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平性中药列表/4
|
- 苦树皮
- 库页悬钩子根
- 块茎糙苏
- 宽卵叶山蚂蝗
- 蝲蛄石
- 兰花
- 狼尾巴花
- 老鹤草
- 老鸦柿
- 黎辣根
- 李核仁
- 李子
- 鲤鱼脑
- 鲤鱼血
- 鲤鱼脂
- 鳢鱼血
- 丽子藤
- 两面针
- 辽瓦松
- 鹩哥舌
- 林檎
- 羚羊肉
- 柳树寄生
- 龙骨
- 龙眼核
- 露蜂房
- 鲈鱼
- 鹿齿
- 鹿藿
- 鹿肾
- 鹿蹄肉
- 鹿头肉
- 驴骨
- 驴毛
- 驴肉
- 驴蹄
- 驴头
- 驴脂
- 绿盐
- 骆驼黄
- 骆驼毛
- 落花生枝叶
- 麻妹条叶
- 马肝
- 马蔺根
- 马蔺子
- 马桑寄生
- 马尾千金草
- 马心
- 蚂蚁
- 鳗鲡鱼骨
- 鳗鲡鱼血
- 满天星
- 芒萁骨
- 猫儿屎
- 猫肝
- 猫脚印
- 猫皮毛
- 毛大丁草
- 毛冬青
- 毛青杠
- 毛叶白粉藤
- 毛足铁线蕨
- 没药
- 玫瑰露
- 梅梗
- 梅核仁
- 梅花
- 礞石
- 梦花
- 猕猴骨
- 秘鲁香胶
- 密花角蒿
- 密马
- 密陀僧
- 蜜环菌
- 绵三七
- 绵藤
- 缅茄
- 面根藤
- 墨
- 牡丹花
- 牡荆茎
- 牡荆沥
- 牡蛎肉
- 木半夏根
- 木豆
- 木芙蓉叶
- 木槿花
- 木通根
- 木贼
- 南瓜蒂
- 南瓜根
- 南瓜须
- 南蛇藤根
- 南蛇藤叶
- 南天竹子
- 泥鳅
- 牛胞衣
- 牛鼻
- 下一页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老鸦柿](/images/e/2967.jpg)
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丁秀李、猴总子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湿热;利肝胆;活血化瘀。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老鸦柿
别名:梨罗根、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马灵仙、癞痢柴、拿蒟、山绿篱根、黎头很、山六厘、山黄、六厘柴、苦李根
味性: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治疥疮,癣、癞,疔疮,麻风,蛔虫病。黎辣根
![两面针](/images/zy-697/liangmianzhen-489.jpeg)
![两面针](/images/4/770.jpg)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两面针
![林檎](/images/6/1220.jpg)
别名:来禽、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花红果、花红、沙果、林禽、蜜果、五色柰、文林朗果、金林禽、红林禽、水林禽、密林禽、黑林禽、频婆果
味性:酸甘,平。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林檎(图)
![龙骨](/images/zy-697/longgu-94.jpeg)
![龙骨](/images/d/651.jpg)
别名:五花龙骨
味性:甘涩,平。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龙骨(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
- 《中药大辞典》龙骨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龙骨
- 《本草备要》龙骨
- 《本草便读》龙骨
- 《本草乘雅半偈》龙骨
- 《本草崇原》龙骨
- 《本草从新》龙骨
- 《本草撮要》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害利》龙骨
- 《本草经解》龙骨
- 《本草经集注》龙骨
- 《本草蒙筌》龙骨
- 《本草求真》龙骨
- 《本草思辨录》龙骨
- 《本草图经》龙骨
- 《本草新编》龙骨
- 《本草衍义》龙骨
- 《本草易读》龙骨
- 《本草择要纲目》龙骨
- 《本经逢原》龙骨
- 《长沙药解》龙骨
- 《得配本草》龙骨
- 《雷公炮炙论》龙骨
- 《雷公炮制药性解》龙骨
- 《名医别录》龙骨
- 《神农本草经》龙骨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龙骨
- 《中药炮制》龙骨
- 《汤液本草》龙骨
- 《吴普本草》龙骨
- 《新修本草》龙骨
- 《药笼小品》龙骨
- 《药性切用》龙骨
- 《药征》龙骨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龙骨
- 《证类本草》龙骨
- 《中药学》龙骨
- 《千金翼方》龙骨
- 《外科全生集》龙骨
- 《冯氏锦囊秘录》龙骨
- 《医学衷中参西录》龙骨
- 《顾松园医镜》龙骨
- 《医学入门》龙骨
- 资助【中医宝典】>>>
![露蜂房](/images/0/3610.jpg)
别名:蜂肠、革蜂窠、百穿、蜂剿、大黄蜂窠、紫金沙、马蜂包、马蜂窝、虎头蜂房、野蜂房、纸蜂房、长脚蜂窝、草蜂子窝、革蜂案、蜂房、蜂巢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祛风,攻毒,杀虫。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露蜂房(图)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蚂蚁](/images/d/1180.jpg)
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
味性:味咸;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蚂蚁
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芒仔、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蕨叶、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叶草、筲萁子紫、芒萁、蕨萁、蓈萁、铁蓈萁、铁芒萁、铁蕨鸡、硬脚萁、狼萁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芒萁骨
别名:猫屎瓜、猫儿子、都哥杆、猫瓜、鸡肠子、猫屎枫、水冬瓜、羊角立、羊角子、齿果、粘连子、猫屎包、鬼指头、小苦糖、猫屎筒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肛门湿烂;阴痒;肺痨咳嗽。猫儿屎
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汉荭鱼腥草、凤尾小贯众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扭挫损伤;疮疖痈肿;麻疹;子宫脱垂。猫脚印
![毛大丁草](/images/b/644.jpg)
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一枝香、兔耳风、毛耳风、无风自动草、贴地风、一炷香、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银高杯、毛扶郎花
味性:微苦,平。
归经:入肝、肺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痢疾,小二疳积;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毛大丁草
![毛冬青原生态](/images/zy-297/maodongqing-106-yst.jpg)
![毛冬青](/images/zy-297/maodongqing-106-cp.jpg)
![毛冬青](/images/1/3388.jpg)
别名:乌尾丁、细叶冬青、山熊胆、酸味木、喉毒药、茶叶冬青、毛披树、痈树、六月霜、细叶青、苦田螺、山桐油、老鼠啃、山冬青、水火药、米碎丹、高山冬青、猫秋子草、毛雌子、美仔蕉、毛莱、六青、矮梯、耐糊梯、火烙木、毒药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肺炎,冻疮。毛冬青
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迎春花、黄瑞香、雪里开、蒙花、一身保暖、岩泽兰、水菖花、蒙花珠、新蒙花、野蒙花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治青盲,翳障,多泪,羞明,梦遗,虚淋,失音。梦花
![蜜环菌原生态](/images/zy-297/mihuanjun-174-yst.jpg)
![蜜环菌](/images/zy-297/mihuanjun-174-cp.jpg)
![蜜环菌](/images/2/2336.jpg)
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主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蜜环菌
![绵三七](/images/c/877.jpg)
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草仔薯、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独苗一支立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绵三七
![面根藤](/images/1/3433.jpg)
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奶浆藤、面根草、狗儿完、小旋花、南面根、常春藤叶夫剑、狗儿蔓、打破碗、常春藤叶天剑、蒲地参、盘肠参、燕覆子、米线草、兔儿草、富苗秧、扶秧、走丝牡丹、钩耳藤、喇叭花、狗耳苗、扶苗、扶子苗、旋花苦蔓、老母猪草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小儿疳积。面根藤
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观音豆、树豆、大木豆、花螺树豆
味性:辛、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利湿消肿,散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衄血。木豆
![木槿花](/images/e/417.jpg)
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里梅花、疟子花、喇叭花、白玉花、藩篱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面花、朝开幕落花、白槿花、桐树花、大碗花、碗盖花、扁状花、苦松花、水槿花、槿铃花、新米花、饭汤花、旱莲花、水昌花、槿树花、三七花、扦金花、木荆花、芭壁花、木红花、肉花、白木棉花、白水绵花、白棉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木槿花
|