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辛味中药列表/4
|
- 芜荑
- 五除叶
- 五代同堂根
- 五香草
- 西河柳
- 细香葱
- 细叶桉叶
- 细叶铁线莲
- 夏蜡梅
- 香豆蔻
- 香桂皮
- 香果树
- 香薷
- 香叶根
- 香叶子
- 小草乌
- 小巢菜
- 小谷精草
- 小花八角枫
- 小茴香
- 小南木香
- 小青藤香
- 小蒜
- 小芸木
- 薤白
- 辛夷
- 星毛蕨
- 杏叶防风
- 雄黄
- 徐长卿
- 玄明粉
- 旋覆花
- 雪里开
- 鸭儿芹果
- 亚麻
- 芫荽
- 芫荽茎
- 岩青兰
- 秧青
- 杨梅树皮
- 洋虫
- 野丁香
- 野胡萝卜根
- 野花椒
- 野鸦椿子
- 阴香根
- 阴香叶
- 茵陈
- 茵陈蒿
- 银南星
- 银朱
- 樱桃枝
- 油桐根
- 柚根
- 柚花
- 羽叶丁香
- 禹白附
- 玉簪根
- 芋头
- 芋头花
- 鸢胆
- 鸢根
- 圆叶乌头
- 云朴
- 芸薹子油
- 哉果
- 樟梨子
- 樟树皮
- 蜇砂
- 鹧鸪脂
- 蜘蛛香
- 枳壳
- 猪蓼子草
- 紫花鱼灯草
- 紫金龙
- 紫硇砂
- 醉鱼草花
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殿蓎、无夷、芜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芜荑、大果榆糊、无荑、无姑、、大果榆树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积杀虫。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芜荑(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芜荑
- 《中药大辞典》芜荑
- 《中华本草》芜荑
- 《本草纲目》芜荑
- 《本草便读》芜荑
- 《本草乘雅半偈》芜荑
- 《本草崇原》芜荑
- 《本草从新》芜荑
- 《本草撮要》芜荑
- 《本草分经》芜荑
- 《本草经集注》芜荑
- 《本草蒙筌》芜荑
- 《本草求真》芜荑
- 《本草图经》芜荑
- 《本草衍义》芜荑
- 《本草衍义》芜荑
- 《本草择要纲目》芜荑
- 《本经逢原》芜荑
- 《得配本草》芜荑
- 《海药本草》芜荑
- 《雷公炮制药性解》芜荑
- 《名医别录》芜荑
- 《神农本草经》芜荑
- 《食疗本草》芜荑
- 《新修本草》芜荑
- 《药笼小品》芜荑
- 《玉楸药解》芜荑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芜荑
- 《证类本草》芜荑
- 《中药学》芜荑
- 《千金翼方》芜荑
- 《冯氏锦囊秘录》芜荑
- 《顾松园医镜》芜荑
- 《医学入门》芜荑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绵葱、火葱、冻葱、冬葱、慈葱、太官葱、四季葱、香葱、分葱、科葱、葱花儿、小葱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通阳;解毒。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细香葱
别名:香茹、香草、香菜、香戎、香茸、紫花香菜、蜜蜂草、香菜;香茅;香绒;石香茅;石香薷;香茸;紫花香茅、香薷、细叶香薷、小香薷、小叶香薷、满山香、青香薷、香茹草、土香薷、土香草、石艾、七星剑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香薷(图)
- 《中国药典》香薷
- 《中药大辞典》香薷
- 《中华本草》香薷
- 《本草纲目》香薷
- 《本草备要》香薷
- 《本草便读》香薷
- 《本草乘雅半偈》香薷
- 《本草从新》香薷
- 《本草撮要》香薷
- 《本草害利》香薷
- 《本草经解》香薷
- 《本草蒙筌》香薷
- 《本草求真》香薷
- 《本草新编》香薷
- 《本草衍义》香薷
- 《本草易读》香薷
- 《本草择要纲目》香薷
- 《本经逢原》香薷
- 《得配本草》香薷
- 《滇南本草》香薷
- 《雷公炮炙论》香薷
- 《雷公炮制药性解》香薷
- 《名医别录》香薷
- 《食疗本草》香薷
- 《汤液本草》香薷
- 《新修本草》香薷
- 《药鉴》香薷
- 《药笼小品》香薷
- 《玉楸药解》香薷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香薷
- 《证类本草》香薷
- 《中药学》香薷
- 《千金翼方》香薷
- 《医方考》香薷
- 《冯氏锦囊秘录》香薷
- 《顾松园医镜》香薷
- 《医学入门》香薷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云南飞燕草、倒捉壶、鸡脚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玉珠色洼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外伤疼痛。小草乌
别名: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柱尖、摇车、翘摇车、野碗豆、雀野碗豆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肺;大肠;脾;胃经。
主治: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鼻衄、白带。小巢菜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壳珠、金箍棒、鼓锤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钮草、癞痢头草
味性:辛;甘;平。
归经:胃;肺经。
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痛;鼻渊;喉痹;牙痛及风疹瘙痒。小谷精草
别名:谷茴香、谷茴、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茴香、香丝菜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小茴香(图)
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寒凝气滞胃痛;胆绞痛;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痛。小南木香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山黄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山萸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膀胱;肺经。
主治:疏风,祛湿,温中,散瘀。治感冒,疟疾,风涅痹痛,胃痛,跌打损伤。小芸木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薤根、藠头、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小蒜、宅蒜、藠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薤白(图)
别名: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辛矧、侯桃、房木、新雉、迎春、毛辛夷、辛夷桃、姜朴花、辛雉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辛夷(图)
- 《中国药典》辛夷
- 《中药大辞典》辛夷
- 《中华本草》辛夷
- 《本草纲目》辛夷
- 《本草备要》辛夷
- 《本草便读》辛夷
- 《本草乘雅半偈》辛夷
- 《本草崇原》辛夷
- 《本草从新》辛夷
- 《本草撮要》辛夷
- 《本草分经》辛夷
- 《本草分经》辛夷
- 《本草害利》辛夷
- 《本草经集注》辛夷
- 《本草求真》辛夷
- 《本草图经》辛夷
- 《本草新编》辛夷
- 《本草衍义》辛夷
- 《本经逢原》辛夷
- 《得配本草》辛夷
- 《雷公炮炙论》辛夷
- 《雷公炮制药性解》辛夷
- 《名医别录》辛夷
- 《神农本草经》辛夷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辛夷
- 《药性切用》辛夷
- 《玉楸药解》辛夷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辛夷
- 《证类本草》辛夷
- 《中药学》辛夷
- 《千金翼方》辛夷
- 《冯氏锦囊秘录》辛夷
- 《顾松园医镜》辛夷
- 《医学入门》辛夷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骚羊古、瘙疡股、蜘蛛香、山当归、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九月白花草、天蓬草、土当归、满身串、三足蝉、白花箭、蛇倒退、白花草、马蹄防风、阳山臭、犁头尖、清当归、羊膻臭、马蹄叶、地胡椒、小羊膻、九牛燥、羊山臭、消气草、兔耳防风、小英雄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杏叶防风
别名:明雄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黄食石、熏黄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雄黄(图)
- 《中国药典》雄黄
- 《中药大辞典》雄黄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雄黄
- 《本草纲目》雄黄
- 《本草备要》雄黄
- 《本草便读》雄黄
- 《本草乘雅半偈》雄黄
- 《本草崇原》雄黄
- 《本草从新》雄黄
- 《本草撮要》雄黄
- 《本草分经》雄黄
- 《本草经集注》雄黄
- 《本草蒙筌》雄黄
- 《本草求真》雄黄
- 《本草图经》雄黄
- 《本草衍义》雄黄
- 《本草易读》雄黄
- 《本草择要纲目》雄黄
- 《本经逢原》雄黄
- 《长沙药解》雄黄
- 《得配本草》雄黄
- 《雷公炮炙论》雄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雄黄
- 《名医别录》雄黄
- 《神农本草经》雄黄
- 《中药炮制》雄黄
- 《汤液本草》雄黄
- 《吴普本草》雄黄
- 《新修本草》雄黄
- 《药笼小品》雄黄
- 《药性切用》雄黄
- 《药征续编》雄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雄黄
- 《证类本草》雄黄
- 《中药学》雄黄
- 《千金翼方》雄黄
- 《外科全生集》雄黄
- 《冯氏锦囊秘录》雄黄
- 《顾松园医镜》雄黄
- 《医学入门》雄黄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寮刁竹、逍遥竹、遥竹逍、瑶山竹、了刁竹、对节莲、竹叶细辛、铜锣草、一枝香、英雄草、鬼督邮、石下长卿、别仙踪、料刁竹、钓鱼竿、一枝箭、料吊、土细辛、九头狮子草、铃柴胡、生竹、牙蛀消、线香草、小对叶草、对月草、天竹、溪柳、蛇草、黑薇、蜈蚣草、山刁竹、蛇利草、药王、对叶莲、上天梯、老君须、香摇边、摇竹消、摇边竹、三百根、刁竹、千云竹、痢止草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徐长卿(图)
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味性:苦,辛、咸,微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旋覆花(图)
别名:鸡眼睛、鸡眼椒、淡椿子、狗椿子、鸡肫子、乌眼睛、开口椒、鸡肾果、小山辣子、山海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野鸦椿子
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
味性:苦辛,凉。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一利;湿疮瘙痒。茵陈蒿
别名: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蛇头知母
味性:苦;辛;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鸢根
别名:马蹄香、土细辛、心叶缬草、养心莲、养血莲、臭药、乌参、猫儿屎、老虎七、香草、豆鼓菜根、九转香、雷公七、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连香草、香草子、小马蹄香、大救驾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胃二经。
主治:行气,散寒,活血,调经。治发痧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水肿,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痨伤咳嗽。蜘蛛香
别名:碱硇砂、藏脑、脑砂、红盐、红硇砂、藏硇砂、咸硇砂、藏红盐
味性:咸;苦;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破瘀消积;软坚蚀腐。主症瘕积聚;噎膈反胃;鼻生息肉;喉痹目翳;痈肿瘰疬;恶疮赘疣。紫硇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