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辛味中药列表/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五除叶

别名:山茶辣、大漆王叶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小儿麻痹后贵症;风湿关节痛;湿疹;荨麻疹;疮疡;风寒头痛。五除叶

五代同堂根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活血;祛风除湿。主膨胀胀痛;小儿疳积;风湿骨痛。五代同堂根

五香草

别名:土香薷、小叶香薷[浙江]、痧药草、小叶天香薷、野香草、小叶香薷、小叶天香油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解表,理气止痛。治感冒,扁桃体炎,痧气腹痛,胃气痛。五香草

西河柳

别名:怪柳、赤怪柳、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红筋柳、赤柽柳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心、肺、胃经。

主治: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西河柳

细香葱

别名:绵葱、火葱、冻葱、冬葱、慈葱、太官葱、四季葱、香葱、分葱、科葱、葱花儿、小葱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通阳;解毒。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细香葱

细叶桉叶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主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细叶桉叶

细叶铁线莲

别名:透骨草、断肠草、狗肚子筋、驴断肠

味性:叶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细叶铁线莲

夏蜡梅

别名:牡丹木、大叶柴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行气止疼。主胃气痛。夏蜡梅

香豆蔻

别名:嘎哥拉、尼泊尔豆蔻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散寒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香豆蔻

香桂皮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通脉。主胃寒疼痛;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疝气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痢肠风。香桂皮

香果树

别名:大猫舌、紫油厚朴、叶上花、小冬瓜

味性:辛;甘;微温。

归经:胃经。

主治:湿中和胃;降逆止呕。主反胃;呕吐;呃逆。香果树

香叶根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行气温中。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香叶根

香叶子

味性:辛;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散寒。主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香叶子

小草乌

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云南飞燕草、倒捉壶、鸡脚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玉珠色洼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外伤疼痛。小草乌

小巢菜

别名: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柱尖、摇车、翘摇车、野碗豆、雀野碗豆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肺;大肠;脾;胃经。

主治: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鼻衄、白带。小巢菜

小谷精草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壳珠、金箍棒、鼓锤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钮草、癞痢头草

味性:辛;甘;平。

归经:胃;肺经。

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痛;鼻渊;喉痹;牙痛及风疹瘙痒。小谷精草

小花八角枫

别名: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枫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小花八角枫

小茴香
小茴香

别名:谷茴香、谷茴、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茴香、香丝菜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小茴香(图)

小南木香

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寒凝气滞胃痛;胆绞痛;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痛。小南木香

小青藤香
小青藤香原生态小青藤香

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良藤、山豆根、毛青藤、土广藤

味性:性温,味苦辛。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顺气止痛,解蛇毒,治心胃气痛,发痧,腹痛腹泻,蛇咬伤。小青藤香

小蒜

别名:茆蒜、卵蒜、蒜、夏蒜

味性:辛,温。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小蒜

小芸木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山黄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山萸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膀胱;肺经。

主治:疏风,祛湿,温中,散瘀。治感冒,疟疾,风涅痹痛,胃痛,跌打损伤。小芸木

星毛蕨

味性:辛;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胃炎;痢疾;淋浊;风湿肿痛。星毛蕨

杏叶防风

别名:骚羊古、瘙疡股、蜘蛛香、山当归、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九月白花草、天蓬草、土当归、满身串、三足蝉、白花箭、蛇倒退、白花草、马蹄防风、阳山臭、犁头尖、清当归、羊膻臭、马蹄叶、地胡椒、小羊膻、九牛燥、羊山臭、消气草、兔耳防风、小英雄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杏叶防风

徐长卿
徐长卿原生态徐长卿徐长卿

别名:寮刁竹、逍遥竹、遥竹逍、瑶山竹、了刁竹、对节莲、竹叶细辛、铜锣草、一枝香、英雄草、鬼督邮、石下长卿、别仙踪、料刁竹、钓鱼竿、一枝箭、料吊、土细辛、九头狮子草、铃柴胡、生竹、牙蛀消、线香草、小对叶草、对月草、天竹、溪柳、蛇草、黑薇、蜈蚣草、山刁竹、蛇利草、药王、对叶莲、上天梯、老君须、香摇边、摇竹消、摇边竹、三百根、刁竹、千云竹、痢止草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徐长卿(图)

旋覆花
旋覆花

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味性:苦,辛、咸,微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旋覆花(图)

雪里开

别名:蛇松子、地雷、拐子药、雪里花

味性:辛;苦;性凉。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行气活血,抗菌消炎,对头、胃、腹、肌肉及关节等疼痛均有止痛作用。亦治气管炎,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雪里开

鸭儿芹果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消积顺气。主食积腹胀。鸭儿芹果

亚麻

别名:鸦麻、胡麻饭、山西胡麻、山脂麻、胡脂麻、胡麻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平肝;活血。主肝风头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亚麻(图)

芫荽

别名:胡荽、香菜、香荽、延荽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发表透疹,健胃。用于麻疹初期不易透发、食滞胃痛、痞闭。芫荽

芫荽茎

别名:芫荽棋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宽中健胃;透疹。主胞脘胀闷;消化不良;麻疹不透。芫荽茎

岩青兰
岩青兰

别名:毛建草、毛尖、毛尖茶、哈敦-毕日阳古、那乌黄乃

味性:辛,凉。

归经:入肺、胃、脾三经。

主治:解热消炎。主治风湿头痛,喉痛咳嗽,胸腔胀满。岩青兰

秧青

别名:虹香藤、杠香

味性:温;淡辛。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发表,理气。用于风寒头痛,食积胃腹胀痛。秧青

杨梅树皮

别名:杨梅皮

味性:苦;辛;微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杨梅树皮

洋虫

别名:九龙虫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洋虫

野丁香

别名:历细、洒瓶花、丁香花

味性:辛;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胃止呕主。主胃寒呕逆;呕吐。野丁香

野胡萝卜根

别名:鹤虱风根

味性:味甘;微辛;性凉。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健脾化滞;凉肝止血;清热解毒。主脾虚食少;腹泻;惊风;逆血;血淋;咽喉肿痛。野胡萝卜根

野花椒
野花椒

别名:花椒、岩椒、叶尔玛

味性:辛,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燥湿杀虫。治胃腹冷痛,呕吐,寒湿泻痢,蛔虫病。椒目:行水,治水肿胀满。野花椒

野鸦椿子

别名:鸡眼睛、鸡眼椒、淡椿子、狗椿子、鸡肫子、乌眼睛、开口椒、鸡肾果、小山辣子、山海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野鸦椿子

阴香根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主治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阴香根

阴香叶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阴香叶

银南星

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消肿散结。主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骨折;痈疮衩起;蛇咬伤。银南星

樱桃枝

别名:樱桃梗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咳,去斑。主胃寒脘痛,咳嗽,雀斑。樱桃枝

油桐根

别名:桐子树根、桐油树蔃、高桐子根、桐油树根

味性:辛,寒。

归经:肺;脾;胃;肝经。

主治:下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主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油桐根

柚根

别名:橙子树根、Q I柑根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理气止痛,散风寒。治胃痛,疝气疼痛,风寒咳嗽。柚根

柚花

别名:橘花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行气;化谈;止痛。主胃脘胸膈间痛。柚花

羽叶丁香
羽叶丁香

别名:山沉香

味性:辛,微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温中;降气;暖肾。主脘腹冷痛;寒喘;子宫下垂;脱肛。羽叶丁香

禹白附

别名:牛奶白附、鸡心白附

味性:性大温,味辛甘。

归经:入胃、肝二经。

主治:祛风痰,定惊,止痛。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禹白附

玉簪根

别名:玉簪花根

味性:苦;辛;寒。

归经:胃;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下骨鲠。主痈肿疮疡;乳痈瘰疬;咽喉肿痛;骨鲠。玉簪根

芋头
芋头芋头

别名:蹲鸱、芋魁、芋根、土芝、芋奶、芋艿、芋渠、狗爪芋、百眼芋头、毛芋、水芋

味性:甘辛,平。

归经:胃经。

主治: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芋头

芋头花
芋头花

别名:芋苗花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治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脱肛。芋头花

鸢胆

别名:鹰胆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温中理气。主胃气痛。鸢胆

鸢根

别名: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蛇头知母

味性:苦;辛;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鸢根

圆叶乌头
圆叶乌头

别名:草乌、准噶尔乌头

味性:辛;苦;热。

归经:胃;脾经。

主治:镇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牙痛。圆叶乌头

云朴

别名:贡山厚朴、腾冲厚朴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肺;大肠经。

主治:温中化湿;行气消积。主胸腹胀满疼痛;食积气滞;呕吐;腹泻;痰多咳嗽。云朴

芸薹子油

别名:菜子油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润肠。主风疮;痈肿;汤火灼伤;便秘。芸薹子油

哉果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理气健胃;活血利温。主消化不良;腹痛;肾炎;腰痛;月经汪调;黄水病。哉果

樟梨子

别名:樟梨、香樟子、樟树梨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健胃温中;理气止痛。主胃寒脘腹疼痛;食滞腹胀;呕吐腹泻;疮肿。樟梨子

樟树皮
樟树皮

别名:香樟树皮、樟皮、樟木皮

味性:辛;温;苦。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樟树皮

蜇砂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蜇砂

鹧鸪脂

别名:鹧鸪脂膏

味性:辛;甘;温。

归经:胃经。

主治:润肤。主皮肤皲裂;冻疮。鹧鸪脂

蜘蛛香
蜘蛛香

别名:马蹄香、土细辛、心叶缬草、养心莲、养血莲、臭药、乌参、猫儿屎、老虎七、香草、豆鼓菜根、九转香、雷公七、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连香草、香草子、小马蹄香、大救驾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胃二经。

主治:行气,散寒,活血,调经。治发痧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水肿,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痨伤咳嗽。蜘蛛香

猪蓼子草

味性:辛;性温。

归经: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主疮肿;阴疽;瘰疬;毒蛇咬伤;牙痛;中暑;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猪蓼子草

紫花鱼灯草

别名:断肠草、羊不吃、天奎草、千年老鼠矢、爆竹花、野芹菜、烫伤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毒;杀虫。主疮疡肿毒;疥癞顽癣;湿疹;毒蛇咬伤。紫花鱼灯草

紫金龙
紫金龙原生态紫金龙紫金龙

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黑牛膝、川山七、大麻药、野豌豆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止痛,降压,止血。治各种疼痛,高血压,血崩,内伤出血,跌打损伤。紫金龙

紫硇砂

别名:碱硇砂、藏脑、脑砂、红盐、红硇砂、藏硇砂、咸硇砂、藏红盐

味性:咸;苦;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破瘀消积;软坚蚀腐。主症瘕积聚;噎膈反胃;鼻生息肉;喉痹目翳;痈肿瘰疬;恶疮赘疣。紫硇砂

醉鱼草花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醉鱼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