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咸味中药列表/2
|
|
- 蚂蚁
- 鳗鲡鱼骨
- 芒消
- 梅花参
- 麋骨
- 牡蛎
- 牡鼠粪
- 牛肾
- 盘羊睾丸
- 狍茸
- 脐带
- 麒麟菜
- 芡实根
- 青鱼枕
- 蜻蜓
- 秋石
- 雀卵
- 人尿
- 戎盐
- 肉苁蓉
- 桑螵蛸
- 山韭
- 山螃蟹
- 鳝鱼血
- 蛇婆
- 射尿(虫另)
- 石莼
- 石帆
- 石蜐
- 食盐
- 鼠标蛇
- 四脚蛇
- 粟米
- 獭肝
- 鹈鹕脂油
- 铁华粉
- 秃鹫
- 土附子
- 土牡蛎
- 维氏假瘤蕨
- 文蛤
- 乌龟
- 乌蛇膏
- 乌鱼蛋
- 乌贼鱼肉
- 蠵龟筒
- 鰕虎鱼
- 咸秋石
- 小乌泡根
- 雄鸡口涎
- 熊骨
- 熊脑
- 玄参
- 玄精石
- 雪猪骨
- 雪猪肉
- 盐麸子根
- 眼镜蛇
- 羊胎
- 羊外肾
- 阳起石
- 野猪头骨
- 鮧鱼涎
- 鹰骨
- 鸢脑
- 原蚕蛾
- 鼋甲
- 章鱼
- 蟑螂
- 鹧鸪菜
- 猪肉
- 猪肾
- 紫河车
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
味性:味咸;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蚂蚁
别名: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莆、蚝壳、海蛎子皮、蚝山
味性: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牡蛎(图)
- 《中国药典》牡蛎
- 《中药大辞典》牡蛎
- 《中华本草》牡蛎
- 《本草纲目》牡蛎
- 《本草备要》牡蛎
- 《本草便读》牡蛎
- 《本草乘雅半偈》牡蛎
- 《本草崇原》牡蛎
- 《本草从新》牡蛎
- 《本草撮要》牡蛎
- 《本草分经》牡蛎
- 《本草分经》牡蛎
- 《本草经解》牡蛎
- 《本草经集注》牡蛎
- 《本草蒙筌》牡蛎
- 《本草求真》牡蛎
- 《本草思辨录》牡蛎
- 《本草新编》牡蛎
- 《本草衍义》牡蛎
- 《本草易读》牡蛎
- 《本草择要纲目》牡蛎
- 《本经逢原》牡蛎
- 《长沙药解》牡蛎
- 《得配本草》牡蛎
- 《海药本草》牡蛎
- 《雷公炮炙论》牡蛎
- 《雷公炮制药性解》牡蛎
- 《名医别录》牡蛎
- 《神农本草经》牡蛎
- 《食疗本草》牡蛎
- 《中药炮制》牡蛎
- 《汤液本草》牡蛎
- 《吴普本草》牡蛎
- 《新修本草》牡蛎
- 《药笼小品》牡蛎
- 《药征》牡蛎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牡蛎
- 《证类本草》牡蛎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牡蛎
- 《中药学》牡蛎
- 《千金翼方》牡蛎
- 《外科全生集》牡蛎
- 《医学衷中参西录》牡蛎
- 《顾松园医镜》牡蛎
- 《医学入门》牡蛎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大蜻蜓、绿蜻蜓、灯烃、负劳、蟌、蝍蛉、桑蜋、胡蝶、狐梨、蜻蛉、诸乘、蜻虰、纱羊、青娘子、桑根、仓、胡蜊、马大头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益肾壮阳;强阴秘精。主肾虚阴痿;遗精;喘咳。蜻蜓
别名: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大芸、黑司令、马足、马芝、寸芸
味性:甘、咸,温。
归经:归肾;大肠经。
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肉苁蓉(图)
- 《中国药典》肉苁蓉
- 《中药大辞典》肉苁蓉
- 《中华本草》肉苁蓉
- 《本草纲目》肉苁蓉
- 《本草备要》肉苁蓉
- 《本草便读》肉苁蓉
- 《本草乘雅半偈》肉苁蓉
- 《本草崇原》肉苁蓉
- 《本草从新》肉苁蓉
- 《本草撮要》肉苁蓉
- 《本草分经》肉苁蓉
- 《本草分经》肉苁蓉
- 《本草经解》肉苁蓉
- 《本草经集注》肉苁蓉
- 《本草蒙筌》肉苁蓉
- 《本草求真》肉苁蓉
- 《本草图经》肉苁蓉
- 《本草新编》肉苁蓉
- 《本草衍义》肉苁蓉
- 《本草易读》肉苁蓉
- 《本草择要纲目》肉苁蓉
- 《本经逢原》肉苁蓉
- 《得配本草》肉苁蓉
- 《雷公炮炙论》肉苁蓉
- 《雷公炮制药性解》肉苁蓉
- 《名医别录》肉苁蓉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肉苁蓉
- 《中药炮制》肉苁蓉
- 《吴普本草》肉苁蓉
- 《新修本草》肉苁蓉
- 《药鉴》肉苁蓉
- 《药笼小品》肉苁蓉
- 《药性切用》肉苁蓉
- 《玉楸药解》肉苁蓉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肉苁蓉
- 《证类本草》肉苁蓉
- 《中药学》肉苁蓉
- 《千金翼方》肉苁蓉
- 《冯氏锦囊秘录》肉苁蓉
- 《中医饮食营养学》肉苁蓉
- 《顾松园医镜》肉苁蓉
- 《医学入门》肉苁蓉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桑上螳螂窠、赖尿郎、尿唧唧、猴儿包、螳螂壳、野狐鼻涕、老鸹芯脐
味性:咸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桑螵蛸(图)
- 《中国药典》桑螵蛸
- 《中药大辞典》桑螵蛸
- 《中华本草》桑螵蛸
- 《本草备要》桑螵蛸
- 《本草便读》桑螵蛸
- 《本草乘雅半偈》桑螵蛸
- 《本草崇原》桑螵蛸
- 《本草从新》桑螵蛸
- 《本草撮要》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分经》桑螵蛸
- 《本草经集注》桑螵蛸
- 《本草蒙筌》桑螵蛸
- 《本草求真》桑螵蛸
- 《本草新编》桑螵蛸
- 《本草衍义》桑螵蛸
- 《本草易读》桑螵蛸
- 《本草择要纲目》桑螵蛸
- 《本经逢原》桑螵蛸
- 《得配本草》桑螵蛸
- 《雷公炮炙论》桑螵蛸
- 《名医别录》桑螵蛸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桑螵蛸
- 《中药炮制》桑螵蛸
- 《新修本草》桑螵蛸
- 《药笼小品》桑螵蛸
- 《药性切用》桑螵蛸
- 《玉楸药解》桑螵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螵蛸
- 《证类本草》桑螵蛸
- 《中药学》桑螵蛸
- 《千金翼方》桑螵蛸
- 《冯氏锦囊秘录》桑螵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石被、纸菜、海莴苣、海白菜、绿菜、猪母菜、青菜婆
味性:甘;咸;寒;平。
归经:入肾经。
主治:利水消肿;软坚化痰;清热解毒。主水肿;颈淋巴结肿大;瘿瘤;高血压;喉炎;疮疖;急、慢性肠胃炎;疳疾。石莼(图)
别名:白梁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白粱粟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肾;脾;胃经。
主治: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粟米
味性:龟肉甘酸、温;龟板咸甘、平。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主治: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用于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乌龟
别名:鲨、蛇、吹沙、沙沟鱼、沙鳁、叼浪鱼、沙竹、光鱼、油光鱼、舵、重唇、呵浪鱼
味性:甘咸,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益气;补肾壮阳。主虚寒腹痛;胃痛;疳积;消化不良;阳痿;遗精;早泄;小便淋沥。鰕虎鱼
别名:元参、乌元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咸、逐马、馥草、野脂麻、山当归、水萝卜
味性:苦咸,凉。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玄参(图)
别名:白石、石生、羊起石、阳石、起阳石
味性:咸;温。
归经:肾经。
主治:温肾壮阳。主肾阳虚衰;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阳起石(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阳起石
- 《中药大辞典》阳起石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阳起石
- 《本草纲目》阳起石
- 《本草备要》阳起石
- 《本草乘雅半偈》阳起石
- 《本草崇原》阳起石
- 《本草从新》阳起石
- 《本草撮要》阳起石
- 《本草分经》阳起石
- 《本草经集注》阳起石
- 《本草求真》阳起石
- 《本草图经》阳起石
- 《本草新编》阳起石
- 《本草衍义》阳起石
- 《本草易读》阳起石
- 《本草择要纲目》阳起石
- 《本草择要纲目》阳起石
- 《本经逢原》阳起石
- 《得配本草》阳起石
- 《雷公炮制药性解》阳起石
- 《名医别录》阳起石
- 《神农本草经》阳起石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阳起石
- 《中药炮制》阳起石
- 《吴普本草》阳起石
- 《新修本草》阳起石
- 《药性切用》阳起石
- 《玉楸药解》阳起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阳起石
- 《证类本草》阳起石
- 《中药学》阳起石
- 《千金翼方》阳起石
- 《医学入门》阳起石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偷油婆、蜚蠊、蜚、蠦蜰、飞蟅、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酱虫、黄贼
味性:咸,寒。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散瘀;化积;解毒。主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蟑螂
别名:胎盘、衣胞、胎衣、胞衣、混沌皮、混元丹、混沌衣、人胞、仙人衣、佛袈裟
味性:甘咸,温。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益气养血;补肾益精。主虚劳赢瘦;虚喘劳嗽;气虚无力;血虚面黄;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紫河车(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