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中药列表/2
|
- 壁钱
- 壁钱幕
- 边缘鳞盖蕨 点击打开目录…
- 蝙蝠
- 蝙蝠藤
- 鞭打绣球
- 鞭叶耳蕨
- 扁秆藨草
- 扁蕾
- 扁青
- 扁藤
- 扁藤叶
- 变叶美登木
- 遍山红
- 辫子草根
- 鳖甲
- 鳖甲胶
- 鳖肉
- 鳖血
- 鳖脂
- 柄果槲寄生
- 菠菜
- 驳骨草
- 驳骨丹
- 博落回
- 薄荷
- 菜子七
- 残槁蔃
- 蚕豆花
- 蚕豆荚壳
- 蚕沙
- 蚕退纸
- 蚕蜕
- 穇穗莎草
- 苍白秤钩风
- 苍白过路黄
- 苍耳
- 苍蝇草
- 藏红花
- 藏羚角
- 藏鮡胆
- 草本三角枫
- 草果药
- 草胡椒
- 草灵芝
- 草牡丹
- 草石蚕
- 草乌
- 草乌头
- 草绣球
- 草蜘蛛
- 侧柏叶
- 侧耳
- 侧子
- 叉歧繁缕
- 茶花
- 檫树
- 钗子股
- 柴桂
- 柴胡
- 柴胡叶链荚豆
- 豺皮
- 豺皮樟
- 豺肉
- 蝉花
- 蝉蜕
- 蟾蜍
- 蟾蜍胆
- 蟾蜍肝
- 长春花
- 长盖铁线蕨
- 长杆兰
- 长管假茉莉
- 长石
- 长筒马先蒿
- 长瓦韦
- 长叶丹参
- 长叶山竹子
- 长叶实蕨
- 常春藤
- 常春卫矛
- 常山
- 车前草
- 蛏肉
- 赪桐叶
- 橙黄玉凤花
- 橙叶
- 橙子
- 秤钩风
- 秤砣梨
- 秤砣梨根
- 鸱肉
- 鸱头
- 鸱鸺
- 匙叶草
- 匙叶伽蓝菜
- 齿瓣延胡索
- 赤地榆
- 赤腹松鼠
- 赤楠
- 下一页
别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杨柳子棵、防己藤、黄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黄根藤、金百脚、山地瓜秧、爬山秧子
味性:苦;寒。
归经:肝;肺;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腰痛;瘰疬;咽喉肿痛;腹泻痢疾;痔疮肿痛。蝙蝠藤
别名:地草果、红顶珠、顶珠草、底线果、地红参、地红豆、地胡椒、月月换叶、连线草[云南]、红豆草、头顶一颗珠、连钱草、活血丹、四季草、小铜锤、金线草、区茹程丹、连线草、头顶一颗球、滚山珠、四季青、一串钱、小红豆
味性:淡,平。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经闭腹痛;瘰疬;疮肿湿毒;咽痛;齿龈肿痛;跌打损伤。鞭打绣球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满山红、三叶藤、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映山红、秤杆树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遍山红


别名:团鱼盖、脚鱼壳、上甲、甲鱼、鳖壳、团鱼甲、鳖盖子、甲鱼壳、团鱼壳
味性: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鳖甲(图)

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柄果槲寄生

别名:菠棱、波棱菜、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角菜、菠薐、红根菜、甜茶、拉筋菜、敏菜、飞薐菜、飞龙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肝;胃;大肠;小肠经。
主治:养血,止血,敛阴,润燥。治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菠菜
别名:小功劳、木贼、节节草、豆根草、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笔头草、塔草、毛筒草、博节草、土木贼、木贼草、斗眼草、锁阳草、全生草、虾公脚、马浮草
味性:苦;凉;甘。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伤折。驳骨草
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细骨风、尖尾峰、接骨筒、白及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肺经。
主治: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驳骨丹

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落回、号筒草、勃勒回、号简秆、号筒青、滚地龙、山号筒、山麻骨、猢狲竹、空洞草、角罗吹、号角斗竹、亚麻筒、山火筒、山梧桐、通大海、边天蒿、通天大黄、土霸王、号桐树、号筒杆、山号简、翻牛白、狮子爪、喇叭简、吹火简、蛇罗麻、野麻秆、哈哈简、菠萝简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消肿,解毒,杀虫。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博落回(图)


别名:蕃荷菜、菝蔺、吴菝蔺、南薄荷、猫儿薄苛、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花、菝蕑、吴菝蕑、野薄荷、升阳菜薄苛、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薄荷(图)


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蚕沙

别名:卷耳、葹、苓耳、地葵、枱耳、白胡荽、常枱、爵耳、耳珰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进贤菜、道人头、喝起草、佛耳、缣丝草、野缣丝、野茄、猪耳、痴头婆、虱麻头、粘粘葵、白痴头婆、胡葈、枲耳、常枲、刺儿颗、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紫菜、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苍耳(图)

别名:石蚕、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白毛蛇、白毛骨碎补、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地蚕、甘露子、滴露、甘露儿、土蛹、宝塔菜、蜗儿菜、土虫草、地牯牛草、地纽、土蚰、土人参、土蕊子、毛菜、风子草、螺丝菜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草石蚕


别名:堇、芨、乌头、乌喙、奚毒、鸡毒、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独白草、土附子、草乌、竹节乌头、金鸦、断肠草、即子、五毒根、耗子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草乌头

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平菇、桐子菌、粗皮侧耳、水风菌、冻菌、青蘑、灰蘑
味性:微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侧耳
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催吐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痈疽,风湿痛,水肿。钗子股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白叶仔、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脾;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豺皮樟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蜩甲、伏蜟、枯蝉、蜩蟟退皮、蝉退壳、催米虫壳、唧唧猴皮、唧唧皮、热皮、麻儿鸟皮、伏壳、蝉甲、蝉脱、仙人衣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蝉蜕(图)

别名:苦蠪、蟾、虾蟆、蚵蚾、癞虾蟆、石蚌、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蟆、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蟾诸、去甫;蟾
味性:辛,凉。
归经:心;肝;脾;肺经。
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蟾蜍(图)
别名:竹兰、石玉、胡连、草姜、大叶寮刁竹、文哈海、山荸荠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热淋;黄疸;水肿;脚气浮肿;疝气腹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跌打损伤。长杆兰

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土鼓藤、龙鳞薛荔、尖叶薜荔、三角风;三角尖、爬墙虎、械枫、尖角枫、山葡萄、狗姆蛇、百脚蜈蚣、钻矢风、枫荷梨藤、风藤草、犁头南枫藤、三角箭、土枫藤、散骨风、三叶木莲、士鼓藤、龙鳞薜荔、尖叶薛荔、三角风、三角尖、爬树龙、岩筋、风藤、扒岩枫、上天龙、三角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肝;脾;肺经。
主治:祛风,利湿,平肝,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歪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常春藤


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互草、恒山、七叶、翻胃木、土常山、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摆子药
味性:苦辛,寒。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劫痰;截疟。主疟疾,胸中痰饮积聚。常山(图)


别名:苤苢、马舄、车前、当道、陵舄、牛舌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野甜菜、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车前草(图)
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追骨风、华防己、湘防己、穿山藤、杜藤、过山龙、花防己
味性:苦;凉。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用于风湿骨痛,胆囊炎,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秤钩风
别名:怪鸱、钩鵅、大头鹰、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猫头鹰、鬼鸠、夜猫子、横虎、恨狐、老兔、鸱旧、旧留、老菟、夜猫
味性:味酸;微咸;性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滋阴补虚;截疟。主肺结核;风虚眩晕;疟疾。鸱鸺



别名:隔山消、紫地榆、红地榆、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赤地榆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赤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