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
长松 Chánɡ Sōnɡ | |
---|---|
别名 | 爬地松 |
功效作用 | 化痰止咳;平喘。主慢性气管炎咳嗽;哮喘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
药味 |
长松
【别名】:爬地松
【注音】:cháng sō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pumila (Pall.)Regel[Pinus cembra L.var. pumila Pall.]
【中药化学成分】:树脂中含贝壳杉醇酸(agatholic acid),贝壳杉萘甲酸(agathic acid),3β-氧化古巴香脂树酸(3β-oxyanticopalic acid),19-O-甲基贝壳杉醇酸(19-O-methylagatholic acid),19-O-琥珀酰-贝壳杉醇酸(19-O-succinyl-agatholic acid),3β-乙酰氧基古巴香脂树酸(3β-acetoxyanticopalic acid),阿魏酸龙脑酯(L-bornylferulate),1-对-香豆酸龙脑酯(1-bornyl-p-coumarate)。针叶含13%蛋白质,2.9%维生素K,1.322mg/g维生素C,1.52kg/g叶绿素,0.41mg/g胡萝卜素,4.161mg/g芦丁以及26.7%木脂素,30.8%碳水化合物。另外,偃松含花色素糖甙。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800m的阴湿山坡、山顶及岩石缝隙处。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动植物形态】:灌木状小乔木,高1-6m,胸围30cm。树干通常呈伏卧状,多分枝。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片状剥裂;一年生枝绿褐色或紫褐色,有短柔毛,二年生枝紫红色或暗褐色;光滑;冬芽红褐色,圆锥状卵圆形,先端尖。针叶5针一束,长3.8-8.5cm,硬直而微弯,横切面三角形,维管束1,树脂道2-3,复面有气孔带。雄球花圆锥形,黄色,长约1cm;雌球花卵形,紫色或紫红色。球果直立,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熟时淡紫褐色或红褐色,长2-4cm,径2.5-3cm;熟时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鳞近宽菱形或斜方状宽倒卵形,鳞盾宽三角形,鳞脐明显,紫黑色,先端突尖,微反曲。种子暗褐色,不脱落,三角状卵形,微扁,无翅。花期6-7月,果熟期翌年9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制成蒸馏液。
【释名】: 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 ,味似人参。
【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风血冷气宿疾,温中去风(藏器)。治大风恶疾,眉发堕落,百骸腐溃。每以一两,入甘草少许,水煎服,旬日即愈。又解诸虫毒,补益长年(时珍)。
【原文附方】:新一。长松酒∶滋补一切风虚,乃庐山休休子所传。长松一两五钱(状似独活而香,乃酒中圣药也)。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 (蜜炙)、陈皮各七钱,当归、浓朴、黄柏各五钱,白芍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米泔制)、半夏(制)、天门冬、麦门冬、砂仁、黄连各三钱,木香、蜀椒、胡桃仁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米一撮,灯心(五寸长)一百根。一料分剂,绢袋盛之。凡米五升,造酒一尊,煮一袋,窨久乃饮。
【原文翻译】:
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厚朴、黄 各五钱,白芍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米泔制)、半夏(制)、天门冬、麦门冬、砂仁、黄连各三钱,木香、蜀椒、胡桃仁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米一宋 撮,灯心(五寸长)一百根。以上为一料,分成十剂收存。另取米五升,造酒一碗,煮一份药。经过一段时间后饮药酒。
【出处】:苏轼《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荠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台山 ,患大风,眉发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采服之,旬馀毛发俱生,颜色如故。”
【草药简介】灌木状小乔木,高1-6m,胸围30cm。树干通常呈伏卧状,多分枝。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片状剥裂;一年生枝绿褐色或紫褐色,有短柔毛,二年生枝紫红色或暗褐色;光滑;冬芽红褐色,圆锥状卵圆形,先端尖。针叶5针一束,长3.8-8.5cm,硬直而微弯,横切面三角形,维管束1,树脂道2-3,复面有气孔带。雄球花圆锥形,黄色,长约1cm;雌球花卵形,紫色或紫红色。球果直立,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熟时淡紫褐色或红褐色,长2-4cm,径2.5-3cm;熟时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鳞近宽菱形或斜方状宽倒卵形,鳞盾宽三角形,鳞脐明显,紫黑色,先端突尖,微反曲。种子暗褐色,不脱落,三角状卵形,微扁,无翅。花期6-7月,果熟期翌年9月。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