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中药列表/2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紫金龙
紫金龙原生态紫金龙紫金龙

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黑牛膝、川山七、大麻药、野豌豆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止痛,降压,止血。治各种疼痛,高血压,血崩,内伤出血,跌打损伤。紫金龙

紫金血藤

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

味性:辛;涩;性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痨伤吐血;闭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金疮肿毒。紫金血藤

紫茎
紫茎

别名:帽兰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舒筋;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紫茎

紫荆花
紫荆花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小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通淋解毒。主热淋,血淋,疮疡,风湿筋骨痛。紫荆花

紫荆木
紫荆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通淋。治妇女痛经,瘀血腹痛,淋病。紫荆木

紫荆皮
紫荆皮原生态紫荆皮紫荆皮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紫荆皮

紫楠根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消肿;催产。主跌打损伤;水肿腹胀;孕妇过月不产。紫楠根

紫檀
紫檀

别名:紫真檀、赤檀、胜沉香、紫檀香、紫 Z H A N木

味性:咸;平。

归经:肝经。

主治:磨粉或汁用为疮毒药,有消肿毒之效。紫檀

紫藤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痛风;痹症。紫藤根

紫藤子

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土木鳖、藤萝子

味性:甘;微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活血;通络;解毒;驱虫。主筋骨疼痛;腹痛吐泻;小儿蛲虫病。紫藤子

紫葳根

别名:凌霄花根

味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凉血,祛风,行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紫葳根

紫啸鸫
紫啸鸫

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入肺、胃、肝、大肠四经。

主治:解毒;止血;止咳。主痔疮;吐血;咳嗽;神经衰弱;偏头痛。紫啸鸫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

别名:血见愁、紫露草、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

味性:淡;甘;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止血,解蛇毒。主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紫鸭跖草

紫云英子
紫云英子

别名:蒺藜子、草蒺藜

味性:辛;凉。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明目。主目赤肿痛。紫云英子

自扣草

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

味性:味微苦;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截疟。主主治眼翳;目赤;黄疸;痈肿;风湿性关节炎;疟疾。自扣草

棕榈花

别名:棕榈木子、棕笋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棕榈花

棕榈皮

别名:拼榈木皮、棕毛、棕皮、棕、拼榈、棕衣树、百页草、定海针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血崩;外伤出血。棕榈皮

棕叶七

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腰痛。棕叶七

棕竹

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棕竹

走游草

别名:爬山虎、藤五甲、红五加、五爪金龙、蛇蜈巴、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上树蜈蚣、痰五加、五加皮、岩五加、毛五加、小走游草、小红藤、小红药、铜丝绊、蛤蜈巴、钝叶小五爪金龙、走游藤、通气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筋骨疼痛。走游草

醉魂藤

别名:野豇豆、老鸦花、对叶羊角扭

味性:苦;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宣壅逐湿;辟秽疗疟。主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醉魂藤

柞蚕蛹

别名:茧蛹

味性:甘;淡;凉。

归经:胃;肺;肝;肾经。

主治:生津止渴;止痉。主消渴尿多;癫痫抽搐。柞蚕蛹

柞木根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核咯血,瘰疬。柞木根

柞木皮

别名:孤奴、纳葛窊、纳葛窳

味性:苦酸,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燥湿,除热。治黄疸,瘰疬,疮毒溃烂。柞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