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大肠经的甘味中药列表/3
|
禹余粮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禹粮石、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石中黄、白禹粮、余粮石、禹粮土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胃、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禹余粮(图)
- 《中国药典》禹余粮
- 《中药大辞典》禹余粮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禹余粮
- 《本草纲目》禹余粮
- 《本草备要》禹余粮
- 《本草便读》禹余粮
- 《本草乘雅半偈》禹余粮
- 《本草崇原》禹余粮
- 《本草从新》禹余粮
- 《本草撮要》禹余粮
- 《本草分经》禹余粮
- 《本草分经》禹余粮
- 《本草经集注》禹余粮
- 《本草蒙筌》禹余粮
- 《本草求真》禹余粮
- 《本草图经》禹余粮
- 《本草新编》禹余粮
- 《本草易读》禹余粮
- 《本草择要纲目》禹余粮
- 《本经逢原》禹余粮
- 《长沙药解》禹余粮
- 《得配本草》禹余粮
- 《雷公炮制药性解》禹余粮
- 《名医别录》禹余粮
- 《神农本草经》禹余粮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禹余粮
- 《汤液本草》禹余粮
- 《新修本草》禹余粮
- 《药笼小品》禹余粮
- 《药性切用》禹余粮
- 《药征续编》禹余粮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禹余粮
- 《证类本草》禹余粮
- 《千金翼方》禹余粮
- 《冯氏锦囊秘录》禹余粮
- 《医学入门》禹余粮
- 资助【中医宝典】>>>
玉米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麦、玉蜀秫、玉蜀黍、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包麦米、苞米
味性:甘,平。
归经:入手、足阳明经。
主治:调中开胃。玉米
玉蜀黍(图)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苞麦米、苞米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调中开胃;利尿消肿。主食欲不振;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玉蜀黍
猪仔笠
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大力牛、鸡头薯、鸡心薯、鸡头子、凉薯、山莨薯、山芪薯、地草果
味性:甘;平。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烦渴,赤白痢疾。猪仔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