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凉性中药列表/2
|
|
- 石燕
- 鼠李
- 水黄杨木
- 水苋菜
- 水杨梅根
- 丝带蕨
- 丝棉木
- 粟米
- 算盘子
- 獭皮毛
- 胎生铁角蕨
- 铁
- 通天草
- 土丁桂
- 土牛膝
- 瓦草
- 豌豆七
- 乌桕子
- 乌口树
- 无患树蔃
- 梧桐白皮
- 蜈蚣兰
- 五色梅花
- 西洋参
- 香茶菜
- 小麦
- 小三叶耳蕨
- 小乌泡根
- 小叶爱楠
- 新塔花
- 玄参
- 雪山林
- 鸭头
- 牙痈草
- 盐麸子根
- 羊角藤
- 野丁香根
- 野料豆
- 野罂粟
- 野樱桃
- 夜关门
- 一口红
- 鮧鱼涎
- 薏苡仁
- 银兰
- 羽叶山蚂蝗
- 玉蜀黍叶
- 猪肤
- 猪鬃草
- 紫金龙
- 紫堇
- 棕叶七
- 柞蚕蛹
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牛李、鼠梓、稗、赵李、皂李、山李子、乌巢子、女儿茶、牛筋子、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绿子、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羊史子、牛李子、乌搓子、牛消子、红冻、鹿梨、油葫芦子、大脑头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积通便。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疮疡;便秘。鼠李(图)
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水泉、水瓜子菜、红眼猫、水指甲、水串、红格草、仙桃草、结筋草、细叶水苋、水灵丹、节节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水苋菜
别名:白皂树、明开夜合、桃叶卫矛、白杜、鸡血兰、白桃树、野杜仲、白樟树、南仲根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丝棉木
别名:白梁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白粱粟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肾;脾;胃经。
主治: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粟米
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狮子滚球、柿子椒、八瓣橘、水金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鸡木椒、野盘桃、百家橘、地南瓜、野北瓜子、磨盘树子、山油柑、山橘子、赤松、山馒头、雷打柿、万豆子、寿牌子、牛萘、八楞橘、野蕃蒲、馒头树子、水南瓜、黎击子、寿脾子、八楞楂、百梗桔、野毛植、百荚橘、百荚结、小孩拳
味性:苦;凉。
归经:肾经。
主治:清热除湿;解毒利咽;行气活血。主痢疾;泄泻;黄疸;疟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牙痛;疝痛;产后腹痛。算盘子
别名:白毛将、银丝草、毛棘草、毛辣花、过饥草、小鹿衔、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泻痢草、银花草、毛将军、白毛草、白毛莲、白鸽草、白头妹、暴臭蛇、烟油花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治黄疸,痢疾,淋浊,带下,疔肿,疥疮。土丁桂
别名:倒扣草、倒扣簕、倒钩草、粗毛牛膝、鸡掇鼻、鸡骨癀、杜牛膝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土牛膝(图)
别名:白三七[陕西]、还阳参、三匹七、打不死、一代宗、接骨丹、三步接骨丹、姜皮矮陀陀、玉蝴蝶[云南昆明]、白三七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止泻痢,消肿止痛。用于痢疾,腹泻,喉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豌豆七
别名:茶山虫、土五味子、达仑木、乌木、麻糖风、长叶白花类笼、白秋风吹、白过冬青、密毛蒿香、黑虑、白埔达养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炎水肿;创伤;疮疖脓肿;。乌口树
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狗牙半枝、齿牙半枝莲、白脚蜈蚣、有脚蜈蚣
味性:凉;微苦。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口腔炎,副鼻窦炎,气管炎,咯血,肾盂肾炎。蜈蚣兰
别名:蛇总管[广西]、蛇通管、小叶蛇总管、母猪花头、铁棱角[浙江]、铁角棱、棱角三七、铁钉角、铁秤锤、铁生姜、盘龙七[云南]、倒根野苏、山苏子、野苏子、回菜花、蛇总管、山薄荷、盘龙七
味性:辛、苦,凉。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筋骨酸痛,疮疡。香茶菜
别名:元参、乌元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咸、逐马、馥草、野脂麻、山当归、水萝卜
味性:苦咸,凉。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玄参(图)
别名:捆仙绳)、黄秧连、长青草、石莲藤、捆仙绳、孩儿茶、转筋草、上天梯、雪山苓、土桔梗、四季青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通经止带。主风湿热痹;小腿转筋;有经不调;白带。雪山林
别名:乌苑藤、巴戟天[福建]、白面麻、红头根、山八角、穿骨虫、放筋藤、牛的藤、巴戟、鸡眼藤、三角藤、猫红藤、黑风藤、鳝鱼藤、湘巴戟、乌藤、百眼藤、鸟泥藤、圹羊扭、羊角扭
味性:甘,凉。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湿。治关节肿痛,肾虚腰痛。羊角藤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味性:酸;微苦;涩;凉。
归经:肺;肾;胃;大肠经。
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野罂粟
别名:茾、马帚、三叶草、封草、菌串子、野鸡草、白马鞭、赵公鞭、野辟汗草、铁线八草、蛇倒退、蛇退草、千里光、胡蝇翼、半天雷、狐狸咀、蝗虫串、闭门草、暗草、公母草、铁马鞭、退烧草、小种夜关门、蛇脱壳、一枝箭、一炷香、胡流串、千里及、蛇垮皮、风交尾、化食草、白关门草、光门竹、夜合草、铁扫帚、小首蓿、顺晕、掐不齐、狐狸嘴、暗草公母草、凤交尾、三叶公母草、阴阳草、小叶米筛柴、大力王、关门草、马尾草、夜闭草、火鱼草、石青蓬、穿鱼串、串鱼草、铁杆蒿、蛇药草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夜关门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解蠡、起实、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必提珠、芑实、薏米、米仁、薏仁、苡仁、草珠子、六谷米、珠珠米、胶念珠、尿塘珠、老鸦珠、菩提珠、药玉米、水玉米、起英、玉秣、裕米、益米
味性:甘淡,凉。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薏苡仁
- 《中国药典》薏苡仁
- 《中药大辞典》薏苡仁
- 《中华本草》薏苡仁
- 《本草纲目》薏苡仁
- 《本草备要》薏苡仁
- 《本草便读》薏苡仁
- 《本草乘雅半偈》薏苡仁
- 《本草崇原》薏苡仁
- 《本草从新》薏苡仁
- 《本草撮要》薏苡仁
- 《本草害利》薏苡仁
- 《本草害利》薏苡仁
- 《本草经解》薏苡仁
- 《本草经集注》薏苡仁
- 《本草蒙筌》薏苡仁
- 《本草求真》薏苡仁
- 《本草思辨录》薏苡仁
- 《本草图经》薏苡仁
- 《本草新编》薏苡仁
- 《本草衍义》薏苡仁
- 《本草易读》薏苡仁
- 《本草择要纲目》薏苡仁
- 《本经逢原》薏苡仁
- 《得配本草》薏苡仁
- 《雷公炮炙论》薏苡仁
- 《雷公炮制药性解》薏苡仁
- 《名医别录》薏苡仁
- 《神农本草经》薏苡仁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薏苡仁
- 《食疗本草》薏苡仁
- 《中药炮制》薏苡仁
- 《汤液本草》薏苡仁
- 《新修本草》薏苡仁
- 《药鉴》薏苡仁
- 《药征》薏苡仁
- 《饮食须知》薏苡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薏苡仁
- 《证类本草》薏苡仁
- 《中药学》薏苡仁
- 《千金翼方》薏苡仁
- 《老年食养食疗》薏苡仁
- 《中医饮食营养学》薏苡仁
- 《顾松园医镜》薏苡仁
- 《医学入门》薏苡仁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猪毛漆、猪鬃漆、降龙草、小猪毛七、岩浮萍、猪毛肺筋草、鱼鳞草、岩棕、猪综草、铁丝钮、石长生、青丝还阳、碰碰草、铁光棍、铁丝分金、猪棕七、猪鬃七、黑草、扇叶铁线蕨、肺心草、岩甲、扫把萁、铁骨狼萁
味性:淡,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猪鬃草
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赤芹、紫芹、起贫草、断肠草、野花生、闷头花、麦黄草、山黄连、水黄连、羊不吃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肾;脾经。
主治:治肺结核咳血,遗精,疮毒,顽癣。紫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