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温性中药列表/4
|
- 麻口皮子药
- 麻柳叶
- 麻叶绣球
- 马比木
- 马钱子
- 马钱子粉
- 马蹄荷
- 麦饭石
- 麦角
- 曼陀罗子
- 蔓乌头
- 猫肉
- 猫爪草
- 毛刺果藤
- 毛根杜仲
- 毛茛
- 毛蕊老鹳草
- 毛五加皮
- 毛叶三条筋
- 毛轴莎草
- 玫瑰花
- 梅花刺根
- 麋脂
- 蘼芜
- 米仔兰
- 棉花
- 棉花根
- 茉莉花
- 母丁香
- 牡荆根
- 木鳖子
- 木大力王
- 木瓜
- 木瓜根
- 木瓜枝
- 木姜子根
- 木槿皮
- 木兰寄生
- 木天蓼
- 木天蓼子
- 木香
- 南岭黄檀
- 南蛇藤
- 南藤
- 硇砂
- 闹羊花
- 柠檬根
- 柠条
- 柠条根
- 柠条花
- 牛扁
- 牛角(角思)
- 牛角腮
- 牛马藤
- 牛目椒
- 牛脑
- 牛蹄甲
- 牛尾独活
- 牛靥
- 女萎
- 挪挪果
- 排骨灵
- 盘肠草
- 盘羊肺
- 蓬莪术
- 蓬蘽
- 片姜黄
- 七鳃鳗
- 七星剑
- 七叶一把伞
- 漆树根
- 漆树木心
- 漆叶
- 漆子
- 蛴螬
- 蕲蛇
- 千打锤
- 千金子霜
- 千年健
- 青灰叶下珠
- 青皮
- 青羊参
- 清风藤
- 球果藤
- 蚺蛇肉
- 蘘荷
- 乳香
- 入地金牛
- 三对叶丹参
- 三股筋
- 三楞草
- 三匹箭
- 三七
- 三十六荡
- 三钻风
- 桑蠹虫
- 沙糖根
- 沙苑子
- 山桂花
- 山胡椒根
- 下一页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大方八、马前子
味性: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马钱子(图)
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麦饭石
别名:醉葡萄、天茄子、胡茄子、狗核桃、风茄果、金茄子、竻仙挑、洋大麻子、山大麻子、六轴子、闹羊花子、伏茄子、醉仙桃、竻仙桃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平喘;祛风;止痛。主喘咳;惊痫;风寒湿痹;脱肛;跌打损伤;疮疖。曼陀罗子
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水茛、毛建、毛建草、猴蒜、天灸、毛堇、自灸、鹤膝草、瞌睡草、老虎草、犬脚迹、老虎脚迹草、火筒青、辣子草、辣辣草、老虎须、千里光、老鼠脚底板、烂肺草、三脚虎、水芹菜、、扑地棕、翳子药、一包针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胆;心;胃经。
主治:治疟疾,黄疸,偏头痛,胃痛,风湿关节痛,鹤膝风,痈肿,恶疮,疥癣,牙痛,火眼。毛茛(图)
别名:藤桐、木别子、漏苓子、木蟹、土木鳖、壳木鳖、地桐子、藤桐子、鸭屎瓜子、木鳖瓜
味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化脓性炎症,乳腺炎,淋巴结炎,头癣,痔疮。木鳖子(图)
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楙、木瓜实、秋木瓜、酸木瓜
味性:酸,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木瓜(图)
- 《中国药典》木瓜
- 《中药大辞典》木瓜
- 《中华本草》木瓜
- 《本草纲目》木瓜
- 《本草备要》木瓜
- 《本草便读》木瓜
- 《本草乘雅半偈》木瓜
- 《本草从新》木瓜
- 《本草撮要》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害利》木瓜
- 《本草经解》木瓜
- 《本草求真》木瓜
- 《本草思辨录》木瓜
- 《本草新编》木瓜
- 《本草衍义》木瓜
- 《本草易读》木瓜
- 《本草择要纲目》木瓜
- 《本经逢原》木瓜
- 《得配本草》木瓜
- 《雷公炮炙论》木瓜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瓜
- 《食疗本草》木瓜
- 《中药炮制》木瓜
- 《汤液本草》木瓜
- 《吴普本草》木瓜
- 《药笼小品》木瓜
- 《饮食须知》木瓜
- 《玉楸药解》木瓜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木瓜
- 《中药学》木瓜
- 《冯氏锦囊秘录》木瓜
- 《饮膳正要》木瓜
- 《顾松园医镜》木瓜
- 《医学入门》木瓜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天蓼、藤天蓼、天蓼木、含水藤、葛枣、葛枣猕猴桃、马枣子、金莲枝、牛奶奶、钻地风、羊桃、羊奶奶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除风湿;温经止痛;症瘕。主中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腰疼;疝痛;症瘕积聚;气痢;白癞风。木天蓼
别名:云木香、广木香、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经。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木香(图)
- 《中国药典》木香
- 《中药大辞典》木香
- 《中药大辞典》木香
- 《中华本草》木香
- 《本草纲目》木香
- 《本草备要》木香
- 《本草便读》木香
- 《本草乘雅半偈》木香
- 《本草崇原》木香
- 《本草从新》木香
- 《本草撮要》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经解》木香
- 《本草经集注》木香
- 《本草蒙筌》木香
- 《本草求真》木香
- 《本草思辨录》木香
- 《本草图经》木香
- 《本草衍义》木香
- 《本草易读》木香
- 《本草择要纲目》木香
- 《本经逢原》木香
- 《得配本草》木香
- 《海药本草》木香
- 《雷公炮炙论》木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香
- 《名医别录》木香
- 《神农本草经》木香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木香
- 《中药炮制》木香
- 《汤液本草》木香
- 《新修本草》木香
- 《药鉴》木香
- 《药笼小品》木香
- 《玉楸药解》木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木香
- 《证类本草》木香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木香
- 《中药学》木香
- 《千金翼方》木香
- 《外科全生集》木香
- 《冯氏锦囊秘录》木香
- 《顾松园医镜》木香
- 《医学入门》木香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合欢花[东北]、南蛇风、黄果藤、金银柳、金红树、果山藤、药狗旦子、蔓性落霜红、过山风、挂廊鞭、香龙草、穷搅藤、老石棵子、地南蛇、过山龙、大伦藤、大南蛇、白龙、老龙皮、臭花椒、穿山龙、老牛筋、过山枫、挂廓鞭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活血脉。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小儿惊风,痧症,痢疾。南蛇藤
别名:丁父、丁公寄、丁公藤、石南藤、搜山虎、风藤、蓝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小肠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手术后疼痛。南藤
别名: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淡硇砂、北庭砂、亦砂、黄砂、狄盐、气砂、赤砂、透骨将军、戎硇、岩硇砂
味性:咸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胃经。
主治:紫硇砂:软件,消积,散瘀消肿。用于经闭,癌肿;外用治目翳胬肉,痈肿疮毒。;白硇砂:化痰。用于咳嗽痰多。硇砂
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黄杜鹃花、闷头花、羊踯躅花、苗杜鹃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驱风,除湿,定痛。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闹羊花
别名:牛麻藤、老鸦藤、黎豆藤、过山龙、乌通[四川]、常春油麻藤、油麻血藤、牛肠藤、鸡血藤、老鸦枕头、绵麻藤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贫血,月经不调。牛马藤
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蔓楚、牡丹蔓、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苏木通、花木通、菊叶威灵仙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大肠经。
主治:治泻痢脱肛,惊痫寒热,妊妇浮肿,筋骨疼痛。女萎
别名:蓬莪茂、蒁药、蓬莪蒁、广茂、蓬术、莪蒁、蓬蒁、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
味性: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蓬莪术(图)
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白石参、毒狗药、地藕、小白蔹、小绿羊角藤、断节参、白药、白芪、青洋参、牛尾七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肾,镇痉,祛风湿。治腰痛,头晕,耳呜,癫痫,风湿骨痛,荨麻疹。青羊参
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跌打肿痛;骨折;深部脓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椎炎;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清风藤
别名:阳藿、羊藿姜、土里开花、盐藿、嘉草、猼月、蒚蒩、芋渠、覆葅、阳荷、山姜、观音花、野老姜、野生姜、野姜、莲花姜、苴莆、葍蒩、専苴、白蘘荷、莆苴、连花姜、高良姜、土里开发、良姜、野山姜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治妇女月经不调,老年咳嗽,疮肿,瘰疬,目赤,喉痹。蘘荷
别名:滴乳香、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西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马思答吉、杜噜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乳香(图)
别名:蔓椒、豕椒、猪椒、彘椒、狗椒、豨椒、金椒、金牛公、两边针、山椒、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出山虎、入山虎、马药、下山虎、金牛母、双背针、光叶花椒、鸟不踏、猫公刺、山胡椒、叶下穿针、崖椒、鸟踏刺、双面针、黄根、鱼壳刺、藤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心经。
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入地金牛
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
味性: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肝;心;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益肾安神。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肾虚腰痛;阳痿;失眠;多梦;跌打损伤。三对叶丹参
别名: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田三七、田漆、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三七(图)
别名:老君须;鸡骨香、双飞蝴蝶、土细辛、藤叶细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管细辛、三十六根、落地蜘蛛、落地金瓜、老君须、鸡骨香、王劳伤、一支香、老虎须、白前、上树蜘蛛、千斤拔、小白薇、羊角草、藤细辛、落土香、白龙须、藤霸王、小霸王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解蛇毒。主风湿新加坡痛;咳嗽痰多;跌打肿痛;毒蛇咬伤。三十六荡
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蝎、桑蠹、蛣崛、桑虫、蛀虫、桑蚕、老母虫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桑蠹虫
别名:荞花黄连、小兰花、小红参、节节乌、黑节草、中参、小伸筋草、接骨丹、梵兰花、土红参、小头凉喉草、头花耳草、聚花藤
味性:淡;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散寒通络;养血;截疟。主疟疾;外感风寒;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乳汁不通;干咳;漆疮;骨折伤损。沙糖根
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沙蒺藜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沙苑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