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平性中药列表/3
|
- 毛青杠
- 毛薯
- 毛叶白粉藤
- 毛足铁线蕨
- 梅梗
- 梦花
- 梦花根
- 绵萆薢
- 面根藤
- 磨盘草
- 木馒头
- 木通根
- 苜蓿
- 南蛇藤根
- 南烛叶
- 泥鳅
- 牛鼻栓
- 牛胆参
- 牛肾
- 牛尾参
- 牛膝
- 女贞子
- 糯稻根须
- 藕节
- 鳑魮鱼
- 枇杷核
- 鸊鷉
- 萍蓬草子
- 铺地蜈蚣
- 葡萄
- 葡萄根
- 葡萄藤叶
- 麒麟菜
- 千层塔
- 千灵丹
- 千针万线草
- 芡实
- 芡实根
- 芡实叶
- 青鱼枕
- 苘麻根
- 雀梅藤
- 雀脑
- 雀舌豆
- 榕须
- 三翅铁角蕨
- 桑寄生
- 桑螵蛸
- 沙枣胶
- 鲨鱼翅
- 山扁豆
- 山杜仲
- 山佛手
- 山梗菜
- 山核桃仁
- 山货榔
- 山韭
- 山药
- 山樱桃
- 扇子七
- 鳝鱼头
- 商陆花
- 上山龙
- 蛇婆
- 肾蕨
- 石串莲
- 石莼
- 石帆
- 石花
- 石蜐
- 石南
- 石南实
- 石南叶
- 石首鱼
- 石霜
- 鼠标蛇
- 鼠脂
- 双肾藤
- 双肾子
- 水苦荬
- 水田碎米荠
- 丝瓜藤
- 丝线吊芙蓉
- 松萝
- 溲疏
- 獭肝
- 塘虱鱼
- 桃叶
- 天浆壳
- 铁华粉
- 铜罗伞
- 头发七
- 秃鹫
- 土附子
- 土人参
- 菟丝
- 文蛤
- 蕹菜根
- 窝儿七
- 乌骨鸡
- 下一页
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脚板薯、鸡窝薯、红毛薯、去饼山药
味性:甘;微涩;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毛薯
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迎春花、黄瑞香、雪里开、蒙花、一身保暖、岩泽兰、水菖花、蒙花珠、新蒙花、野蒙花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治青盲,翳障,多泪,羞明,梦遗,虚淋,失音。梦花
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奶浆藤、面根草、狗儿完、小旋花、南面根、常春藤叶夫剑、狗儿蔓、打破碗、常春藤叶天剑、蒲地参、盘肠参、燕覆子、米线草、兔儿草、富苗秧、扶秧、走丝牡丹、钩耳藤、喇叭花、狗耳苗、扶苗、扶子苗、旋花苦蔓、老母猪草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小儿疳积。面根藤
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金花草、唐挡草、帽笼子、磨笼子、磨盆草、印度苘麻、牛响草、磨挡草、木磨子、苘麻、磨谷子、磨龙子、牛姑仔磨、复盆子、半截磨、假茶仔、挨砻地堵、磨砻草、磨盘花、累子草、米兰草、帽子盾、倒绋草、四米草、研仔盾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磨盘草
别名:木莲、水馒头、鬼馒头、蔓头萝、凉粉果、木铎、桔杷、文头果、文头榔、糖馒头、馒头郎、牛奶子、牛奶柚、金柚奶、假秤锤、程邦子、水子、鬼球、木果蒲、胖朴、爬墙果、爬壁果、薜荔果、膀膀子、凉粉子、烹泡子、王不留行、馒头米壳、木锋、桔把、木莲果、凉粉树果、馒头果、薛荔果、木瓜、膨泡、乌鸦馒头
味性:甘,平。
归经:肾、胃、大肠经。
主治: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木馒头
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牧蓿、木粟、怀风、光风、连枝草、光风草、南苜蓿、金花菜、草头、母齐头、黄花草子、磨盘草子、黄花菜
味性:苦,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苜蓿(图)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百倍、鸡胶骨、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味性:苦、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牛膝(图)
- 《中国药典》牛膝
- 《中药大辞典》牛膝
- 《中华本草》牛膝
- 《本草纲目》牛膝
- 《本草备要》牛膝
- 《本草便读》牛膝
- 《本草乘雅半偈》牛膝
- 《本草崇原》牛膝
- 《本草从新》牛膝
- 《本草撮要》牛膝
- 《本草分经》牛膝
- 《本草分经》牛膝
- 《本草经解》牛膝
- 《本草经集注》牛膝
- 《本草蒙筌》牛膝
- 《本草求真》牛膝
- 《本草图经》牛膝
- 《本草新编》牛膝
- 《本草衍义》牛膝
- 《本草易读》牛膝
- 《本草择要纲目》牛膝
- 《本经逢原》牛膝
- 《滇南本草》牛膝
- 《雷公炮炙论》牛膝
- 《雷公炮制药性解》牛膝
- 《名医别录》牛膝
- 《神农本草经》牛膝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牛膝
- 《吴普本草》牛膝
- 《新修本草》牛膝
- 《药鉴》牛膝
- 《药笼小品》牛膝
- 《玉楸药解》牛膝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牛膝
- 《证类本草》牛膝
- 《中药学》牛膝
- 《千金翼方》牛膝
- 《外科全生集》牛膝
- 《冯氏锦囊秘录》牛膝
- 《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
- 《顾松园医镜》牛膝
- 《医学入门》牛膝
- 《医学入门》牛膝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鼠梓子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女贞子(图)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水杉、狗仔草、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土木胶、猫子藤、石子藤、青筋草、松筋草、收鸡草、蜈蚣草、山毛柏、凤凰伸筋、鹿角草、伸筋草、立筋草、寸金草、寸寸草、合金草、龙角藤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铺地蜈蚣
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山葫芦、蒲陶、赐紫樱桃、琐琐葡萄、菩提子、乌珠玛、葡萄秋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葡萄(图)
别名:蛇足草、狗牙齿、直立石松、矮松、山芝、虱子草[贵州]、金不换[福建]、蛇交子、毛青杠、虱子草、生扯拢、千金榨、矮杉树、万年杉、铁板草、千金虫、刘果奴、矮罗汉、狗牙菜、金不换、金锁匙、横纹草、充天松、打不死、跌打损伤草、杀蛆药、
味性:辛,平。
归经:肺;大肠;肝;肾经。
主治:退热,除湿,消瘀,止血。治肺炎,肺痈,劳伤吐血,痔疮便血,白带,跌打损伤,肿毒。千层塔
别名:麦参、筋骨草、大鹅肠菜、小胖药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千针万线草
别名:鸡头米、鸡头、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雁头、乌头、艻子、鸿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鸡咀莲、鸡头苞、刺莲蓬实、鸡癕、蔿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芡实(图)
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雀梅藤
别名:半天吊、吊风根、榕树须、榕树吊须、榕根须、榕树倒抛根、乌松、老公须、倒吊松根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痧气腹痛,风湿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损伤。榕须
别名:寄生、桑上寄生、茑、寓木、宛童、寄屑、寄生树、寄生草、茑木、冰粉树、蠹心宝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桑寄生(图)
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桑上螳螂窠、赖尿郎、尿唧唧、猴儿包、螳螂壳、野狐鼻涕、老鸹芯脐
味性:咸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桑螵蛸(图)
- 《中国药典》桑螵蛸
- 《中药大辞典》桑螵蛸
- 《中华本草》桑螵蛸
- 《本草备要》桑螵蛸
- 《本草便读》桑螵蛸
- 《本草乘雅半偈》桑螵蛸
- 《本草崇原》桑螵蛸
- 《本草从新》桑螵蛸
- 《本草撮要》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经集注》桑螵蛸
- 《本草蒙筌》桑螵蛸
- 《本草求真》桑螵蛸
- 《本草新编》桑螵蛸
- 《本草衍义》桑螵蛸
- 《本草易读》桑螵蛸
- 《本草择要纲目》桑螵蛸
- 《本经逢原》桑螵蛸
- 《得配本草》桑螵蛸
- 《雷公炮炙论》桑螵蛸
- 《名医别录》桑螵蛸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桑螵蛸
- 《中药炮制》桑螵蛸
- 《新修本草》桑螵蛸
- 《药笼小品》桑螵蛸
- 《药性切用》桑螵蛸
- 《玉楸药解》桑螵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螵蛸
- 《证类本草》桑螵蛸
- 《中药学》桑螵蛸
- 《千金翼方》桑螵蛸
- 《冯氏锦囊秘录》桑螵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含羞草决明、梦草、挞地沙、砂子草、地柏草、假牛柑、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细密梳、细柑木、蛇谷草、野通草、茫喜、蛇药、苦麦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山扁豆
别名:半边莲[东北]、大种半边莲、半边莲、水苋菜、苦菜、节节花、水白菜、水折菜、天竹七、对节白、水杨、柳
味性:辛,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治支气管炎,痈肿疔毒,蛇虫咬伤。山梗菜
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藷藇、署预、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几草、藷、山藷、延草、王芋、薯药、淮山药、蛇芋、野山豆、山板术、白苕、九黄姜、野白薯、扇子薯、佛掌薯、白药子、薯藇、薯、山薯、王薯、山板薯、土蓣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山药
- 《中国药典》山药
- 《中药大辞典》山药
- 《中华本草》山药
-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药
- 《本草备要》山药
- 《本草便读》山药
- 《本草从新》山药
- 《本草撮要》山药
- 《本草分经》山药
- 《本草分经》山药
- 《本草害利》山药
- 《本草经解》山药
- 《本草经解》山药
- 《本草求真》山药
- 《本草新编》山药
- 《本草衍义》山药
- 《本草易读》山药
- 《本草择要纲目》山药
- 《滇南本草》山药
- 《雷公炮制药性解》山药
- 《食疗本草》山药
- 《食物疗法》山药
- 《中药炮制》山药
- 《汤液本草》山药
- 《药鉴》山药
- 《药笼小品》山药
- 《饮食须知》山药
- 《中药学》山药
- 《外科全生集》山药
- 《冯氏锦囊秘录》山药
-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
- 《老年食养食疗》山药
- 《饮膳正要》山药
- 《中医饮食营养学》山药
- 《减肥新法与技巧》山药
- 《顾松园医镜》山药
- 《食疗方》山药
- 《饮膳正要》山药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朱桃、麦樱、牛桃、英桃、婴桃、英豆、李桃、奈桃、梅槐、山婴桃、毛樱桃、野樱桃、山豆子、梅桃、野樱挑
味性:辛;甘;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健脾,益气,固精。主食积泻痢,便秘,脚气,遗精滑泄。山樱桃
别名:扇子还阳、阴阳扇、双扇兰、大对月草、菊花双叶草、一把伞、连子七、老虎七、半边莲、肾叶兰、老虎兰、半边扇、对叶扇、铁骨伞、荷叶七、扇子草、半边伞、二郎伞
味性:辛,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风镇痛,截疟。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疼痛,间日疟;外用治皮肤搔痒。扇子七
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蛇蛋参、凤凰蛋、犸骝卵、凤凰草、圆蕨、蜈蚣蕨、水槟榔、冰果草、梳篦草、飞天蜈蚣、金鸡孵蛋、神仙对坐草、石上丸、凤凰蕨、何汗蕨、金鸡尾、夭鹅抱蛋、蕨薯、落地珍珠、马骝卵、凉水时、麻雀蛋、凤凰卵、石窝蛋、猫蛋果、雉鸡蛋、圆牙齿、芒蛋、狗睾丸、雉鸡尾、乌脚蕨、狗核莲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肾;胃;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肾蕨
别名:石被、纸菜、海莴苣、海白菜、绿菜、猪母菜、青菜婆
味性:甘;咸;寒;平。
归经:入肾经。
主治:利水消肿;软坚化痰;清热解毒。主水肿;颈淋巴结肿大;瘿瘤;高血压;喉炎;疮疖;急、慢性肠胃炎;疳疾。石莼(图)
别名:黄花鱼、石头鱼、江鱼、黄鱼、海鱼、黄瓜鱼、鱢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石首鱼(图)
别名:马蹄、羊蹄藤、夜关门、羊蹄甲、猪腰藤、马鞍藤、鹰爪风、缺月藤、燕尾藤
味性:苦,平。
归经:肾;大肠经。
主治:收敛固涩,解毒除湿。主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痢疾,痹痛,疝气,睾丸肿痛,湿疹,疮疖肿痛。双肾藤
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对对参、双黄参、双肾参、老母鸡抱蛋、金鹅抱蛋、羊肾参、金刚如意、对人参、偏坠药、鸡卵参、山象牙、腰子七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利尿,消炎,解毒。治睾丸炎,尿路感染,虚咳,痈疽疔毒。双肾子
别名:水仙桃草、仙桃草[云南、四川]、水接骨丹、接骨仙桃草、虫虫草、水莴苣、水对叶莲、半边山、谢婆菜、水菠菜、大仙桃草、仙桃草、鸭儿草、仙人对座草、水泽兰、蚊子草、蚧蛙草、接骨桃、水上浮萍、水波浪、水窝窝、芒种草、二代草
味性:苦,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感冒;咽痛;劳伤咯血;痢疾;血淋;月经不调;疮肿;跌打损伤。水苦荬
别名:树挂、云雾草、海风藤[西北、中南、西南]、金线草、老君须、女萝、松上寄生、松落、天棚草、雪风藤、山挂面、龙须草、天蓬草、金钱草、关公须、飞天蜈蚣、松毛、海风藤、石丝线、飞山翅、仙人头发、金丝藤、胡须草、荼须、过山龙、石须
味性:甘,平。
归经:心;肾;肺经。
主治:清肝,化痰,止血,解毒。治头痛,目赤,咳嗽痰多,疟疾,瘰疬,白带,崩漏,外伤出血,痈肿,毒蛇咬伤。松萝
别名:天将壳、萝藦荚、萝摩荚、哈喇瓢、赖瓜瓢、羊角、麻雀棺材、剌猬瓜、野羊角、和尚瓢、初风瓢、老鸹瓢
味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肺化痰。治咳嗽痰多,肺风痰喘,百日咳,惊病,麻疹不透。天浆壳
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水人参、参草、土高丽参、假人参、土洋参、土参、紫人参、瓦坑头、福参、土红参、锥花、土人参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土人参(图)
别名:唐、蒙、王女、菟芦、鸮萝、复实、赤网、兔丘、菟缕、菟累、野狐浆草、火焰草、金线草、野狐丝、狐丝、黄丝草、金丝草、无根金丝草、缠豆藤、豆马黄、无根草、莫娘藤、豆寄生、吐血丝、无娘藤、兔儿须、黄腊须、盘死豆、黄乱丝、麻棱丝、缠丝蔓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水,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菟丝
别名: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药鸡)、竹丝鸡、药鸡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用于阴虚潮热,消渴,遗精,带下,久痢。乌骨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