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藤
| 羊角藤 Yánɡ Jiǎo Ténɡ | |
|---|---|
![]() | |
| 别名 | 乌苑藤、巴戟天[福建]、白面麻、红头根、山八角、穿骨虫、放筋藤、牛的藤、巴戟、鸡眼藤、三角藤、猫红藤、黑风藤、鳝鱼藤、湘巴戟、乌藤、百眼藤、鸟泥藤、圹羊扭、羊角扭 |
| 功效作用 | 祛风湿。治关节肿痛,肾虚腰痛。 |
| 英文名 | Common Indianmulberry, Root of Common Indianmulberry |
| 始载于 | 《广西药植名录》 |
| 毒性 | |
| 归经 | 肾经 |
| 药性 | 凉 |
| 药味 | 甘 |
羊角藤
【别名】乌苑藤、巴戟天[福建]
【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羊角藤)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风湿关节痛;叶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