薁
- 蘡薁根
- 硬叶女娄菜
- 油柑根
- 油柑叶
- 柚
- 鱼鳔
- 羽裂盾蕨
- 禹白附
- 玉米黑霉
- 玉米须
- 原蚕沙
- 圆叶南蛇藤根
- 缘桑螺
- 鼋甲
- 鼋肉
- 月季花
- 月季花根
- 云豹骨
- 云防风
- 云实蛀虫
- 云芝
- 芸薹
- 芸薹子
- 枣树根
- 泽泻实
- 蚱蝉
- 粘毛鼠尾草
- 鳣鱼
- 张公鱼
- 章鱼
- 蜇砂
- 珍珠
- 鱵鱼
- 栀子根
- 枳椇根
- 制何首乌
- 雉
- 雉尾
- 雉子筵根
- 珠儿参
- 珠兰
- 珠子参
- 猪肝
- 猪脑
- 猪仔笠
- 竹鸡
- 竹节参
- 竹节蓼
- 竹节三七
- 竹卷心
- 苎麻根
- 苎麻皮
- 苎麻叶
- 啄木鸟
- 紫河车
- 紫金莲
- 紫石英
- 紫藤根
- 紫藤子
- 紫葳根
- 紫啸鸫
- 紫鸭跖草
- 棕竹
- 柞蚕蛹

别名:一朵云、花蕨、独立金鸡、独脚蒿、冬草、郎萁细辛、背蛇生、破天云、散血叶、小春花、蛇不见、吊竹良枝、良枝草、独脚金鸡、丹桂移星草、黄连七、鸡爪莲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平肝,清热,镇咳。治头晕头痛,咳血,惊痫,火眼、目翳,疮疡肿毒。阴地蕨

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刚前、仙灵毗、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乏力草、鸡爪莲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淫羊藿(图)
- 《中国药典》淫羊藿
- 《中药大辞典》淫羊藿
- 《中华本草》淫羊藿
- 《本草备要》淫羊藿
- 《本草便读》淫羊藿
- 《本草乘雅半偈》淫羊藿
- 《本草崇原》淫羊藿
- 《本草从新》淫羊藿
- 《本草撮要》淫羊藿
- 《本草分经》淫羊藿
- 《本草分经》淫羊藿
- 《本草害利》淫羊藿
- 《本草害利》淫羊藿
- 《本草经解》淫羊藿
- 《本草经集注》淫羊藿
- 《本草蒙筌》淫羊藿
- 《本草求真》淫羊藿
- 《本草图经》淫羊藿
- 《本草新编》淫羊藿
- 《本草易读》淫羊藿
- 《本草择要纲目》淫羊藿
- 《得配本草》淫羊藿
- 《滇南本草》淫羊藿
- 《雷公炮炙论》淫羊藿
- 《雷公炮制药性解》淫羊藿
- 《名医别录》淫羊藿
- 《神农本草经》淫羊藿
- 《中药炮制》淫羊藿
- 《吴普本草》淫羊藿
- 《新修本草》淫羊藿
- 《药笼小品》淫羊藿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淫羊藿
- 《证类本草》淫羊藿
- 《中药学》淫羊藿
- 《千金翼方》淫羊藿
- 《冯氏锦囊秘录》淫羊藿
- 《医学入门》淫羊藿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黄鸟、仓庚、皇、商庚、鵹黄、楚雀、青鸟、鸧鹦、黄鹂鹠、黄莺、黄袍、黄伯劳、搏黍、离黄、鹂黄、黄栗留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舒肝解郁。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两胁不适;肢体倦怠。莺
别名:野葡萄、山葡萄、薁、燕薁、蘡舌、山蒲桃、野葡萄藤、木龙、烟黑、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猫眼睛、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蘡薁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生津止渴。主暑月伤津口干。蘡薁
别名:原蚕屎、蚕沙、晚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原蚕沙

别名:月月红、四季花、胜春、斗雪红、月贵花、月记、月月开、长春花、月月花、艳雪红、绸春花、月季红、勒泡、月光花、铜棰子、四季春、四香春、月七花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月季花

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祛风胜湿;止痛止痉。主感冒;头痛;牙痛;胃脘胀痛;泄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惊风;风疹;湿疹;疮肿。云防风




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云芝
别名:珠参、珠子参、疙瘩七、雪三七、钮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土三七、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二经。
主治:养阴,清肺,散瘀,止血,定痛。治热病烦渴,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衄,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珠儿参
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大力牛、鸡头薯、鸡心薯、鸡头子、凉薯、山莨薯、山芪薯、地草果
味性:甘;平。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烦渴,赤白痢疾。猪仔笠



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参、七叶子、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水三七、鸡头七、野田七、大竹根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竹节参(图)
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扁竹花、斩蛇剑、上石百竹、蜈蚣草、扁竹、对节草、竹节山草、百脚山草、大本飞天蜈蚣、斑竹相似、寒忌竹、鹅江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消肿。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竹节蓼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甜七、竹根七、竹节参、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竹节三七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苎根、苎麻头、野苎根、苎麻茹
味性:甘,寒。
归经:肝;心;膀胱经。
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散瘀。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苎麻根(图)


别名:胎盘、衣胞、胎衣、胞衣、混沌皮、混元丹、混沌衣、人胞、仙人衣、佛袈裟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益气养血;补肾益精。主虚劳赢瘦;虚喘劳嗽;气虚无力;血虚面黄;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紫河车(图)
别名:转子莲、紫金标、搬倒甑、蓝花草、蓝花丹、蓝花过节、蓝花矮陀、蓝花对节兰、蓝花狗骨节、牛癞子棵、九节莲、舒筋、月月花、大吉力、花格草、假玉竹、铁狮岩陀、对节兰、普普红、叶叶兰、板倒甑、七星箭
味性:性温,味甘。
归经: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脘腹胁痛;跌打损伤;骨折。紫金莲


别名:萤石、氟石
味性:甘,温。
归经:入心、肝经。
主治:镇心安神,温肺,暖宫。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肺虚咳喘,宫寒不孕。紫石英
- 《中国药典》紫石英
- 《中药大辞典》紫石英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紫石英
- 《本草备要》紫石英
- 《本草便读》紫石英
- 《本草乘雅半偈》紫石英
- 《本草崇原》紫石英
- 《本草从新》紫石英
- 《本草撮要》紫石英
- 《本草分经》紫石英
- 《本草分经》紫石英
- 《本草害利》紫石英
- 《本草经解》紫石英
- 《本草经集注》紫石英
- 《本草求真》紫石英
- 《本草图经》紫石英
- 《本草衍义》紫石英
- 《本草易读》紫石英
- 《本草择要纲目》紫石英
- 《本经逢原》紫石英
- 《得配本草》紫石英
- 《雷公炮制药性解》紫石英
- 《名医别录》紫石英
- 《神农本草经》紫石英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紫石英
- 《汤液本草》紫石英
- 《吴普本草》紫石英
- 《新修本草》紫石英
- 《药性切用》紫石英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紫石英
- 《证类本草》紫石英
- 《中药学》紫石英
- 《千金翼方》紫石英
- 《冯氏锦囊秘录》紫石英
- 《医学入门》紫石英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