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平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翅子木

味性:微苦;平。

主治:散瘀止血。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翅子木

虫蚁菜

别名:张麻、止血草

味性:微酸;苦;性平。

主治:止血生肌;除湿止痢。主外伤出血;痢疾;胃腹疼痛。虫蚁菜

臭柏

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阿尔叉、霍宁-阿尔茨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痹痛;皮肤瘙痒;头痛;咳嗽。臭柏

臭茉莉

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臭矢茉莉、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冬地梅

味性:苦,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痔疮脱肛,痒疹疥疮,慢性骨髓炎。臭茉莉

臭茉莉叶

味性:苦;平。

主治:解毒;降压。主痈肿疮毒;疥癞;湿疹瘙痒;高血压病。臭茉莉叶

臭牡丹
臭牡丹

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大红袍、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假真珠梧桐、臭树、臭草、鸡虱草、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臭牡丹

臭菘叶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臭菘叶

臭菘种子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镇咳;祛痰;平喘。主气管炎咳喘。臭菘种子

臭梧桐

别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凤眼子、泡花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百日红、臭牡丹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胆;脾经。

主治:祛风湿,降血压。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臭梧桐

臭梧桐花

别名:龙船花、后庭花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臭梧桐花

臭梧桐子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臭梧桐子

樗叶花椒

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

味性:根:苦,平;树皮:苦,平;果实:辛,温。

主治:根: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解蛇毒。外用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树皮:祛风湿,通经络。用于腰膝疼痛,顽痹,疥癣等症。;果实:温中,除湿,止痛,杀虫。可代花椒用。为芳香健胃,驱风药。治中暑腹脘冷痛吐泻,并能驱蛔虫。;叶: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痛及外伤出血。樗叶花椒

川牛膝
川牛膝

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川牛膝(图)

川山橙果

别名:石柑子、牛奶子

味性:甘;微苦;性平。

主治:通经下乳;止血;解毒。主月经不调;乳汁不通;肠痔下血;痈肿疮毒;蛇咬伤。川山橙果

川桐皮
川桐皮

别名:茨楸、棘揪

味性:性平,味微苦。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损伤。川桐皮

穿地龙

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

味性:苦,平。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积食饱胀,消化不良。穿地龙

穿根藤

别名:春根藤、木头疳、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上木蛇、、白花风不动、山芡实、潭薏米、多泥红、风不动藤、松筋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心经。

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穿根藤

穿破石
穿破石

别名:葨芝、金蝉退壳、黄龙退壳、牵牛入石、金腰带、黄蛇根、山荔枝、千重皮、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黄蛇、柘藤根、山黄箕、铁篱根、黄龙脱皮、刺楮、山黄芪、野黄芪、九层皮、千层皮

味性:微苦,平。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穿破石

穿山龙
穿山龙穿山龙

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穿龙骨、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粉萆薢、黄姜、土山薯、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山花啦、串山龙、过山龙

味性:平;苦。

归经:肝;肺经。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穿山龙

穿心草
穿心草

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穿心莲、狮子草

味性:微甘、微苦,平。

归经:肺;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胃痛,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穿心草

吹火筒

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千颗米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经,通便,利尿。治闭经,月经不调,便结腹胀,小便不利。吹火筒

垂花胡枝子

别名:马扫帚

味性:甘、苦,平。

主治:消痰镇咳,活血接骨。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骨折。垂花胡枝子

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

味性:味淡、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和血。主血崩。垂丝海棠

垂丝卫矛

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青皮树、小米饭、暖木

味性:苦;辛;平。

归经:心;大肠;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利水解毒。主风湿痹痛;痢疾;泄泻;痛经;闭经;跌打骨折;脚气;水肿;阴囊湿痒;疮疡肿毒。垂丝卫矛

椿叶

别名:椿木叶、春尖叶

味性:苦,平。

归经:心;脾;大肠经。

主治:消炎,解毒,杀虫。治肠炎,痢疾,疔,疽,漆疮。疥疮,白秃。椿叶

刺苞南蛇藤果

味性:苦;辛;平。

主治:宁心安神;活络止痛;解毒消肿。主心悸失眠;筋骨疼痛;腰腿麻木;牙痛;疮疡肿毒。刺苞南蛇藤果

刺苞南蛇藤叶

味性:苦;平。

主治: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刺苞南蛇藤叶

刺萆薢

别名:大菝葜、红萆薢、美人扇、龙须叶

味性:苦,平。

主治:祛风湿;利小便;解疮毒。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疮疹瘙痒;臁疮。刺萆薢

刺萼悬钩子

别名:黄琐梅、小红袍

味性:淡、苦;平。

归经:肝;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痢疾,肠风下血,黄疸,肾炎水肿,筋骨疼痛,扭伤,月经不调,小儿百日咳,黄水疮。刺萼悬钩子

刺盖草

别名:大刺盖

味性:苦,平。

主治:凉血,利水,祛风,补虚。治吐血,下血,水肿病,虚弱,跌打损伤,痈疡红肿,痒疹、疥癣。刺盖草

刺郎果

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淋巴结炎。刺郎果

刺龙牙
刺龙牙

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

味性:味辛;微苦;甘;性平。

主治: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跌打损伤;骨折;膨胀;水肿;脱肛;疥癣。刺龙牙

刺玫

别名:刺玫果、红根

味性:花:甘、微苦,温;果:酸,温;根:苦、涩,平。

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刺玫

刺葡萄根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散瘀消积;舒筋止痛。主吐血;腹胀症积;关节肿痛;筋骨伤痛。刺葡萄根

刺楸树根

别名:刺五加、刺根白皮、鸟不宿根皮、钉木树根、刺楸根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凉血,散瘀,祛风,除湿。治肠风痔血,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刺楸树根

刺楸树皮

别名:丁桐皮、钉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

味性:苦辛,平。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刺楸树皮

刺石榴

别名:山石榴

味性:微酸、苦,平。

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痢疾。刺石榴

刺通草

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刺通草

刺桐叶

别名:鹦哥叶

味性:苦;平。

归经:胃;肠经。

主治:消积驱蛔。主小儿疳积;蛔虫症。刺桐叶

刺猬皮
刺猬皮刺猬皮

别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仙人衣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肾经。

主治: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刺猬皮(图)

刺叶楤木

别名:鸟不企、鸡云木、鹰不扒、雷公木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骨痛;头昏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崩漏;蛇咬伤。刺叶楤木

刺针草

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活血。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肠炎,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刺针草

楤木

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胃痛,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楤木

楤木花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止血。主吐血。楤木花

楤木叶

别名:吻头、树头菜、树头菜菜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止痢。主肾炎水肿;臌胀;腹泻;痢疾;疔疮肿毒。楤木叶

粗皮松萝

别名:天蓬草、云雾草、树发七

味性:甘;苦;性平。

主治:止血生肌;调经;清肝明目。主外伤出血;便血;月经不调;崩漏;高血压;角膜云翳;痈肿。粗皮松萝

催乳藤
催乳藤

别名:奶汁藤

味性:微苦、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催乳。主产后气血郁滞;乳汁不下。催乳藤

大驳骨丹

别名:鸭仔花、逼迫树、大还魂、大驳节、大接骨草、救命王、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白鹤脚、大骨节草、大驳骨泊、大叶驳骨草、黑叶接骨草、十月青

味性:苦辛,平。

主治: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大驳骨丹

大唇马先蒿

味性:味甘;苦;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痢疾;腹泻;肝炎尿路感染。大唇马先蒿

大靛根

味性: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丹毒;痈肿疮疡;蛇虫咬伤。大靛根

大对经草

别名:老君茶、大花金丝桃、大叶刘寄奴

味性:苦,平。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清暑,利尿,调经。用于伤暑,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大对经草

大二郎箭

别名:虾子草、过江藤、铜锤草

味性:性平,味苦。

主治:破瘀生新。治白淋、小便出血和吐血。大二郎箭

大发散

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

味性:味甘;苦;性平。

主治:祛风清热;养心补虚。主感冒发热;心慌心悸;风湿骨痛;肝炎。大发散

大飞扬

别名:马鞍叶羊蹄甲、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大飞扬

大果卫矛

别名:白鸡槿、青得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益肾壮腰;化瘀利湿。主肾虚腰痛;胎动不安;慢性肾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带下。大果卫矛

大黑药

别名:大黑根、大威灵仙、大黑洋参

味性:苦,平。

主治:补虚;清热;止咳。主体虚头晕;耳鸣;心慌;失眠;出虚汗;肺虚久咳;痈疡肿毒;骨结核。大黑药

大花柳叶菜

别名:胆黄草、紫药参、通经草、对对草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解毒敛疮。主月经不调;水肿;烧、烫伤。大花柳叶菜

大花威灵仙

别名:威灵仙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解毒。主小便不利;腹胀;大便秘结;风火牙痛;目生星翳;虫蛇咬伤。大花威灵仙

大花卫矛

别名:野杜仲、金丝杜仲、四棱子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补肾。治痢疾初起,腹痛,肾虚腰痛,风湿疼痛,瘀血闭经。大花卫矛

大狼把草

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补虚清热。主体虚乏力;盗汗;咯血;小儿疳积;痢疾。大狼把草

大毛桐子根

别名:姜桐子树根、圆鞋、粗糠根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大毛桐子根

大母猪藤

别名:大叶乌蔹莓、野葡萄、绿叶扁担藤、稀果野葡萄、地五加、母猪藤

味性:微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除风湿,通经络。治牙痛,风湿关节炎,无名肿毒。大母猪藤

大木通

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利尿;解毒;祛风湿。主小便不利;淋病;乳汁不通;疮疖肿毒;亦治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大木通

大皮消

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

味性:微苦,平。

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积胃痛,慢性胃炎,气滞经闭,偏头痛。红河地区用治间日疟,恶性疟;根用于驱蛲虫。大皮消

大千生

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

味性:甘、酸、微苦,平。

主治:镇静,祛痰,清热解毒。用于狂犬病,精神病,癫痫,风湿关节炎,鼻渊,感冒,泌尿道感染,疮疖。大千生

大人血七

别名: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草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调经,散淤止痛。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大人血七

大尾摇
大尾摇

别名: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鱿鱼草、斑草、猫尾草、象鼻癀、墨鱼须草、大狗尾、象鼻花、四角苏、勾头蛇、臭柠檬

味性:苦;平。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消肿;解毒。主肺炎;脓胸;咽痛;口腔糜烂;膀胱结石;痈肿。大尾摇

大香附子

别名:假香附、三棱草、伞序三棱草、砖子苗

味性:味,辛微苦甘,性平。

主治: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大香附子

大血藤
大血藤大血藤

别名:血藤、红皮藤、千年健、大活血、五花血藤、红藤、赤沙藤、蕨心藤、活血藤、血通、血木通、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血灌肠、花血藤、黄梗藤、八卦薛、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山红藤、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红血藤、黄省藤、鱼藤、红菊花心、过山龙、血竭、见血飞、槟榔钻

味性:苦,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大血藤

大叶桉
大叶桉

别名:蚊仔树

味性:微辛、微苦,平。

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大叶桉

大叶桉叶
大叶桉叶

别名:桉叶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治感冒,急性肠炎,痢疾,肾盂肾炎,丹毒,痈肿,烫伤,创伤感染,下肢溃疡,化脓性角膜炎,萎缩性鼻炎。大叶桉叶

大叶地耳根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舒筋活络;止痛止泻。主跌打损伤;腹痛;泄泻。大叶地耳根

大叶金花茶叶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主咽喉肿痛。大叶金花茶叶

大叶仙茅

别名:大地棕、猴子背巾、猴子包头、竹灵芝

味性:苦、涩,平。

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镇静健脾,补肾固精。用于肾虚喘咳,腰膝酸痛,白带,遗精。大叶仙茅

大叶香薷

别名:热痱草

味性:苦微辛,温平。

主治:祛风顺气,温中止痛。治伤暑腹胀,痧气作痛;痔瘘下血。外用杀虫止庠。治湿疹风痒,滴虫性阴道炎。大叶香薷

大叶子

别名:山荷叶、佛爷伞

味性:苦;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泄泻。大叶子

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原生态大叶紫珠

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白骨风、蜘蛛、白背木、细朴木、白狗肠、羊耳朵、止血草、赶风柴、岩贼子叶、大蚂蚁、白饭木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创伤出血;跌打肿肿;风湿痹痛。大叶紫珠

玳玳花
玳玳花玳玳花

别名:枳壳花、代代花、酸橙花、玳玳花

味性:辛;甘;微苦;性平。

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吐、少食。玳玳花

单花金丝桃

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

味性:微苦;平。

主治:活血化瘀。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单花金丝桃

蛋不老
蛋不老

别名: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六月雪、仁砂草、黄鸡胆、矮五甲、地构叶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破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症瘕积聚;瘰疬;疔疮肿毒;跌打损伤。蛋不老

倒触伞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主肺热咳嗽,小儿百日咳,咯血,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倒触伞

倒挂草

味性: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肝炎;痢疾;外伤出血;蜈蚣咬伤。倒挂草

倒莓子

别名:腺花茅莓、莓子蔓、红莓梢

味性:苦,平。

主治:调气和血,解毒。主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心胸气胀,吐血,痈肿疮毒。倒莓子

倒生莲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倒生莲

倒心叶桃叶珊瑚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水火烫伤。倒心叶桃叶珊瑚

稻槎菜
稻槎菜

别名:鹅里腌、回荠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凉血,消痈解毒。主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痈。稻槎菜

灯笼婆婆纳

别名:灯笼草、阿拉伯婆婆纳

味性:苦、辛、咸,平。

主治:解热毒。主治肾虚,风湿,疟疾。灯笼婆婆纳

灯油藤子

味性:苦;辛;平。

主治:祛风止痛;通便;催吐。主风湿痹痛;便秘;食积脘腹胀痛。灯油藤子

地菍根

别名:地茄根、地稔根、火炭泡

味性:味苦;微甘;性平。

归经:归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利湿,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崩漏,白带,痢疾,瘰疬,牙痛。地菍根

地皮风

别名:翻白叶、小管仲、小天青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活血,行气止痛。主治痢疾,食积胃痛,小儿惊风,产后流血不止,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地皮风

地枇杷

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

味性:苦,微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尿路感染,白带,感冒,咳嗽,风湿筋骨疼痛。地枇杷

地茄子
地茄子

别名:小铜锤、地钮子、地扣子、地石榴、米汤果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散瘀。主风湿痹痛;疝气;跌打损伤;遗精;白带。地茄子

地涩涩

别名:仙桃草、养皮草、荞皮草、小对经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汤火伤。地涩涩

地下明珠

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散结解毒。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疟疾;瘰疬;肿毒;目赤;翳障;疥疮;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肺炎;感冒。地下明珠

棣棠花
棣棠花

别名:蜂棠花、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园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团花、金钱花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棣棠花

滇白药子
滇白药子

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牌;肺;肾经。

主治:补脾益肾;敛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脾虚便溏;肾虚阳痿;遗精;白带;虚劳久咳;缺乳;无名肿毒。滇白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