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味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蟋蟀

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蛬、蜻蛚、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叫鸡、唧唧、屈屈、蛆蛆

味性:辛、咸,温。

归经:膀胱;小肠经。

主治:利尿消肿。主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蟋蟀

蠵龟筒

别名:鼋皮、蟕蠵壳、蟕蠵甲、鼊皮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滋阴潜阳;清热解毒。主气管炎;肝硬化;风湿痹痛;目赤肿痛。蠵龟筒

蠵龟血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平喘;解毒疗伤。主哮喘;干咳;刀箭伤。蠵龟血

虾蟆肝

味性:咸;寒。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疗疮。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虾蟆肝

虾蟆脑

味性:咸;寒。

归经:肝经。

主治:明目。主青盲。虾蟆脑

虾蟆皮

别名:泽蛙

味性:咸;寒。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消肿;散结。主疖肿;瘰疬;臁疮。虾蟆皮

鰕虎鱼

别名:鲨、蛇、吹沙、沙沟鱼、沙鳁、叼浪鱼、沙竹、光鱼、油光鱼、舵、重唇、呵浪鱼

味性:甘咸,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益气;补肾壮阳。主虚寒腹痛;胃痛;疳积;消化不良;阳痿;遗精;早泄;小便淋沥。鰕虎鱼

仙环小皮伞

别名:硬柄皮伞、杂蘑

味性:微咸,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仙环小皮伞

仙人杖

别名:退秧竹、瘪竹

味性:咸;平。

主治:治反胃,吐乳,水肿,脚气,疟疾,痔疮。仙人杖

咸秋石

味性:咸,寒。

归经:心;肾;肺经。

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咸秋石

蚬壳

别名:河蚬、扁螺

味性:咸,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主治反胃吐食,外用治湿热疮毒。蚬壳

蚬肉

味性:甘咸,寒。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消渴;目黄;湿毒脚气;疔疮痈肿。蚬肉

香榧草

别名:须须草

味性:咸;平。

主治:凉血止血。主咳血;吐血。香榧草

消石

别名:芒消、苦消、化金石、水石、焰消、火消、硝石、北帝元珠、地霜、生消、银消

味性:苦咸,温。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消石

小果白刺

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

味性:甘、微咸,温。

主治:调经活血,消食健脾。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酸腿痛。小果白刺

小黑菇

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

味性:微咸、涩,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小黑菇

小花梾木

味性:味甘;咸;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络。主高热不退;疟疾;痞块;痛经;跌打损伤;骨折;瘫痪。小花梾木

小喇叭

别名:千层石蕊、树格达、地喇叭

味性:咸、微涩,平。

主治:清凉止血。主咳血;外伤出血;汤伤。小喇叭

小牛肝菌

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

味性:微咸;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小牛肝菌

小杉藻

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

味性:甘;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和胃;通便。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小杉藻

小乌泡

别名:乌泡子、狗屎泡

味性:咸,凉。

主治:行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血崩,龋齿。小乌泡

小乌泡根

别名:马泡根、乌泡根

味性:咸;凉。

归经:肾经。

主治:行血调经。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血崩。小乌泡根

蟹壳

味性:味咸;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破瘀消积。治瘀血积滞,胁痛、腹痛,乳痈,冻疮。蟹壳

蟹爪

味性:咸;寒。

归经:肝经。

主治:破血;催生。主产后血瘀腹痛;难产;胎死腹中。蟹爪

兴安毛连菜花

味性:味苦;咸;性微温。

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主咳喘痰多;嗳气;胞脘闷胀。兴安毛连菜花

雄鸡口涎

味性:咸;寒。

归经:心;肾经。

主治:解虫毒。主蜈蚣咬伤;蝎螫伤。雄鸡口涎

熊骨

味性:咸、微辛,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定惊。主风湿骨节肿痛;小儿惊风。熊骨

熊脑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虚祛风。主眩晕;耳鸣 耳聋;白秃风屑。熊脑

萱藻

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

味性:咸;寒。

归经:入肝、肺经。

主治: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主咳嗽;喉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萱藻

玄精石
玄精石

别名:元精石、龟背玄精石、玄英石、银精石、太阴玄精、太阴玄精石、太乙玄精石、阴精石

味性:咸;寒。

归经:肾;脾;胃经。

主治:养阴清热。用于高热烦渴,阴虚头痛,目赤肿痛。玄精石

旋覆花
旋覆花

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味性:苦,辛、咸,微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旋覆花(图)

旋覆花根

味性:味咸;性温。

主治:祛风湿;平喘咳;解毒生肌。主风湿痹痛;喘咳;疔疮。旋覆花根

雪猪骨

别名:大旱癞、土拨鼠

味性:咸辛,温。

归经:肾经。

主治:除风湿。治筋骨疼痛及四肢麻木。雪猪骨

雪猪肉

别名:大旱癞、土拨鼠

味性:辛咸,平。

归经:肾;大肠经。

主治:祛风活络;除湿清热。主风湿痹痛;脚膝肿痛;痔瘘;湿热身痒。雪猪肉

鸭血
鸭血

别名:家鸭

味性:咸,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补血,解毒。治劳伤吐血,痢疾。鸭血

岩松鼠骨

别名:臊挠子骨、原动物岩松鼠又名:扫毛子、石老鼠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疼痛;骨折;腰腿痹痛。岩松鼠骨

盐胆水

别名:卤水、滴卤、盐卤水

味性:咸苦。

主治:主匿蚀,疥,癣,瘘,虫咬。盐胆水

盐肤木
盐肤木

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

味性:酸、咸,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根: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盐肤木

盐肤木根

别名:盐麸子根、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五倍子根

味性:酸;咸;平。

主治:祛风湿;利水消肿;活血散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咳嗽;跌打肿痛;乳痈;癣疮。盐肤木根

盐肤木根皮

别名:盐麸树白皮

味性:酸;咸;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主黄疸;水肿;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盐肤木根皮

盐肤子
盐肤子

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味性:味酸;咸;性凉。

主治: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盐肤子

盐麸根白皮

别名:盐肤木根皮

味性:味咸涩,性凉。

主治: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盐麸根白皮

盐麸木花

味性:味酸;咸;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疮疡久不收口;小儿鼻下两旁生疮;色红瘙痒;渗液浸淫糜烂。盐麸木花

盐麸子根

别名: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

味性:酸咸,凉。

归经:入脾、肾二经。

主治:去风,化湿,消肿,软坚。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癌,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盐麸子根

盐酸树

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

味性:酸、咸;凉。

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疮疔毒;胃痛;跌打骨折;腰腿痛。盐酸树

眼镜蛇
眼镜蛇

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扁头风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通经络,袪风湿。主治风湿关节痛,脚气。眼镜蛇

鼹鼠
鼹鼠

别名:缺齿鼹、隐鼠、瞎老鼠、地滚子、翻手老鼠、田鼠

味性:咸,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杀虫。主痈疽疔毒;痔瘘;淋病;蛔虫病。鼹鼠(图)

羊毛绒球蟹

别名:毛蟹、甲指红

味性:味咸;性寒。

主治:清肠止痢;解毒消肿。主湿热痢疾;痔疮肿痛。羊毛绒球蟹

羊胎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主肾虚赢瘦;久疟;贫血。羊胎

羊外肾

别名:羊石子、羊肾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助阳。治肾虚腰痛,遗精,带下,阳痿,消渴,小便频数,疝气,睾丸肿痛。羊外肾

羊血
羊血

味性:味咸;性平。

主治:止血,祛瘀。治吐血,衄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羊血

阳遂足

别名:蛇尾、海蛇尾

味性:味咸;性温。

主治:祛风湿;杀虫止痒。主风湿疼痛;劳伤疼痛;顽癣。阳遂足

野蘑菇

别名:杂蘑

味性:咸;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野蘑菇

野猪肉
野猪肉

别名:野猪、野彘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补五脏;润肌肤;祛风解毒。主虚弱赢瘦;癫痫;肠便血;痔疮出血。野猪肉

野猪头骨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截疟;利水。主疟疾;水肿。野猪头骨

野猪脂

别名:野猪膏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解毒;和胃。主中毒性肝脏损害;胃溃疡;胃痉挛。野猪脂

鮧鱼鳔

别名:鲶鱼鳔

味性:味甘;咸;性平。

主治:止血;敛疮。主呕血;阴疮;瘘疮。鮧鱼鳔

鮧鱼涎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滋阴润燥。主消渴;小儿疳渴。鮧鱼涎

异型莎草

别名:咸草、王母钗

味性:味咸微苦,性凉。

归经:入心、肝、肺、膀胱经。

主治:行气,活血,通淋,利小便。治热淋,小便不通,跌打损伤,吐血。(性味以下出《泉州本草》)。异型莎草

阴(句黾)

别名:鹰嘴龟、大头龟、鹰龟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滋阴潜阳;宁心补肾。主眩晕心烦;失眠;遗精腰酸;肺结核;久泻;久痢。阴(句黾)

阴蚼

味性:甘咸,寒。

主治:滋阴清热。治久泻,久痢,痰疟,去疟母,杀疳匿。阴蚼

鹦鹉
鹦鹉

别名:鹦鹘、干皋、鹦哥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养阴润肺。主肺结核;肺虚久咳。鹦鹉

鹰骨

别名:鹞婆骨

味性:味辛;咸;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续筋骨。主筋骨疼痛;损伤骨折。鹰骨

鹰头

别名:车风

味性:甘;咸。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熄风。主头风眩晕。鹰头

鹰眼睛

味性:咸;平。

归经:肝经。

主治:明目退翳。主视物不清;翳膜遮睛。鹰眼睛

鹰嘴爪

味性:咸;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止血化痔。主痔疮。鹰嘴爪

鱼草
鱼草

别名:车轴藻

味性:咸;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嗽;痰多;胸闷。鱼草

鱼狗

别名:鸿、天狗、水狗、鱼虎、鱼师、翠鸟、翠碧、翠碧鸟、鱼翠、钩鱼郎、金鸟仔、翠雀儿、钓鱼郎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痛;定喘;通淋。主鱼骨喉鲠;哮喘;淋痛;痔疮。鱼狗

鱼寄生

别名:鱼虱子、鱼怪

味性:咸,寒。

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食管癌,子宫癌,胃痛,胸腹胀闷。鱼寄生

鱼脑石

别名:鱼首石、鱼枕骨、石首鱼头石、石首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黄鱼脑石

味性:甘、咸,寒。

归经:膀胱经。

主治: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鱼脑石

鱼虱子
鱼虱子

别名:鱼鳖、鱼寄生、鱼怪

味性:咸,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降逆开郁;活血止痛。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胸膈满闷。鱼虱子

鸢翅骨

别名:鹰翅骨

味性:咸;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小儿齁咳。鸢翅骨

鸢脚爪

别名:鹰爪、鸢爪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镇惊;息风;解毒。主小儿惊风;头昏眩晕;痔疮。鸢脚爪

鸢脑

别名:鸢、老鹰、鹞鹰、鸢脑髓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解毒;止痛。主头风痛;痔疮。鸢脑

鸢油

别名:鹰油

味性:甘;咸。

归经:肺经。

主治:软坚收敛。主疮癣癞。鸢油

鸢嘴

别名:鹰嘴

味性: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定惊。主小儿惊风。鸢嘴

鸳鸯
鸳鸯

别名:邓木鸟、匹鸟、黄鸭

味性:咸,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痔瘘下血;疥癣。鸳鸯

原羚角

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

味性:味咸;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久泻。原羚角

缘桑螺

别名:桑树上牛儿、桑牛、天螺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镇惊;消肿止痛。主小儿惊风;痔疮;脱肛。缘桑螺

鼋甲

别名:绿团鱼、癞头鼋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解毒杀虫。主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腰膝痿软;瘰疬;恶高分子;痔瘘;顽癣。鼋甲

越王余筭

别名:越王竹、白珊瑚

味性:味咸;性平。

主治:利水;散结。主水肿;宿滞不消。越王余筭

越王余算

别名:越王竹、海柳、白珊瑚

味性:咸,平。

主治:主下水,破结气。越王余算

杂蘑

味性:微咸;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杂蘑

泽泻叶

味性:味微咸;性平。

主治:益肾;止咳;通脉;下乳。主主治虚岁劳;咳喘;乳汁不下;疮肿。泽泻叶

章鱼
章鱼

别名:长蛸、章举、鱆、望潮、小八梢鱼、络蹄、蛸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气血,痛经,催乳。主治乳汁不足。章鱼

獐髓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獐髓

蟑螂

别名:偷油婆、蜚蠊、蜚、蠦蜰、飞蟅、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酱虫、黄贼

味性:咸,寒。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散瘀;化积;解毒。主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蟑螂

蜇虫
蜇虫

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味性:味咸;性寒。

归经:肝经。

主治: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蜇虫

鹧鸪菜
鹧鸪菜

别名:蛔虫菜、乌菜、石疤、美舌藻、岩头菜、岩衣、竹环菜、提藻、鲁堤菜、驱虫菜

味性:咸;平。

归经:肾;大肠经。

主治:驱虫杀虫。主蛔虫病。鹧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