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的寒性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苋根

别名:地筋

味性:甘,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苋根

线叶蚤缀根

别名:银柴胡

味性:甘;微苦;性微寒。

主治:清热;凉血。主肺痨潮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热。线叶蚤缀根

香蕉

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蕉子、蕉果

味性:甘,寒。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润肠,解毒。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香蕉

香蕉根

别名:甘蕉根、大蕉根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热病烦渴;血淋;痈肿。香蕉根

向日葵根

别名:葵花根、向阳花根、朝阳花根

味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胃;膀胱经。

主治:治胸胁胃脘作痛,二便不通,跌打损伤。向日葵根

向日葵花盘

别名:向日葵花托、向日葵饼、葵房、葵花盘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归肝经。

主治:清热;平肝;止痛;止血。主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脘腹痛;痛经;子宫出血;疮疹。向日葵花盘

小杉藻

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

味性:甘;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和胃;通便。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小杉藻

小升麻

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三面刀、茶七、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七、棉花七、熊掌七

味性:味甘;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透疹;活血止痛;降血压。主咽痛;疖肿;斑疹不透;劳伤;腰腿痛及跌打损伤;高血压。小升麻

小鸦葱

别名:鸦葱

味性:味甘;微苦;性寒。

主治:清热利湿;消痈;下乳。主湿热泻痢;小便淋涩;痈肿疔毒;乳痈;乳汁不下。小鸦葱

小叶金花草

别名:石孔雀尾、仙鸡尾、金粉蕨、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小金花草、火汤蕨、线鸡尾草、黑蕨、风尾连、土黄连、孔雀尾、六零草、小野鸡尾草、解毒蕨、火伤蕨

味性:苦,寒。

主治:(叶,微甘)。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疔疮,外伤肿痛。小叶金花草

小叶金老梅

别名:柏拉

味性:甘;寒。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尿消水。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小叶金老梅

小叶桑

别名:野桑、小岩桑

味性:味甘辛,性寒。

主治:清热解表。治感冒咳嗽。小叶桑

小叶桑根

味性:辛甘,寒。

主治:泻肺火,利小便。治肺热咳嗽,衄血,水肿,腹泻,黄疽。小叶桑根

杏树皮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主食苦杏仁中毒。杏树皮

熊油

别名:熊脂

味性:甘,寒。

主治:疱。熊油

序梗女贞

别名:苦丁茶[四川]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清热散风,除烦解渴。主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红肿等症。序梗女贞

雪灵芝

味性:甘,寒。

归经:肝;胆;肾经。

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雪灵芝

鸭跖草
鸭跖草

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碧竹草、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地地藕、蓝姑草、淡竹叶菜、竹鸡草、竹叶菜、碧蝉花、水竹子、露草、帽子花、三筴子菜、竹叶兰、竹鸡苋、竹根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鸭脚草、碧蝉儿花、鹅儿菜、竹管草、兰花草、野靛青、萤火虫草、竹叶活血丹、鸡冠菜、蓝花姑娘、鸭仔草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风湿感冒;热病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水肿;小便热淋涩痛。鸭跖草(图)

岩七

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爬岩夕、小铜锤、大树小黑牛、石莲青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岩七

岩丸子

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解毒,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狂犬咬伤,红崩白带;外用治骨折。岩丸子

羊蹄叶

味性:甘;性寒。

主治:治肠风便秘,小儿疳积,目赤,舌肿,疥癣。羊蹄叶

阳桃
阳桃

别名:五敛子、杨桃、三敛、三廉子、三帘、羊桃、五梭子、三菍、山敛、三敛子、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风鼓、鬼桃、三廉、五棱子、泽挑、五敛、杨梅桃、酸桃、蜜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阳桃

杨枸花

别名:毛白杨

味性:苦、甘,寒。

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赤白痢疾,日久不止,淋浊白带,急性肝炎,支气管炎,肺炎。用量3~5钱。;驱蛔:杨根皮1~2两,捣烂敷脐部。杨枸花

野把子

味性:味苦;微甘;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无名肿毒;大头瘟。野把子

野毛金莲

别名:毛叶兔耳风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定喘;止痛。主湿热黄疸;水肿;肺热咳喘;咽喉热痛;胃痛;小儿惊风。野毛金莲

野升麻

味性:甘辛;微苦;微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清阳。主风热感冒;小儿麻疹;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痈肿疮疡;阳明头痛;以及久泄脱肛;女子崩漏;白带。野升麻

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

别名: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秃汉头、和尚头、灯笼花、黑芝麻、尖炮草、天泡草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主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疮毒;烫伤。野西瓜苗

伊贝母
伊贝母原生态伊贝母伊贝母

别名:贝母、伊贝、生贝

味性:苦、甘,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化痰;散结。主肺热咳嗽;痰粘胸闷;劳嗽咯血;瘰疬;痈肿。伊贝母(图)

异叶青兰
异叶青兰

别名:吉孜青保

味性:甘,寒。

主治:清泻肝热。用于黄疸性肝炎,肝火上升的牙龈肿痛,出血,口腔溃疡。异叶青兰

薏苡根
薏苡根

别名:打碗子根、五谷根、尿珠根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薏苡根

阴(句黾)

别名:鹰嘴龟、大头龟、鹰龟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滋阴潜阳;宁心补肾。主眩晕心烦;失眠;遗精腰酸;肺结核;久泻;久痢。阴(句黾)

阴蚼

味性:甘咸,寒。

主治:滋阴清热。治久泻,久痢,痰疟,去疟母,杀疳匿。阴蚼

银柴胡
银柴胡原生态银柴胡银柴胡

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银夏柴胡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银柴胡(图)

鹰爪莲

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滋补,清热,消炎,止血。主治肝炎,头昏,盗汗。鹰爪莲

硬飘拂草

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

味性:性微寒,味甘。

主治:滋阴润燥,补虚益损。治虚弱头晕,痨伤盗汗,久咳。硬飘拂草

油柑木皮

别名:紫荆皮

味性:甘酸,性寒。

主治:治口疮,疔疮,痔疮,阴囊湿疹,外伤出血。油柑木皮

油桐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味性:甘、微辛,寒。

主治: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油桐

油桐子

别名:桐子、桐油树子、高桐子、油桐果

味性:甘;微辛;性寒。

主治: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油桐子

别名:气柑、朱栾、文旦、柚子、条、雷柚、胡柑、臭橙、臭柚、香栾、抛、苞、脬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醒酒。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醉酒。柚(图)

莸叶醉鱼草

别名:蒙花、黄花醉鱼草

味性:甘,平,微寒。

主治:花苞能润肝明目,散风去翳。主治急性结膜炎、弱视及视盲。;根治肾虚眼雾,见风流泪及白带。莸叶醉鱼草

有柄石韦

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

味性:苦、甘,寒。

主治:消炎利尿,清湿热。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有柄石韦

有瓜石斛

别名:带爪石斛、果上叶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润肺止咳。主咳嗽;肺结核;哮喘;胸膜炎;津伤口渴。有瓜石斛

鼬瓣花

别名:壶瓶花、引子香、十二槐花、金槐、野苏子、野芝麻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主目赤肿痛;翳障;梅毒;疮疡。鼬瓣花

鱼脑石

别名:鱼首石、鱼枕骨、石首鱼头石、石首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黄鱼脑石

味性:甘、咸,寒。

归经:膀胱经。

主治: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鱼脑石

玉芙蓉

味性:甘;性寒。

主治:治怔忡,便血,痔血,喉痛,疔肿。玉芙蓉

玉米黑粉

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

味性:甘,寒。

主治: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玉米黑粉

玉簪
玉簪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味性:甘、辛,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乳痈;痈肿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玉簪(图)

玉簪花根

味性:甘辛,寒。

归经:入足少阴肾经。

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玉簪花根

玉簪叶

味性:甘辛,寒。

主治:治痈肿,疔疮,蛇虫伤。玉簪叶

圆叶碱毛茛

味性:味甘;淡;性寒。

主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风湿痹痛。圆叶碱毛茛

缘桑螺

别名:桑树上牛儿、桑牛、天螺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镇惊;消肿止痛。主小儿惊风;痔疮;脱肛。缘桑螺

云南铁扁担

别名:竹根七、万年青、心不甘、须瓣开口箭、大心不甘、流苏开口箭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祛风湿;强心利尿;解蛇毒。主风湿痹痛;心脏性水肿;毒蛇咬伤伤。云南铁扁担

云南小阴地蕨

别名:蕨叶一枝蒿

味性:甘;辛;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蛇犬咬伤;乳痈;痄腮;咽喉炎;肺结核;咳喘。云南小阴地蕨

云芝
云芝原生态云芝云芝云芝

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云芝

泽泻
泽泻原生态泽泻泽泻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禹孙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泽泻(图)

窄叶鼠李
窄叶鼠李

别名:茶叶树、黑格兰、家茶

味性:甘,寒。

主治:消食健胃,清热去火。主治消化不良,腹泻。窄叶鼠李

浙地黄

别名:鲜生地、紫花地黄、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味性:甘、苦,寒。

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浙地黄

鱵鱼

别名:箴鱼、铜哾鱼、姜公鱼、针工鱼、针鱼、单针鱼、针扎鱼、铜吮鱼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养阴益气;解毒。主阴虚烦热;盗汗自汗;疮疖溃疡。鱵鱼

栀子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栀子根

朱蕉
朱蕉

别名:铁树、朱竹、铁莲草、红叶铁树、红铁树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凉血止血;散瘀定痛。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胃痛;筋骨痛;跌打肿痛。朱蕉

珠儿参

别名:珠参、珠子参、疙瘩七、雪三七、钮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土三七、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二经。

主治:养阴,清肺,散瘀,止血,定痛。治热病烦渴,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衄,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珠儿参

珠儿参叶

别名:参叶、参叶子

味性:味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润喉。主热伤津液;烦渴;骨蒸劳热;风火牙痛;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珠儿参叶

猪肠
猪肠

别名:猪脏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大、小肠。

主治:清热;祛风;止血。主肠风便血;血痢;痔漏;脱肛。猪肠

猪脑
猪脑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心;脑;肝;肾经。

主治:补益脑髓;疏风;润泽生肌。主头痛;眩晕;失眠;手足皲裂;痈肿;冻疮。猪脑

猪髓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归肾经。

主治:补阴益髓。治骨蒸劳热,消渴,疮疡。猪髓

竹蜂
竹蜂

别名:乌蜂、熊蜂、象蜂、笛师、留师、竹蜜蜂、竹筛蜂、竹筒蜂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化痰,定惊。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竹蜂

竹节七

别名:搜山虎、小万年青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水消肿。竹节七

竹节人参叶

别名:野三七叶

味性:味苦;微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咽。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牙痛;脱发。竹节人参叶

竹卷心

别名:竹针、竹心、竹叶卷心

味性:苦;寒;淡;甘。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心除烦;利尿;解毒。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烧烫伤。竹卷心

竹林消

别名:鸡爪参、野参须、女楂

味性:性寒,味甘淡。

主治: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虚痨损伤。竹林消

苎花

别名:苎麻花

味性:甘;性寒。

主治:清心除烦;凉血透疹。主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苎花

苎麻
苎麻

别名:家苎麻、白麻、圆麻

味性:根:甘,寒;叶:甘,凉。

主治:根:清热利尿,凉血安胎。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毒。;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创伤出血,虫、蛇咬伤。苎麻(图)

苎麻根
苎麻根原生态苎麻根苎麻根苎麻根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苎根、苎麻头、野苎根、苎麻茹

味性:甘,寒。

归经:肝;心;膀胱经。

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散瘀。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苎麻根(图)

苎麻梗

味性:甘;微寒。

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疮折损;痘疮;痈肿;丹毒。苎麻梗

苎麻皮

味性:甘;性寒。

归经:胃;膀胱;肝经。

主治:清烦热,利小便,散瘀,止血。治瘀热,心烦,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血淋,创伤出血。苎麻皮

苎麻叶

味性:甘;微苦;性寒。

归经:肝;心经。

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自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苎麻叶

抓地虎

别名:劲直阴地蕨、劲直小阴地蕨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毒蛇咬伤。抓地虎

梓树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

味性:果实(梓实):甘,平;皮(梓白皮):苦,寒。

主治: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梓树

紫弹树

别名:朴树、中筋树、沙楠子树、香丁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小便。治小儿解颅。紫弹树

紫弹树根皮

味性:甘;性寒。

主治:解毒消肿;祛痰止咳。主乳痈肿痛;痰多咳喘。紫弹树根皮

紫弹树叶

味性:甘;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毒溃烂。紫弹树叶

紫弹树枝

味性:甘;性寒。

主治:通络止痛。主腰背酸痛。紫弹树枝

紫葛

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

味性:甘;微苦;寒。

主治:清热补虚;散瘀通络;解毒。主产后心烦口渴;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紫葛

紫茉莉叶
紫茉莉叶

味性:甘;淡;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渗湿;活血。主痈肿疮毒;疥癣;跌打损伤。紫茉莉叶

紫茉莉子

别名:土山柰、白粉果

味性: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化斑;利湿解毒。主生斑痣;脓疱疮。紫茉莉子

紫葳根

别名:凌霄花根

味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凉血,祛风,行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紫葳根

粽粑叶

别名:柊叶、棕叶、冬叶、粽叶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主感冒发热;痢疾;吐血;衄血;血崩;口腔溃烂;音哑;小便不利。粽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