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温性中药列表/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珠芽半枝

别名:马屎花、珠芽佛甲草、小箭草

味性:辛、涩,温。

主治:散寒,理气,止痛,截疟。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珠芽半枝

猪毛蕨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骨碎补、爬岩龙、爬山虎、土元参、指掌蕨、青碎补、青飞龙、石生姜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消肿;续骨。主无名肿毒;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猪毛蕨

椎连栎

别名:黄栗

味性:涩、微苦,微温。

主治:止咳,定喘。主治感冒。椎连栎

锥连栎

别名:黄栗

味性:微苦;涩;性微温。

主治: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痰多;气喘。锥连栎

紫椿

味性:苦;甘;涩;温。

主治:燥湿;止血;杀虫。主溃疡病;胃、肠道出血;血崩;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痈疖;痔疮。紫椿

紫金皮

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紫金藤、黄藤根

味性:苦涩,温。

主治:续筋接骨,祛瘀通络。治骨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紫金皮

紫金血藤

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

味性:辛;涩;性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痨伤吐血;闭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金疮肿毒。紫金血藤

紫泡

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

味性:根:苦、涩,平;果:甘、酸,微温。

主治: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补肾涩精。治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痛,痛风,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挫伤疼痛,湿疹,皮肤化脓感染,口腔炎,咽颊炎,牙龈炎,泌尿道结石,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紫泡

紫青藤
紫青藤

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

味性:微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消疳。主风湿痹痛;产后腹痛;痛经;经闭;外伤肿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紫青藤

紫青藤根

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

味性:微涩,温。

主治:治关节酸痛,小儿疳积,妇女经闭。紫青藤根

紫三角

别名:叶子花

味性:苦、涩,温。

主治:调和气血。主治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紫三角

自来血

别名:血经草

味性:微甘、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气养血,生肌,止咳。;劳伤咳嗽:根3两,泡酒服。;外治刀伤:叶捣烂敷伤处。;月经不调:配方用,水煎服。自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