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甘味中药列表/6
|
- 天水蚁草
- 田基黄
- 田螺壳
- 甜茶
- 甜瓜茎
- 甜瓜子
- 甜杏仁
- 铁浆
- 铁丝七
- 通草
- 通经草
- 土白蔹
- 土百部
- 土党参
- 土蜂子
- 土瓜
- 土圞儿
- 土马鬃
- 土人参
- 吐铁
- 兔脑
- 貒膏
- 万年青
- 万年青根
- 望江青
- 乌龟
- 乌桕子
- 乌榄仁
- 乌蛇
- 乌鸦头
- 无花果
- 无漏子
- 无爷藤
- 芜菁
- 梧桐白皮
- 梧桐根
- 梧桐花
- 梧桐子
- 五瓣寄生
- 五色梅花
- 五爪金龙花
- 五爪龙
- 西藏鸡爪草
- 西瓜子仁
- 西河柳
- 西洋菜干
- 西洋参
- 虾须豆
- 霞天曲
- 仙人球
- 仙桃草
- 相思藤
- 相思子根
- 香蕉
- 象肉
- 小巢菜
- 小肺筋草
- 小粉
- 小谷精草
- 小黑药
- 杏树皮
- 杏子
- 萱草嫩苗
- 旋花
- 旋花根
- 血风藤
- 鲟鱼
- 鸭卵
- 鸭跖草
- 崖棕根
- 亚香棒虫草
- 岩白菜
- 岩凤尾蕨
- 岩豇豆
- 岩笋
- 燕窝
- 羊齿天冬
- 羊肺
- 羊皮
- 羊髓
- 羊靥
- 羊胰
- 阳桃
- 杨梅
- 洋虫
- 仰天钟
- 药用倒提壶
- 椰子瓤
- 野核桃仁
- 野马蹄草
- 野前胡
- 野升麻
- 野西瓜苗
- 野洋参
- 野樱桃
- 野樱桃根
- 野猪皮
- 野猪肉
- 野猪蹄
- 野猪脂
- 下一页

别名:下白鼠曲草、石曲菇、白调羹、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白头翁
味性:甘苦,平。
归经:入肺、肝二经。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咳嗽;泄泻;痢疾;风湿痛;疮疡;瘰疬。天水蚁草

别名: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田基黄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寇脱、离南、活菟、倚商、葱草、通花、花草、通大海、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活莌、通脱木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通草
- 《中国药典》通草
- 《中药大辞典》通草
- 《中华本草》通草
- 《本草纲目》通草
- 《本草备要》通草
- 《本草便读》通草
- 《本草乘雅半偈》通草
- 《本草从新》通草
- 《本草撮要》通草
- 《本草分经》通草
- 《本草分经》通草
- 《本草害利》通草
- 《本草经集注》通草
- 《本草蒙筌》通草
- 《本草求真》通草
- 《本草图经》通草
- 《本草择要纲目》通草
- 《本经逢原》通草
- 《长沙药解》通草
- 《得配本草》通草
- 《海药本草》通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通草
- 《名医别录》通草
- 《神农本草经》通草
- 《食疗本草》通草
- 《汤液本草》通草
- 《吴普本草》通草
- 《新修本草》通草
- 《药鉴》通草
- 《药笼小品》通草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通草
- 《证类本草》通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通草
- 《中药学》通草
- 《千金翼方》通草
- 《顾松园医镜》通草
- 《医学入门》通草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金丝草、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金钱铜皮、紫背金牛草、石崖茶、铜丝草、猪棕草、还阳草、还阳参、金牛草、卷叶凤尾草、铁丝蕨、岩飞草、明琥珀草、白背连、铁刷子、铁杆草、花叶猪棕草、花郎鸡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止咳,调经,祛湿。治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通经草
别名:老鼠瓜、山鸡仔、巾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天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肝、脾三经。
主治: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风湿痹痛,喉痛,目赤,湿疹,痈肿。土白蔹

别名:浮萍参、香浮参、蔓人参、土人参[广东]、奶参[四川]、奶参、土羊乳、白洋参、对月参、野党参、土人参、土沙参、土参、土洋参、人参薯、南人参、模登果、孩儿葛、柴党参、川人参、百丈光、孩子葛、奶浆根、小人参
味性: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脾虚腹泻,肺虚咳嗽,小儿疳积,乳汁稀少。土党参

别名:九牛子、九子羊、土蛋、地栗子、野凉薯、金线吊葫芦[江西德兴]、土子、罗汉参、九连珠、土凉薯、土鸡蛋、黄皮狗圞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疝气,痈肿,瘰疬。土圞儿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味性:甘;寒;酸;咸;苦;凉;淡;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土马鬃

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水人参、参草、土高丽参、假人参、土洋参、土参、紫人参、瓦坑头、福参、土红参、锥花、土人参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土人参(图)

别名:斩蛇剑、冬不调草、铁扁担、九节连、千年润、蒀、千年蒀、屋周、万年青根、冬不雕草、开口剑、白河车、牛尾七、冲天七、竹根七、青龙胆、九节莲、野郁蕉、状元红、白重楼、铁棕榈、万年肥、包谷七、诸总管、搜山虎
味性:苦、甘、寒。
归经:肺;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强心利尿;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白喉;疮疡肿毒;蛇虫咬伤;心力衰竭;水肿臌胀;咯血;吐血;崩漏。万年青(图)
别名:开口剑、斩蛇剑、牛尾七、冲天七、白河车、竹根七、铁扁担、青龙胆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经。
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治心力衰竭,咽喉肿痛,白喉,水肿,臌胀,咯血,吐血,疔疮,丹毒,蛇咬,烫伤。万年青根
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
味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咽喉肿痛;肺痈;百日咳;痢疾;乳痈;带状疱疹;目生翳障;咯血;跌打肿痛。望江青
味性:龟肉甘酸、温;龟板咸甘、平。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主治: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用于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乌龟
别名: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黄风蛇、青大将、剑脊蛇、黑乌梢、三棱子
味性:甘咸,平。
归经:入肺、脾二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乌蛇(图)


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阿驲、阿驿、底珍、天生子、优昙钵、蜜果、文仙果、品仙果、挣桃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果: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根、叶:肠炎,腹泻;外用治痈肿。无花果(图)
别名:海枣、波斯枣、番枣、千年枣、金果、苦鲁麻枣、万年枣)、万岁枣、紫京、无漏果、枣椰子、万年枣、藏枣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补虚;消食除痰。主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无漏子
别名:过天藤、无根草、流寓网、飞扬藤、黄鱼藤、罗网藤、无根藤、雾水藤、蜈蚣藤、青丝藤、无地生根、半天云、无头藤、无娘藤、飞天藤、流离网、蟠缠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肺;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无爷藤

别名:葑、须、薞芜、荛、大芥、蔓菁、葑苁、芥、九英菘、九英蔓菁、诸葛菜、台菜、鸡毛菜、大头菜、狗头芥、蕵芜、五美菜
味性:苦辛甘,平。
归经:心;肺;脾;胃经。
主治: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芜菁(图)
别名:五叶藤、五叶茹、牛奶木、五指毛桃、五指牛奶、山狗善、三指牛奶、土五加皮、土黄芪
味性:甘;微苦;性平。
归经:入肝、肺、肾、膀胱四经。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尿血,痈疽肿毒。五爪龙
别名:蚊母草、水蓑衣、英桃草、小头红、蟠桃草、接骨仙桃、无风自动草、接骨草、小伤力草、小虫草、地胡椒、病疳草、八卦仙桃草、旱仙桃草、小将军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仙桃草
别名: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柱尖、摇车、翘摇车、野碗豆、雀野碗豆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肺;大肠;脾;胃经。
主治: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鼻衄、白带。小巢菜
别名:粉条儿莱、小肺金草、土瞿麦、蛆儿草、一窝蛆、肺痨草、蛆芽草、蛆婆草、肺风草、肺痈草、金线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虫草、银针草、粉条儿菜、肺筋草、野韭菜、鼠牙草、蛆牙草、化食草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止咳,活血,杀虫。治咳嗽吐血,百日咳,气喘,肺痈,巩痈,肠风便血,妇人乳少,经闭,小儿疳积,蛔虫。小肺筋草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壳珠、金箍棒、鼓锤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钮草、癞痢头草
味性:辛;甘;平。
归经:胃;肺经。
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痛;鼻渊;喉痹;牙痛及风疹瘙痒。小谷精草

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碧竹草、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地地藕、蓝姑草、淡竹叶菜、竹鸡草、竹叶菜、碧蝉花、水竹子、露草、帽子花、三筴子菜、竹叶兰、竹鸡苋、竹根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鸭脚草、碧蝉儿花、鹅儿菜、竹管草、兰花草、野靛青、萤火虫草、竹叶活血丹、鸡冠菜、蓝花姑娘、鸭仔草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风湿感冒;热病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水肿;小便热淋涩痛。鸭跖草(图)


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呆白菜、矮白菜、岩菖薄、红锻子、观音莲、紫梗、米嘿着、埃酥蒙、矮菖薄、哈懂、又月白
味性:甘、微涩,凉。
归经:肝、肺、脾经。
主治: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岩白菜

别名:官燕、白燕、灰腰金丝燕、爪哇金丝燕、单色金丝燕、南海金丝燕、燕窝菜、燕蔬菜、燕菜、燕根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养肺阴,化痰,止咳。主治肺虚痨嗽,咳喘,咯血,痿损潮热等症。燕窝
别名:月牙一支蒿、千锤打、广麦冬、小天冬、土百部、九重根、峡州百部、百部、千打锤、七姐妹、天门冬、假天冬、飞天蜈蚣、铁松、岩鸡、九斤子、山天冬、土寸冬、干朵莲、滇百部、小百部、滇天冬、月牙一枝蒿、儿多线苦、一窝鸡、一窝羊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久咳,肺脓疡,百日咳,咯痰带血,支气管哮喘。羊齿天冬

别名:五敛子、杨桃、三敛、三廉子、三帘、羊桃、五梭子、三菍、山敛、三敛子、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风鼓、鬼桃、三廉、五棱子、泽挑、五敛、杨梅桃、酸桃、蜜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阳桃

别名:树梅、珠红、朹子、圣生梅、白蒂梅、朱红、机子、椴梅、山杨梅
味性:甘酸,温。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杨梅(图)

别名: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秃汉头、和尚头、灯笼花、黑芝麻、尖炮草、天泡草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主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疮毒;烫伤。野西瓜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