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中药列表/5
|
- 鸡头
- 鸡眼草
- 鸡子黄
- 鸡子壳
- 积雪草
- 棘胸蛙
- 鲫鱼脑
- 夹蛇龟
- 家白蚁
- 家麻树
- 甲香
- 假苦瓜
- 假耧斗菜
- 假木豆
- 假木通
- 菅茅根
- 剪刀股
- 碱蓬
- 见血清
- 江珧柱
- 姜炭
- 豇豆
- 绛梨木根
- 绛梨木子
- 酱
- 鲛鲨白
- 礁膜
- 角蒿
- 绞股蓝
- 芥菜
- 金果榄
- 金精石
- 金钱草
- 金丝杜仲
- 金丝梅
- 金丝木通
- 金丝藤仲
- 金乌贼(海螵蛸)
- 金线兰
- 金腰带
- 金樱根
- 金樱花
- 金樱子
- 堇叶山梅花
- 京大戟
- 景天
- 九倒生
- 九龙藤
- 九香虫
- 九眼独活
- 九爪龙
- 韭菜
- 韭菜子
- 韭子
- 酒药花
- 酒糟
- 驹胞衣
- 橘根
- 橘核
- 锯齿溪蟹
- 卷丝苦苣苔
- 决明子
- 莙荙菜
- 卡密
- 糠谷老
- 榼藤
- 叩头虫
- 苦参
- 苦地胆
- 苦豆根
- 苦壶卢
- 苦壶卢子
- 苦石莲
- 昆布
- 昆明鸡血藤
- 昆明山海棠
- 捆仙丝
- 辣辣菜
- 蝲蛄石
- 兰花双叶草
- 兰石草果
- 狼肉
- 狼尾巴花
- 老鹤草
- 老虎泡
- 老龙皮
- 老枪谷根
- 老蜗生
- 竻苋菜
- 鼺鼠
- 冷水丹
- 梨皮
- 狸骨
- 李子
- 理肺散
- 鲤鱼
- 鲤鱼齿
- 鲤鱼脑
- 鲤鱼皮
- 鲤鱼血
- 下一页
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斑珠科、公母草、牛黄黄、炸古基、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白扁蓄、小号苍蝇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脾;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鸡眼草
别名: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连钱草、地钱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钱凿口、复箸碗草、鲎圭草、遍地香、灯盏菜、牛浴菜、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老鸦碗、酒杯菜、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土细辛、刚果龙、缺碗草芋子草、芽黄草、草如意、含壳草、乞食碗、老豺碗、大水钱、破铜钱草、老鸭确定、铁灯盏、半边碗、透骨草、跳破碗、雷公碗、地细辛、地排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积雪草(图)
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曱甴草、野马蝗、千金不藤、或打、甲由草、假绿豆、白毛千斤拔
味性:辛;甘;寒。
归经:入肺;脾;大肠;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强筋,壮骨,健脾利湿。主治喉痛,腹泻,跌打损伤,骨折,内伤吐血。假木豆
别名:见血莲、矮胖儿、肉螃蟹、铁爬树、立地好、毛慈姑、岩芋、黑兰、铁爬网、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羊耳蒜、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咯血,吐血;外用治创伤出血,疮疖肿毒。见血清
别名:乌曲玛保、羊角草、羊角蒿、羊羝角棵、乌确玛尔布、落豆秧、透骨草、草藤、大力草、野芝麻、老鹳嘴棵、鳖肚草、独角虎、羊犄角、鸡嘴儿、猪牙菜
味性:温,苦、甘。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治产后乳少,久病虚弱,头晕,贫血。角蒿(图)
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金楛榄、金苦榄、地胆、天鹅蛋、铜秤锤、金银袋、金榄、地蛋、破石珠、山茨菇、九牛子、黄金古、九龙胆、雪里开、山慈菇、金狗胆、苦地胆、金狮胆、地蚕、破岩珠、青鱼胆
味性:苦;寒。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金果榄(图)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遍地香、地钱几、钹儿草、连钱草、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金钱艾、马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蛮子草、胡薄荷、穿墙草、团经药、风草、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江苏金钱草、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野花生、仙人对坐草、四川大金钱草、对坐草、临时救、黄疸草、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大连钱草、黄花过路草、龙鳞片、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莲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胆;肾;膀胱经。
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金钱草(图)
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祛瘀止痛。主湿热淋病;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金丝梅
味性:咸、涩,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1)收敛止血:用于吐血、便血、崩漏。配茜草、棕榈炭、五倍子治子宫出血。;(2)制酸止带:用于胃酸过多、赤白带下。金乌贼(海螵蛸)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丝线、金耳环、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金线兰
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刺兰棵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图)
- 《中国药典》金樱子
- 《中药大辞典》金樱子
- 《中华本草》金樱子
- 《本草纲目》金樱子
- 《本草备要》金樱子
- 《本草便读》金樱子
- 《本草乘雅半偈》金樱子
- 《本草从新》金樱子
- 《本草撮要》金樱子
- 《本草分经》金樱子
- 《本草经解》金樱子
- 《本草蒙筌》金樱子
- 《本草求真》金樱子
- 《本草图经》金樱子
- 《本草新编》金樱子
- 《本草衍义》金樱子
- 《本草易读》金樱子
- 《本草择要纲目》金樱子
- 《本经逢原》金樱子
- 《得配本草》金樱子
- 《滇南本草》金樱子
- 《雷公炮炙论》金樱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金樱子
- 《中药炮制》金樱子
- 《药笼小品》金樱子
- 《药性切用》金樱子
- 《玉楸药解》金樱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金樱子
- 《证类本草》金樱子
- 《中药学》金樱子
- 《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
- 《顾松园医镜》金樱子
- 《医学入门》金樱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活血三七、八宝、胡豆七、大打不死、戒火、慎火、火母、据火、救火、慎火草、护花草、拔火、谨火、挂臂青、护火、辟火、火丹草、火焰草、八宝草、佛指甲、火炊灯、绣球花、跤蹬草、土三七、胶稔草、美人草、挂壁青、龙头三七、蚕豆七、观音扇、橡皮七、猪脚草
味性:苦酸,寒。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丹毒,游风,烦热惊狂,咯血、吐血,疗疮,肿毒,风疹,漆疮,目赤涩痛,外伤出血。景天(图)
别名:过岗龙、乌郎藤、乌藤、串鼻藤、燕子尾、猪蹄叉、羊蹄又、黄开口、子燕藤、五里蘑、双木蟹、夜合草、干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马脚藤、飞扬藤、羊蹄风、过江龙、邬郎藤、山道藤、九龙根、五里藤、五花血藤、马脚藤、马蹄叶根
味性:苦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九龙藤
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万带兰、吊兰[云南玉溪]、石吊兰、卡鲁脚、吊兰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讽除湿;活血祛瘀。主疟疾;咽喉肿痛;湿热淋证;风湿痹痛;劳伤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九爪龙
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羊明、羊角、还瞳子、狗屎豆、马蹄子、千里光)、芹决、羊角豆、野青豆、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大号山土豆
味性:苦甘,凉。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图)
- 《中国药典》决明子
- 《中药大辞典》决明子
- 《中华本草》决明子
- 《本草备要》决明子
- 《本草便读》决明子
- 《本草乘雅半偈》决明子
- 《本草崇原》决明子
- 《本草撮要》决明子
- 《本草分经》决明子
- 《本草经集注》决明子
- 《本草蒙筌》决明子
- 《本草求真》决明子
- 《本草图经》决明子
- 《本草衍义》决明子
- 《本草易读》决明子
- 《本经逢原》决明子
- 《得配本草》决明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决明子
- 《名医别录》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决明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决明子
- 《食疗本草》决明子
- 《吴普本草》决明子
- 《新修本草》决明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决明子
- 《证类本草》决明子
- 《中药学》决明子
- 《千金翼方》决明子
- 《冯氏锦囊秘录》决明子
- 《顾松园医镜》决明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枪谷老、老枪谷、枪谷、鎗谷、鎗谷老、老鎗谷、粟奴、禾指梗霉、粟白发菌、粟白发、谷子白发
味性:咸,寒。
归经:大肠;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尿路感染,浮肿,小便不利。糠谷老
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参、凤凰爪、牛参、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味性:苦,寒。
归经:入肝、肾、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苦参(图)
- 《中国药典》苦参
- 《中药大辞典》苦参
- 《中华本草》苦参
- 《本草纲目》苦参
- 《本草备要》苦参
- 《本草便读》苦参
- 《本草乘雅半偈》苦参
- 《本草崇原》苦参
- 《本草从新》苦参
- 《本草撮要》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分经》苦参
- 《本草害利》苦参
- 《本草经集注》苦参
- 《本草蒙筌》苦参
- 《本草求真》苦参
- 《本草图经》苦参
- 《本草新编》苦参
- 《本草衍义》苦参
- 《本草易读》苦参
- 《本草择要纲目》苦参
- 《本经逢原》苦参
- 《长沙药解》苦参
- 《得配本草》苦参
- 《滇南本草》苦参
- 《雷公炮炙论》苦参
- 《雷公炮制药性解》苦参
- 《名医别录》苦参
- 《神农本草经》苦参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苦参
- 《中药炮制》苦参
- 《汤液本草》苦参
- 《吴普本草》苦参
- 《新修本草》苦参
- 《药鉴》苦参
- 《药笼小品》苦参
- 《药性切用》苦参
- 《药征续编》苦参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苦参
- 《证类本草》苦参
- 《中药学》苦参
- 《千金翼方》苦参
- 《外科全生集》苦参
- 《冯氏锦囊秘录》苦参
- 《顾松园医镜》苦参
- 《医学入门》苦参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铁灯柱、毛刷子、地苦胆、苦龙胆草、铁灯参、披地持、地楷杷、铁筶杯、一针刺、兔耳风、草鞋根、理肺散、铺地丹、牛吃埔、铁灯盏、儿童草、假蒲公英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苦地胆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肾;肺;脾经。
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苦壶卢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昆明山海棠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