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赤小豆芽

味性:味甘;性微凉。

归经:肝;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主肠风便血;肠痈赤白痢疾;任娠胎漏。赤小豆芽

赤小豆叶
赤小豆叶

别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叶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肝;肾;胃经。

主治:固肾缩尿;明目;止渴。主小便频数;肝热目糊;心烦口渴。赤小豆叶

崇澍蕨

味性:苦;凉。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崇澍蕨

臭草
臭草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香草、猴子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肾;肝;心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小儿高热惊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热毒疮疡;小儿湿疹;蛇虫咬伤。臭草

臭茉莉

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臭矢茉莉、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冬地梅

味性:苦,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痔疮脱肛,痒疹疥疮,慢性骨髓炎。臭茉莉

臭牡丹根
臭牡丹根原生态臭牡丹根

别名:臭枫根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肺经。

主治:行气健脾,祛风平肝,消肿解毒。治崩漏,白带,头晕,虚咳,高血压,风湿痛,脚气,荨麻疹,痈疽,痔疮。臭牡丹根

臭山羊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楮实子
楮实子楮实子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楮实子

川层草

别名:献鸡尾、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善鸡尾、斑鸠尾、血草、闭尺、小本马脚蕨、细叶金鸡尾

味性:微苦;寒。

归经: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小便涩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川层草

川鄂山茱萸
川鄂山茱萸

味性:味酸;涩;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肝益肾;收敛固脱。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尿频;体虚多汗。川鄂山茱萸

川牛膝
川牛膝

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川牛膝(图)

川乌
川乌川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图)

川乌头
川乌头川乌头

别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川乌头

吹风散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入地射香

味性:甘;性温。

归经:肺;胃;脾;肠;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感冒;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痛经;跌打损伤。吹风散

慈乌
慈乌

别名:乌、孝鸟、慈鸦、哺公、小山老鸹、咵老鸦、麦鸦

味性:味酸;咸;性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主虚劳咳嗽;骨蒸烦热;体弱消瘦。慈乌

刺果藤

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

味性:涩、微苦,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刺果藤

刺黄柏

别名:安徽小檗、黄柏、老鼠刺、木黄连、刺黄芩、山黄芩、野黄芩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带下,疮疡热毒。刺黄柏

刺梨
刺梨

别名:茨梨、文先果、团糖二、莰梨、文光果、油刺果

味性:甘;酸涩。

归经:脾;肾;胃经。

主治:健胃;消食;止泻。主食积饱胀;肠炎腹泻。刺梨

刺梨根
刺梨根

别名:茨藜子根、茨藜根

味性:甘酸,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刺梨根

刺蜜

别名:羊刺蜜、草蜜、给敦罗、刺糖、骆驼刺糖、阳塔克西克尔、给勃罗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肺;脾;小肠;肾经。

主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刺蜜

刺三甲

别名:五加皮、白竻根、白茨根、山五甲、苦竻蔃、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土三加皮、三加皮

味性:苦辛,凉。

归经:入肺、肾。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刺三甲

刺猬皮
刺猬皮刺猬皮

别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仙人衣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肾经。

主治: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刺猬皮(图)

刺五加
刺五加刺五加

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脾;肾;心经。

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刺五加

楤木白皮

味性:性温,味微咸。

归经:入肝、心、肾三经。

主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楤木白皮

脆骨风
脆骨风

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万把刀

味性:甘;微涩;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脆骨风

脆蛇
脆蛇原生态脆蛇脆蛇

别名:碎蛇、银蛇、金蛇、地鲜、蝎蛇、金星地鳝、金星鳝、片蛇、蛇蜥、无脚蜥、蜴蛇

味性:咸,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疼痛,头晕目眩。脆蛇

大白药

别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小白前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止血接骨。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大白药

大茶药根

别名: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肿,止痛,接骨。治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大茶药根

大地棕根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

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大地棕根

大对经草

别名:老君茶、大花金丝桃、大叶刘寄奴

味性:苦,平。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清暑,利尿,调经。用于伤暑,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大对经草

大萼鹿角藤

别名:藤仲、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水晶凉粉籽、草杜仲、大藤仲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萼鹿角藤

大果卫矛

别名:白鸡槿、青得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益肾壮腰;化瘀利湿。主肾虚腰痛;胎动不安;慢性肾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带下。大果卫矛

大箭

别名:水泽泻、汗枪箭

味性:淡微辛,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散毒。治皮肤庖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大箭

大块瓦
大块瓦

别名:花叶细辛、矮细辛、铺地细辛、土细辛、白三百棒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止痛消肿。主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咳喘;风寒湿痹;毒蛇咬伤。大块瓦

大膜盖蕨

味性: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主跌打损伤;腰痛。大膜盖蕨

大青盐
大青盐

别名:青盐、石盐、戎盐、胡盐、秃登盐、阴土盐、寒盐、冰石、羌盐、岩盐

味性:咸,寒。

归经:心;肾;肝;肺;膀胱经。

主治:凉血,明目。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外治目赤肿痛,牙痛。大青盐

大石韦

别名:篦梳剑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清肺热,利尿,通淋。治咳血,尿血。大石韦

大树跌打
大树跌打

别名:黄桐

味性:味辛;性热。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瘀定痛;舒筋活络;截疟。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疟疾。大树跌打

大叶花椒茎叶

味性:甘辛。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胃痛;疝气痛;腰痛;跌打损伤。大叶花椒茎叶

大夜关门

别名:羊蹄风、猪腰藤、关门草

味性:甘、酸、苦;温。

归经:心;肾经。

主治:收敛固精。主脱肛及子宫脱垂。大夜关门

大夜关门根

味性:辛、酸;苦;温。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止血,镇咳,补肾摄精。主血崩,咳嗽,遗精,滑精,遗尿。大夜关门根

大一面锣

别名:大一面绿、白毛草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益气;补肾;涩精;固下。主心悸怔肿;梦遗滑粗;崩漏带下。大一面锣

大羽铁角蕨

别名:萃补

味性:淡;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腰腿痛。大羽铁角蕨

大种半边莲
大种半边莲

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痈肿疮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大种半边莲

单肾草

别名:扇叶舌喙兰、独叶一支花、无柄一叶兰、雨流星草、鸡肾参、一面锣[四川木里盐源]、鸡肾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补肾清肺。主肾虚腰痛;阳痿;小儿遗尿;疝气;肺热咳嗽。单肾草

单条草

别名:星宿菜、灵疾草、小硼砂、金鸡胆、白水花、水硼砂、节节黄

味性:苦;性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解热,凉血,活血。治痔疮肿毒,跌打伤痛。单条草

淡菜
淡菜

别名:厚壳贻贝[壳菜]、贻贝[壳菜紫贻贝]、翡翠贻贝、扁顶蛤、菲律宾偏顶蛤、壳菜、海蜌、红蛤、珠菜、东海夫人、海红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主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瘿瘤。淡菜(图)

当归藤
当归藤原生态当归藤

别名:大力王、筛其蔃、虎尾草、千里香、土当归、保妇蔃、走马胎、土丹桂、小箭赶风、米筛藤

味性:苦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补肾强腰。治月经不调,闭经,贫血,跌打损伤,骨折。当归藤

刀豆
刀豆刀豆

别名: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坝豆、大刀豆、刀豆角、刀鞘豆、刀豆子、大弋豆、关刀豆、刀巴豆、马刀豆、刀培豆、大戈豆、刀凤豆、刀板仁豆、卡肖

味性:甘,温。

归经:归胃、肾经。

主治: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刀豆(图)

倒挂牛

别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大牛昂

味性:涩;热。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解表发汗,化瘀止痛。主伤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酒皶鼻。倒挂牛

倒生根

别名:乌泡倒触伞、两头草、乌龙毛、过江龙、大乌泡根

味性:酸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止血。治劳伤吐血,鼻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倒生根

倒生莲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倒生莲

地八角

别名:球花紫云英、土牛膝、旱皂角、地皂角、八角花、野落地松、黄鳝草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扁桃体炎,浮肿,牙痛,口鼻出血,麻疹。地八角

地蚕
地蚕

别名: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土虫草、土石蚕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益肾润肺;补血消疳。主肺痨咳嗽吐血;盗汗;肺虚气喘;血虚体弱;小儿疳积。地蚕

地瓜根

味性:苦涩,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治腹泻,痢疾,黄疸,瘰疬,遗精,白带,痔疮。地瓜根

地黄
地黄原生态地黄地黄地黄

别名:地黄、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

味性: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地黄(图)

地骷髅

别名:仙人骨、老萝卜头、老人头、地枯萝、气萝卜、枯萝卜、空莱菔、出萝卜、老卜头、空莱服、老萝卜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消食,利水。治咳嗽多痰,食积气滞,脘腹痞闷胀痛,水肿喘满,噤口痢疾。地骷髅

地菍果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归肾;肝;脾经。

主治: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主肾虚精专;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地菍果

滇白药子
滇白药子

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牌;肺;肾经。

主治:补脾益肾;敛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脾虚便溏;肾虚阳痿;遗精;白带;虚劳久咳;缺乳;无名肿毒。滇白药子

滇绿豆

味性:味淡;性平。

归经:肾经。

主治:利尿消肿。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滇绿豆

滇五味

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

味性:酸;甘;性温。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镇咳,滋养,强壮,止泻,止汗。滇五味

雕骨

别名:鹰骨、鹑、鹫、洁白雕、红头雕、鹫雕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肾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扑骨折。雕骨

吊灯花
吊灯花

别名:小鹅儿肠、裂瓣朱槿、裂瓣槿、风铃佛桑花、五凤花、吐丝红、红花、南洋红花

味性: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食行滞。主食积。吊灯花

吊干麻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大钧鱼竿、苦通皮、菜虫药、南蛇根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吊干麻

丁香油
丁香油

味性:味辛;甘;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丁香油

丢了棒

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赶风债、赶风柴、追风根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丢了棒

东方狗脊

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凤凰尾、贯众、老龙骨、狗脊、大叶路基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补肝肾;强腰膝;解毒;杀虫。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痢疾;崩漏;白带;小儿疳积;症瘕;蛇伤。东方狗脊

冬青子
冬青子

别名:冬青实、冻青树子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去风。补虚。治风湿痹痛,痔疮。冬青子

冻青叶
冻青叶

别名:云南冻青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肺;肾经。

主治:清热消炎。治腮腺炎,疮毒,水火烫伤,风湿,跌打骨折。冻青叶

都拉

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卜肚拉、土洋参、双香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温肾益气;活血止血。主体虚头昏;虚劳久咳;脾虚食积;肾虚腰痛;带下;阳痿;不孕;风湿性心脏病;外伤出血。都拉

豆叶七

别名:绿豆莲、金剪刀、蚕豆七、豆叶狼毒、胡豆莲

味性:苦;凉。

归经:肺;肾;肝经。

主治:接筋骨,除风湿,解毒消肿。外用治骨折,风湿关节痛,乳腺炎,疔疮。豆叶七

独椒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散风寒,除湿邪。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独椒

独脚乌桕

别名:山番薯、土大黄、独脚乌扣、山葫芦、粉藤头、粉藤薯、块根山鸡蛋、粉藤蛋

味性:甘苦,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独脚乌桕

独蕨箕

别名:蕨箕参、蕨箕细辛、一朵云、蕨苗一支蒿、蕨蕨草、蕨蕨蒿、金扇子、山斛、阴地蕨、独脚鸡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滋补;止咳平喘。主毒蛇咬伤;乳痈;疔疮肿毒;瘰疬;咽喉炎;肺热咳喘。独蕨箕

杜衡
杜衡

别名:怀、蘅薇香、牡、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榷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杜、蘹香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杜衡(图)

杜鹃花
杜鹃花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杜鹃、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味性:酸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杜鹃花

杜仲藤

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红杜仲、白杜仲、软羌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芯、结衣藤

味性:苦、微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杜仲藤

杜仲叶
杜仲叶

味性:微辛;性温。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杜仲叶

断节参

别名:对节参、青洋参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主肾虚腰痛;足膝无力;跌打损任;骨折;狂犬咬伤。断节参

断线蕨

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

味性:淡;涩;凉。

归经:膀胱、肾二经。

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断线蕨

对对参

别名:壮精丹、小鸡腿、鸡肾参

味性:平;甘。

归经:肾;心经。

主治:壮腰益肾。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阳痿;心悸。对对参

对叶四块瓦

别名:四叶莲、四块瓦、四儿风、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四叶对、四叶金、四叶一枝花、四大天王、金大王、四对金

味性:辛,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痒。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对叶四块瓦

敦盛草
敦盛草

别名:敦木卜江区、敦朴江区

味性:苦,微温。

归经:膀胱;肾经。

主治: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主下肢水肿;淋症;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敦盛草

盾叶莓

别名:天青地白扭、大叶复盆子

味性:咸、酸;温。

归经:肾经。

主治:强腰健肾,祛风止痛。主四肢关节疼痛,腰脊酸痛。盾叶莓

鹅臎

别名:鹅尾罂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补肝。主《日华子》:“治聤耳及聋,纳之;亦疗手足皴。”。鹅臎

鹅管石
鹅管石

别名:滴乳石、钟乳鹅管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肺;肾;胃经。

主治:温肺,壮阳,通乳。治肺痨咳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鹅管石

鹅腿骨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消肿解毒。主狂犬咬伤。鹅腿骨

鹗骨

别名:鹗、睢鸠、王睢、沸波、鱼鹰、下窟乌、雕鸡、食鱼鹰

味性:咸;平。

归经:肾经。

主治:续筋骨;消肿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鹗骨

番薯
番薯

别名:朱薯、山芋、甘薯、红山药、香薯蓣、红薯、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红苕、白薯、玉枕薯、甜薯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